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夏季高原军训动脉血气和肺功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部队在高原集训中动脉血气酸碱和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将由低海拔区进驻高原的青年士兵480例随机分为复方红景天(RadiodaCompoundRCO)防治组(RG),参芪花粉合剂(AstragalusCodonopsisCompoundACO)防治组(AG),安慰合剂组(对照组CG1和CG2)各120例,均于进驻高原前24h分别服用RCO、ACO和安慰合剂.按预设方案分别登记呼吸次数(R)*min-1、脉搏次数(P)*min-1,进驻高原不同梯度(2900m,3200m,3700m,4400m)后依次登记R、P,并按记分标准登记不同梯度的高原反应.同时随机抽测4组的中心动脉血气、肺功、指氧饱和度(SaO2).结果在2900m、3700m、4400m不同海拔梯度PaO2和SaO2呈梯度性下降,但PaCO2呈不稳定上升,脉搏、呼吸次数增快,肺功出现代偿性加强变化.在3700m,4400m两个梯度的PaO2RG比CG1和CG2分别高出4.4mmHg(P<0.01),3.4mmHg(P<0.01),各组间其它指标亦有相应的变化趋势.结论高原军事作业过程中PaO2下降明显,pH、PCaO2呈显著不稳定上升状态.预服中药RCO、ACO可增强高原适应性,提高PaO2,降低AHR和ARI发生率,适用于部队群体进驻高原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士兵T细胞亚群、RBC、PLT和WBC及血气、呼吸功能的改变,及使用自制功能性食品Ⅲ胶囊防护急性高原反应(AHR)/急性呼吸功能不全(ARI)的影响。方法:从由内陆海拔为555m急进高原2260m、2900m、3200m、4400m、4800m的360例青年士兵中随机分为Ⅲ胶囊防治组(AG)、复方红景天(RCO)防治组(RG)、安慰剂(PCO)对照组(CG)各120例,均急进高原前24h分别服用Ⅲ胶囊、RCO、PCO。分别在3200m、4400m随机抽测各组股动脉血气、T细胞亚群、血细胞、肺功能变化等。结果:两个海拔高度的AHR/ARI例数AG和RG明显低于CG组,T细胞亚群AG组与RG、CG组分别对照,差别均有显著性。血象中的RBC、WBC、HGH、CTH均有不同的差异变化等。结论:急进高原影响T细胞功能呈不规则变化,Ⅲ胶囊可明显增强急进高原士兵的T细胞功能及其稳定性,增强机体急进高原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降低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
复方红景天防治胸部手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索高原地区胸部手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趋势和早期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食管癌切除术 3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CG ,n =2 0 )和防治组 (TG ,n =16 )。CG术前常规处理 ,TG加服复方红景天 (RCO ,3.2g·d 1) ,平均 ( 8.5± 1.3)d。两组均进行术前、后动脉血气、生化全项等 33项多脏器功能指标检查 ,比较两组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PaO2 /FiO2 均介于 2 80~ 370mmHg之间 ,两组相比P >0 .0 5。术后第 1、3、5天CGPaO2 /FiO2 依次为 15 1.97,16 2 .6 2 ,2 0 8.90mmHg ,TGPaO2 /FiO2依次为 16 2 .38,182 .4 5 ,2 5 1.36mmHg,与术前相比均P <0 .0 1;术后第 5天CG与TGAaDO2 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所有病人均可诱发SIRS、ALI,大部可达到ARDS的血气标准。CG术后合并ARDS1例治愈 ,MODS1例术后第 10天死亡 ,全组死亡率为 2 .8%。结论 :目前通用的国内外ARDS/MODS诊断标准不适用于中度高原以上地区 ;早期应用RCO对预防胸部手术后急性肺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伟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 0 0 4 ,32 (2 ) :10~ 12 )  高原特有的低气压、低氧分压环境 ,使得进驻高原的劳动者劳动能力降低。人力无法改变高原低氧环境 ,直接补充吸氧是提高高原劳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为此 ,作者在海拔 370 0m高原进行了吸入液态氧做踏车运动时心功能指数的研究 ,旨在探讨吸氧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克服疲劳 ,提高做功效率的效果。作者选取了来自平原进驻海拔 370 0m半年的某部男性士兵 4 0名 ,年龄 18岁~ 2 1岁 ,平均 (19.2 5± 0 .90 )岁 ,平原出生 ,进驻高原前体检确认健康。随机将受试者分为两组 ,每组 2 0人 ,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 3 70 0m高原 3个月的 1 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 (吸氧组 ,4L/min)和不吸液氧 (对照组 )的条件下 ,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 ,并在安静时 ,运动后测定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总抗氧化能力 (T ACO)、活性氧 (ROS)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与安静时比较 ,对照组和吸氧组T ACO ,ROS,MDA均增高 ,SOD吸氧组增高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 ,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SOD ,T ACO增高 ,ROS ,MDA降低 (P <0 0 1 )。结论 液态氧能延长供氧时间 ,并能对高原运动造成的自由基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加速运动后体内代谢产物自由基的清除及加快疲劳消除  相似文献   

6.
