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异物1例     
1病历摘要 男,57岁。肛门疼痛3d,加重1d入院。患者痛苦貌,诉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刺痛,坐位及活动时加剧。肛门检查.外观无明显红肿,指诊11点位距肛缘5cm可触及~0.5cm×2cm斜插入直肠前壁的硬物,固定,不活动,触痛明显,直肠内可触及一肿物,约2cm×3cm,有波动感,指套有脓血。诊断:  相似文献   

2.
马玉芳 《临床荟萃》2000,15(15):717
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在肛管直肠比较少见。约占肛门直肠恶性肿瘤的 1% ,在各类恶性黑色素瘤中 ,居皮肤、眼球之后占第三位 [1 ]。我院自 1990~ 1998年 8年间共治疗各类恶性黑色素瘤89例 ,其中有 6例原发于肛管直肠区 ,占 6 .74%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女各 3例 ,年龄 43~ 47岁 ,中位年龄 5 5岁。 6例均经病理证实。1.2 主诉 肛周疼痛 ,腹股沟区疼痛各 1例 ,发现肛周肿块 2例 ,便血脱肛及里急后重 2例。1.3 检查 肿块位于肛门肛管内大小 1.5 cm× 1.5 cm~ 5 cm×5 cm不等 ,条块状、带蒂、菜花状肿块 ,有 3例已突破…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3岁,间断性便后带血5年,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20d.入院4d前曾在外院作内痔结扎切除术治疗。术后排便时仍有肿物脱出,即来我院就诊,局部检查:肛管齿线附近,6、12点外各有1.0-1.5cm大之创面,肛管指诊6.0-7.0cm处可触及柔软弹性肿块,指套染有鲜血,嘱患者排便后可见直径3.0-4.0cm绒毛状带蒂之肿物脱出,表面  相似文献   

4.
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肛管直肠部位较少见。现将我院近十年所见8例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例1:男,60岁,腹泻、肛门部疼痛伴大便变细二个月。肛检:距肛门4cm(胸膝位3点钟)扪及菜花样肿块约4×4cm,质硬、黑色。病理诊断: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行腹会阴联合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7岁。因肛门部坠胀伴便血2个月来诊。患者2个月前常感肛门部下坠,堵塞感,便时带有少量鲜血,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直肠指诊:截石位7点位,距肛缘3 cm处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的肿物,基底宽,质软,无触痛,指套染有血迹。直肠镜下检查见:截石位7点位有一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无糜烂,色紫红,初诊为混合痔。在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中发现切除物呈紫黑色,不同于痔组织,留取送病检,病理诊断为: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浸润真皮,肛管部分腺体见瘤细胞浸润。建议患者行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该患者因经济条件较差,未行再次手术治疗,0.5 a后随访,该患者身体消瘦,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 a后随访患者死亡。2讨论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肛管恶性肿瘤的0.25%~1.2%,治疗效果最令人不满意,预后极差[1]。本病多发生在肛管齿线区域,早期可出现转移,主要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本病的病因多是肛管直肠交界处黑色素细胞,在某些因素下,如:激素代谢失调,化学刺激,物理因素损伤使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而发生恶变,目前认为直肠肛管黑色素瘤是由病处...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73岁。排便困难、便条变细6个月。近1个月来,自觉肛门部有一肿物,坐位及站位过久均感不适,排便困难加重,便条约小指粗细并伴有肛周疼痛就诊。肛肠检查:肛门内侧约3·6 cm处有一肿块,约4 cm×4 cm大小,表面轻度出血、糜烂,占据肠管约3/4周径,阴道直肠隔明显变硬。血CEA5·45 ng/ml。胸部X片、B超未见异常。腹部CT示肛管壁增厚,直肠下段右前方见一直径约4 cm的结节影,周围境界不清,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肠镜活检诊断:直肠梭形细胞恶性黑色素瘤。术中见距肛缘约3·6 cm处有一约4 cm×4 cm肿块,结节状,灰白、灰褐色,表面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便血9例(52.9%),肛门肿物6例(35.3%),大便性状改变1例(5.9%),肛门下坠感或疼痛1例(5.9%).误诊为痔6例(35.3%),息肉7例(41.2%),直肠癌4例(23.5%).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预后差,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免疫组化有助确诊.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便血5月余,直肠内肿物脱出20余天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心、肺无异常;可见一5cm×4cm大小肿物自肛门内脱出,肿物呈菜花样,表面可见糜烂出血;肛门指检肿瘤基底部位于肛管前壁距肛缘0·5cm处,退出后指套可见血迹;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5cm×4cm大小肿物,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活检病理诊断考虑为恶性黑色素瘤。行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巨检:带肛门肠管一段17cm,距下切缘0·5cm处可见一肿物,5cm×4cm×3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嫩;腹股沟淋巴结一枚,6cm×4cm×2·5cm大小,表面包…  相似文献   

