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5~8月间,我们对外径0.3~1.2mm小血管分别用4针6针8针缝合和对即时与后期通畅率进行了观察,扼要报道如下: 实验材料与步骤 1.体重2~4kg家兔(平均2.79±0.56),每公斤体重40mg异戍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 2.取耳根背部中央动脉、静脉吻合,游标卡尺测量血管外径。本批60条小血管其中动脉30条,外径0.3~0.5mm,平均值为0.45±0.12,静脉30条,外径0.7~1.2mm,平均值为0.96±0.16。  相似文献   

2.
CO2激光吻合小血管有关技术问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行研制的CO_2激光器,对155只大白鼠的颈动静脉、髂动脉与尾动脉等直径0.5~2.0mm的小血管进行焊接吻合与手缝吻合的自身对比实验研究。从中探讨激光焊接最佳功率的选择,血管断端的对合,光照方式,吻合口降温,缺欠补焊,吻合口挛缩、膨出、动脉瘤形成及小静脉焊接等七方面有关问题,并结合体会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夹层动脉瘤或动脉夹层是指发生在动脉中膜层内或中膜和外膜之间的病理性剥离,通常而言,发生在中膜层以内的夹层可导致血管闭塞而引起脑缺血临床表现,而当夹层发生在中膜和外膜之间时,常导致动脉壁膨出,引发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发生动脉破裂[1]。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的夹层动脉瘤常发生脑干缺血和破裂,致残致死率高,本文就其影像诊断要点及血管内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肠切除后径小肠系膜后结直肠吻合术7例报告318000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金万炳关键词直肠结肠肿瘤;吻合术,外科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4.62左半结肠切除或扩大切除时,横结肠或其系膜过短、不足以拉入盆腔与直肠吻合,或张力过大、影响吻合口愈合、结肠中...  相似文献   

5.
肺小血管分支特征的CT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影像学手段采用分支几何学方法探索在活体状态下肺小血管的分支特征。方法 通过对63例正常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采用分支几何学方法对2008套肺血管两分支状血管分支点两侧的血管横径进行测量,计算扩张因子和不对称因子,分析其特征及与母支直径的相关关系。结果 活体状态下两因子与标本数据存在差异;扩张因子均值为1.0022,不对称因子中位数为1.4938,分别与母支横径呈线性负、正相关,这一趋势在母支横径小于4.0mm时最为明显。母支横径大于6.0mm时,不对称因子分布趋势不明显。母支横径为2.5mm时,扩张因子迅速降至1.622,而不对称因子降至1.500左右。结论 用分支几何学方法研究肺小血管的分支特征,对认识肺血管的分支形态特点,建立血流和压力的数学及物理模型有潜在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外直经在2毫米以上的小血管,不论是采用缝合或套管吻合,成功的数字都很高,缝合的的技术也比较容易。但对外直经在1毫米以下小血管,缝合的要求就很高,操作不理想时,就很有失败的可能;因而在缝合中提高技术质量,是吻合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对96根  相似文献   

7.
黄飞  吴水培 《人民军医》1998,41(8):444-445
1989年2月~1997年6月,我院共收治锁骨下动脉伤7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8~56岁,车祸致伤3例,石块击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h内2例,0.5~1h(含两端)3例,1~2h2例。动脉损伤类型:完全断裂4例,不完全断裂2例,膜内断裂1例。休克6例,锁骨骨折6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肩胛骨粉碎骨折2例,血气胸1例,多发肋骨骨折2例。1.2 动脉伤处理方法 2例锁骨下动脉完全断裂行端端吻合,1例完全断裂行大隐静脉桥接,1例不完全断裂行修补术,1例动脉膜内断裂者切开外膜行膜内探查、修复血管。1例不完全动脉断裂及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评价针对不同原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查询手术记录并统计血管吻合困难的成因,术者采取的对策及手术成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管吻合困难常见原因为血管硬化和细小、静脉回流不畅,血管管径相差太大及血管相距较远,针对前二种原因,本组分别采三种不同的对策,导致了不同的率,针对后二种原因本组采取的对策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最常见为血管腔径过小,采取对点等距切开血管断端后行钛钉吻合,成功率较高;对于静脉回流不畅采取无损伤针头伸入血管,以肝素盐水冲洗后再行吻合,成功率较高,针对血管管径相径相差太大可通过切断血管时调整斜面大小或行端侧吻合,血管相距太远可选择对应血管或采取移植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9.
1980年11月至1983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8例小儿末节断指再植,全部成活。年龄最小为2岁7个月,最大12岁。完全离断者6例,不完全离断者2例。离断平面为远侧指间关节者7例,中节远1/3处1例。通过46个新鲜手指末节标本显微镜下解剖及血管直径的测量,为末节断指再植提供了基础。强调对外径0.2~0.3mm的微小血管精确地吻合是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用面-舌下神经显徽吻合术治疗外伤性面神经瘫痪5例,效果良好。5例均为中颅底骨折所致的面神经损伤,早发性面瘫。4例行神经束膜吻合,1例行神经外膜吻合,神经束膜吻合较外膜吻合更有利于神经的生长、修复,作者认为面-舌下神经显微吻合术是重建面神经功能的适宜手术。  相似文献   

