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1、TIMP-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制备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运用定量RT-PCR检测肝脏内MMP-1、TIMP-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运用相关理论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肝纤维化发生时,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MMP-1的表达在肝纤维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与Ⅰ、Ⅲ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软肝缩脾丸对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2 (TIMP -1、TIMP -2 )及Ⅰ、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从胶原降解的角度探索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法 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并给予软肝缩脾丸治疗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TIMP -1、TIMP -2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CCl4模型组TIMP -1、TIMP -2 ,Ⅰ、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无一例阳性。结论 TIMP -1、TIMP -2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 ,软肝缩脾丸可以抑制纤维化肝脏TIMP -1、TIMP -2的表达 ,从而增强间质胶原酶的活性 ,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 ,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COL-Ⅰ、COL-Ⅲ和TIMP-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的、涉及到进展与逆转两方面的病理过程。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最终导致ECM在肝内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ECM的主要成分是I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是调节ECM降解的主要酶,其主要成分MMP-1及其抑制因子(TIMP-1)在抗肝纤维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OL-Ⅰ、COL-Ⅲ和TIMP-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软肝缩脾丸对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2(TIMP-1、TIMP-2)及Ⅰ、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胶原降解的角度探索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给予软肝缩脾丸治疗;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TIMP-1、TIMP-2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CC14模型组TIMP1、TIMP-2,Ⅰ、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无一例阳性.结论TIMP-1、TIMP-2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软肝缩脾丸可以抑制纤维化肝脏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增强间质胶原酶的活性,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软肝缩脾丸对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质酶组织抑制因子-1、2(TIMP-1、TIMP-2)及Ⅰ、Ⅲ型胶原mRAN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胶原降解的角度探索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案 制备大鼠纤维化模型,并给予软肝缩脾丸治疗;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TIMP-1、TIMP-2及Ⅰ、Ⅲ型胶原的mRAN和蛋白表达。结果 CCl4模型组TIMP-1、TIMP2,Ⅰ、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无一例阳性。结论 TIMP-1、TIMP-2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软肝缩脾丸可以抑制纤维化肝脏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增强间质胶原酶的活性,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MMP-1、TIMP-1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调节中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中MMP-1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Ⅰ、Ⅲ型胶原,TIMP-1可抑制MMP-1的活性。肝纤维化时MMP-1活性下降,而TIMP-1活性不断升高。研究显示,二者活性失衡是导致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它们的来源结构、活性的调节及功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均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并进行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MP-1及TIMP-1,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结果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MMP-1逐渐降低,而TIMP-1逐渐升高,除G1期与G2期患者比较,S1期与S2期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级别患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血清TIMP-1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呈正相关(P=0.003),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正相关(P=0.005);血清MMP-1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呈负相关(P=0.004),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P=0.007),且血清MMP-1和TIMP-1与HA、PⅢNP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血清TIMP-1和MMP-1对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MMP-1、TIMP-1 mRN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以探讨MMP-1、TIMP-1与基质转换的关系,以及抗纤软肝颗粒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与治疗组。采用250ml/L CCl4在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抗纤软肝颗粒治疗,各组分别于第3、5、7、9、11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①胶原持续增高,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②MMP-1 mRNA的表达先逐渐增强,后期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强。③TIMP-1 mRNA的表达持续增强,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弱。TIMP-1 mRNA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IMP-1通过对MMP-1活性的抑制,导致ECM在肝脏内的过度沉积;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肢原降解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不同阶段TGFβ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肝纤维化不同阶段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都逐渐增高,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纤维化时,肝内TGFβ1、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TGFβ1是重要的肝纤维化介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的影响.方法:选择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作为H2S的供体,将32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组)8只、肝纤维化组(hepatic fibrosis,HF组)13只、NaHS干预组(S组)11只,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纤维化模型,S组自造模第6周始给予NaHS56μmol/(kg·d)腹腔注射12d,N组和HF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结束后,宰杀大鼠留取肝脏行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评价肝纤维化分期,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应用RT-PCR法检测肝脏中COL-Ⅰ、COL-ⅢmRNA表达,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COL-Ⅰ、COL-Ⅲ表达.结果:HF组与N组相比,COL-Ⅰ、COL-Ⅲ及其mRNA表达升高(均P=0.000),与肝纤维化分期结果一致(P=0.000);S组与HF组相比,COL-Ⅰ和COL-Ⅲ表达降低(均P=0.000);COL-ⅠmRNA表达降低(P=0.009),同时COL-ⅢmRNA表达亦降低(P=0.003),肝纤维化分期下降(P=0.047).