平原人进驻高原后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在高原低氧适应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平原进驻海拔 3 70 0m和气 5 3 80m第 7天及半年的健康青年进行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血红蛋白 (Hb)及血氧饱和度 (SaO2 )检测 ,并与平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 进驻高原低氧环境EPO、Hb较平原增高显著 (P <0 .0 5或 0 .0 1 ) ,SaO2 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 )。进驻高原第 7天和半年 ,3 70 0m较 5 3 80mEPO ,Hb降低非常显著 ,SaO2 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 )。进驻 3 70 0m ,第 7天较半年EPO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Hb ,SaO2 差异显著 (P <0 .0 5或 0 .0 1 ) ;进驻 5 3 80m ,第 7天较半年EPO ,Hb,SaO2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在高原缺氧环境下 ,红细胞生成素调节机制紊乱 ,是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高原服用银杏叶片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进驻海拔370 0m半年的 2 0名青年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人。对照组口服自制炒面胶囊 ,每次 2粒 ,每天2次 ;实验组口服银杏叶片 ,每次 2片 ,每天 2次。在服药 15天后两组分别用XG -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 :实验组服药后较对照组P、TPR、ALT降低明显 (P <0 .0 5 ) ,η、PAWP、CCP降低非常明显 (P <0 .0 1) ;SV、mAP、BK增加明显 (P <0 .0 5 ) ,BV增加非常明显 (P <0 .0 1)。结论 :服用银杏叶片对进驻高原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式进驻高原致急性高原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进驻高原致急性高原病(AHAD)发病情况。方法:2009及2010年,某部两次进驻高海拔地区施工。2009年于6月下旬乘车由营区(海拔1400 m)出发,于第5天抵达目的地(海拔5400 m);2010年,于3月下旬乘车由营区出发,于第3天抵达喀喇昆仑山三十里地区(海拔3780 m),在该地域习服45天后,分3批次进驻目的地(海拔5400 m)。比较两次进驻高原时AHAD发病情况。结果:2010年AHAD发生率、重症AHAD发生率及后送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2009年(P〈0.05,P〈0.01)。结论:部队进驻高原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行军途中,一定要本着"阶梯性适应"原则,进行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阶梯法、非阶梯法进入特高海拔高原急性高原病(AHAD)发病率。方法经体检健康的内地人员6521名,分为阶梯法进入组(4352名)和非阶梯法进入组(2169名);阶梯法进入组:先乘飞机到达拉萨(海拔3650 m),休息3~4 d后再乘汽车到达海拔4500 m地区;非阶梯法进入组:乘飞机到拉萨后,当天乘汽车进入海拔4500 m地区。统计两组人员于进入高原后1~14 d内AHAD发病率。结果阶梯法进入组AHAD发病率为15.88%(691/4352),非阶梯法进入组发病率为74.96%(1626/2169),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阶梯法可以显著减低进入特高海拔高原AHAD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原康胶囊对快速进入高原者血浆醛固酮 (Aldosterone ,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 ,AII)及水负荷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 80名由平原快速进入高原的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 4 0名 ,对照组 4 0名 ,实验组于平原登机前开始给予口服高原康胶囊 ,连服 3日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两组均于进入高原的前 1天及进入高原的第 3天午给予水负荷实验 ,并对饮水前血浆ALD、AII及饮水后 15 0min内各时间段的尿量及两组进入高原后 7天内急性高原病 (Acutehighal titudediseaes ,AHAD)的发病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对照组进入高原后与平原相比血浆ALD、AII显著升高 ,水负荷实验 6 1min~ 15 0min各时间段的尿量及相应时间的总尿量与平原时相应各时间段的尿量及相应时间的总尿量相比则显著减少 (P <0 0 5~ 0 0 0 1) ,而实验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进入高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水负荷实验 6 1min~ 90min的尿量及 12 0min、15 0min的尿总量则显著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ALD、AII及AHAD发病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结论 :高原康胶囊能显著降低快速进入高原者的血浆ALD、AII ,通过对水负荷调节的影响减少机体的钠水潴留 ,从而防止快速进入高原者AHAD的发生 ,可用于大批快  相似文献   

11.
