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辛味辛性温,主祛风散寒,温肺化饮,止咳逆上气,为治疗风寒湿邪留滞肝肾而导致筋骨疼痛的首选药物之一。中医界有“细辛不过五”“细辛不过钱”的说法,而余认为细辛用量不宜太小。前人确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如:《本草纲目》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本草别说》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非常明确,这是针对“单用末”口服的用量而言,而在汤剂中的用量,就不一定受这种  相似文献   

2.
临床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不过钱”,临床应如何掌握?答:“细辛不过钱”本来是针对“单用末”而言,并不包括饮片入煎,后世曲解原意,不问用法,一概予以限量,实属讹传。《本草别说》“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而死”,陈承言“不可过一钱”。其它著作皆系引录上文,并已明示“单用末”。对于人煎剂,中药文献中并无类似说法,临床上也无明确限制。《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诸方中,细辛用量与麻、桂、芍药、当归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细辛用法用量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苏俊 《中草药》2006,37(6):956-957
细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性辛温,既能外散风寒、祛风止痛,又能内祛阴寒;有温肺化饮、镇咳祛痰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风湿痹痛,痰饮咳喘等症。细辛虽属常用中药,但因其毒性较大,用量过大则会导致呼吸中枢完全麻痹而死亡,所以中医早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我国历版药典也均规定其常用量为1~3g。“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据考证出自陈承《本草别说》中“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半钱匕”改为“一钱”,乃至后世均将此视为前人通过经验总结出的一条用药法则…  相似文献   

4.
细辛的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细辛的带根全草。 辛、温。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用量一 般为1.5~3g。临床上有“细辛不可过钱” 之说,所以,临床上对细辛的用量要求比较 严格,现就古今报道考证之,与同行商讨。 1 临床用量1.1 本草论述《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注:一钱=3. 12g)《本草经疏》“细辛,其性升燥发散,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气味俱厚则性 过烈耳”。《本草纲目》“细辛不过钱”。1.2 古代用量《伤寒论》太阳篇40条小青龙方:“麻黄三两(去节)。芍…  相似文献   

5.
中药细辛用量之探讨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0007)廖建萍主题词细辛/投药和剂量细辛/治疗应用细辛,为临床宣通内外,发散风寒的要药。其用量,首载于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明朝李时珍的《本...  相似文献   

6.
细辛,《本经》上品,为散寒解表止痛之良药。然其用量自宋人陈承在《本草别说》中云:“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后,就一直是人们所争论的焦点《神农本草经读》曾对此提出异议,谓曰:“宋元佑·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  相似文献   

7.
细辛具温经散寒,止痛化饮等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就其用量,历来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确切用量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细辛过量可抑制呼吸中枢,甚至可致呼吸麻痹。历代虽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伤寒杂病论》中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等方中,均用至2~3两;宋·陈承的《本草别说》曰“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  相似文献   

8.
细辛毒性与剂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按该书序录云,上品药是无毒的。至梁·陶宏景《名医别录》始在细辛条下明确写上“无毒”二字,此后诸家本草大多未言有毒。宋·元祐七年(1092年)陈承的《本草别说》(此书已佚,内容散见于《类证本草》、《本草纲目》等书)云;“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李时珍在《本草  相似文献   

9.
细辛用量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用量琐谈陈桂苍福建省诏安县中医院363500几百年来,中医药界流传“细辛不过钱”之戒律。鉴此,笔者浅谈如下。1误解《别说》,以讹传讹至今据说,“细辛不过钱”出自宋·陈承《本草别说》,书佚,无从考证。笔者查《证类本草》曰:“《别说》云:“细辛若单用...  相似文献   

10.
“细辛不过钱”之源与误 :源出《本草纲目》,其引北宋·陈承语谓 :“若单用末 ,不可过一钱 ,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随出“细辛不过钱 ,过钱赛人言”、“细辛不过钱 ,过钱命相连”等语。“细辛不过钱”是“细辛不可半钱匕”之误 ,系此单味研末吞服 ,并非指复方煎剂。柯雪帆云 ,小青龙汤中用细辛 1 0~ 1 5g,煎药汁顿服不会中毒 ,而能更好地发挥其镇咳、镇痛、强心等作用 ;当代细辛用量一般在 3g左右 ,但接近或超过仲景用量者屡有所见 ,有人用独活寄生汤化裁治寒痹坐骨神经痛 ,细辛加至 30g而收全功 ;治慢性支气管炎细辛用至 4 0 g,而疗效方…  相似文献   

