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流苏龙胆Gentiana panthaica中的仙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的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与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流苏龙胆中分离得到6个[口山]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Ⅰ)、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Ⅱ)、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Ⅲ)、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Ⅳ)、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Ⅴ)和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鞘花寄生Macrosolencochinchinensis的叶中分得6种化合物,由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Ⅰ),没食子酸(gallicacid,Ⅱ),荭草素(orientin,Ⅲ),芦丁(rutin,Ⅳ),槲皮素-3-芹菜糖基芦丁糖甙(quercetin-3-O-apiosyl(1→2)-[rhamnosy(1→6)]-glucoside,Ⅴ),新西兰牡荆甙-Ⅱ(vicenin-Ⅱ,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东紫苏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穗花杉双酮(Ⅰ)、β-胡萝卜苷(Ⅱ)、迷迭香酸(Ⅲ)、2羟甲基-5-甲氧基苯基-O-β-D-喃葡萄糖苷(Ⅳ)、2-羟甲基-5-甲氧基苯基-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结论 化台物Ⅴ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东紫苏素A(bodinierine A),Ⅱ、Ⅲ和Ⅳ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合成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方法 以简单易得的香兰素为原料,通过乙酰化、硝化、甲基化、还原及缩合5步反应进行合成.结果 合成得到的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IR确证为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结论 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是一种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新型喹诺酮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5.
从益智仁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7个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命名为益智新醇(neonootkatol,Ⅶ),其它6个成分为杨芽黄素(tec-tochrysin,Ⅱ),益智酮甲(yakuchinoneA,Ⅳ),益智酮乙(yakuchinoneB,Ⅴ)和诺卡酮(nootka-tone,Ⅵ),β-谷自醇(Ⅰ),胡萝卜甙(Ⅲ),后2者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漆树科巴西植物圭亚那塔皮木Tapiriraguia-nensisAubl.的树皮和叶当地居民用于治疗麻疯、腹泻和梅毒,作者从其种子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化合物。(Ⅰ):2-[10(E)-十七烯基]-1,4-氢醌,C23H38O2,为蜡状物。(Ⅱ)(4R,6R)-二羟基-4-[10(E)-十七烯基]-2-环己烯酮,C23H40O3,透明油状物,[α]D+45.5°(c,0.004,甲醇)。Ⅰ和Ⅱ有细胞毒活性,对下列瘤谱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μg/mL)分别为:人乳腺癌(BC1):1.3和4.3;人肺癌(LU1):0.3和4.3;人结肠癌(Co12):0.8和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祁连獐牙菜Swertia przewalskii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及化学关联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纯化出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San酮(Ⅰ),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San酮(Ⅱ),1,7,8-三羟基-3-甲氧基San酮(Ⅲ),1,3,7,8-四羟基San酮(Ⅳ),1-O-β-D-吡喃葡萄糖基-7-羟基-3,8-二甲氧基San酮(Ⅴ),1-O-β-D-吡喃葡萄糖基-8-羟基-3,7-二甲氧基San酮(Ⅵ),7-O-β-D-吡喃葡萄糖基-1,8-二羟基-3-甲氧基San酮(Ⅶ),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3,8-二甲氧基San酮(Ⅷ),1-O-[β-D-吡喃葡萄糖]-1,7-二羟基-3-甲氧基S sgmk(X),木犀草素(Ⅺ),齐墩果酸(Ⅻ),乌苏酸(XⅣ)和龙胆苦苷(XV)。结论 化合物Ⅳ-Ⅷ,Ⅺ,Ⅻ,XⅣ和XV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从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tubflora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酮(Ⅰ)、β-谷甾醇(Ⅱ)、欧朴吗素-7(Ⅲ)、豆甾烷-3、6-二酮(Ⅳ)、香草酸(Ⅴ)、豆甾-4-烯-3,6-二酮(Ⅵ)、奥伦胺乙酰化物(Ⅶ),其中化合物Ⅲ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从山东济宁产的金银花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corvmbosin(Ⅰ),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Ⅱ),palmiticacid(Ⅲ),myristicacid(Ⅳ),β-sitosterol(Ⅴ),蔗糖(Ⅵ)。其中Ⅰ和Ⅱ为首次从金银花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从蛇床子醇提物中经硅胶柱层析分得5个结晶性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佛手柑内酯(bergapten,Ⅰ)、蛇床子素(osthol,Ⅱ)、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Ⅲ)、cnidimolB(Ⅳ)和别异欧前胡素(alloisoimperatorin,Ⅴ)。其中cnidimolB为非香豆素成分,其结构为色原酮,化合物Ⅴ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老鼠簕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鼠A canthus ilicif oli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快速低压干柱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IR1、H-NM R1、3C-NM R、ES I-M S鉴定结构。