结论:H2S具有降低肝脏Ⅰ、Ⅲ型胶原表达的作用,能够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胶原分泌及TIMP-1mRNA、M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CT,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OCT对HSC中MMP-2、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应用OCT干预后,HSC合成Ⅰ、Ⅲ型胶原减少,TIMP-1 mRNA的表达较少,而MMP-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CT可以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增强MMP-2mRNA的表达,抑制TIMP-1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OCT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 γ)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浓度0.1、1、10、102、103、104、2.5×105、5×105U/ml IFN γ作用于HSC-T6细胞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其对HSC-T6细胞生长指数的影响;以1、102、104U/ml IFN γ作用于HSC-T6细胞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Col 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Col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86±0.21、2.00±0.23、3.90±0.81;1U/m1、102U/ml、104U/ml IFNγ作用于HSC-T6细胞,ColⅠ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00±0.11、0.42±0.12、0.33±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lⅢ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09±0.1 5、0.52±0.14、0.43±0.1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P1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3.81±0.37、3.50±0.51、3.41±0.3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明显抑制HSC-T6细胞colⅠ、ColⅢ基因表达水平,而对TIMP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从而可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天会  丛敏  王萍  尤红 《肝脏》2009,14(4):291-294
目的观察人肝星状细胞(LX-2)过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构建含MMP-1全长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肝星状细胞,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MP-1、I型胶原(collagenI)、TIMP-1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含MMP-1全长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dl6-95-MMP-1;dl6-95-MMP-1转染LX-2细胞7d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MP-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增加,而CollagenI、TIMP-1在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7d后,MM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ollagenI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TIMP-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人肝星状细胞高表达MMP-1后显著抑制CollagenI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主要通过发挥其酶活性降解collagenI蛋白,而不影响collagenI基因水平的表达,同时也不影响TIMP-1在基因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反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 1)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运用重组DNA技术构建反义TIMP 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经与糖化多聚赖氨酸偶联后 ,尾静脉注射将其导入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体内 ;通过Northern印迹法、RT 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外源导入基因的表达 ,并通过肝组织间质胶原酶活性和羟脯氨酸测定 ,以及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与VanGieson染色观察反义TIMP 1质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外源导入基因可在肝组织中获得确切表达 ,其表达可增加间质胶原酶的活性 (P <0 .0 1) ,减少羟脯氨酸含量 (P <0 .0 1) ,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 (P <0 .0 1) ,并促进肝脏病理形态一定程度的改善 (P <0 .0 1)。结论 反义TIMP 1表达质粒对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多糖(DNP)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扶正化瘀组(0.415 g/kg),DNP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采用50%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HSC-T6细胞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 Ⅲ,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025、0.05、0.1、0.15、0.2、0.35、0.5、1.0、1.5、2.0、4.0、8.0、16.0mg/ml肝爽颗粒作用于HSC-T6细胞48小时,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HSC-T6细胞生长的影响;以0.05、0.1、0.2mg/ml肝爽颗粒作用于HSC-T6细胞48小时,采用逆转录PCR与ELISA方法分别测定其对HSC-T6细胞ColⅠ、ColⅢ、TIMP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Col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11、1.54±0.09、1.83±0.13辉度值,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87.63±4.11)、(7.59±1.04)、(23.85±2.13)ng/ml,以0.05、0.1、0.2mg/ml肝爽颗粒作用于HSC-T6细胞48小时,浓度0.05mg/ml肝爽颗粒仅能降低ColⅠ蛋白的表达;当浓度升为0.10mg/ml时不仅可显著降低ColⅠ蛋白的表达,而且对ColⅢ mRNA与蛋白的表达亦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0.20mg/ml时作用更明显,可显著降低ColⅠ、ColⅢmRNA,ColⅠ、ColⅢ、TIMP1蛋白的表达.结论肝爽颗粒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ColⅠ、ColⅢ基因表达,抑制ColⅠ、ColⅢ、TIMP1蛋白表达,从而可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减弱TIMP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与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天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关系,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其中S_110例,S_224例,S_312例,S_414例。采用苦叶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面积百分比,单克隆抗体(Mc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2、TIMP-1阳性细胞的方法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胶原面积百分比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正相关(r=0.885,P=0.000);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MMP-2与肝纤维化的分期无关(r=0.034,P= 0.896);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TIMP-1和肝纤维化的分期正相关(r=0.760,P=0.000);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MMP-2/TIMP-1和肝纤维化分期负相关(r=-0.674,P=0.000)。总之,TIMP-1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纤维化的过程,而MMP-2/TIMP-1是诊断肝纤维化的比较合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VG、RF染色显示Ⅰ、Ⅱ型胶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放免法测定肝匀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应用上述指标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实验时间延长,肝内胶原含量逐渐增加。肝纤维化早、中期以Ⅲ型胶原增生为主,肝纤维化后期及肝硬化期以Ⅰ期胶原为增生为主。血清PCⅢ与肝内胶原变化基本同步。结论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TIMP-2基因及蛋白表达阻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TIMP-2为靶基因,应用反义寡核苷酸 (asON)技术抑制其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对大鼠肝纤维化发展的影响.方法:22只大鼠分为治疗组(n=6)、模型组(n=6)和正常对照组(n=10).以人血白蛋白免疫攻击方法制备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模型制备过程中,治疗组大鼠以尾静脉注射方式给予针对TIMP-2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ELISA 等方法检测TIMP-2的转录以及表达水平.用病理学检查以及Ⅰ、Ⅳ型胶原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肝纤维化发展程度.通过胶原纤维特殊染色及电镜等观察asON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病理学分级状况优于模型组(u=2.071, P<0.05).治疗组血清TIMP-2低于模型组(T=55, 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T=55,P<0.05).治疗组肝组织TIMP-2 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t=3.332,P<0.05), 高于正常对照组(t=5.550,P<0.05).Ⅳ型胶原免疫组化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t =2.310,P<0.05),其表达较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 3.623,P<0.05).治疗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图像扫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数值亦较低(t=2.845,P<0.05).治疗组肝窦基底膜胶原沉积较轻,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抑制TIMP-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可以减缓大鼠肝纤维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