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NIHSS及...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PTC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舒血宁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法舒地尔30mg及依达拉奉3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4d、28d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定脑损伤严重程度,随访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GCS及GO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孙凌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PT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T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GCS)、随访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 G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中残率、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PTCI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试验组,n=50)及丹参注射液(对照组,n=50)治疗,试验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滴,bid,对照组用丹参20 mL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250 mL 静滴,qd,14 d为一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监测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自治疗d7起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至d28差异更显著(P<0.01),试验组有效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6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见表2;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检测血压变化,肝肾功能、血糖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发病早期脑梗死患者近期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居脑血管病之首,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超早期溶栓治疗可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抢救缺血半暗带,但尿激酶溶栓再灌注后启动的自由基连锁反应及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是脑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2次/d,共21d;疗程结束,评价其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依达拉奉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ESS增分率和第90d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21dESS增分率和第90d 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滴注血塞通,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bid,连续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给予川芎嗪160mg+5%GS250mL或0.9%NS250mL静滴,每天1次;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5%GS或0.9%NS250mL静滴,每日2次,两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其他对症处理。两组在治疗前和第十四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于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1.25±2.67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稳定斑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NIHSS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ACI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4d后治疗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其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2次,连用2周,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2周后评价依达拉奉疗效,治疗组治愈7例,显著进步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3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常规治疗,是消除自由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降这116例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的研究对象各有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红花黄色素静滴、拜阿司匹林、脱水剂、辛伐他丁口服,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天;两组患者都严禁使用降纤、溶栓、抗凝等药物以及其他的神经保护剂,116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之后的14d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并进行其他的常规检查,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结果两组治疗前CSS评分、BI评分、血清MDA、SOD含量基本一致(均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有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有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DA含量均有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OD含量均有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调节内源性SOD的浓度,阻断或抑制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张敬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88-8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并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副反应。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