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脊神经结扎(SNL)后大鼠脊髓背角SFKs-Y416p和GluN2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在维持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双盲随机的原则,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aive组(n=4),SNL手术组(n=8)和假手术组(n=8),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部位SFKs-Y416p和GluN2B的表达变化。结果:1 Western blotting定量分析显示,脊神经结扎能显著上调SFKs-Y416p。SNL后第7 d,脊髓背角突触部位的SFKs-Y416p由手术前的(0.89±0.07)上调到(1.27±0.08)(P<0.01);然而在假手术组大鼠,背角突触部位的SFKs-Y416p则没有明显的变化。2 SNL后第7 d,脊髓背角突触部位的GluN2B由术前的(0.73±0.05)上调到(1.45±0.12)(P<0.01);然而在假手术组大鼠,背角突触部位的GluN2B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脊神经结扎可以上调脊髓背角突触部位SFKs-Y416p和GluN2B的蛋白表达,且SFKs-Y416p和GluN2B升高的时间点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第7天,所以,SFKs-Y416p/GluN2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维持外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对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rTM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治疗组、低频rTMS组(1Hz)、高频rTMS组(20Hz),每组7只。假手术组仅暴露游离大鼠坐骨神经,不予结扎;其余3组经手术结扎坐骨神经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rTMS治疗,连续10d,刺激疼痛对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并于造模前、rTMS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疼痛行为学表现、机械痛觉和热痛觉,并于治疗结束后测定腰段脊髓内GFAP的表达。 结果造模后3d,假治疗组、低频rTMS组、高频rTMS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疼痛行为学表现,热痛潜伏时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0.05)。rTMS治疗后,高频rTMS组热痛潜伏时较假治疗组升高(P<0.05),而低频rTMS组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假治疗组和低频rTMS组损伤侧脊髓背角内GFAP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假治疗组比较,高频rTMS组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低频rTMS无此改变。高频rTMS组大鼠疼痛改善程度与脊髓背角中GFAP的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坐骨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伴有脊髓背角内星形胶质细胞增殖;高频rTMS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而缓解疼痛,低频rTMS则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外周神经损伤会导致脊髓背角的形态及生理变化。本研究目的:外周神经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如何传入脊髓背角?实验方法:(1)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结扎并切断右侧隐神经。(2)分组:假手术组和隐神经切断组。(3)免疫荧光观察脊髓背角c-Fos表达:大鼠右后足浸入55℃热水10 s(伤害性热刺激),观察脊髓背角c-Fos表达情况。假手术动物,足底伤害性信息可以通过坐骨神经和隐神经传入,激活脊髓背角c-Fos表达。当隐神经切断后,足底伤害性信息仅通过坐骨神经传入,激活脊髓背角c-Fos表达。(4)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对骨癌痛(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n=6):CIBP模型组和假手术组,CIBP组于右侧胫骨骨髓腔内接种5μl大鼠乳腺癌细胞(2×105个),14天后造模完成。运用腰髓薄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两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在灌流液中加入PAP,观察PAP对两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脊髓薄片全细胞电压钳研究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对比,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神经元自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EPSCs)和刺激电极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voke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EPSCs)的幅度显著增大,而sEPSCs的频率未见变化。给予PAP灌流,PAP显著降低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神经元的sEPSCs发放频率,而对其幅度未见明显影响;且该效应可被腺苷A1R的拮抗剂CPX翻转。PAP对于假手术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PAP可能通过突触前机制参与骨癌痛模型大鼠的脊髓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的慢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对于开发慢性疼痛新的有效治疗策略至关重要。Tiam1是一种Rac1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在海马发育过程中通过诱导细胞骨架重构促进树突和突触的生长。该研究使用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发现Tiam1通过促进细胞骨架重构和突触NMDAR稳定性来协调脊髓背角的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这些作用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开始、过渡和维持至关重要。此外,针对脊髓Tiam1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持续缓解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敏感性。该研究表明Tiam1协调突触功能和结构可塑性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理生理学的基础。干预Tiam1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异常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有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D59蛋白在大鼠3种外周神经损伤模型脊髓背角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spared nerve injury,SNI)组和选择性脊神经结扎模型(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组等4组,按分组制作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用热刺激和机械刺激法测定大鼠的痛阈值变化,评估其可靠性后,于术后7 d处死大鼠,取腰4~腰6段脊髓背角,用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两种技术测定CD59蛋白含量。结果 CCI组、SNI组、SNL组大鼠于术后1、3、7 d痛阈值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制作成功。Western-blot检测显示,3组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D59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脊髓背角细胞CD59阳性表达率为93.92%,而CCI组、SNI组和SNL组CD5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8%、85.68%和85.7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大鼠脊髓背角细胞CD59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此处发生补体级联反应的重要原因,CD59蛋白在NPP的形成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不同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作用。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模型组(spared nerve injury,SNI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测定α2A-AR、α2B-AR和α2C-AR在腰膨大段脊髓背角中的表达。