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心房颤动复发及心房结构的影响。方法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50例和射频消融+药物组(氯沙坦联合胺碘酮)50例。术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确定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超声心动图复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电学隔离后15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射频消融组8例,射频消融+药物组7例),每组各有4例患者转为三尖瓣峡部相关心房扑动,消融三尖瓣峡部后转为窦性心律。其他患者通过进一步消融及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与射频消融组比较,射频消融加药物组术后1 a左心房前后径减小,而心功能无明显变化。随访过程中射频消融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60.0%,射频消融加药物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3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使左心房前后径减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剂量多巴胺和胺碘酮治疗老年食管癌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心胸外科食管癌术后并发快速型心房颤动老年患者26例,采用小剂量多巴胺和(或)胺碘酮治疗。结果发生快速型心房颤动后72 h内经治疗26例均转为窦性心律,其中单独使用多巴胺治疗9例,多巴胺联合胺碘酮治疗17例。所有患者在心房颤动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后继续使用小剂量多巴胺维持,心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并恢复到术前心率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采用早期、短疗程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支持心脏功能和(或)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可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快速型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30例和射频消融+药物组(氯沙坦联合胺碘酮)30例,术后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6、12个月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确定房颤复发情况,超声心动图复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60例均完成治疗及随访。射频消融组、射频消融+药物组完成环肺静脉电学隔离后各有3例和4例患者直接转为窦性心律,通过消融三尖瓣峡部各有2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进一步消融及电复律各有25例和24例转为窦性心律。随访中2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均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射频消融组房颤复发率60.0%(18/30),而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组房颤复发率33.3%(1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可以更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杨金根 《中原医刊》2004,31(11):17-18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快速型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应用胺碘酮(5mg/kg)静脉推注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结果:转为窦性心律者(85.3%)。结论:胺碘酮静脉推注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3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普罗帕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普罗帕酮100mg,每天3次维持.结果 29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2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0%.随访(12.3±2.0)月,期间5例(18.5%)复发,总体73.3%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加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和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的管理,微量泵补钾的护理,抗凝治疗的观察,基础护理等。结果:本组32例无死亡病例,出院时转为窦性节律者23例,窦性与心房颤动心律交替8例,心房颤动心律1例。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6 7岁 ,以阵发性心悸 2 0月加重 2天 ,于2 0 0 1年 2月 15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6月无诱因突发心悸乏力 ,于当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示 :心房颤动。诊断为 :阵发性房颤 ,予以西地兰静注后转为窦律。此后上述症状每隔 2~ 7天即出现 ,持续时间 6~ 12小时不等 ,自行或顿服心律平 6 0 0mg缓解。入院前 2天上述症状加重 ,持续 1天不缓解 ,就诊于心内科门诊ECG示 :心房颤动 ,予心律平6 0 0mg顿服 ,未转复窦律。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 :P 75次 /min ,Bp15 8/ 90mmHg。一般情况下 ,心肺检查未…  相似文献   

8.
奎尼丁与硫氮酮合用引起心肌抑制1例报告门诊部管鸿儒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65岁,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电图证实有心房颤动已发作五次,此次心房颤动为第六次发作。第一次心房颤动发作用西地兰0.4mg后转为窦性心律,转复后用奎尼丁0.2g,每日三次,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 38例预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用药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ⅠA、ⅠB、ⅠC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 ,延长心肌细胞不应 ,使冲动折返时遇上不应期组织而终止。结果 ⅠA普鲁卡因酰胺治疗 2 0例 ,一次复转成功 ,治愈率 1 0 0 % ;ⅠB利多卡因治疗 1 4例 ,1 3例心房颤动立即终止 ,恢复窦性心律 ,治愈率 71 .4 % ,其中 1例无效 ,用ⅠC普罗帕酮 70mg静脉注射后转为窦性心律。 4例无效改用电复律 ,电击终止预激合并心房颤动 ,有效率 95 % - 98%。结论 药物治疗预激合并心房颤动总有效率 89.47% ,治愈率 86 .84%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以及丹红注射液对BNP的影响,以探讨中成药在维持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并以40例窦性心律的体检者为对照,观察两组间血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随后比较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然后将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丹红组,每组20例,其中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1次/天,疗程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间血BNP、HsCRP浓度,LAD、LVEF的变化,以及房颤复发比例的差异。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组血BNP、HsCRP浓度和LAD值高于对照组(P<0.01,P<0.05),LVEF低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后血BNP、HsCRP浓度明显降低(P<0.01),LVEF值升高(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进一步降低血BNP、HsCRP浓度(P<0.01),缩小LAD、提升LVEF (P<0.05),同时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比例(30% vs 5%,P<0.05);结论:血BNP浓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升高,转复为窦性心律后降低,提示心房颤动可导致血BNP升高;丹红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BNP,提升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曹丰  张玉顺 《医学争鸣》2001,22(21):1926-1926
