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T离散度在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8例冠心病,95例正常人和36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测定运动前和运动高峰时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和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大于正常人,且运动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高于运动前,而正常人QTD和QTcd运动前后无差别,运动试验阳性而静息时心电图和QT离散度正常的冠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CAD)患QT离散并QTd多明显增大,运动实验后进一步增加,作旨在观察运动实验中QTd及其心率校正值(QTcd)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比较41例运动中出现缺血型ST做出下移2mm患者和48例对照组运动前后QTd、QTcd和QTdr的改变。结果:运动前缺血组与对照组三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缺血组QTd37.56&;#177;13.92,QTcd44.32&;#177;16.56,QTdr5.27&;#177;2.09;对照组QTd33.85&;#177;11.95,QTcd40.72&;#177;14.82,QTdr4.9&;#177;1.76,P>0.05),运动后缺血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缺血组QTd5.58&;#177;15.99,QTcd66.24&;#177;19.47,QTdr8.57&;#177;2.55;对照组QTd29.17&;#177;10.28,QTcd40.54&;#177;14.64,QTdr5.64&;#177;2.1,P<0.001)。缺血组出现心绞痛者和无心绞痛者运动前后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试验应用QTd、QTdr是冠心病心肌缺血负荷试验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IHD)QT离散度的影响及β受体阻滞剂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27例IHD(IHD组),24例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IHD(IHD-β组)和14例正常人(正常组)静息和平板运动高峰时QT间期有其相关参数。结果:静息和运动高峰时IHD和IHD-β组QT间期较正常组显著延长,但心率校正后差异无显著性。IHD与正常组比较,静息时QTd,QTcd,运动高峰时QTd,QTcd均  相似文献   

5.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反映心脏各部位心肌复极离散程度的指标。研究表明,当心肌局部缺血、室壁运动异常、心肌肥厚或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静息心电图QTD异常变化〔1〕,而有关运动负荷下的QTD变化的观察报道较少。本文将冠心病冠脉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与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前行AECG与TET检查.以CAG结果作为标准,分析TET与AECG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AECG检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66%,特异性58%;TET敏感性78%,特异性41%;AECG和TET并联使用时敏感性为91%,较单项AECG、TET试验有显著提高(P < 0.05),串联使用特异性88%,较单项AECG、TET试验有显著提高(P < 0.05).结论:单独行TET或AECG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两者联合诊断可明显提高上述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超速负荷试验的QT间期离散度 (QTd)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38例及冠脉造影正常 4 0例进行食管心房超速负荷试验 ,记录试验前后 12导联心电图 ,测量ST段 ,校正QTc及QTd ,利用四格表法 ,分别计算各指标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冠心病组试验后QTc及QTd均较试验前明显延长 (P<0 .0 1) ,试验后冠心病组QTd也长于非冠心病组 (P <0 .0 5 )。ST段 ,QTc及QTd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分别为 95 % ,6 7.5 % ,87.5 % ,敏感性分别为 5 2 .6 % ,73.7% ,84 .2 %。结论食管心房超速负荷试验的QT间期离散度 (QTd)能增加冠心病的诊断敏感度 ,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QTc间期频率适应性变化对冠心病及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的14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频率适应性QTc间期(RAQTc)延长(≥420 ms)为阳性判定标准,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运动中,CAG阳性和CAG阴性两组的QT间期变化不同;(2)RAQTc延长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ST段改变标准;(3)两指标(RAQTc延长和ST段改变)联用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4)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RAQT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显著差异(r=0.51,P<0.05);(5)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50%组的RAQT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中RAQTc延长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参考指标。早期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运动中QTc间期的频率适应性尚可,RAQTc无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0.
11.