11.
本组治疗14例伴有神经,肌腱和血管同时横断伤的严重腕掌部切割仿患者,结果满意。肌腱采用Kessler或双十字法缝合,受损肌腱Ⅰ期对端缝合。神经采用束膜外膜法.尺、挠动脉损伤尽可能对端吻合。血管缺损可行静脉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定量测定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血管外膜厚度,研究患者颈动脉血管外膜厚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用9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及62个健康人员,按照患者是否有斑块分为有斑块的A组51例以及没有斑块的B组45例,健康人员分为C组。对三组人员采用高频超声来获取三组人员的颈动脉平均血管外膜厚度、内-中膜厚度和管壁厚度来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管壁厚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平均颈动脉血管外膜厚度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平均颈动脉血管外膜厚度没有显著差别(P0.05),ABC三组的平均颈动脉血管外膜厚度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r=0.599,P0.001;r=0.333,P=0.005和r=0.351,P=0.004)。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管壁厚度较健康人更高,有斑块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血管外膜厚度比无斑块以及健康人更高,说明颈动脉血管外膜是血管重构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反义C—myc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吻合口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局部应用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血管吻合口狭窄的抑制作用,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后随机分成对照组、胶组、正义组、反义组和错配组,以医用生物蛋白胶分别以义、正义及错配的C-myc基因片段(330μg)直接涂于血管吻合口外周。术后28天取材制片,进行形态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中膜厚度及二者之比值,内膜、中膜面积及二者之比值。结果发现,反义组增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39%、内膜面积降低51%,对照组、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间内膜厚度及内膜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间中膜厚度及中膜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医用生物蛋白胶携载反义C-myc寡核苷酸局部用于血管吻合口外膜能显著抑制其内膜增生,有效防止血管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评价针对不同原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 查询手术记录并统计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术者采取的对策及手术成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管吻合困难常见原因为血管硬化和细小、静脉回流不畅、血管管径相差太大及血管相距较远,针对前二种原因,本组分别采三种不同的对策,导致了不同的成功率,针对后二种原因本组采取的对策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管吻合困难的原因最常见为血管腔径过小,采取对点等距切开血管断端后行钛轮钉吻合,成功率较高;对于静脉回流不畅采取无损伤针头伸入血管,以肝素盐水冲洗后再行吻合,成功率较高;针对血管管径相差太大可通过切断血管时调整斜面大小或行端侧吻合;血管相距太远可选择对应血管或采取移植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更加理想的血管吻合方法,选用新西兰兔20只,以颈动脉为吻合血管,左侧用微型吻合夹吻合,右侧用传统针线吻合,对比研究两种方法及其吻合口术后第1天、第14天手术显微镜、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组织变化。结果显示,针线吻合法平均用时15min,吻合夹法用时为2-5min;两组吻合方法的血流通畅率相同,吻合口内皮细胞生长速度相似,但是吻合夹不损伤血管内膜,管腔内无异物。提示微型血管吻合夹操作简单,可明显节省吻合时间,并减少血栓形成因素,吻合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6.
周围血管间接火器伤的病理与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人民军医》2003,46(5):254-256
周围血管火器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是指机体致伤后血管断裂或撕裂 ,诊断不难 ,按常规处理即可。间接伤是指肢体的血管未被投射物直接击中所发生的损伤 ,受损的血管多位于伤道边缘或伤道外 ,诊治较复杂。作者主要阐述周围血管间接火器伤的病理与诊治 ,以供参考。1 病理改变周围血管间接火器伤除血管外膜连续性尚存或部分断裂外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膜出血、血肿 ,血管内膜呈创伤及营养不良性改变 ,内弹力膜断裂、内膜出血、血栓形成[1] 。采用钢球射击猪后肢 ,伤后活杀解剖可见 ,股动脉位于伤道外 12~ 80mm或伤道边缘 ,约 77 8…  相似文献   

