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及地塞米松在体外对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不同密度嗜酸细胞(Eos)凋亡及Fa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动物模型48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不同密度Eos。雷公藤甲素(TP)(10^-7~10^-4mot/L)或地塞米松(DM)(10^-10~10^-5mot/L)干预24h,原位杂交检测Eos的Fas mR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P或DM干预24h,Eos凋亡增加,Fas mRNA表达增强,并且呈剂量依赖性。Fas mRNA的表达与Eos凋亡呈正相关。结论:TP及DM可提高Fas mRNA表达,促进Eos凋亡。Fas可能是TP及DM调节Eos凋亡的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嗜酸性粒细胞及其毒性蛋白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社会上最常见到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主要临床特征,随着对哮喘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气道粘膜炎症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哮喘是在气道已经存在慢性炎症并有部分阻塞的基础上出现间断的急性气道痉挛发作。在其炎症过程中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但目前认为大多数细胞最终通过嗜酸性粒细胞(EOS)而产生效应。哮喘的许多病理生理改变与EOS释放的毒性蛋白关系密切。本丈就此进行文献回顾。1嗜酸性粒细胞很久以前就已有人在死于哮喘的病人气道内发现大量EOS,以后在哮喘病人的…  相似文献   

3.
湿疹是皮肤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迟发型的变态反应,且与免疫功能相关,可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但绝对值高达5×109/L的病例少有报道,近期发现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及咖啡样物,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1年前曾在外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炎。血常规检查提示WBC计数升高,最高达28.8×10^9/L,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查体:腹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肠鸣音肋下未扪及。血常规:WBC计数22.2×10^9/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对哮喘患儿MP抗体及嗜酸性粒细胞(E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哮喘组)。以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儿分成联合治疗组(40例)和头孢呋辛组(40例)。另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对哮喘组患儿进行治疗,其中,头孢呋辛组采用单纯的头孢呋辛钠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头孢呋辛及阿奇霉素治疗。统计并对比哮喘组和对照组的MP抗体阳性、EG计数水平,治疗后MP抗体阳性情况,以及治疗后EG计数及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哮喘组MP抗体阳性和EG升高的比例,且MP抗体阳性的滴度和EG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MP抗体阳性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头孢呋辛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EG计数及症状缓解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及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较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53岁。因间断上腹部不适10年,腹泻2个月入院。10年前因服用大量感量药出现上腹部不适,伴反酸,胀痛不明显,之后患者一直以“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症状反复。既往史:自幼患有哮喘。体检:贫血貌,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性,2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1个多月,加重伴胸痛2w”,于2006年10月17日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5.5×109/L,中性26%,淋巴8%,单核1%,嗜酸性粒细胞6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4×109/L,血沉64mm/h,结核抗体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多次痰涂片未查见抗酸杆菌。肝功生化及心肌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AR患者作为鼻炎组(AR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人组(NP组)。提取所有研究对象的鼻分泌物做薄层涂片,并进行瑞-姬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EOS的数量分级、形态和阳性率,并对AR组患者EOS数量分级与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R组EOS数量分级显著高于NP组(P<0.01),而且,其EOS阳性率也明显高于NP组(P<0.01)。EOS数量分级与AR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2=0.839,P<0.01)。结论 AR患者EOS数量分级明显高于正常人,数量分级与病情分度呈正相关,涂片检测鼻分泌物中EOS对协助诊断AR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李申  郑小莉  高燕  刘佳佳 《西南军医》2011,13(3):518-521
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而发生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而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性粒细胞(PMN)是参与机体固有性免疫的主要细胞,一旦分化成熟便启动它的自发性凋亡程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促成炎症反应的无损伤性收敛.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受多基因、多因子、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独立或交联作用的复杂网络.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凋亡关系及其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传导通路特异阻断剂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凋亡以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进行处理后,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SAN2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sp600125能诱导乙醛刺激的HSC-T6凋亡,表现为细胞核浓缩、碎裂,形成凋亡小体;随着sp600125浓度增加,HSC-T6凋亡率逐渐增高(F=42.57,P〈O.01),HSC-T6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F-72.58,P〈0.01)。