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间上海市长征医院收治的138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9例。A组患者术前0. 5h单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B组患者术后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连用5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5d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DVT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率为2. 9%(2例),B组患者为4. 3%(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气腹压力、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前和术后5d,两组患者FIB、D-D、PLT和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下出血和过敏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单次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和安全性与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类似,但单次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注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朱明  徐吟亚 《现代肿瘤医学》2016,(16):2544-254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食管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血浆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差异,观察有无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及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并对DVT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术前低,t-PA水平较术前高;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术后低,t-PA水平较对照组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及P<0.01)。治疗组DVT、肺栓塞、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猝死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冠心病、下肢静脉曲张、肥胖以及年龄>65岁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易患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预防食管癌术后伴发DVT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朱明  徐吟亚 《现代肿瘤医学》2017,(11):1760-176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胰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差异,观察有无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及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并对DVT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术前低,t-PA水平较术前高;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术后低,t-P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及P<0.01).治疗组DVT、肺栓塞、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猝死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既往冠心病、下肢静脉曲张是导致胰腺癌术后易患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预防胰腺癌术后伴发DVT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方案应用于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120例实施妇科肿瘤腹腔镜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4例患者不使用其他抗凝剂和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观察组66例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持续10d,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下肢周径、血流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5d 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分别为(2.77±0.73)g/ L、(0.63±0.18)μg/ ml,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P =0.029);观察组术后3d、术后5d PT 分别为(13.85±3.93)s、(13.95±3.14)s,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P =0.034);观察组下肢周径、血流速度分别为(20.33±3.52)cm、(0.95±0.18)m/ s,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P =0.019);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03%(2/66)与对照组9.26%(5/5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方案应用于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施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对照组 37例未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用药组共 33例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行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用药组DVT发生率为 9.1% ,对照组DVT发生率为 2 7.0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用药组未发现术中及术后出血增多等现象和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评价其在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E凝血仪对 16 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进行FIB测定。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3.6 5± 1.11) g/L]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2 .98± 0 .81)g/L];化疗好转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FIB水平 [(2 .5 9± 0 .6 5 ) g/L]较治疗前下降 ;而复发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3.97± 1.10 ) g/L]再次升高。结论 :FIB在诊断监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方面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住我科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每日1次,连用5d,观察术后胸液量并统计血栓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胸液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深静脉置管(PICC)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因妇科肿瘤而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12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62例。研究组患者在置管后3d内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常规组患者置管后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与血流速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降低,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Hb、D-D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PLT、Hb和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下肢周径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下肢周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VTE发生例数为9例,发生率为14. 5%,高于研究组患者的3.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妇科肿瘤深静脉置管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显著降低VTE的发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抗凝功能,改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肺癌的初治患者190例,检测其血浆凝血活酶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plateletcount,PLT)水平,及患者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APTT、PT、FIB的均值分别为(34.12±3.98)s、(14.56±2.24)s、(5.39±0.76)g/L,较女性患者APTT、PT延长,FIB水平升高(P<0.05);年龄≥60岁与<60岁患者D-D水平的均值分别为(0.74±0.20)mg/L和(0.59±0.15)mg/L(P<0.05),提示年龄愈大,D-D水平越高;淋巴结侵犯阳性患者FIB、D-D的均值分别为(5.31±0.65)g/L、(0.83±0.24)mg/L,较阴性患者相比升高明显(P<0.05),淋巴结侵犯阳性患者APTT均值为(32.06±2.94)s,较阴性患者相比缩短(P<0.05);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不仅FIB、D-D水平较无远处转移患者明显升高,其PLT水平(269.85±49.60)×109/L也明显升高(P<0.05);腺癌患者FIB、D-D的均值分别为(5.37±0.55)g/L、(0.75±0.22)mg/L,较鳞癌患者相比升高(P<0.05);肿瘤分期为III、IV期患者FIB、D-D的均值分别为(5.38±0.58)g/L、(0.81±0.20)mg/L,较I、II期患者相比升高明显(P<0.05),提示肿瘤分期越晚,D-D及FIB水平越高。不同肿瘤直径之间凝血指标水平的比较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迁徙具有一定相关性,测定肺癌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申华  张妍妍  孙瑞姣 《癌症进展》2021,19(24):2582-2585