30名女青年初入3700m高原地区急性高原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女性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军标GJB10 98- 91标准对乘车初次进入海拔 3 70 0m同一群体的30名女青年进行了急性高原反应的随访调查。结果 :按基本无反应 (± )、轻度反应 ( )、中度反应 ( )人数及百分率计 ,第 1天分别为 (± ) 2 4人 (80 .0 % ) ,( ) 5人 (16 .6 7% ) ,( ) 1人 (3.33 % ) ;第 3天分别为 (± ) 2 8人 (93 .33% ) ,( ) 2人 (6 .6 7% ) ;第5天分别为 (± ) 2 2人 (73 .33 % ) ,( ) 7人 (2 3 .33% ) ,( ) 1人 (3 .33% )。行经人数为第 1天 2人 ,其中高原反应 ( ) 1人 ,(5 0 % ) ,第 3天 2人 ,高原反应 (± )。第 5天 7人 ,高原反应 ( ) 6人 (85 .71% ) ,( ) 1人 (14.2 8% )。结论 :青年女性从平原 (海拔 140 0m)乘车进入 3 70 0m高原后第 1、3、5天约有半数 (5 3.33% )发生轻度高原反应。女性行经期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增高 ,反应症状加重 ,尤其是第 5天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在海拔3 700 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 380 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后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第一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第二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每次均500 m l,2次/d。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含量。(2)对首次进驻海拔5 200 m的36名男性青年,自海拔1 400 m驻地乘汽车2 d到达海拔3 700 m当日随机分实验组(18人,口服富氧水)和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口服富氧水,方法同前。直至进入海拔5 200 m某哨卡第6天,共服9 d,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1)海拔3 700 m和5 380 m负荷运动,口服富氧水后较未服富氧水时SOD,NO和NOS增高(P<0.01或0.05);MDA,BLA,BUN降低(P<0.01或0.05)。(2)进驻海拔5 200 m的青年,实验组较对照组NO增高(P<0.01);SOD,NOS也增高(P<0.05);MDA,BLA降低(P<0.01);BUN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氧水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具有耐缺氧、抗疲劳的作用,对预防急性高原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高原烧伤后,复方红景天参芪花粉制剂(RACC)对早期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在3480m高原成功复制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104只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实验组伤后采用RACC灌胃,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灌胃,在伤后不同时相点测定血清GPT,GOT和总胆红素变化。结果:伤后3h,试验组,对照组血清GPT,GOT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伤后48h和72h上述指标均接近正常,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偏低,结论:RCC可对烧伤后肝功能损害成功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下住院高原病患者的预后。方法以医院(海拔3658m)40年间收治、并符合筛选标准的19118例住院病历为样本,随访1~15年,样本中以高原病首次住院为病例组,以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为对照组。随访两组高原病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1)对照组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总体发病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增加且呈正相关(r急=08259,P<001,r总=06815,P<005);急性高原病组和慢性高原病组的慢性高原病发病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减低,且呈负相关(r急1~7=08993,P<001;r慢1~9=09068,P<0001)。(2)病例组总体高原病逐年发病率在急性高原病组和慢性高原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R=1129。(3)各型高原病发病率在急性高原病组和慢性高原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高原病组以急性轻型高原病和高原肺水肿发病率最高,达1712%和2766%,RR=759;慢性高原病组以急性轻型高原病和Monges病发病率最高,达1284%和1119%,RR=531。结论高原病患者再发生高原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不适宜长期滞留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新兵对高原地理及急性高原病(AHAD)认知情况,为降低新兵AHAD发病率、提高高原适应能力和作战能力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对急进海拔3650 m高原地区的280名新兵进行平原及高原跟踪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新兵对高原地理及AHAD的认知率普遍较差,只有18.92%的新兵了解,71.79%的新兵渴望了解.结论 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新兵高原地理及AHAD的认知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居住高原时间健康人脂质代谢状况;方法:对从平原进驻海拔3700m和5380m高原第7天和半年的某部官兵血清胆固醇(Ch),甘汪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检测,并与海拔1400m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初入高原Ch、TG明显高于平原(P〈0.05或P〈0.01),且随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7.
高原缺氧高度相关性疾病及对高原病新分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平原存在的疾病,于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部分会表现出与平原不同的特征。有的高原特征不明显;而有的疾病高原特征非常明显,与缺氧高度相关。笔者将那些平原已有的、在高原环境下受高原缺氧影响特别大、与高原缺氧相关性特别强、  相似文献   

18.
部队进驻不同海拔高度Hb和RBC—SOD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某部进驻不同海拔高度时Hb和RBC-SOD的变化;方法:随机挑选某高原适应性训练部队50名士兵,在海拔1400、3700、5270和5400m处检测Hb和RBC-SOD,并用海拔高度及Hb与RBC-SO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随海拔升高,Hb递增,RBC-SOD递减,均相差显著或相差非常;海拔高度及Hb与RBV-SOD均呈负相关;结论:高原低氧和低气压是影响Hb和RBC-SOD变化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高原病患者心理状况评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急性轻型高原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改变,为患者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成千上万 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测评,并与同海拔高度的高原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结果:急性高原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上调查为急性高原病患者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