1 临床资料 吞咽运动可诱发多种心律失常 ,有文献 [1]报道吞咽可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 ,但吞咽运动引起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包括频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等报道较为罕见 .我们对 3例由吞咽诱发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报道如下 .例 1,患者男性 ,40岁 ,进餐时发生阵发性心悸 3m o.每次持续数秒 ,至食道内无食物通过时即可停止 ,当再次吞咽时再发 ,无消化不良症状 ,2 4h动态心电监测发现长时间显示窦性心律 ,仅在吞咽时发生短暂心房扑动 ,呈间歇性发作 ,停止吞咽运动后 ,可直接转为窦性心律 ,或先转为房颤 ,再转为窦性心律 .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方法:观察5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结果:43例始终保持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其中5例发生血栓栓塞(3例发生脑梗塞,1例右下肢动脉栓塞,1例死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仅8例经治疗转为窦性心律后未再复发(其中4例反复出现房性早搏)。结论:阵发性房颤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临床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4.
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胺碘硐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组(观察组,n=65)和单纯胺碘酮组(对照组,n=63),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及平均左心房直径。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55例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5例仍有阵发房颤发作,5例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总有效率为84.61%;而对照组42例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8例仍有阵发房颤发作,13例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年后观察组平均左房直径为(4.15±1.12)cm,对照组平均左房直径为(4.65±1.41)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65例,收集患者临床和电生理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房颤复发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65例患者术后30例(46.2%)复发。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左心房直径>40 mm、消融术中未直接转为窦性心律、血浆BNP浓度>300 pg/ml是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房直径>40 mm、消融术中未直接转为窦性心律、血浆BNP浓度>300 pg/ml是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心房颤动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同一剂量应用1次,然后微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 mg/min维持。结果38例患者中32例有效或转为窦性心律,有效率为84.21%,副作用发生率为10.53%。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蒋少华  李洪 《西部医学》2010,22(1):65-6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93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97例),治疗组93例在常规胺碘酮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用药1月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78例,有效率83.87%,对照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69例,有效率71.13%(P〈0.05)。6个月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70例,有效率75.27%,对照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59例,有效率60.82%(P〈0.05)。12个月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62例,有效率66.67%,对照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49例,有效率50.52%(P〈0.05)。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提高高血压病人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程度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6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心房颤动50例,窦性心律18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应用V-G染色法和VIDAS-21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组织CVF(15.89%±1.29%)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8.46%±3.45%,P<0.01)。术后50例心房颤动患者46例转复为窦性心律,4例转复未成功;随访12月后,维持窦性心律者35例(76.07%),心房颤动复发11例(23.97%);心房颤动复发患者心房组织CVF、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维持窦性心律组(P<0.05,P<0.01)。结论心房纤维化程度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机观察了静脉注射心律平转复旁道伴快速心房颤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即时疗效。显性旁道并发房颤者8例静脉注射心律平即时转律5例;隐匿性旁道组12例,即时转律5例,用心律平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心室率亦都小于100次/min。安慰剂组用药后仅1例转为窦性心律,2例心室率小于100次/min。观察了心律平转复旁道伴快速房颤的副作用。讨论了心律平转复旁道伴快速房颤的可能机制及对显性、隐匿性旁道作用的不同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机观察了静脉注射心律平转复旁道伴快速心房颤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同时疗效。显性旁退并发房颤者8例静脉注射心律平即时转律5例;隐匿性旁道组12例,即时转律5例。用心律平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心室率亦者小于100次/min。安装剂组用药后仅1例转为窦性心律,2例心室率小于100次/min。观察了心律平转复旁快速房颤的作用。讨论了心律平转复穿伞快速速房颤的可能制及对显性隐匿性旁道作用的不同点进行了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