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姜黄乙醇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姜黄素(Ⅰ)和1,5-二(4-羟基苯基)-戊-(1E,4E)-1,4-二烯-3-酮(Ⅱ)。结论:化合物Ⅰ以酮-烯醇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药材姜黄中分离得到,这为姜黄黄色素的组成、定量分析、药理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和提升《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的莪术油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莪术油有效成分蓬莪术环二烯、牻牛儿酮和莪术二酮同时作为指标成分,采用Kromasil KR100-5 C18色谱术,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蓬莪术环二烯、牻牛儿酮和莪术二酮分别在24.12-120.60μg/ml和24.62-123.12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45%、99.26%和96.17%,RSD分别为2.43%、2.71%和1.88%。结论:改进的莪术油含量测定方法,是采用三种有效成分代替单一指标成分,准确可靠,能更好地控制莪术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红联用(GC-FTIR)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7种19个郁金药材挥发油进行了系统分析,共分离到101个气相色谱峰,鉴定了57个成分。首次从姜黄属植物中检测到2-蒈烯、3-蒈烯、四甲基哌啶、水合莰烯、乙酸冰片酯、乙酸异冰片酯、榄香素、异揽香素、倍半水芹烯、二苯胺、β-桉叶油烯、阿特兰酮、黄根醇和红没药酮等14个成分。  相似文献   

4.
浆果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楝科植物中的杀虫及药用活性成分。方法:分离鉴定浆果楝Cipadessa baccifera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浆果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香橙烷-4β,7α-二醇(Ⅰ),4(14)-桉烯-8α,11-二醇(Ⅱ),4,(14)-桉烯-3α,11-二醇(Ⅲ),东茛菪素(Ⅳ),3β-羟基-5α,8α-过环氧麦角甾-6,22-二烯(Ⅴ)和豆甾-4烯-6β-醇-3-酮(Ⅵ)。结论:它们都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17位侧链代谢物[17β-羟基-11β-(4-二甲氨基苯基)-17α-(1-丙炔醇基)-4.9雌甾二烯-3-酮(4)]是米非司酮口服后主要代谢物之一。本文以3,3-乙二氧基-5(10),9(11)-雌甾二烯-17-酮(5)为起始物,经环氧化、11β位芳香烃化、17位丙炔醇化、水解制得目标产物(4),中间体和产品均以红外、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药莪术为姜科姜黄属植物莪术(Curcuma Zedoaria Salisb)的根状茎,内含挥发油1~1.5%。莪术或莪术挥发油注射液对子宫颈癌有效。莪术中抗癌有效成分为倍半萜类莪术醇(Curcu-mol)、莪术二酮(Curdione)和β-榄烯(β-elemene)等。据此,沈阳药学院合成了一系列莪术酮衍生物。我们在  相似文献   

7.
孕酮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单一的孕酮受体拮抗剂,以米非司酮为先导物,3-乙撑二氧基-5(10),9(11)-雌甾二烯-3-酮为原料,经环氧化、格氏加成,加成,还原,水解5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8个目的物及12个中间体,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经红外、核磁及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8.
从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tubflora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酮(Ⅰ)、β-谷甾醇(Ⅱ)、欧朴吗素-7(Ⅲ)、豆甾烷-3、6-二酮(Ⅳ)、香草酸(Ⅴ)、豆甾-4-烯-3,6-二酮(Ⅵ)、奥伦胺乙酰化物(Ⅶ),其中化合物Ⅲ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乌藤Uvaris tonkinensis var.sub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桂层析,Sephadex LH-20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结果 鉴定为棕榈酸(I)、硬脂酸(Ⅱ)、二十四烷酸(Ⅲ)、β-谷甾醇(Ⅳ)、β-胡萝卜苷(V)、4-烯-3-酮豆甾烷(Ⅵ)、4,22-二烯-3酮豆甾烷(Ⅶ)、甘油(Ⅷ)、4-烯-3,6-二酮豆甾烷(Ⅸ)。结论 化合物Ⅱ、Ⅲ、Ⅵ、Ⅶ、Ⅷ、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中药石斛用作强壮剂和解热剂,主要来源为石斛属植物的茎。戟叶金石斛Ephemeranthalonchophylla(Hook.f)P,E.HuntetSummerh,在中国一些省亦作石斛药用。作者从该植物新鲜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的海松烷二萜化合物。Ⅰ:戟叶金石斛素A(lonchophylloidA),为2,6-二羟基海松-1(2),8(14)-二烯-3,15-二酮,C20H28O4,无色针晶(氯仿-石油醚),mp147.5℃~148.5℃,97,34°(c,1.0,EtOH)。Ⅱ:戟叶金石斛素B(lonchophylloidB),为3,16-二羟基海松-8(14)-烯-15-酮,C20H32O3,无色针晶(氯仿-石油醚),…  相似文献   

