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WHO的资料,全世界约有80%人口应用传统植物药进行治疗和保健。近年来,中国、南朝鲜、印度等国家全面应用科学知识和现代化技术进行药用植物的开发,使该领域充满了活力。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重要的常用药物也来源于植物,1985年植物药制剂年营业额达200亿美元,在美国四分之一的处方药中含有天然化合物。尼日利亚约9000万农民由于缺乏现代医疗条件而基本依赖传统药物治疗疾病。但药物来源既不稳定,也不充足,而且质量也不符合标准,病理和临床安全性是由民间医生  相似文献   

2.
担子菌菌丝体在含植物纤维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含糖类、蛋白质和水溶变性木质素的抗病毒剂。分子量最好为1万至150万的糖类为12%~20%,蛋白质为2.5%,水溶变性木质素为70%~85%。然后用热水提取,从提取液中分出溶于37.5%乙醇而不溶于50%乙醇的部分。再用苯基凝胶柱精制。本品用于抑制各种病毒(如人免疫缺陷病毒,疱  相似文献   

3.
石栗子Aleurites moluccana绿色豆荚的汁中存在有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它可以外用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1型和2型单纯性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生殖器疣和水痘,每日三次,每次10~500/μl,直到病灶消失。例:一男性病例患有复发性1型单纯性疱疹病毒.下唇病灶3~55mm。过去发病要持续10~14天才完全痊愈。于复发第一天外用本品治疗一次,24h后病情缓解,病灶几乎  相似文献   

4.
在加纳蛇菰科植物T.sanguinea Vahl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该植物提取物对DPPH显示自由基清除活性,且能抑制H_2O_2诱导的肝微粒体中的脂质过氧化,抑制  相似文献   

5.
一种能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的植物药由甘遂 Euphorbia kansui Liou 提取物组成。也可以由甘遂根的提取物或从提取物中分得的二萜类衍生物组成。本品能对抗 RNA 和DNA 病毒。包括单纯疱疹1型、2型和6型、肝炎 A 型、B 型、C 型、EB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流感、乙脑(日本脑炎)、狂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印度药用植物抗癌和抗病毒活性的筛选研究,给出了活性成分结构图,并基于筛选资料分析得出不同科植物抗癌和抗病毒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水茄 Solanum torvum Swartz 是广泛分布于泰国的小灌木,其果实可食用。作者从该植物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极性成分torvanol A(1)、torvoside A(2)和 H(3),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活性。水茄新鲜果实碾碎后于室温用甲醇浸泡2天,蒸去溶剂后提取物溶于70%甲醇,依  相似文献   

8.
用水解的方法从人参中得到一新呋喃酮化合物3-甲氧基-5(1-羟基)-庚基-2(5H)-呋喃酮。这一化合物是人参中的苦味道成分,从与人参相关的植物或组织培养中也能得到这一化合物,如:竹节参、西洋参、喜马拉雅人参  相似文献   

9.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干种子150g用二氯甲烷浸泡一个月,过滤、浓缩得13g提取物。经一系列硅胶层析分得油状物射干酚(Belamcandol)A(239mg)和B(87.3mg)经光谱数据和化学降解鉴定射干酚A为2.4-二甲氧基-6-((Z)-10′-十五烯基)酚〔2,4-Dimethoxy-6-((Z)-10′-penta-decenyl)phenol,1〕;射干酚B为1-O-甲基-  相似文献   

10.
漆树科植物木蜡树(Rhus succedaneaL.)的植物化学研究早有报道。作者在寻找新的植物抗肿瘤剂时发现脱脂的木蜡树核果的乙醇提取物对KB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ED_(50)<20μg/ml),进而分离出有效成分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的ED_(50)为2.0μg/ml。在此启发下对过去分离出来的许多双黄酮类化合物及  相似文献   

11.
在寻找植物来源的抗癌制剂的研究中,发现腓尼基桧(Juriperus phoenicea)嫩枝和叶的醇提物在KB细胞培养系统里显示细胞毒和抗白血病活性。结合KB细胞培养试验追踪分离有效部位,通过多次硅胶柱层析,ED_(50)由1.2微克/毫升提高到0.025微克/毫升。这一高活性部位经PMR分析认为是由二个密切相关的化合物组成。在采用逆向高速液相层析(HPLC)后才得以分离,获得二个纯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成分。与已知样品进行mp、NMR、IR对照确  相似文献   