9.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14岁。因下腹部疼痛半月,加重伴头晕眼花1天,于1999年3月1日入院。半月前无诱因突发下腹疼痛,呈阵发性加重,无阴道流血。一天前腹痛加重,伴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及肛门坠胀感。尚未月经来潮。妇科检查:右下腹触及一包块,直径约20cm,轻压痛,移动性浊音(+),压痛及反跳痛(±)。肛诊:宫颈及子宫无异常,触及右下腹包块20cm×20cm,压痛,边界清,活动差,表面光滑。临床诊断:右侧孵巢肿瘤蒂扭转并破裂。行急诊手术见:肿瘤位于右侧卵巢,但卵巢结构已消失,肿瘤上附有输卵管。巨检:椭圆肿物一个,大小约25cm×25cm×12cm,肿物表面大部分光滑,可见一长约3cm 的破口,肿物切面呈实性质软,浅粉色,部分有出血坏死,未见残存卵巢。肿物表面附有长4cm输卵管,未见明显病变。请结合图1~4判断该肿瘤的良、恶性及组织类型。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提供)  相似文献   

10.
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少见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约70%~90%发生于肛管齿线处,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5年生存率为0·85%,患者多在2年内死亡[1]。我科2004~2005年共收治肛管恶性黑色素瘤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69岁。肛门出血3天,伴大便中夹杂少许血块,无大便习惯改变。直肠指诊:距肛门缘3 cm截石位5~6点处可及2 cm×4 cm质硬突起包块,表面凹凸不平,无触痛。肛门镜检查:可见肛门齿线上5~6点处有灰黑色赘生物突向肠腔,表面少许脓性物黏附,周围黏膜色正常。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齿线上直肠壁见一暗红色隆起物,考…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性,48岁。因发现肛门右侧无痛性肿物1年余入院。专科检查:肛旁左后侧,胸膝位9~10点可见肿物隆起,皮肤表面正常,肿物边界清楚,无压痛,质硬。肛门指诊:肛管上皮及直肠下段黏膜光滑。肛门镜检查未见溃疡、裂口和异常分泌物。行手术局部切除。病理检查巨检:灰红、灰白色已切开肿物1枚,大小4.5 cm×2.6 cm×1.2 cm,切面灰白色,包膜基本完整。镜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1岁。间歇性便血半年,血色暗红,量中等。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里急后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心、肺及腹部无异常。肛门指诊:距肛门口5 cm的膝胸位7点处有2.0 cm大小结节,光滑、质软、有蒂、活动,肛门括约肌无松弛,指套血染红色。超声检查:直肠子宫后方见30 mm×20 m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晰(图1)。超声提示:直肠实质性肿块。纤维结肠镜检及活检: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所见:直肠肿块2 cm×3 cm,菜花样、质软、宽蒂,位于直肠右前壁完整切除肿瘤。病理诊断:(直肠)绒毛状腺瘤伴灶性轻度不典型增生。图1直肠绒毛状腺瘤声…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简介  男,36岁。因肛周疼痛2年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疼痛,呈持续性胀痛,解大便时疼痛加剧,无大便变形,无粘液脓血便。体检:肛门旁左侧可触及一约3cm×4cm大小肿块,质软;肛门指检未及肿块;双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拒绝手术,经抗感染治疗后疼痛略缓解,但肿块未消退。近来大便变细,解大便费力,肛周疼痛加剧。体检:肛门旁左侧截石位5~8点处可触及一约5cm×5cm大小肿块,质软、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无搏动感;肛门指检直肠及肛管粘膜光滑,质软,肛旁肿块向直肠腔内突出。前列腺无肿大。肛门镜下见直肠、肛管…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2010-04实施1例重度直肠脱垂的手术,术后评价疗效较好,通过临床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24岁.