QT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近年来有许多报道在急性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时QTd增加,但在心绞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时QTd的变化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目的即探讨在运动试验阳性时QTd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P波离散度测定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并分析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22例与阴性组25例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及运动中P波离散度。结果:运动前,两组患者P波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分别为(24±9)ms与(26±8)ms(P>0.05);运动中,阳性组P波离散度较运动前显著增加(P<0.05),而阴性组P波离散度较运动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波离散度增加可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80例DCM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 (A组 ,40例 )及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治疗组 (B组 ,40例 ) ,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d ,疗程 9个月。治疗前后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观测QTd、QTcd、HR、室性心律失常 (VA )如室性早搏 (PVC)、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 )的发生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组QTd、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 (VA )发生率均较A组显著降低 (P均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A组明显提高 (P <0 0 1) ,而HR、血压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提示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 :DCM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QTd、QTcd及VA的发生率 ,改善心功能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平板运动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评价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平板运动试验 (EET)与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是临床上无创性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方法。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 (平板运动试验增加心肌耗氧量方面 ,而动态心电图反映日常活动 ) [1] 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改变。本研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疑有冠心病的门诊及住院共 6 8例 ,临床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及不典型胸闷 ,胸痛者。男 4 5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 8± 5岁 (39~ 80岁 )。1.2 方法  6 8例患者同时行动态心…  相似文献   

16.
P波离散度、QT离散度和ST-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玉国  刘岳怀  王志坚 《临床荟萃》2003,18(11):610-611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QT离散度 (QTd)和ST T段综合分析 ( 2 + 1方法 )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分析 3 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Pd、QTd和ST T ,以 19例临床疑有冠心病 ,但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健康者为对照。结果 Pd和QTd冠心病组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分别为 ( 2 4.15± 10 .13 )ms、( 45 .2 7±18.96)ms和 ( 15 .76± 9.68)ms、( 2 9.69± 7.74)ms。对冠心病的诊断 ,2 + 1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1.4%和73 .7% ,而单纯ST T分析的为 97.1%和 47.3 % ,两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与观察ST T变化比 ,Pd、QTd和ST T综合分析是诊断冠心病较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4h动态心电图(AECG)、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与病变血管数、部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共247例正常者及162例冠心病患者入选。根据病变血管数、部位、程度进行分组。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行AECG和(或)TET并分为阳性、阴性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受AECG、TET者分别为253例和187例。AECG和TE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9%、63.64%、47.11%、63.64%、55.73%和78.46%、39.34%、40.8%、77.42%、52.94%。AECG和TET对单、双、3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6.43%、42.86%、78.57%和70.97%、78.95%、93.33%。AECG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和左主干(LM)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0.93%、67.44%、70.49%和75%,TET分别为77.19%、88.89%、80%和100%。AECG对<50%、50%~74%、≥75%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0%、73.07%和70.37%,TET分别为57.14%、70.59%和81.25%。AECG和TET并联使用敏感性为100%,串联使用特异性为52.2%。结论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TET>AECG,特异性AECG>TET。对多支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对LM病变的敏感性较高。病变程度越严重,检出率越高。并联使用可提高敏感性,而串联使用可提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AECG)、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值;探讨其与痛变血管数、部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共247例正常者及162例冠心病患者入选.根据病变血管数、部位、程度进行分组.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行(AECG)和(或)(TET)并分为阳性、阴性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受AECG、TET者分别为253例与187例.AECG和TE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29%,63.64%、47.11%、63.64%、55.73%和78.46%、39.34%、40.8%、77.42%、52.94%.AECG和TET对单、双、3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6.43%、42.86%、78.57%和70.97%、78.95%、93.33%.AECG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和左主干(LM)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0.93%、67.44%、70.49%扣75%,TET分别为77.19%、88.89%、80%和100%.AECG对<50%、50%~74%、≥75%痛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0%、73.07%和70.37%,TET分别为57.14%、70.59%和81.25%.AECG和TET并联使用敏感性为100%,串联使用特异性为52.2%.结论:诊断冠心痛的敏感性TET大于AECG,特异性AECG大于TET.对多支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对LM病变的敏感性较高.病变程度越严重,检出率越高.并联使用可提高敏感性,而串联使用可提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讨其对冠心病等相关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500例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结果 显示阳性100例,占20.0%,假阳性50例(10.0%),受试患者无1例发生昏厥、低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等相关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邓靖 《临床荟萃》1999,14(14):635-636
运动试验能够显示或激发潜在的严重心律失常。我们对105例住院患者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比较,以评价其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7月至199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05例,男56例,女49例,平均年龄(55±12)岁(38~68岁)。其中,冠心病44例,高血压病2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15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糖尿病8例,其他13例。1.2 方法 全部病例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DCG和EET检查,三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天,检查前停用心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