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微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病因尚不明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中医药防治SLE的特色在于整体调节,主要体现于辨证施治,其作用机理是多成分、多靶向的,这对于SLE病机复杂、病情多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SLE中医证型分类凌乱,分型方案缺乏定性、定量指标,因此制定统一的、客观的并含有微观定性、定量指标的辨证分型标准势在必行,将有助于中医诊断、中西医结合的发展[1].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与自身抗体谱检测的内在联系。方法收集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及相应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根据四诊特点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共分3型:脾肾阳虚证、热毒炽盛证及阴虚内热证,比较其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SLE确诊病例105例,其中103例抗核抗体(ANA)阳性,3组证型间抗核抗体滴度按几何均值大小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特异性抗核抗体谱各抗体阳性率,其中脾肾阳虚和热毒炽盛间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阳性共有54例,总阳性率为51.43%,按阳性率大小依次为: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其中脾肾阳虚、阴虚内热组均与热毒炽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筛查试验,而抗组蛋白抗体及抗ds-DNA抗体可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辩证分型,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与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81例患者予以狼疮活动积分,选用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率、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率、肿瘤红细胞花环(TER)率作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常规检测血沉(ESR)、血清C3。结果:SLE患者C3bRR、TER率与健康人比较显著降低(P<0.01),ICR率则显著升高(P<0.01)。C3bRR、TER率、血清C3水平依热毒炽盛、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型递增,而ICR率、ESR水平依上述次序递减。结论:SLE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人低下。C3bRR、ICR、TER率及ESR、C3水平可以作为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IL-10的关系。方法:将60例SLE患者分为实证组(瘀热痹阻型、风湿热痹型)和虚证组(阴虚内热型、脾肾阳虚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0的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中IL-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患者中,实证组IL-10明显高于虚证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ID-10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属祖国医学"红蝴蝶"范畴,机体的免疫系统在遗传及后天生活条件影响下,发生紊乱,使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出现比例和数量失调,临床表现多样,可为免疫亢盛型,表现为实证;亦可为免疫低下型,表现为虚证.本文选用补体、B淋巴细胞、NK细胞、CD,/CD8+比例等五项实验室常用免疫功能检测指标,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9.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分型与可溶性粘附分子之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辨证分型的实质,寻求SLE辨证分型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SLE患者中肝肾阴虚型、热毒炽盛型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血清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补体3(C3)、补体4(C4)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肝肾阴虚型和热毒炽盛型的SLE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热毒炽盛型的血清sVCAM-1含量高于肝肾阴虚型(P<0.05);SLE患者的sICAM-1与sVCAM-1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清sICAM-1与sVCAM-1含量测定对SLE的诊断和辨证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的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3 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19例 ,急性心肌梗塞 12例 )和 1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稳定性心绞痛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的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明显增高 (P均 <0 .0 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中水平较不稳定性心绞痛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VCAM -1和sICAM -1水平 ,可预测其病情和预后 ,操作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施治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方法。[方法]通过典型病案举例,分析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热毒炽盛证、饮邪凌心证、饮热迫肺证、风痰内动证的不同治疗方法。[结果]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证,用犀角地黄汤加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饮邪凌心证,用木防己汤加减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饮热迫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风痰内动证,用天麻钩藤饮合止痉散加减以清肝熄风,涤痰开窍。同时,不同证型视血瘀、水饮、痰饮之轻重予以兼顾。[结论]以4种证型辨证施治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效果肯定,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和P选择素 (sP -selectin)水平与冠心病活动性间的关系。 [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19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13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血清sICAM - 1和sP -selectin浓度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血清sICAM - 1、sP -selectin浓度高于UAP组 ,UAP组血清sICAM - 1、sP -se lectin浓度高于SAP组 (sICAM - 1在 3组中比较P值均 <0 .0 0 1;sP -selectin在AMI组与SA组P <0 .0 0 1,UA组与SA组比较P =0 .0 3,AMI组与UA组P =0 .0 2 ,均有显著性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 ,血清sICAM - 1及sP -selectin浓度均与冠心病的活动性呈现正相关。 [结论 ]sICAM - 1、sP -selectin浓度与冠心病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循环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浓度,并探讨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38例非发作期哮喘患者的循环中sVCAM-1和sE-selec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38例患者包括重度哮喘12例,轻、中度哮喘26例.结果血清中sVCAM-1和sE-selectin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P<0.05);重症哮喘患者sVCAM-1和sE-selectin水平均较正常对照和轻、中度哮喘患者增高非常显著.重症哮喘患者的血清sVCAM-1和sE-selectin测定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49,P<0.05).结论哮喘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sVCAM-1和sE-selectin显著提高,并可能与哮喘的严重性相关,这些分子有可能成为哮喘炎症严重程度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活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74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16例(SAP组).另选取非冠心病患者1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各组外周血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6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CHD患者随Gensini积分的升高,sICAM-1与sVCAM-1水平有升高趋势(F分别为7.772与9.622,P均为0.000).CHD患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5和0.487,P均<0.01).AMI组和UAP组的sICAM-1水平((318.0±86.4)μg/L和(334.9±122.6)μg/L)高于SAP组((264.8±86.6)μg/L)和对照组((279.8±145.8)μg/L),P均<0.05.AMI组、UAP组和SAP组sVCAM-1水平((407.8±182.1)μg/L、(446.3±160.4)μg/L、(386.5±104.2)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7.7±23.2)μg/L),P均<0.05.结论:sICAM-1和sVCAM-1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前者升高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结合黏附分子家族A(JAMA)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过表达或干扰CNE2和HONE1细胞株中JAMA的表达,然后采用不同剂量X射线进行照射,24 h后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凋亡变化,了解JAMA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JAMA不同表达水平细胞株放疗后的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结果 JAMA低表达细胞株对放疗更敏感:JAMA低表达后,D0值在CNE2细胞株中从3.26±0.78下降为1.92±0.23;Dq值从46.51±4.27下降至32.12±3.19.放疗诱导的凋亡在JAMA低表达细胞株中显著增加,JAMA低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从6.9%±0.9%上升至13.7%±1.3%;HONE1细胞凋亡率从6.5%±1.1%上升至12.3%±1.7%;JAMA过表达细胞株中显著减少.结论 JAMA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JAMA能增加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抵抗.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②方法选择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型、痰湿壅盛型、瘀血阻络型、阴阳两虚型,检测、统计相关的临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③结果四组辩证分型在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临床指标中存在统计学差异。④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MS发生过程有密切关系,各分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