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三焦辨治的用药思路,以指导临床辨治用药。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本草类的全部文献数据,收集整理三焦辨治的本草信息,对纳入本草按中药学药物分类,进行频次统计;以三焦辨治病机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列出各类本草的辨治论述。辨析本草辨治相应的病机要素,进行归类分析,从而阐明三焦辨治的本草思路。结果 在76部历代本草专著中,共统计出135味本草中药,按中药学药物分类,居前10位的本草分类为清热药、化痰药、补阳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解表药、活血药、补气药、泻下药。在以三焦辨治病机要素本草分类中,可划分为火热、痰湿、郁滞、正虚四类病机要素。结论 三焦辨治用药以清热药、化痰祛湿药、理气药、补虚药为主,火热、痰湿、郁滞、正虚为三焦辨治用药四大病机要素,符合三焦水道出焉,相火游行,气机转枢,正邪交争的生理功能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3.
乐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3):120-120,122
多尿是指在无泌尿道感染情况下出现小便次数增多 ,甚至晚上入睡后也会起床小便。多尿的存在反映了人体处于亚健康状况 ,而现存的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不载此病。建议有关方面把多尿列入中医内科学的一个病证 ,并论述了多尿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治则、方药 相似文献
4.
5.
真武汤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温阳、化气、利水功效,主治阳虚水泛证。基于急危重症病例及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发现,真武汤条文描述的是心力衰竭急性期的症状和治疗方案,其方证成因,很可能与临床误诊、误治有关,尤其因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困难而误用大剂量麻黄发汗误治,而致形成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合并水电解质紊乱,伴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关。真武汤方证可能反映出当时医家处理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不足。“振振欲擗地”本质是心衰的临床表现,是苓桂术甘汤“身为振振摇者”的升级版。真武汤的指征:(1)疾病方面,适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肾综合征、利尿剂抵抗的治疗,真武汤可用于上述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全心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的“湿冷”型心力衰竭;还可用于Ⅱ型和Ⅳ型心肾综合征的治疗;(2)症状指征方面,方证包括胸闷喘憋,心悸,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小便清长,肢冷怕凉,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3)药理机制上,真武汤与现代医学治疗心力衰竭的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原则保持高度一致。附子为真武汤方中君药,以30~60 g为... 相似文献
6.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乃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之关键 ,乃疾病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 ,即中医所称之证候。证同治同 ,证异治异。因之可知 ,中医治疗体系之核心 ,是证候的确立。故而《临证指南医案》云 :“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 ,此为三大关键 ,一有草率 ,不堪为医矣。……然三者之中 ,识证尤为紧要。”施治之时 ,法据证立 ,方随法定 ,是故一证有其主法 ,一法有其主方 ,如脾气虚弱证 ,治宜健脾益气 ,方选四君子汤 ,此乃众所周知之常理。然据临床实践 ,有同一证候治虽各异、而皆获其效者 ,亦颇为多见 ,乃临证处治之变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疸病的证治规律。方法:以1949~2013年黄疸病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Logistic回归、Spearman秩相关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现代黄疸病的常见证型包括肝胆湿热、脾胃湿热、湿困脾胃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证型与用药的关系,如针对肝胆湿热证的常用药物依次为泽兰、柴胡、茵陈、大黄等。通过Spearman秩相关发现用药剂量与黄疸指数相关度较高的中药有莪术、三棱等。结论:本研究挖掘了现代黄疸病医案中的证型与药物之间潜在规律,发现活血化瘀类以及具有活血通络药物的剂量随着黄疸上升而增加,为临床与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三焦理论为基础、络病理论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验数字语言,来阐述络病学的科学内涵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进一步揭示常见慢性肾脏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从而进行系统的探索和总结,以完善肾脏病三焦辨证理论,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通过治疗潮热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规律分析,为中成药的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所有治疗潮热的中成药数据库,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频数统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特点及量效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30种中成药,中药为133味,药物总频次为298次。其中频次排名前五位的药物分别为熟地黄、茯苓、山药、麦冬、生地黄,最大剂量药物分别为茯苓18.53 g和熟地黄13.33 g。症状-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盗汗→潮热关联度最高,三阶关联规则咳嗽+盗汗→潮热关联度最高,四阶关联规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关联度较高。药物-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生地黄→潮热的关联度最高,三阶关联规则天冬+麦冬→潮热的关联度最高,四阶关联规则天冬+生地黄+麦冬→潮热和天冬+麦冬+熟地黄→潮热的关联度最高。结论 治疗潮热的中成药品种较为单一,主要针对肝肾阴虚引起的潮热。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根据“态靶辨治”理论进一步探索潮热的发病特点,围绕“态靶同调”对中成药进行针对性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11.
