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8,(7):922-926
目的:制备具有缓释作用的贝伐单抗(BEV)多囊脂质体(BEV-MVLs),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BEV-MVLs,以有机相中三油酸甘油酯(TO)的浓度、1,2-二油酰基磷脂酰胆碱(DOPC)-胆固醇(CH)的比值(mol/mol)、外水相中L-赖氨酸的浓度为因素,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BEV-MVLs的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EV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和体外累积释放度。结果:最优处方为有机相中TO 2.72 mmol/L、DOPC-CH比值0.67(mol/mol)、外水相中L-赖氨酸40 mmol/L。所制BEV-MVLs的包封率为(80.65±4.42)%(n=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54%;脂质体外观呈球形,大小较均匀,为典型的非同心囊泡结构,平均粒径为16.80μm;30 d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约为92%。结论:成功制得具有缓释作用的BEV-MVLs,其包封率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夏天无总碱多囊脂质体,并进行体外特征评价。方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以卵磷脂(PC)与药物、PC与三油酸甘油酯(TO)、PC与磷脂酰丝氨酸(PS)、PC与胆固醇(CH)的质量比为考察因素,用复乳法制备夏天无总碱多囊脂质体;并考察其形态、粒径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PC与药物、PC与TO、PC与PS、PC与CH的质量比分别为10∶2、3∶1、4∶3、1∶2.5,包封率可达(50±3)%;多囊脂质体呈球状体,平均粒径为22.0μm,在生理盐水中体外释放时间可持续2d。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王娟  栾立标 《抗感染药学》2012,9(3):186-189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PPT)MPEG修饰脂质体(PPT-MPL),以及考察PPT-MPL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合成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MPEG-PE),并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优化脂质体处方和工艺,采用改进的超滤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及透析法研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优化后的PPT-MPL平均粒径为(106.20±4.10)nm,包封率为(83.30±2.50)%;加入血浆后PPT-MPL体外释放速率比普通脂质体慢(P<0.05)。结论:该法制备PPT-MPEG修饰脂质体,具有粒径小、包封率高以及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DepoNTX),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DepoNTX;RP-HPLC法测定含量、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优化工艺和处方;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多囊脂质体形态、用库尔特计数仪测定其粒径和粒度分布。结果:制备的最佳条件是卵磷脂/胆固醇为1:1(摩尔比),形成复乳的振荡时间为10s,L-赖氨酸的浓度为40mmol·L-1,初乳和第二水相的体积比为1:2.5。粒径范围为5~50μm,平均粒径为12.4μm,包封率为44.5%。结论:制备的DepoNTX包封率较高,粒子表面呈光滑球形,内部具有非同心的多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棓丙酯脂质体,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和释放度的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棓丙酯脂质体,超滤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并对其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形态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正交设计优化最终处方为磷脂浓度5 mg.mL-1、药脂比1∶5、磷脂胆固醇比5∶1、水化介质离子强度20 mmol.mL-1,所得脂质体包封率为89.6%、粒径为181.3 nm、Zeta电位为-21.8 mV、4 h体外释放达到80%。结论制备的棓丙酯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而均一,体外释放完全。  相似文献   

6.
氨溴索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氨溴索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氨溴索脂质体,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激光散射测定ξ电位和粒度分布,UV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动态膜透析法探讨氨溴索脂质体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药物孵化时的形式、孵化温度、孵化时间是影响氨溴索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的工艺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最佳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之比8∶1、药脂比为1∶8、硫酸铵浓度为0.2 mol/L,最佳处方制备的脂质体为封闭的多层囊状或多层圆球体,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7.189μm,ξ电位为+10.13 mv,包封率为80%,体外释放符合双向动力学方程(rα=0.998 1和rβ=0.992 3)。结论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氨溴索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工艺处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津明  张彦卓  李鑫 《安徽医药》2008,12(6):488-491
目的优化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及工艺。方法以两亲性聚乙二醇一二硬脂酰磷脂乙醇胺为修饰体,采用薄膜超声.挤压法制备空白长循环脂质体;铵离子梯度法包封依托泊苷,制备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及工艺。结果优化后的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工艺和处方:药脂比例为1:5tool·mol^-1、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为0.3:1(W/w)、硫酸铵离子浓度为200mmol·L%^-1、包封温度为55℃。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均小于1μm,药物平均包封率86.45%。结论该方法包封率高、粒径小且分布较窄,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NCTD)脂质体并探讨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NCTD-脂质体,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平衡透析法对含NCTD的载药脂质体进行体外释放的评价。结果:影响包封率和粒径的因素,依次为A>C>B,各因素组合以A2C1B2最佳,即磷脂-药物质量比为10∶1,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为5∶1,超声次数为10次;制得的NCTD-脂质体的粒径为(90.50±2.40)nm,包封率为(34.7±1.3)%,实验结果显示缓释效果明显。结论: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的NCTD-脂质体,其性质稳定,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长效利拉鲁肽多囊脂质体(liraglutide-load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Lrg-MVLs),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进行了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Lrg-MVLs,以成形性、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Lrg-MVLs制备条件。测定了优化处方制备的Lrg-MVLs包封率和粒径,并考察了其体外释放度。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Lrg-MVLs平均粒径为8.23μm,包封率为(88.69±0.65)%。体外释放结果显示,Lrg-MVLs体外持续释放达168 h,2 h释放(1.18±0.77)%,无突释现象,体外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模型。结论 Lrg-MVLs呈典型的非同心圆结构,粒径均匀、包封率高,可用于包载Lrg(liraglutide)达到缓慢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RP-HPLC法测定酪丝亮肽含量,以稳定性、包封率和体外释放为指标,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粒径均一,有80%的粒径分布在20~30μm,包封率达92.43%。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体外释放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37℃条件下在PBS介质中释药t1/2达111.5 h。结论: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稳定性好,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RP-HPLC法测定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测定的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体积比28∶7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白头翁皂苷B4质量浓度在0.1~1.5 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RSD为1.2%(n=9);重复性RSD为1.