17.
张少炎  蔡晓棠 《人民军医》1999,42(5):259-260
食管癌术后致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影响后续治疗和生存质量。1979~1997年,我们采用经胃壁或食管壁纵向小切口,直视下楔形部分切除狭窄环的方法,治疗胸内或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狭窄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8~70岁,平均63岁。食管癌切除后,在颈部和胸膜顶行食管胃吻合各1例,弓上吻合3例。吞咽不畅始于首次术后2~12个月,经钡餐透视检查吻合口直径0.2~0.5cm。行扩张刀治疗3例,累计10例次,效果不佳。1.2 手术方法 胸内吻合口狭窄,经原切口入胸,显露吻合口下端胃壁,距吻合口约3cm,将胃壁切口向两侧牵开,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渐进性球囊扩张联合胆道持续引流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9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超声、MR和/或增强CT及内镜下或DSA下吻合口活检病理证实为吻合口良性狭窄,其中23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渐进性球囊(初始直径8 mm;第2个月直径10 mm;第3个月直径12 mm)扩张联合引流管持续引流(6个月)方式治疗(研究组);26例患者采用单次经皮肝穿球囊(直径6或8 mm球囊)扩张联合引流管置入(6个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吻合口通畅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如胆道出血,穿孔等发生.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个月时两组患者吻合口通畅率未见明显差异,但在6、12和24个月时研究组的吻合口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3例患者分别于11.2、14.3和17.6个月出现复发黄疸,MRI及增强CT证实吻合口狭窄复发,给予再次的球囊扩张和引流管置入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在球囊扩张术后3.1至17.1个月再次出现黄疸,其中1例患者死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余15例患者给予再次的球囊扩张和引流管置入治疗.结论 渐进性球囊扩张联合胆道持续引流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腋窝淋巴结血供的研究,探索腋窝淋巴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用15具(30侧)成人灌注乳胶的尸体,观察了腋窝各群淋巴结的血供及数量,测量了营养各群淋巴结的血管口径和血管干长。结果外侧群淋巴结数量为(3.16±1.72)个,血供属多源性且不恒定;前群淋巴结数量为(3.83±1.79)个,营养血管主要为胸外侧动脉的分支,其外径(1.04±0.42)mm,干长(29.5±12.25)mm;后群淋巴结数量为(2.38±0.97)个,血管来源于肩胛下动脉的淋巴结支,其外径为(0.78±0.32)mm,干长(18.78±8.67)mm;中央群淋巴结数量为(4.05±1.95)个,血管来源于腋动脉的分支,其外径均在1 mm以下,干长20 mm以上;尖群淋巴结数量为(2.82±1.96)个,营养血管为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外径为(0.79±0.29)mm,干长(10.60±4.13)mm。结论腋窝淋巴前群为吻合血管淋巴结移植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0.
<正>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常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只能依靠保守治疗,并配合胃造瘘术维持营养,损伤大、效果欠佳。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被膜支架收治1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45~70岁,平均65.5岁。病程半月~8月,平均2月。弓上吻合5例,弓下吻合7例。食管造影检查见吻合口瘘,胸腔或纵隔内见气液平面,肺部出现炎症。所用支架均为国产网状镍钛合金支架(由南京微创公司提供),支架体直径18~20 mm,有硅胶膜覆盖。近端裸露,直径为25 mm。应用国产支架推送器(外径8 mm)释放带膜支架。支架长度一般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