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SJ-1型插销式附着体用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磨牙缺失修复时,基牙牙周组织伴有不同程度吸收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结果 基牙牙周组织吸收导致支持组织应力增加,但其分布形式没有改变。结果 当第一双尖牙牙周组织的吸收大于第二双尖牙,且吸收不超过30%,仍可作为首选基牙。  相似文献   

2.
牟雁东  樊瑜波  刘展  杨小民 《口腔医学》2009,29(10):519-521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牙周状况下,下颌后牙单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时基牙牙周健康和基牙牙周吸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垂直载荷下基牙牙周状况不同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基牙数目相同的条件下,与牙周健康的模型相比,牙周吸收的模型第二前磨牙的最大应力升高了约30%,牙周最大应力升高了约10%,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升高了36%和14%。对于牙周吸收的模型,基牙数目从两颗增加到三颗时,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值无明显降低。结论在下颌单侧游离缺损修复中,末端基牙牙周部分吸收1/3即可导致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嵴的应力明显增加,增加基牙数目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义齿支持组织的最大应力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牙周状况下,下颌后牙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赢下颌双侧67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时基牙牙周健康和基牙牙周吸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垂直载荷下基牙牙周状况不同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Mises应力分布。结果:与牙周健康的模型相比,当第二双尖牙牙周吸收1/3时,远中基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最大应力值均增加了两倍多;当第一和第二双尖牙牙周均吸收l/3时,远中基牙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最大应力值是基牙健康时的四到五倍。随着牙周吸收的基牙数目的增加,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值增加了47%。增加基牙数目可显著降低远中基牙的牙周组织和缺牙区牙嵴的应力,使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后牙游离缺损时,若两侧只有第二双尖牙牙周吸收1/3时,修复设计时可考虑增加基牙数目,若第一和第二双尖牙牙周均有吸收则不建议再选作附着体义齿基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桩核对基牙及其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下颌尖牙全冠、桩核冠及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相同情况下加载,比较分析两种基牙牙本质、牙周膜、硬骨板应力分布。结果:牙本质、牙周膜、骨硬板的高应力值区分别为根尖部、根中部与根下1/2、牙颈部,应力值的变化与桩核的存在有关。结论:桩核对基牙牙本质及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单端固定桥及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端固定桥修复体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如果合理选择适应证,也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式。本文对近年来单端桥桥体的咬合力分布、基牙牙周组织、桥体、连接体应力分析以及不同载荷下桥体下组织应力应变分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J-1型插销式附着体用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修复时,基牙数目的增减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结果基牙数由3个减为2个,支持组织应力无明显增加。而由2个减为1个,支持组织应力明显增加,是前者的9倍。结论提示临床应用该类修复方法时,一侧牙弓至少采用两单位联合基牙为适。  相似文献   

7.
铰链式冠外附着体义齿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铰链式冠外附着体的临床适用范围方法: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分析不同基牙数目时.该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基牙和人工牙在正中咬合时,基牙数目对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且基牙和牙槽嵴顶黏膜的应力分布均匀。结论:用该附着体修复第二磨牙末端游离缺损时,可采用单基牙。该附着体适用于基牙条件稍差,而牙槽嵴黏膜条件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斜向载荷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下颌后牙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2005年选取一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头部CT(取下颌牙槽骨部分)和离体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CT扫描图片。建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斜向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 斜向载荷下,末端基牙牙周膜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颊舌侧的牙颈部,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加,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值都呈下降趋势,基牙由1颗增加至2颗时,应力明显下降,当基牙增加至3颗时,应力的下降量明显减少。结论 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斜向载荷下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的减少与基牙数目的增加不完全成比例,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联合基牙的数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下颌桩核基牙式全口覆盖义齿基牙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 ,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和指导。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下颌尖牙桩核基牙式全口覆盖义齿基牙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特点 ,计算基牙牙周膜、骨硬板的应力值并与自然基牙作对比分析。结果 :基牙远中受力较大。桩核的存在可降低基牙颈部远中及根尖区近中牙周膜的应力值 ,增大根中部远中、根下 1/2近中牙周膜的应力值。桩核可增大基牙颈部远中骨硬板的应力值但减小颈部以下骨硬板的应力值。结论 :基牙有向远中倾斜的趋势 ;桩核对基牙牙周膜及骨硬板的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 ;桩有减小根尖部应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松动牙作基牙的固定桥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松动牙作基牙时,固定桥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在POWERSHAPE及ANSYS软件的帮助下,建立右下第一磨牙缺失及局部固定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第一双尖牙II度松动,观察并对照3个实验固定桥模型中基牙应力的变化,最大应力值的部位和大小。结果:模型一和模型二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第二双尖牙处,模型三最大应力出现在第一双尖牙处。结论:在松动基牙侧增加基牙数目,可以有效改善固定桥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探讨不同桥体龈端形态对固定桥基牙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健康成人牙列的锥形束CT(CBCT)原始数据,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为基牙的双端固定桥,并模拟三种不同桥体龈端形态,即改良鞍式、改良盖嵴式、船底式.利用Ansys 17.0对已建立的三种不同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下颌后牙固定义齿在齿槽骨降低后受载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在建立的下颌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桥体、两侧基牙的咬合面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利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并绘制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图像。结果 固定义齿受垂直载荷时基牙的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集中在根尖部位,以压应力为主。斜向载荷使基牙支持组织的应力增加且分布不均匀,颈部的应力增加较多。齿槽骨的降低使固定义齿基牙支持组织的应力增加,但分布规律不变。结论 齿槽骨的降低使固定义齿基牙支持组织的应力增加,此类修复体的设计应特别注意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固定桥双基牙侧牙槽骨有不同程度水平吸收时,基牙牙周膜的等效应力值和分布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固定桥的合理设计。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与Mimics、Ansys软件相结合建立双基牙侧牙槽骨有不同程度水平吸收后的三基牙双端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和斜向45°载荷,分析双基牙侧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①斜向载荷下各模型应力值均大于垂直向载荷时的应力,应力集中现象也较垂直向载荷时明显;②在垂直或倾斜载荷下,有牙槽骨吸收的第二前磨牙侧增加牙周组织健康的第一前磨牙时,应力均变大以分担牙合力;若增加的第一前磨牙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垂直载荷时应力值变化不大,斜向载荷时应力值减小,但应力集中现象较无吸收时明显。结论:增加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的基牙不能有效地发挥分散牙合力的作用,不适合做固定桥基牙。加载方向是影响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防止产生过大的侧向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对基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三单位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时固定桥各基牙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前磨牙端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达25%、磨牙端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时,前磨牙端基牙开始出现应力集中;当磨牙端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达35%、前磨牙端基牙牙槽骨无吸收时,磨牙端基牙开始出现应力集中。结论:下颌后牙双端固定桥基牙应力分布与基牙牙槽骨吸收形式密切相关,但二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临界区,基牙牙槽骨单侧吸收的程度对基牙应力分布的影响弱于多侧吸收。  相似文献   