因解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伴坠胀,须用手艰难回纳入肛门内1 a,加重1个月伴里急后重、大便不尽感门诊以直肠脱垂收入住院.直肠指检:下蹲位肛门用力后直肠全层脱出长约30~40 cm,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患者取截石位,在腰俞穴麻醉下行直肠脱垂内固定术,肛门紧缩术[1].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排便或咳嗽时无肿物脱出肛门外;无感染和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9岁.因直肠癌根治术后11个月下腹部坠胀2个月入院.既往于1992年行乳腺癌根治术,2005年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于2008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暗红色,量不多,有脓血便,便前伴肛门下坠及排便不尽感,时有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2009年1月出现大便困难,大便表面带脓血,来我院行直肠镜检查:直肠距肛门12 cm处可见黏膜不规则隆起,取活检,病理回报为慢性炎症部分组织坏死,极少数散在细胞可疑恶性.因考虑心脏原因及盆腔情况,手术风险大,建议到外院治疗.于2009年3月11日住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直肠指诊示距肛门约5 cm处可触及一3 cm×4 cm菜花样肿物.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张某,男,61岁,因"反复肛门异物脱出17年,加重1月"于2016年1月收入我院。患者于17年前开始出现排便时有肛门异物脱出,便后需以手回纳,1月前加重,便后肛门异物以手无法回纳肛门,便次规律,1~2次/d,无粘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遂于我院肛肠科门诊拟"混合痔、直肠息肉"收住我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主诉,肛门右侧硬结及生殖器疼痛2年,加重10d入院.有结核病史8年.查体:偏瘦,贫血貌、体温正常.专科检查:膝肘位肛门3点处距肛缘约4 cm位置见一紫色包块,表面无红肿,质软,有压痛.用ACUSOn 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 MHz,超声所见:右侧肛管直肠周围检查见1.8 cm×1.4 cm形态欠规则,边缘毛糙的团状无回声区,内部中央见粟粒样点状强回声(图1).  相似文献   

18.
对嵌顿性混合痔合并肛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1岁。因肛口肿物翻出伴疼痛10d余于2006—09—18收住我科。肛检:截石位11~1点钟肛缘见脱出物,呈水肿状,跨齿线上下,约3cm×2cm大小。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因肛痛剧烈拒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内镜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2009年内镜下诊断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10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平均发病年龄57岁,病程1~21个月;病变部位为肛管直肠首发症状以血便为最常见,病变于十二指肠的主要以腹痛为主,位于食管者以吞咽困难起病.内镜检查见结节样占位,部分表面溃烂,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在距离肛缘<5 cm范围内.结论 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早期内镜检查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肛周疼痛8年,加剧1年入院。查体:俯卧位6点方向可触及约1 cm×1 cm大小的结节,触痛明显。直肠MRI示:肛周右侧脂肪层异常信号影,考虑炎症性病变。直肠镜提示:混合痔。术中见肛缘6点附近的皮下约1 cm×1 cm×0.8 cm结节。故行肛门周围组织切除术(肿物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随访4个月无复发。病理检查巨检:不规则带皮组织一块,大小2.5 cm×1.6 cm×0.7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