11.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I)、β-香树脂醇(Ⅱ)、豆甾-7,22-二烯-3-酮(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和胡萝卜甙(Ⅵ),还分离到2个各由一对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齐墩果烷-12-烯-28-醛-3β-羟基(Ⅶ)和乌索烷-12-烯-28-醛-3β-羟基(Ⅷ),以及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羟基(Ⅸ)和乌索烷-12-烯-3β,28-二羟基  相似文献   

12.
马鞭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马鞭草抗早孕有效成分。方法:甲醇渗漉提取,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鞭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环烯醚萜苷,分别为马鞭草苷(Ⅰ)、3,4二氢马鞭草苷(Ⅱ)和5-羟基马鞭草甘(Ⅲ)。结论:其中Ⅱ为新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Curcuma Longa L.的根茎姜黄(Tunneric)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其化学名为阿魏酰甲烷。  相似文献   

14.
莪术 Curcuma zedoaria(Berg.)Rosc.为常用中药,其根茎有行气、破血、消积之功效,用于妇女血瘀经闭。在日本用作芳香健胃药。1971年,日本 Hikino 等[J Chem Soc(c),1971:688]从莪术中分离得到蓬莪术环氧酮(zederone),并确定其结构(包括绝对构型)为Ⅰ式(中药大辞典即采用此式),此式在相当长时间内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引用。1987年,蔡阳等[Chem Pharm Bull,1987,35(2):924~927]根据蓬莪术环氧酮及其它来自莪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线,在用高分辨核磁共振仪进行再研究时,发现原文献所称的环氧环上4位的甲基与5位的氢之  相似文献   

15.
崔友  孙秀燕  张慧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7):1120-1121
目的 建立莪术油中牻牛儿酮、呋喃二烯、莪术二酮和莪术烯4种倍半萜类成分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硅胶薄层板,正己烷-醋酸丁酯(98∶2)为展开剂,香草醛硫酸试液显色。结果 牻牛儿酮、呋喃二烯、莪术二酮和莪术烯的Rf值分别为0.11、0.31、0.50、0.60。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鉴别莪术油中有效成分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和莪术二酮。  相似文献   

16.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 (Hemsl)C.Y.Wu et H.W.L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甲壳杉烷型二萜,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α、15β-二羟基-6β-乙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内酯,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rabdonervosinC)。  相似文献   

17.
姜黄[1]Curcuma longaL.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姜科植物姜黄或郁金的根茎,分布于我国南方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台湾等地。可栽培或野生于平原、山间草地或灌木丛中。本植物的块根(郁金)亦供药用。姜黄具有利胆、镇痛、杀菌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葡萄糖、果糖、脂肪油、淀粉、草酸盐等等。为探讨姜黄中的挥发油成分,我们对其根的部位进行了挥发油的提取并用GC-MS进行了测定分析,从中鉴定出51个化合物。1材料及样品制备姜黄购于天津中药店(产于四川),以圆柱形、外皮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荔枝核,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硬脂酸(I)、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Ⅳ)、豆甾烷-22-烯-3,6-二酮(Ⅴ)、3-羰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Ⅵ)、胡萝卜苷(Ⅶ)、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Ⅷ)、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2,3-dihydro-2-oxo,methyl ester(Ⅸ)、乔松素-7-新橙皮糖苷(Ⅹ)、D-1-O-甲基-肌-肌醇(Ⅺ)、半乳糖醇(Ⅻ)、肌-肌醇(ⅩⅢ);从油脂类成分中复写了12个化合物。结论 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野生盐地碱蓬汁中9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Pall)又名碱蓬、盐蒿、黄须菜(下称碱蓬),系藜科碱蓬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鲁、晋、冀、、陕、内蒙7省和东北地区,资源丰富,采集容易,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野菜,但对其营养价值缺乏了解。目前,碱蓬已加工出口,利用菜汁试制饮料。本文对东营地区野生碱蓬汁中的9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中药密蒙花(Buddleiaofficinalis)的抗菌消炎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对花蕾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齐墩果-13(18)-烯-3-酮(1),δ-香树脂醇(2),大戟烷-8,24-二烯-3-醇乙酸酯(3),α-菠甾醇(4),半乳糖醇(5)和香豆酸(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界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