15.
STATEMENT OF PROBLEM: In some patients, the pattern of missing teeth may require the use of a fixed partial denture (FPD) with an intermediate pier abutment. Information is needed regarding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he position of a nonrigid connector for this treatment option.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effects of rigid and nonrigid design types on stress distribution for 5-unit FPDs with pier abutments. MATERIAL AND METHODS: A 3-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FEM model (SAP 2000) simulating a 5-unit metal ceramic FPD with a pier abutment with rigid or nonrigid designs (connector location at the mesial region of the second molar, at the distal region of the second premolar, at the mesial region of the second premolar, and at the distal region of the canine) was developed. In the model, the canine, second premolar, and second molar served as abutments. A supporting periodontal ligament and alveolar bone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were modeled. A 50-N static vertical occlusal load was applied on the cusp of each abutment to calculat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load were evaluated: loading of all cusps to simulate maximum centric occlusion contacts, loading of the canine to simulate a single anterior contact, and loading of the second molar to simulate a posterior contact. RESULTS: The analysis of the von Mises stress values revealed that maximum stress concentrations were located at the load areas for all models. Also, for all models, the highest stress values were located at connectors and cervical regions of abutment teeth, especially at the pier abutment. CONCLUSIONS: The area of maximum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pier abutment was decreased by the use of a nonrigid connector at the distal region of the second premolar.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或45°时,用栓道附着体义齿或套筒冠义齿2种冠外固位体(extra-coronal retainer,ECR)义齿修复的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和Mimics、Freeform、ANSYS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或45°及ECR义齿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加载并计算分析基牙牙周组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45°模型,修复前第二前磨牙Von Mises应力分别是2.80 MPa、3.47 MPa,栓道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9.26 MPa、25.18 MPa,套筒冠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9.47 MPa、24.48 MPa,ECR义齿修复后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组织应力明显增大;修复前第二磨牙Von Mises应力分别是20.45 MPa、20.50 MPa,栓道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5.02 MPa、11.84 MPa,套筒冠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8.04 MPa、12.18 MPa,ECR义齿修复后下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应力明显减小。结论栓道附着体义齿和套筒冠义齿均能改善倾斜基牙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当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角度过大或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状况欠佳时,应该考虑增加近中端基牙数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牙数目附着体义齿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铰链式冠外附着体修复末端游离缺损时,不同基牙数目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以铰链式附着体为固位体,修复右下第二磨牙游离缺损,分别制作以第一磨牙为基牙的单基牙附着体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和以第一磨牙及第二前磨牙为基牙的双基牙附着体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采用光弹性应力分析法,定性分析不同基牙数目时,该附着体义齿对基牙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附着体义齿在正中咬合情况下,单基牙时,在该附着体义齿的缺牙区牙槽骨内、基牙的远中根尖和近中根尖处,可见应力集中;双基牙时,得到的结果相似。结论用该附着体修复第二磨牙末端游离缺损时,在正中咬合情况下,基牙数目对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提示临床可采用单基牙;在正中咬合情况下,基牙与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均匀,提示该附着体适用于基牙条件稍差、而牙槽嵴黏膜条件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3种不同纤维桩长度和2种不同预备体高度对预成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 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牙体缺损桩核冠修复有限元模型,并进行3种不同纤维桩长度(11 mm、14 mm和17 mm)和2种不同预备体高度(3 mm和5 mm)设计。在下颌第一前磨牙颊尖上施加100 N的135°方向静荷载模拟咬合力。分别记录最大拉伸和压缩应力值。 结果 11/5组合的最大拉伸应力(16.47 MPa)和最大压缩应力(-20.15 MPa)最高;17/3组合的最大拉伸应力(14.56 MPa)和最大压缩应力(-15.94 MPa)最低。纤维桩较长的14 mm和17 mm组中,最大拉伸应力集中比11 mm组低。预备体高度较短的3 mm组中,最大拉伸应力和最大压缩应力集中均较5 mm组低。 结论 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桩长度与牙颈部最大拉伸应力和最大压缩应力集中成负相关关系,预备体高度与牙颈部最大拉伸应力和最大压缩应力集中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