结果:(1)在蛋白水平三个亚型在正常大鼠均有表达,主要是以α2A-AR为主;(2)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NI神经病理性疼痛组α2A-AR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n=6),而α2B-AR和α2C-AR蛋白表达则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n=6)。(3)在m RNA水平,三个亚型在三组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n=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脊髓背角α2A-AR受体亚型明显下调,α2B-AR和α2C-AR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这种下调仅发生在翻译水平而非转录水平。α2A-AR下调可能在外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包括疼痛信号传导通路的持续改变。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抑制性信号的降低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但是,脊髓背角抑制性环路的变化至今尚未阐明。脊髓背角Ⅲ层存在抑制性的甘氨酸能神经元。这类抑制性神经元可以投射到脊髓背角Ⅱ层的兴奋性放射状神经元(radial neurons),从而产生抑制性的调控作用。本课题研究Ⅲ层抑制性神经元投射至Ⅱ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right sid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基因及蛋白变化,明确脊髓背角TRPV4在CCD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共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CD手术组、CCD+钌红组。制备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模型,于术前1天、术后第7天、给药前及给药2h后,测量大鼠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观察机械痛阈的变化;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手术侧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术后第7天,CCD组大鼠术侧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01),同侧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给药前相比,给予钌红2h后,术侧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0.001),同侧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CCD后大鼠术侧机械痛阈下降,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钌红可部分逆转CCD后痛觉过敏,部分降低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脊髓背角TRPV4参与CCD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通路在化疗药物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鞘内置管并筛选出痛阈值合格的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配伍的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米诺环素组。用隔日腹腔注射长春新碱(125μg/kg)的方法建立化疗药物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米诺环素组从建立化疗痛模型前1天起每日鞘内注射工具药米诺环素(100μg/rat,10μL),其他各组同步注射生理盐水。分别用Electronic von Frey测痛仪和热刺痛仪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标志物Iba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CX3CR1蛋白、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脊髓背角Iba1蛋白、脊髓CX3CR1蛋白、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相对升高(P<0.05),脊髓背角Iba1蛋白、脊髓CX3CR1蛋白、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通路可能参与了化疗药物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水平p-Shc的表达变化及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1: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CCI组。CCI组又分为术后1 d组(D1组)、3 d组(D3组)、7 d组(D7组)和14 d组(D14组),分别于术后1、3、7、14 d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后处死并取其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Shc/p-Shc蛋白表达情况。实验2:雄性SD大鼠分为sham组、D14组、D14+PBS组、D14+GDNF组。与实验1相同的时间点测定TWL和MWT,并于第14 d处死并取其L4~5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c/p-Shc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TWL和MWT明显降低(P<0.01);与D14组和D14+PBS组相比,D14+GDNF组大鼠TWL和MWT明显升高(P<0.01)。CCI组脊髓背角内p-Shc表达水平于术后3 d开始升高(P<0.05),一直持续到术后14 d(P<0.01);D14+GDNF组p-Shc表达水平较D14组和D14+PBS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大鼠脊髓背角内接头蛋白Shc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鞘内注射GDNF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Shc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只,即naive组、sham组、CCI5d组、CCI10d组;CCI15d组;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缩腿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同时sham组大鼠在术后5d、CCI各组分别在术后5d、10d、15d断头处死取脊髓腰膨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CCI大鼠在手术后形成稳定的痛敏,与naive组和sham组大鼠比较有显著差异;naive组大鼠和sham组大鼠脊髓背角仅见少量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且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CCI各组大鼠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增多,与naive组和sham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加,脊髓背角nNOS可能参与了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后,脊髓背角内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 (GTP cyclohydrolase 1,GCH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64只被随机分为CCI组和Sham组,每组32只.对CCI组大鼠行右侧坐骨神经结扎;建立CCI模型,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天及术后1、3、7、10、14、21、28天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并分别在术后3、7、14、28天职腰4~6段脊髓,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观察脊髓背角GCH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CCI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后肢机械痛阈值均显著低于Sham组(P<0.05),术后第1天开始疼痛阈值便明显降低,直至术后第28天,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I组大鼠术后脊髓背角神经元GCH1的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Sham组相比,术后各时间点GCH1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CCI组术后3天、7天、14天GCH1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随脊髓背角内GCH1表达升高而增强,随其表达降低而减轻,可以认为GCH1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n=8):SNI组,Sham组,NS组,AIP组,后两组分别于术前20 min鞘内注射10μl的生理盐水或10%的AIP。