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意味着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群相同,即血压≥140/90mmHg;目标血压应在140/90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临床症状及特点与中青年高血压有显著不同,在诊断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应注重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及老年高血压特殊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应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及改善动脉弹性功能,减轻压力反射加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达目标水平。为达到目标血压需要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3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危害大,属于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3.
陆晓玲 《中国校医》2011,25(5):336+339-336,339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若收缩压≥140 mmHg、张压〈90 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芳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456-1456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5.
1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1999年WHO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N(或)舒张压(DBP)≥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 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ISH)。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也会出现退化现象,各种病症也会接踵而至,其中最常见的疾病要数高血压。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死亡,因此需要大家提高重视,并且对血压进行管控。老年高血压的病因老年高血压表现为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社区≥65岁高血压人群基线收缩压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基线未患脑卒中的6 65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缩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经过中位随访时间4.55年后,新发脑卒中234例,发病密度为779.60/10万人年;限制性3次样条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在130~149 mmHg (1 mmHg=0.133 kPa)和≥150 mmHg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经性别、糖尿病、慢性肾病、吸烟、饮酒分层后关联仍存在。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30mmHg与脑卒中首次发病独立相关,建议将老年高血压人群的理想收缩压降至<130 mmHg,以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我国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老年界线定为60岁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根据笔者临床经验所得 ,就诊病人一经确诊为高血压 ,即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治疗 ,并应注意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是指收缩压轻度升高而无心、脑、肾等器官损害者) ,应首选非药物治疗 ,其中包括合理膳食、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取、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如经过3~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 ,血压仍处于原高度 ,甚至有所升高 ,特别是有脑出血、冠心病家族史者 ,或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不同血压水平与其他代谢综合征指标的相关性,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北峰、清源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剔除关键变量缺失及异常值46名,最终实际纳入359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收缩压<120 mm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80 mmHg]、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和高血压组[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其中高血压组又分4个亚组:1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3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比较不同水平血压组的一般资料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脂肪肝等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50.64%(1822/3598),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1.40%(770/3598),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较高。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各组BMI、腰围、腰高比、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水平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血压水平分组的上述代谢指标两两比较分析,正常高值血压组高于正常血压组,各级(1、2、3级)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与各级(1、2、3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龄、BMI与血压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2,21.92,P<0.01)。结论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且不同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存在密切联系,需早期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60岁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老年常见多发病。据北京市区1979年统计,65~74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40.52%,75岁以上组达47.96%。研究表明,键全的医疗保健体制和高血压病人及时的诊疗,将会大大降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北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现状分析,探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以便早期发现并控制疾病及并发症。调查对象是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北京446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调查率为66.77%,其中男性117名,女性329名。诊断标准调查项目根据《个人体检调查表》。高血压诊断标准按WHO 统一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12.8 Kpa(95mmHg)为高血压组;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老年人高血压多数表现为以收缩期血压增高为特点的动脉硬化型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作为慢性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居民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规定,未服用降压药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由于近年来人们起居饮食不规律等原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不断上升,长期高血压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其饮食情况息息相关,DASH饮食模式的护理保健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综述并探讨了近年来DASH饮食在老年高血压防治中的影响,为更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在病因及病理生理上与青、中年高血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对于其诊断、合并症、治疗的依从性、保持生活质量等方面,在管理上都需要加以特别注意。目前,在日本,约有3500万30岁以上者患高血压,而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60%患高血压。在老年人,高血压也是心脏病、脑卒中等循环系统疾病共同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以老年高血压为对象的长期研究,明确了降压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收缩期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它是指患者的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近年来,人们从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不是高龄者的生理状态,而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状态。正确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可大大降低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日渐增多,随之又引发了严重的心脑肾病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老年人高血压病上升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卫生行业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6月欧洲高血压“指南”中认为根据现有的证据,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也就是说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和正常人一样,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脉压增大、并发症多、伴有多种疾病、易于发生药物副反应等特点,在诊治老年高血压病方面,要从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治疗入手,药物治疗应采取阶梯用药法,从小剂量开始,不突然撤换药物,不间断用药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mm Hg)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是较舒张压更为显著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1]。但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与达标仍是临床上的难题。我们应用厄贝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门诊年龄≥60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障碍等,均经每日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治疗两周后,其收缩压仍≥160 mm Hg的患者67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基础,以初级卫生保障为主,是我国慢性病管理的重要依托。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与控制情况。方法选择2015-05-04-2017-12-29自愿参加健康体检的3 488名≥65岁老年人,对其健康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体检结果及血压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中山社区≥65岁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为27.18%,其中女性检出率为29.10%,高于男性的25.02%,χ~2=7.313,P=0.007。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检出率有上升趋势,χ~2=5.104,P=0.024;2017年,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访率为88.75%,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9.62%。结论中山社区≥65岁体检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实际发病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社区预防筛查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体检率和血压随访率,规范化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HUA的社区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泥城社区2014年体检血尿酸正常的3 455名≥65岁常住居民作为随访队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于2015年4—6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其HUA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3 455名社区老年人中,完成随访者3 248人,随访率为94.01%;3 248名随访老年人中,HUA新发病例165例,发病率为5.0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摄入海鲜≥3次/周、体质指数≥24.0 kg/m~2、高血压、甘油三酯≥2.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 mmol/L和血肌酐97μmol/L是上海市社区老年人HUA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参加体育锻炼和糖化血红蛋白≥6.5%是上海市社区老年人HUA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人HUA发病率较高,体质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海鲜摄入频次及是否高血压、饮酒、参加体育锻炼是该社区老年人HUA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标准,提出老年人界限为〉60y[1],另在《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2005修订版》中,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因此将年龄〉60yr,且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定义为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因之有较其他高血压更危险的心脑血管因素,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热点[2]。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做好该人群的血压管理对于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状况,为老年高血压群体干预提供资料,笔者于2007年5月-2008年12月对天津市晨阳里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