目的 探讨专项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乳腺癌老年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专项组,每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专项组采用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D-D水平均明显降低,专项组PT、APTT、TT均明显长于常规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专项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项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下肢DVT、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肿瘤患者体内凝血系统异常活化,而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多种促凝和抗凝成分的改变.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以及单纯CR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FIB、D-dimer与CRC合并T2D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03-07-2015-09-25天津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 141例.分为合并组274例和CRC组867例,合并组为CRC合并T2DM患者,CRC组为单纯CRC患者.检测空腹血糖(Glu)、FIB和D-dimer,比较两组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FIB水平的差异,应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D-dimer水平的差异.结果 合并组FIB水平为(4.16±1.066) g/L,高于CRC组的(3.96±0.935) g/L,t=-2.727,P=0.007;合并组D-dimer水平为0.38(0.26,0.67) mg/L,CRC组D-dimer水平为0.40(0.26,0.66) m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8,P=0.867.合并组肿瘤长径≥5 cm者FIB (4.41±1.03) g/L高于肿瘤长径<5 cm者(3.87±1.01) g/L,t=-3.946,P<0.001;pT3-4期肿瘤患者FIB(4.21±1.04) g/L高于pT1~T2期的(3.78±1.01) g/L,t=-2.295,P=0.023;低、中分化患者FIB水平(4.70±1.00、4.20±1.03) g/L高于高分化患者(3.83±1.10) g/L,F=4.262,P=0.015.合并组女性D-dimer水平0.51(0.32,1.08) mg/L高于男性0.34(0.26,0.55) mg/L,Z=3.797,P<0.001;结肠癌患者D-dimer水平0.47(0.31,0.78) mg/L高于直肠癌患者0.34(0.26,0.61) mg/L,Z=2.492,P=0.013;pT3~T4期患者D-dimer水平0.39(0.26,0.72) mg/L高于pT1~T2期者0.32(0.24,0.42) mg/L,Z=2.090,P=0.037.结论 CRC合并T2DM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RC合并T2DM患者术前高FIB和D-dimer水平与较大的肿瘤直径和较差的肿瘤病理分期、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成人膝部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成人膝部骨肿瘤术后100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2组,每组50例,观察各组静脉血栓发生率、D-二聚体数值变化、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全膝关节置换后形成血肿情况,发生THA消化道出血几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均未发现有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2例有右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后形成血肿,3例患者发生THA消化道出血。利伐沙班组中发现1例静脉血栓患者,为不完全血栓,无临床症状。而低分子量肝素组发现3例静脉血栓患者,肿胀、疼痛症状出现,而后消失。术后1 d、3 d、7 d和14 d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明显低于低分子量肝素组。结论合理的使用利伐沙班,对成人膝部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监测胸外科肿瘤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80例行胸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未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IT)和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3天后,FIB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胸外科肿瘤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超声能够作为早期监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中配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时加用巴曲亭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37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注射巴曲亭,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2小时内开始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血液凝固水平及下肢静脉血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354.32±75.20) mL、(211.52±72.16)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液凝固水平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5天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观察组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1例,其余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回流速度和回流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术中应用巴曲亭能够明显减少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肺癌术后患者的出血量,且不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服用小剂量沙利度胺前后凝血指标变化,以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是否能增加栓塞事件风险。方法:选取2008年至 2012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92例,将患者按治疗过程中是否进行化疗分为化疗组(145例)与非化疗组(147例),均给予沙利度胺10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前和连续服用沙利度胺3个月、6个月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用4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自动分析凝血仪检测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比较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变化。结果:收治的292例患者,去除退组的55例,服用沙利度胺前后APTT、PT值、血小板活化程度均无显著变化。化疗组服沙利度胺前FIB为(3.4±0.92)g/L,DD值为(242.7±249.7)μg/L;服沙利度胺6个月后FIB为(3.9±2.4)g/L(t=-2.48,P=0.021),DD值为(354.2±236.1)μg/L(t=-2.1,P=0.047)。FIB、DD值较前升高,有显著意义。非化疗组FIB值较前升高,但无显著意义(t=-1.83,P=0.078),服药前DD值为(225.6±156.8)μg/L,之后为(267.3±206.7)μg/L,升高有显著意义(t=-2.69,P=0.012)。结论:小剂量口服沙利度胺不能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小板活化,亦不能影响内外源凝血因子,但有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恒温下持续双套管冲洗引流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肠瘘患者,对其炎症反应、瘘口愈合效果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结直肠癌术后肠瘘患者,按照引流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单孔橡胶冲洗引流,研究组43例行恒温持续双套管冲洗引流,并对2组瘘口愈合效果、炎症水平、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引流液量[(368.27±43.71)mL]低于对照组[(546.83±67.82)mL],瘘口愈合时间[(17.54±3.86)d]、住院时间[(24.62±4.73)d]短于对照组[(32.38±5.23)、(44.75±5.96)d;t=14.142,P<0.001;t=14.620,P<0.001;t=16.963,P<0.001]。研究组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53.87±6.38)μg/L]、IL-6[(84.23±11.65)ng/L]、TNF-α[(1.39±0.47)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84.71±7.46)μg/L、(128.47±17.36)n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2),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及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并根据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判定疗效.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INR、APTT及PT值均较本组术前降低,D-D、FIB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观察组的INR、APTT及PT值低于对照组(P<0.05),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NF-α、IL-6、IL-8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升高,术后24 h,各指标水平均逐渐降低,术后6 h、术后24 h观察组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炎性因子介质的释放有所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但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大,治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术后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100例同期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炎症应激指标、免疫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2.59±0.26)h]、肛门排气时间[(29.93±3.79)h]以及住院时间[(9.89±3.86)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天炎症应激指标皮质醇[(357.98±43.85)μg/L],[IL-6(62.49±7.34)ng/L]和[CRP(23.48±8.74)mg/L]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天免疫应激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45.98%±4.37%)、CD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D-D、FIB、PLT、APTT,并探讨研究组患者CTC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D-D、FIB、PLT受患者性别因素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指标和年龄有一定关系,≥60岁的患者PLT水平高于<6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上,D-D、FIB、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TC阳性46例,阴性44例。CTC阳性肺癌患者D-D、FIB和PLT水平均高于CTC阴性患者,APTT水平低于CTC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和PLT对CTC阳性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CTC与D-D、FIB、PLT和APTT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