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和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各类成分对于黄芪饮片药效峰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黄芪饮片药物治疗效果的发挥 ,会直接受到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等含量的影响.结论:对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 、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分析 ,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黄芪苷Ⅳ在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有黄芪皂苷,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黄芪苷Ⅳ(astragalosideⅣ,AST),黄芪多糖、黄酮类、25种氨基酸、生物碱、蛋白质、维生素,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多年来对单味黄芪、复方及黄芪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心血管药理方面的研究及探讨,已被有效地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的临床治疗。黄芪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已经从多层次水平进行了研究.其中对AST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拟对黄芪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并对AST的心血管药理作用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3.
黄芪为常用补气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Bunge var.nongholicus (Bunge)Hsiao及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eh.)Bunge的干燥根。黄芪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皂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氨基酸类、多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降血压、镇静、镇痛及抗氧化等作用,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黄芪甲苷常作为指标性成分应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监控。我国黄芪药用资源丰富,在华北大部分省区均有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 Radix Astragali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补益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异黄酮,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标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黄芪甲苷最新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冀望有助于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煌 《中国乡村医生》2002,18(13):34-35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地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佳。饮片大多呈褐黄色、浅黄色、淡黄白色 ,然也有赤褐色或赤色、黑色或黑褐色等不同。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山西、吉林、河北、山西等地。黄芪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据对全国 330位国家级名中医的问卷调查 ,有 139位名中医认为黄芪是他们临床擅长应用的药物之一 ,列居第 1位。1 药证黄芪用于多汗而浮肿。《金匮要略》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的黄芪量最大 ,用 5两 ,主治“身体肿 ,发热汗出而渴 ,状如风水 ,汗沾衣 ,色正黄如…  相似文献   

6.
黄芪生脉饮由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滋阴,养心补肺之功,临床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之冠心病患者.其中黄芪为处方中君药,黄芪甲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取得了理想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黄芪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托毒生肌的功效[2].黄芪广泛的药理作用,是由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所决定,如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等.黄芪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相似文献   

8.
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3~258 μg,相关系数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34%(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ELSD方法测定黄芪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论证黄芪炮制方法对炮制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体积流量:1.0ml/min;漂移管温度105℃、空气流量2.5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2.39~14.3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5.8%,RSD为2.3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炮制品中黄芪甲苷含量明显低于黄芪药材,以黄芪甲苷为主要治疗成分时,使用生品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黄芪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山东文登和新泰黄芪基地所产黄芪的黄芪多糖含量分别为8.62%和14.15%,黄芪甲苷含量分别为0.085%和0.081%。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6%和102.3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9%和1.16%。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皂苷Ⅳ的含量。方法采用Di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0℃,空气流速为2.5 L·min-1,撞击器关闭。结果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范围为0.016~1.150μg时,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为1.02%(n=6)。黄芪皂苷Ⅳ在进样量范围为0.093~0.816μg时,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为1.1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栽培黄芪和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总多糖的组成与含量。方法:采用脱脂、水煎、醇沉、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的方法,用硫酸-苯酚法进行二者中多糖的含量比较,采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对黄芪状根多糖为1.85%。结论:黄芪毛状根多糖低于栽培黄芪中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黄芪生脉饮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薄层色谱鉴别周国平,罗跃华(江西省药品检验所330046)关键词黄芪生脉饮口服液,黄芪,薄层鉴别目前黄芪生脉饮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主要由几个试管反应组成。专属性不强,且第一个皂甙的鉴别反应重现性差。因此.通过实验建立了以君药黄...  相似文献   

14.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林漆清,宋钦兰(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综述黄芪性味温、甘,归肺、脾经,主用于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黄芪又名黄春、绵黄芪、百本、王孙等 ̄[1]。自古以来就为上等营养补品,有参芪同效之说。《陶弘景方...  相似文献   

15.
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cus Bge)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以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的黄芪、红芪及梭果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Ⅱ、Ⅲ、Ⅳ(黄芪甲苷)的量。方法 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 ℃,氮气流速3.0 L/min。结果 黄芪皂苷Ⅰ、Ⅱ、Ⅲ、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99.5%、101.4%、99.7%,RSD分别为1.8%、2.1%、1.8%、1.9%。结论 本法简单易行,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可作为黄芪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定量的方法,也可作为区别黄芪与红芪、梭果黄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黄芪散黄芪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HPLC-ELSD法、UV法控制黄芪散中黄芪的质量。结果采用HPLC法及HPLC-ELSD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各有效成分完全分离,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分别在0.68~4.52μg、1.96~9.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8.85%、98.43%,RSD分别是1.08%、1.31%( n=6)。采用UV法测定黄芪散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吸光度与其对照品的质量浓度在4.9~4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为1.35%( n=6)。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较好控制黄芪散中皂苷类成分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芪精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精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薄层光密度法测定王荣娣,阚毓铭,游德华,魏增余(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210029)主题词黄芪精口服液/分析,黄芪甲甙黄芪精口服液主要原料是中药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和A.memb...  相似文献   

19.
HPLC-ELSD法测定黄芪汤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汤颗粒剂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色谱柱:ODS(250 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柱温:50℃;检测器:Varian 380-LC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黄芪甲苷在2~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5%,RSD为2.32%。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能有效控制黄芪汤颗粒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黄芪毛状根中黄芪甲苷含量的HPLC-ELSD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转黄芪毛状根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利用HPLC-ELSD法测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转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itreoscilla Haemoglobin gene,vgb)黄芪毛状根、非转基因黄芪毛状根和山西产黄芪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差异大。结论:转vgb黄芪毛状根黄芪甲苷含量远远高于非转基因黄芪毛状根和黄芪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