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玉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116-117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效果。方法在空腹血糖为6.1~7.0 mmol/L的938名体检者中抽取360名,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200名,进行饮食、运动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对照组160名,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干预后3个月、6个月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可以降低IFG人群的空腹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唐豫平 《农垦医学》2011,33(4):326-32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切点下调对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121团50岁以上无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史人群(共800人)进行调查,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6mmol/L的人员参加复检,行OGTT(127人),分析新诊断的糖尿病及IGR情况。结果:127人中新诊断糖尿病有50人,新诊断IGR共27人,其中IGT19人。复检空腹血糖5.6~6.09 mmol/L 20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7人(35%),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3人(15%);复检空腹血糖6.1~6.99 mmol/L 35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17人(49%),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10人(28%)。结论:空腹血糖切点的下调有利于减少糖尿病、IGR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用罗格列酮钠对空腹血精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患者进行综合强化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37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n=68)和综合强化方式干预组(罗格列酮钠+运动+饮食,n=69),观察6个月.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总胆同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otal glycerin,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uric acid,UA)、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ours plasma glucose,2 h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ours fasting insulin,2 h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HbAlc),并2 h/NS进一步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insulin secretion index,HOMA-I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ee index,HOMA-IR)等指标.结果 ①综合强化干预组的患者,在干预治疗6个月后,Tc、TG、LDL-C、UA、FPG、2hPG、FINS、HbAlc等明显下降(P<0.05);②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在坚持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治疗6个月后,BMI、WHR、TC、TG、LDL-C、FPG、2hPG、FINS、HbAIc等有一定下降趋势(P>0.05).结论 对IFG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给予罗格列酮钠进行十预治疗是更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托健康管理手段、凭借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预后的作用。方法在某高校职工健康体检中筛选出86例空腹血糖受损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例和42例。对照组只做体检后常规健康建议;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管理手段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每3个月访视一次,包括提供健康教育、饮食处方、运动方案等等。1年后,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并比较2组之间和研究前后相关危险因素变化和空腹血糖受损转归情况。结果干预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与对照组及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75.0%(33/44)空腹血糖恢复正常,6.8%(3/44)发展为显性糖尿病,而对照组33.3%(14/42)空腹血糖恢复正常,19.1%(8/42)发展为显性糖尿病,2组空腹血糖恢复正常比较(χ^2=11.60)以及2组发展为显性糖尿病比较(χ^2=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手段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转归,值得在单位职工健康体检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效果。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IFG者268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72人,给予饮食、运动干预加健康教育;对照组96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周期为12个月,干预前后对所有受试人员进行体检。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人群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明显下降(P<0.01)。结论综合干预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及相关各项指标的水平,可能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生活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南宁、柳州及贺州4个社区300例IFG人群,采用不同生活方式进行为期3年的干预,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1组为单纯运动治疗组(B1组);实验2组为普通饮食控制加运动组(B2组);实验3组为强化饮食控制加标准量化运动处方组(B3组)。观察研究对象各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 B3组相对于A组、B1组、B2组,更能改善IFG人群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运动、普通饮食+运动、强化饮食控制+标准量化运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IFG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其中强化饮食控制+标准量化运动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9年1-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96人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46人),对干预组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定期观察,随访1年。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血脂、体重,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成年空腹受损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3年7月Medline(Pub Med)、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及Cochrane数据库收录关于生活方式干预对成年空腹受损患者空腹血糖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根据Cochrane5.0.1系统评价员手册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最后运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仅有5篇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且总体质量不高;与对照组比较,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及负荷后2 h血糖水平。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能能降低空腹血受损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负荷后2 h血糖水平,但由于纳入RCT研究较少,且研究间存在高异质性,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s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不同生活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转归为正常血糖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观察的研究方法,将南宁、柳州及贺州4个社区300例IFG人群采用不同生活方式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观察研究对象空腹血糖值,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①比较各干预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值:第1年血糖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空腹血糖值A组>B1组>B2组>B3组,B3组干预效果最明显;第2年3个干预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干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比较各干预组与对照组IFG血糖转归正常的发生率:第1年各组间转归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率B3组>B2组>B1组>A组;第2年B1组转归率大于另外3组,转归率B1组>A组=B2组=B3组;两年累计转归率比较3个干预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转归率B3组=B2组>A组,B2组=B1组>A组,B3组>B1组>A组。结论:IFG人群接受不同生活方式干预,能提高IFG人群血糖转归正常的概率。对于社区IFG人群综合评价3种不同生活方式,建议应采用加强饮食控制+运动处方的生活干预方式,并更应关注患者第1年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付英姿  安刚  莊建春 《吉林医学》2013,(34):7161-7163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整体抽样4 185例,采用美国生产的Freestyle血糖仪测定血糖水平。结果:空腹血糖异常患病率及空腹血糖受损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高糖血症人群的血糖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血糖异常患病率存在年龄差异,空腹血糖受损率增加本文也提到了,空腹血糖受损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发生的重要阶段,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论:老年人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对代谢综合征的积极干预意义。方法从仙河地区健康查体职工中筛选出98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将其中血糖异常的675例进行分组,通过OGTT试验分出单纯IFG组、IFG+IGT组和糖尿病组(有明确糖尿病病史者不进行OGTT试验),对单纯IFG组117例进行干预研究,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生活方式加二甲双胍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干预治疗后这部分病人的转归情况。结果生活方式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并加服二甲双胍对这部分病人转归有积极的意义。结论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病人应该一经诊断即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并加服二甲双胍有更明确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认知衰弱是同时存在身体衰弱和认知障碍的一种异质性临床综合征,预示着更高的痴呆转换,更高的死亡风险、跌倒率、入院率等不良健康结局。但是认知衰弱具有潜在可逆性特点,被认为是痴呆早期干预的新靶点。目前国内外已进行的了较多的非药物干预研究,但相关系统文献评价仍较少,本文就认知衰弱的非药物干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庞晴  黄秋鹏  何霁 《西部医学》2014,(2):250-251,254
目的 对居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出院后对其统一建立档案,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宣传,以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家访,给予一对一面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指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按时进行检查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用药安全,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翟亚川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189+129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王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进行系统管理,给予综合干预12个月。结果:综合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综合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55-157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的10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联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6,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的饮食干预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减少新生儿的影响,患者满意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重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代谢指标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体重干预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体重干预组的干预措施还包括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变化。结果:体重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加强体重干预,特别是运动干预,干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体重的减轻,更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6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崔长征  王玉玮 《中原医刊》2011,(22):116-1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给予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运动锻炼以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等。从治疗依从性、细菌学、胸部x线和血糖值等指标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值,痰菌阴转、胸片病灶转归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于顺梅  鞠慧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15-116,119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进行观察,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干预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主要从心理干预、药物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应用设计的治疗依从性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睡眠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各种代谢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3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睡眠干预(音乐联合运动疗法).观察各阶段的代谢指标、血压、心率情况、妊娠结局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各阶段的生化指标的监测和妊娠结局以及睡眠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睡眠干预通过音乐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GDM患者各种代谢指标的控制,而且安全、有效,同时可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