结论:不同浓度sp600125能诱导乙醛刺激的HSC-T6凋亡,这可能与上调Fa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Fas/Fas1、Caspase-3和凋亡细胞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按照Allen's打击法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20只大鼠损伤后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常氧高压氮组、常压吸氧组和常压空气组,于损伤后6 h开始治疗;1、2、 3、 7、和11 d取材.采用凋亡细胞检测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1和Caspase-3表达,光镜下观察并计数分析.结果 Fas/Fas1、Caspase-3和凋亡细胞于损伤后1 d即升高,Fas/Fas1和Caspase-3于伤后2 d即达到高峰,细胞凋亡高峰出现在第3天,高压氧组与各组比较,峰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下调Fas/Fas1的表达,减少Caspase-3,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鼠慢性酒精诱导肝损伤中肝细胞凋亡与Fas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实验性大鼠酒精诱导肝损伤中研究肝细胞凋亡与Fas、Fas配体(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改进的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原位凋亡的情况,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L。结果:肝损伤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03±1.61)%及(0.10±0.21)%(P<0.05)、Fa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23±1.10及0.58±0.17(P<0.05)、Fas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14±0.76及0.31±0.25(P<0.05)。结论:酒精可以诱发大鼠肝细胞凋亡,肝细胞凋亡的发生与Fas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LOV)对HL-60细胞Fas抗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分布,细胞凋亡率,Fas抗原表达水平。结果:4、8、16μmol/L LOV处理HL-60细胞48h后,G0/G1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增殖指数降低、Fas抗原的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LOV对HL-60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上调节Fas抗原表达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Fas及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肝癌启动/促进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大鼠肝促癌过程中Fas及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细胞Fas呈弱阳性表达,经启动处事后的各组(高、中、低剂量组和启动组)Fas表达增强,高、中剂量组在给予促癌物PB后1周—15周,Fas呈强阳性表达,在给予PB15周后,Fas表达明显呈下降趋势,其余各组Fas表达未见明显改变。正常组和促癌组未见FasL蛋白表达,其余各组可见Fas表达。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在加促癌物PB后15周,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论:Fas表达下调同时FasL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促癌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PSO)加长波紫外线(UVA)光化学疗法(PUV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时对Fa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凋亡率、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细胞Fas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表达水平为检测指标,观察中药补骨脂中提取的PSO加波长为360 nm的UVA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部分作用途径,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单纯PSO、单纯UVA照射及PUVA均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2)电镜下观察经PUVA处理后的K562细胞超微结构,可见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3)单纯PSO、单纯UVA照射及PUVA均可上调K562细胞Fas基因表达水平,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4)单纯PSO、单纯UVA照射及PUVA均可上调K562细胞Fas蛋白表达水平,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结论(1)PUVA可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发生凋亡,作用强于单纯PSO及单纯UVA照射。(2)PUVA诱导K562凋亡的途径之一为上调K562细胞Fas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Fas/APO—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Fas抗原和凋亡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1例再障患者骨髓T细胞亚群、单个核细胞(MNC)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其中急性再障6例,慢性再障15例;同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再障患者骨髓CD4^ 细胞减低、CD8^ 细胞增高、CD4^ /CD8^ 降低或倒置。再障患者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均高于对照(P<0.05);急性再障Fas表达率及凋亡率高于慢性再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再障患者骨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MNC的Fas表达率和凋亡率增高与再障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研究Fas配体 (FasL)基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制作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将 12只颈动脉球囊损伤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 (n =6 )颈动脉内转染Ad βgal;②FasL组 (n =6 )颈动脉内转染Ad FasL。球囊损伤 14d后 ,采用原位灌流固定取材 ,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 FasL组可明显增加损伤血管的腔面积 (LA)和外弹力膜面积 (EEL) ,减少损伤血管的内膜面积 (IA) ,而且IA/EEL之比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FasL具有有益的血管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