12.
麝香为雄麝香腺囊的分泌物,其水溶性提取物musclide具有强心作用,并能激活蛋白激酶。作者发现其强心作用是由于它强化β-受体。作者曾提出musclide的强心作用机制是由于二酰基甘油作用和forskolin样作用。麝香中有香味的水不溶成分无强心作用。最近作者从麝香分得一个强蛋白激酶激活剂musclide-Al,化学结构为6-甲基-2,5-庚二醇-5-亚硫酸盐及其有关化合物。之后又合成了其同系物,并比较了这些化合物的强心作用。Musclide-Al(30μg/ml,130μmol)较musclide和麝香的强心作用为强。若预先服蛋白激酶抑制剂,musclide的强心作用则被抑制。  相似文献   

13.
木兰科植物异味南五味子(Kadsuraheteroclita)或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lata Finet Gagn)用有机溶媒(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提取物经硅胶柱层、制备性硅胶柱层、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展开剂(如乙醚、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甲苯丙酮、甲酸、甲醇、乙醇)展开,即可得到结构为(I)的新的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曾从绿薄荷(Mentha spicata,留兰香)的叶分离到地奥明(diosmin)和地奥亭-7-葡萄糖甙(diosmetin-7-glucoside),现报告分得2个罕见的黄酮甙:地奥亭-7-0-葡糖醛酸甙(diosmetin-7-0-glucuronide)和  相似文献   

15.
香茶菜属植物富含二萜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vifolia叶中分得两个对映-异海松烷型二萜化合物。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又分得两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parvifoline A(1)和parvi-foline B(2),以及一个已知二萜:rabdoloxin B(3)。  相似文献   

16.
17.
大戟科常绿灌木柳叶野扇花Sarcococca saligna(D.Don)Muell.广布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当地居民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作者从其根和茎的乙醇-水(8:2)的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Ⅰ、Ⅱ)新生物碱和一个已知生物碱(Ⅲ)。Ⅰ.柳叶野扇花肉桂酰胺(saligcinnamide),结构为(20S,2’E)-20-(N,N-二甲基氨基)-3β(3’-苯基-2’-丙烯基N-甲基胺基)孕烷:C_(33)H_(50)N_2O,白色粉末,mp156℃~160℃,[α]_D/(~25)+96°(c,0…  相似文献   

18.
人参是东亚地区(日本、朝鲜和中国)最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许多聚炔类化合物如人参炔醇、环氧人参炔醇和人参聚炔F-H已被分到。本文报道三个更新的聚炔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干的人参根粗粉(17kg)已烷热回流提取5次(每次200L),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己烷提取物170g。提取物上硅胶柱(4kg)层析,分别用正己烷、正已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和甲醇洗脱。洗脱液分成7个流份。第1流份7g(己烷),第2流份61g(正己烷-乙酸乙酯,9:1),第3流份14g(己烷-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19.
豇豆 Vigna unguiculata(L.)Walp.subsp.unguiculata 又称 V.sinensis 是一种生长在巴基斯坦的豆科植物。据报道这种植物的种子具有驱肠内寄生虫和利尿的性质,并使用于黄疸性的肝脏疾病。但对它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0.
甘松NardostachyschinensisBatalin的根茎和根在东方医药中用作镇静和镇痛药。众所周知。它富含萜类化合物。作者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新的愈创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是通过光谱方法确定的(图1)。图1甘松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Ⅰ)甘松过氧物(nardoperoxide):C15H22O4,mp129℃~130℃,[a]D+31.0°(c,0.38,甲醇)。(Ⅱ)异甘松过氧物(isonardoperoxide):C15H22O4,黄色油状物,[α]D+6.8°(c,0.33,甲醇)。(Ⅲ)甘松氧化物(nardoxlde):C15H22O3,无色油状物[a]D—16.2°(c,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