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白头翁汤及其新剂型改进提供了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鱼腥草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法,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鱼腥草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进行同时的含量测定,根据含量水平对鱼腥草药材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利用GC测定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流速为1 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α-蒎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2~0.783 g.L-1、0.097~1.464 g.L-1、0.112~1.685 g.L-1、0.377~5.663 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97.3%、101.7%、96.9%,RSD分别为1.9%、1.2%、1.7%、1.6%,所分析的鱼腥草药材大致划分为两类。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鱼腥草干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灵敏、简便的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用于研究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Eclipse XC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体积分数0.1%磷酸,体积分数0.1%三乙胺,pH值2.7)-乙腈(体积比42∶5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测定坎地沙坦的线性范围在0.01~1 mg·L-1时,回归方程为A=7.028ρ+4.200×10-2(r=0.999 8);线性范围在0.3~30 mg·L-1时,回归方程为A=0.237ρ+1.00×10-3(r=0.999 2),定量下限达到10μg.L-1。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0.0%,提取回收率大于75%。该方法用于评价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原料药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可靠,可用于测定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与原料药相比,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胃和小肠部位的吸收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GC法同时测定韭菜中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硫代磺酸甲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GC内标法。色谱柱为DB-17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FID检测器;内标物为十一碳烯。结果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硫代磺酸甲酯质量浓度分别在0.014 4~0.130 g.L-1(r=0.999 6)、0.203~1.831 g.L-1(r=0.999 6)、0.412~3.710 g.L-1(r=0.999 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3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7.5%,RSD均小于2.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韭菜作为一种新保健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测定人血浆中雷尼替丁和铋质量浓度的方法 ,并应用该法进行雷尼替丁和铋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研究和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和ICP-MS技术,分别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经口给予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和复方雷尼替丁胶囊后不同时刻血浆中雷尼替丁和铋的质量浓度,分别绘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雷尼替丁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1.9±0.5)和(2.1±0.6)h,ρmax分别为(492.8±276.7)和(466.5±224.4)μg.L-1,t1/2分别为(2.9±1.6)和(2.8±1.0)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2 548.3±895.6)和(2 377.5±887.0)μg.h.L-1,AUC0-∞分别为(2 562.9±912.8)和(2 377.5±887.0)μg.h.L-1,雷尼替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11.6±35.4)%。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铋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0.4±0.2)和(0.3±0.1)h,ρmax分别为(56.0±40.2)和(53.3±37.9)μg.L-1,t1/2分别为(6.9±2.6)和(7.2±2.3)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151.8±118.9)和(156.3±117.9)μg.h.L-1,AUC0-∞分别为(153.1±120.2)和(157.7±119.3)μg.h.L-1,铋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95.3±16.2)%。结论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与复方雷尼替丁胶囊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葫芦素B月桂酸酯纳米乳剂中药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ODS柱(钻石)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9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8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葫芦素B月桂酸酯与辅料及有关物质分离度均符合要求,其质量浓度在15~15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0.1%(n=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葫芦素B月桂酸酯纳米乳剂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坎离砂中槲皮素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槲皮素质量浓度在6.312 5~101.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RSD为3.3%(n=9);方法精密度RSD为2.4%(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坎离砂及其新剂型改进提供了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caprylocaproyl macrogo lglycerides,商品名为Labrasol)对利巴韦林角膜透过率的影响,探讨其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离体角膜渗透技术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Labrasol对利巴韦林兔角膜透过率的影响。结果 Labrasol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20、30、50 g.L-1时,使利巴韦林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增加了5.09、7.27、13.14、14.27、20.27、17.68倍,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质量浓度为5~50 g.L-1的Labrasol均能显著性的增加利巴韦林的角膜透过量,且对角膜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氯苯那敏和咖啡因含量的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LC-APCI-MS-MS)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采用Diamonsil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体积比80∶20∶0.5),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75→m/z230(氯苯那敏)、m/z195→m/z138(咖啡因)、m/z256→m/z167(内标,苯海拉明)。结果血浆中氯苯那敏和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0.0μg.L-1和20.0~4 000μ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3.4%,相对误差在±8.2%以内。结论该法适用于人血浆中氯苯那敏和咖啡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4种可能的调节物对阿卡波糖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以提高阿卡波糖的发酵产量。方法根据阿卡波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在阿卡波糖发酵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代谢调节物质,依据阿卡波糖的发酵水平确定添加代谢调节物质的最佳时间和最佳质量浓度。结果 0 h于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 mg.L-1碘乙酸,发酵结束时阿卡波糖的发酵单位提高了8.9%;48 h添加1 mg.L-1NaF,发酵单位提高了13.3%;72 h添加0.5 g.L-1柠檬酸钠,发酵单位提高了6.2%;48 h添加2 g.L-1莽草酸,发酵单位提高了17.3%。结论这4种化合物对阿卡波糖的生物合成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最佳的时间以最适的浓度添加可以提高阿卡波糖的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