11.
中药琐谈     
“细辛不过钱”宋代医家陈承在《本草别说》中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闷塞不通者死……”。这就是后世所谓“细辛不过钱”之由来。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这句话,并解释  相似文献   

12.
细辛用量古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辛用量古今观徐桂萍①李端荣②①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264000;②山东省华峰实业总公司,济南250033关于细辛用量历来就有争议。古有“用不过钱”之说,大部分药书均不越雷池,临床亦多不敢过用。其实细辛的用量与剂型关系极大。《本草纲目》引《本草别说》...  相似文献   

13.
诊余话细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细辛,乃马兜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辛之全草。主产于辽宁、陕西等地,辽宁产者为辽细辛,陕西产者为华细辛。其性味辛温,入心肺肾经。功能发散表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兼能开窍。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运用,亦各有心得,代有发挥,使细辛更扬其所长,成为内服外用、一药多能的临证良药。然自宋《本草别说》提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之后,李时珍倡其说:“细辛不过钱”之说也随之而生,使不少医者不敢越雷池半步,畏细辛如蛇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材越来越“畏细辛如虎”。如《中药学讲义》第 1版、第 2版教材定细辛用量为 2 5~ 10 g ,《中药学》第 4版定为 5g ,第 5版定为 3g ,以至于 2 0 0 0年药典规定 :细辛用量为 1~ 3g ,成了地道的“不过钱”。考“细辛不过钱”之说最早源于宋代陈承《本草别说》 :“细辛 ,  相似文献   

15.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 的干燥全草。首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并言“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二千多年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对其祛风散寒、温阳止痛的卓著功效,皆予赞誉,而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关于细辛的用量,自南宋·陈承著《本草别说》曰:“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之后,多数医家认为细辛量大可致中毒,随之渐有“辛不过五  相似文献   

16.
<正>细辛临床运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寒饮咳嗽、气喘方面,如配伍得当,效如桴鼓。然现今多数医生受到"细辛不过钱"之说的影响,用之极为谨慎,以至于影响疗效。笔者在门诊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对细辛的用量有些体会,在此愿与同道分享。"细辛不过钱"的渊源宋以前的医书,如《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其实都有细辛用量超过一钱的记载,直至宋代,才有了"细辛不过半钱匕"的说法,陈承在《本草别说》中说:"细辛若  相似文献   

17.
“细辛不过钱”之说源于《本草纲目》引《本草别说》:“若单用药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此后,“细辛不过钱”之说在医界风行,尽管时珍是指散剂,但即使汤剂,细辛用量也大多在一钱左右。近年,愈来愈多的临床研究发现,若入煎剂,仍拘泥于“不过钱”...  相似文献   

18.
“细辛不过钱”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不过钱”刍议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418000)金兰,金卫平“细辛不过钱”之说源于《本草纲目》卷十三,草部《发明》载:(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承乃宋代《本草别说》作者陈承。时珍自注“一钱”具大...  相似文献   

19.
细辛用量与用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辛作用较多,其用量、用法也应各有选择。尤其用量有传统的不过“钱”之说。如《本草纲目》“发明”载:“若单用为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大部分药书均不越雷池,有的参考书曾有水煎用3克~4.5克的记载(上海中医学院方药教研组编《中药临床手册》)。而一些临床文献中,用量破格的记载却屡见不鲜。如:张仲景小青龙汤中用“细辛三两”(约合现在9克);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用量“二两”(约合6克),张隐菴对不过“钱”之说,  相似文献   

20.
靳锋 《西部中医药》2003,16(10):15-15
细辛,《本草》谓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本草正义》谓:“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关节,外之行孔窍而达肌肤。”因其香散温通,气盛味烈,善祛脏腑、经络之风寒,故历来均视为治痹之要药。王自立主任医师承家传之经验,并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细辛的应用有独到的认识,他指出:细辛临床应用时,世俗习用小量,素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本草别经说》曰“细辛,若单用为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则死”并没有指出入汤剂的量,仲景在《伤寒论》中用细辛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