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十余年来,对心电图的PV_1终末电势(简写PTFV_1)已见陆续报道,但PTFV_1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和正常值限,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现将我们观察的一组报告如下。一、资料及方法 1.对象选择:抽取35岁以上窦性心律人群分两组进行观察。正常人229名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胸透心影、二级梯运动试验, 相似文献
2.
岳庆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6(2):52-52
近年来.有关心电图V1导联P渡终末电势(简写PTF—V1,下同)的形成原因及临床意义国内外迭有报告。PTF-V1诊断心肌梗塞的价值渐被重视。本文在急性心肌梗塞(简写为AMI.下同)患者中,对PTF—V1的出现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8例冠心病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心电图Ptf-V_1值的变化。运动后ptf-V_1(-0.03mms有16例(42.1%),结果表明运动引起的Ptf-V_1异常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做为运动试验阳性准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5.
为探讨心电图Pv_1终末电势(简称Ptf-V_1)对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冠心病(简称高-冠心病)左心功能意义,笔者对128例高-冠心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帮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工作者都注意到P_(v1)终末电势(简写为Ptf_(v_1))负值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意义,但看法还很不一致。有认为其敏感性不亚于二级梯运动试验;有认为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甚至对预测以后发生心肌梗塞有一定价值;但多数认为是反映左室功能不全。 Ptf_(v1)是指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terminal force)的振幅(以毫米mm计)×时间(秒·Sec)乘积来表示。但其负值量的标准也不一致,有认为达-0.02毫米·秒即有意义,有认为<-0.03毫米·秒,亦有以≤-0.04毫米·秒为标准。一般认为P_(v1)终末电势的负值增大与左心房传导组织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关系最密切。Morris认为左心受累时,左心房在横面的向量轻度向右旋转,以及左房传导延迟或传导途径延长。Scharmroth认为冠心病患者房间束(Bac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的心电图中PV1的改变及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取8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150例正常人同时作清醒时静息心电图,取PTFV1数值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组与正常组差异显著,高血压组中的PTFV1负值明显加深。结论PTFV1负值增大可作为高血压病人的心电图参考指标一。 相似文献
8.
9.
作者报告正常人151例及冠心病201例、其它心脏病患者65例的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_(tf)V_1)测量结果,并分别对冠心病患者176例和25例进行P_(tf)V_1与左房大小(LAD),左房大小与主动脉内径比值(LAD/AO)和肺楔压(PCWP)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_(tf)V_1≤-0.03mm·s出现率正常组1.7%,冠心病组18.9%(P<0.01).P_(tf)V_1与LAD,LAD/AO无直线相关(r=0.02),与PCWP密切相关(r=0.59,P<0.01),且随左心功能出现变化而动态改变。作者提出P_(tf)V_1≤-0.03mm·s作为异常值限,其对应于PCWP为1.8kP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78.9%和83.3%.认为P_(tf)V_1对于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左心功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心电图PV1终末电势(PTF—V1)对早期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PV_1终末电势(PTF—V_1)对早期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赵华堂早期左心衰竭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早期左心衰竭是很容易治愈的。早期左心衰竭的诊断,现在国内外一些设备技术条件好的大医院主要是通过Swan-Ganz氏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但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正> 体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未电势(PTFV_1)临床意义早于1964年由Mor(?)s首先报告。称为Morris指数。其后,国内外对PTFV_1在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预后估计和左室泵功能判定进行大量研究,肯定了其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1989~1992年我们观察的15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PTFV_1分析,探讨PTFV_1的临床意义。 154例AMI中,男115例,女39例,年龄在40岁以下5例,41~60岁82例,60岁以上67例,平均年龄58.4岁。 以PTFV_1≥—0.03mms为PTFV_1正常组,计86例(55.84%),其中男72例,女14例;40岁以下4例,41~60岁45例,60岁以上37例。以PTFV_1<—0.03mms为PTFV_1异常组,计68例(44.16%),其中,男43例,女25例;40岁以下1例,41~60岁37例,60岁以上30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心电图诊断左心房肥大一般以 P 波的时间为标准,但阳性率较低。近年有人提出 PV_1终末电势(简写为 PTF-V_1)负值增大与左房肥大或扩大有关。我们将本院1977年至1979年所有经手术、X 线和临床确诊有左心房肥大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6例窦性心律的心电图测量其 PTF-V_1,与其出现二尖瓣型 P 波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与120例正常人心电图作对照分析,讨论左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1964年 Morris 等对心脏辩膜病的 P 波进行系统的分析时注意到 Pv_1的终末向量(Pv_1TF)的改变,65年、67年 Morris等又多次论述了 Pv_1终末电势对诊断左室肥大的意义。因此,Pv_1终末电势又称Morris 指数。近年来国内外由于心电图心向量图等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 Pv_1终末电势的研究陆续有不少报导,但对其临床意义看法很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 Pv_1TF 负值增大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不亚于马氏双倍二阶梯试验。有的认为,Pv_1TF 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指标,并对预测以后发生心肌梗塞有一定价值,但多数认为 Pv_1TF 反映了左室 相似文献
19.
用心电图V_1导联波终末电势(ptf-v_1)评估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变化的趋势。102例中ptf-v_1异常者33例,阳性率32.4%。远较正常人为高;ptf-v_1变化与病情变化及心泵功能有高度相关性,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性、易重复的检查方法,可考虑作为监测急性心肌梗塞时病情变化的观察指标,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分析9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电图PV1终未电势(PTFv1)和左心衰的关系,发现其左心衰发生率随PTFv1值的异常程度而增加,在PTFv1值<-0.03组中,左心衰发生率为18%;PTFv1值<-0.04组,在心衰出现率为85.7%;≤-0.05组,左心衰的发生率高达96.8%。且随左心衰的消失,PTFv1值转为正常。反之,PTFv1值≥-0.03者未见左心衰出现。PTFv1值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房内径大小无关(P>0.05),提示冠心病PTFv1异常主要与左心衰有关,而与左房扩大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