黄土汤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先便后血的“远血”而设,主治脾阳亏虚,不能统血证。“远血”内涵较为广泛,不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道肿瘤、胃黏膜病变、血管发育异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胰胆道损伤等上消化道出血,而且包括部分结肠及直肠癌肿或息肉、痔疮与肛裂等肛肠科疾病、鼻衄、血小板减少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明原因尿血等其他部位的出血,也包括部分虚寒性津液不能内守疾病,如夜尿多、遗尿、清涕如注、自汗、冷泪、白带多等,还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药物过量导致的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的便常规潜血试验阳性等临床面临的新问题。黄土汤指征不仅涵盖下血、先便后血、远血、吐血、衄血等传统中医疾病,还包括出血、虚证与郁热。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药物过量导致的出血事件、不明原因的便常规潜血持续阳性、消化道肿瘤伴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等急危重症。黄土汤中灶心土、生地黄与阿胶的药物剂量是该方止血关键。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为经方合方,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该方具有和解少阳,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功效,主治三阳合病,邪热壅肺证。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为治疗外感病三阳合病的经典组合,在北方外感诸疾中尤为常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伴见发热、咳嗽的治疗主方。麻杏石甘汤是历代临床治疗肺热咳喘的经典名方。“汗出而喘”,揭示邪热壅肺,轻者可见于咳喘的同时伴见额头、发际汗出溱溱,重症多见于全身汗出,前胸“挂满”豆大汗珠,成排成串,现代医学认为与肺部感染有关。“无大热”,这里的“大热”言症状而不言病机,并非热证不重,恰恰相反,提示火热与炎症很重。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证指征:(1)疾病方面,可用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麻疹合并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加重、百日咳等;(2)症状方面,其指征包括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低热、中等发热、或高热均可见,胸闷咳喘、咳嗽咳痰、黄痰难咳,口干渴、欲冷饮、烦躁、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规律。方法收集王老门诊胸痹心痛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医术语,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证候、证素、病机、治法、药味等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Apriori算法对主要病机→治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证候包括胸闷(痛)、心悸、气短、舌淡(黯)红等;证素辨证以肝、心为主,尚有血瘀、痰、气郁、热等;病机关键为肝心失调,包括肝木失疏、心络瘀阻等;治疗原则为肝心同治,治"肝"以疏肝木为主,治"心"包括通络、化痰瘀、宁心、益气营等;主要病机→治法的关联置信度均≥0.50,其中肝心失调→肝心并治为0.71,具有较高的置信度;用药讲究通补兼施,"通"予丹参、薤白、三七、柴胡等,"补"予白参、麦冬、白芍、茯神、炙远志等。结论 "心痛治肝、肝心同治、通补兼施"乃王老临床辨治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寒热错杂十方的方证特点,梳理出寒热错杂证主要病位是中焦脾胃,与肝胆疏泄失职关系密切,病程较长伴有正气不足的病机特征,其主证为脾胃系病证(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痞满、纳呆)、肝胆系病证(寒热往来、胁痛)及其他(四肢厥逆、乏力)。同时,基于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复杂的疾病状态,结合《伤寒论》寒热错杂十方证疾病状态、病势及用药规律等方面,总结出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为补脾土以安五脏、斡旋中焦气机以平调寒热。