于术后1d、2d、3d、4d、6d、8d、10d、14d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分别于术后1d、3d、7d取大鼠脊髓腰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n=6)检测脊髓背角磷酸化pCaMK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n=4)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结果:术后1~3d AIP组大鼠MWT较NS组明显升高(P<0.01);术前鞘内注射AIP在术后1d、3d能够使脊髓背角pCaMKⅡ的表达减少,同时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CaMKⅡ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其作用部分通过CREB介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坐骨神经压迫模型CCI(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和脊神经结扎SNL(spinal nerve ligation,SNL)两种经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自噬特异性蛋白表达,探讨两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自噬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200~250 g)分为CCI假手术组(sC组),CCI组(C组),CCI+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C+V组),CCI+腹腔注射氯喹组(C+C组),SNL假手术组(sS组),SNL组(S组),SN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S+V组),SNL+腹腔注射氯喹组(S+C组)。各组术前以及术后1、3、5、7天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在术后7天sC组、C组取脊髓L4~6,sS组、S组取脊髓L4~5进行LC3、p62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C+C组、C+V组、S+C组、S+V组检测LC3表达水平。结果:CCI模型和SNL模型产生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改变,注射氯喹导致机械痛阈降低;CCI模型中LC3-II、p62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SNL模型与相应假手术组相比LC3-II升高,p62升高。C+C组和对照组相比LC3升高,S+C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LC3升高。结论:不同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自噬发生的改变不尽相同,并且抑制自噬可以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增强自噬可以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抑制和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24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n=8):糖尿病组(A组);糖尿病+锌原卟啉干预组(B组);糖尿病+钴原卟啉干预组(C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D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不同时点测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mechanical threshold,PWMT)。造模后43 d麻醉大鼠,取坐骨神经制成电镜标本;取L4~L6段脊髓,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结果:与造模前相比,A、B、C组造模后7~42 d的PWMT显著降低(P<0.01)。造模后14~42 d,与A组比,C组PWMT显著升高(P<0.05),而B组则显著降低(P<0.05)。C组脊髓背角神经元及坐骨神经病变的程度较A组减轻;而B组则较A组加重。与A组比,C组脊髓背角神经元胞浆中HO-1表达增强,凋亡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而B组HO-1表达减弱,凋亡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HO-1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治疗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减轻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及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加巴喷丁对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术后持续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n=24):假手术组、术后持续性痛组、吗啡组、加巴喷丁组和吗啡联合加巴喷丁组。按Flatters法制作大鼠SMIR术后持续性痛模型;应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评定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背角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持续性痛组的MWT在术后第3 d、7 d、12 d、22 d明显下降(P<0.05),脊髓背角Iba-1表达在术后第3 d、7 d明显增加(P<0.05);与术后持续性痛组比较,吗啡组和加巴喷丁组的MWT和脊髓背角Iba-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术后持续性痛,吗啡组和加巴喷丁组比较,吗啡联合加巴喷丁组的MWT在术后第3 d、7 d、12 d、22 d明显增加(P<0.05),脊髓背角Iba-1表达在术后第3 d、7 d明显减少(P<0.05)。结论:吗啡联合加巴喷丁对大鼠SMIR术后持续性痛有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脊神经结扎大鼠脊髓背角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S 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氯胺酮Ⅰ、Ⅱ、Ⅲ组,生理盐水组。行为学上应用von Frey Hair测定上述各组机械缩足时间变化(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背角GAP-43表达的变化(n=5)。结果:氯胺酮组和生理盐水组,1周后均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均可逆转机械性痛觉过敏,氯胺酮组机械缩足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GAP-43表达随氯胺酮药物浓度增大而含量增加,生理盐水组亦可见GAP-43表达。结论:GAP-43可以阻断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的形成,氯胺酮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GAP-43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各时间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组,n=10只),溶剂对照组(C组,n=70只)和制模组(T组,n=70只),在制模前及制模后0.5、1、1.5、2、4、6和8周共8个时间点,称量体重,测量机械痛觉过敏及超敏发生率,以及热痛阈值,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NGF蛋白表达。结果:制模后11.5周至61.5周至68周T组与C组大鼠热痛阈均较BL组下降(P<0.05),68周T组与C组大鼠热痛阈均较BL组下降(P<0.05),68周时T组热痛阈显著回升并高于C组(P<0.05)。制模后0.58周时T组热痛阈显著回升并高于C组(P<0.05)。制模后0.58周T组机械痛觉过敏及超敏发生率高于C组及BL组(P<0.05)。制模后除4周外各时间点T组背根神经节NGF含量均高于BL组(P<0.05),制模后0.5周至2周C组大鼠背根神经节NGF含量较BL组增高(P<0.05),制模后6周至8周,T组高于C组(P<0.05)。分别于制模后1.5周及0.5周T组及C组脊髓背角内NGF含量高于BL组(P<0.05),T组及C组增高趋势分别持续至制模后8周及4周,制模后6周至8周T组高于C组(P<0.05)。结论:紫杉醇注射液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各时间点NGF的表达上调,较紫杉醇注射液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CrEL)对疼痛行为及NGF蛋白表达的影响均更为显著和持久。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舒芬太尼鞘内注射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骨癌痛大鼠痛阈及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舒芬太尼组。后2组利用乳腺癌细胞腹水制备胫骨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注射加热灭活后的死细胞。模型组和舒芬太尼组在建模后15d内每天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舒芬太尼。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第12和14天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增加(P<0.01),且出现机械性异常疼痛痛阈降低,热刺激后爪退缩潜伏时间缩短(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舒芬太尼组大鼠,在注药后第12和14天脊髓背角浅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降低(P<0.01),且机械刺激痛阈提高以及热刺激后爪潜伏期延长(P<0.01)。提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骨癌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效应,其机制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