总之,寒热错杂证高度概括胃癌前病变复杂的疾病状态,以八纲辨证中"寒、热"立论,执简驭烦,简化胃癌前病变辨证论治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胃癌前病变复杂难治疾病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现代医案中芍药甘草汤证涉及的疾病范围和辨治规律,为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2021年9月关于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医案,对芍药甘草汤证涉及的主治病种、药物用量比值、不同剂量使用频次、用药配比及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103个病种,主要集中在胃脘痛、腓肠肌痉挛、头痛、便秘、呃逆、慢性胃炎、三叉神经痛、腹痛、坐骨神经痛、痛经、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方中白芍∶甘草配伍比例前三位是2∶1、3∶1、1∶1,分别占比22.78%、18.51%、8.01%;白芍的用量最多在21~30 g,甘草的用量最多在11~20 g区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白芍多用21~30 g,占比34.59%,甘草多用1~10 g,占比46.49%,以2∶1的配伍比例出现次数最多,占比21.08%;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时,白芍多用21~30 g,占比39.68%,甘草多用11~20 g,占比49.21%,以2∶1的配伍比例出现次数最多,占比27.78%;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白芍多用21~30 g,占比37.76%,甘草多用11~20 g,占比5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报道分析、总结精液不液化所致男性不育的中医辨证、治疗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2002—2012年间发表的与精液不液化所致男性不育症中药有效治疗相关的文献报道,建立数据库,分析涉及的证候及用药分布情况,归纳、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结果:纳入分析的39篇文献中,属辨证论治者19篇,专方治疗者15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者5篇。1)辨证论治的文献中,共计出现辨证结果16个,排在前五位的是肾阴虚证,下焦湿热证,肾阳虚证,痰瘀阻滞证及肾阴虚、下焦湿热证,但从用药看不单纯是针对所辨证候,而是兼顾了疾病的复杂病机;从运用专方或专方结合西医手段治疗用药情况看,以滋阴清热、凉血化瘀及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的药味出现频率为高,且均有以淫羊藿为代表的补阳药物的较高出现频率,反映了20个专方的药物构成是针对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的。2)基于辨证的用药及专方用药特点,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补中有泻,补而不滞,泻中有补,顾护正气的补清相兼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阴阳平衡的基本治疗原则和用药特点。结论:本病存在虚实夹杂、错综复杂的病机,虚主要表现为肾阴虚、肾阳虚,实主要表现为下焦的湿热(毒)及瘀血、痰浊;临床治疗时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明辨其虚与实的孰轻孰重以及阴虚、阳虚和湿热(毒)、瘀血、痰浊的不同与侧重。 相似文献
19.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疾病谱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缺乏有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措施多样,临床疗效显著。亢泽峰认为,本病急性发病期应行气利水以治其标,慢性进展期需知其形气顺逆,调其虚实,后期宜补益气血以固其本,全程祛瘀通络以消其因,针对本病伏邪内藏的特点,灵活使用凉血清络法、温阳通络法、搜剔通络法,以祛除深藏之伏邪。本文通过总结亢泽峰辨治NAION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护患者视功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探讨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方法 采用多源数据库类研究,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相关医案,检索时限设置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提取医案中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象、脉象、药物、病位等字段,基于脉络学说指导进行药物功效分类及证候分类判定,运用频数解构、系统聚类分析、FP-Growth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结果 心血管事件链上述5个关键病理环节中均出现营卫失常相关的证候表现;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所继发的湿、痰、瘀、水在上述5个关键病理环节所占比重有所差异,相应用药组合所占频次也不相同。结论 营卫失常为心血管事件链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全过程,脉络末端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可导致气血津液精输布代谢障碍,津聚为湿,湿凝为痰,血滞为瘀,瘀血化水,成为促进心血管事件链发展加重的内在驱动因素,导致“凝-壅-塞-不通”传变规律,构成了心血管事件链5个关键病理环节发展演变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