结果从老鼠茎的75%乙醇提取液中共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六烷酸(Ⅰ)、豆甾醇(Ⅱ)、正三十四烷醇(Ⅲ)、2-苯并唑啉酮(Ⅳ)、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香草酸(Ⅵ)、4-羟基-2-苯并唑啉酮(Ⅶ)、槲皮素(Ⅷ)。结论化合物Ⅶ是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Ⅲ、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揭示中药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s 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并开发其活性成分,对采自广西的苍白秤钩风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经硅胶、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9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2,3)反式-N-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1),1,5-二羟基-3-甲基-蒽酮(Ⅱ),商陆酸3-O-β-D葡萄糖醛酸-28-O-β-D葡萄糖苷(Ⅲ),商陆酸3--O-β-D葡萄糖-28-O-β-D葡萄糖苷(Ⅳ),商陆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Ⅴ),商陆酸-3-O-β-D葡萄糖苷(Ⅵ),豆甾醇(Ⅶ),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Ⅷ),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Ⅸ)。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仔细解析Ⅱ的二维相关谱(^1H-^1HCOSY,HMQC,HMBC),对化合物Ⅱ的碳谱数据进行了重新归属。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Ⅰ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化合物Ⅳ-Ⅵ有了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脂康胶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结合重结晶技术,从血脂康胶囊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鉴定、波谱解析以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脱水莫纳可林K(Ⅰ)、豆甾-5,22-二烯-3β-醇(Ⅱ)、莫纳可林K(Ⅲ)、3β-羟基-5α,8β-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Ⅴ)、N-[1-(四氢-5-氧代呋喃-2)-乙基]乙酰唑胺(Ⅵ)、大豆苷元(Ⅶ)、黄豆黄素(Ⅷ)、染料木素(Ⅸ)、赤藓醇(Ⅹ)。结论以上化合物除Ⅰ、Ⅲ外,均首次从血脂康胶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组胺抑制实验寻找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1D NMR、2D NMR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组胺抑制实验测定化合物抗过敏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苯丙苷类及1个苯甲醇苷成分:4-羟基-3-甲氧基苯丙三醇8-O-β-D-葡萄糖苷(guaiacyl glycerol 8-O-β-D-glucosideⅠ)、丁香酚苷(syringin,Ⅱ)、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O-(6-O-β-D-芹糖基)-β-D-葡萄糖苷[4-allyl-2-methoxyphenol-O-(6-O-β-D-apiofuranosyl)-β-D-glucoside,Ⅲ]、5,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 chromone7-O-β-D-glucoside,Ⅳ)、苄醇-O-β-D-葡萄糖苷(benzyl alcohol-O-β-D-glucoside,Ⅴ)。化合物Ⅰ~Ⅴ抑制组胺释放,IC50分别为70、61、>100、52、>100μg/mL。结论化合物Ⅰ~Ⅴ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Ⅲ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酚葡萄糖苷(bidenphenol glucoside)。化合物Ⅰ~Ⅴ具有抑制组胺释放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从草药羊红膻根中又分得2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UV,IR,1H、13CNMR,DEPT及1H-1HCOSY,1H-13CCOSY),确定这2个化合物的结构为:4-羟基-丙烯苯-(2-甲基丁酸)酯(Ⅰ),2-羟基-5-甲氧基-丙烯苯-(2-甲基丁酸)酯(Ⅱ)。Ⅰ为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素F。Ⅱ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从西北蔷薇果中首次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九烷(Ⅰ)、二十八碳酸(Ⅱ)、β-谷甾醇(Ⅲ)、19α-羟基乌苏酸(Ⅳ)、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甲酯(Ⅴ)、石吊兰素(Ⅵ)和胡萝卜苷(Ⅶ)。其中Ⅴ和Ⅵ为首次从蔷薇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花木蓝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以下化合物:3,4-二-O-(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α-和β-端基异构体约3:1的混合物(Ⅰ和Ⅱ)、ononin(7-hydroxy-4’-methoxyiso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Ⅲ)和6-O-(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α-和β-端基异构体约1:1的混合物(Ⅳ和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为首次从木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从花木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从土茯苓Smilaxglabra根茎中分得9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Ⅱ),上茯苓甙(Ⅲ),琥珀酸(Ⅳ),棕榈酸(Ⅴ),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Ⅵ),胡萝卜甙(Ⅶ)及豆甾醇和谷甾醇的混合物(Ⅷ,Ⅸ)(化合物Ⅰ另文报道)。Ⅲ为一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5,7-二羟基色原酮-3-O-α-L一鼠李糖甙,命名为土茯苓甙。Ⅵ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地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用高效液相方法确认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纯度,根据理化性质及经UV、IR、1H-NMR、13C-NMR、MS等检测确定结构。结果 分到5个化合物,分别是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Ⅱ)、萹蓄苷(avicularin,Ⅲ)、3,7,4′-三甲氧基槲皮素(3,7,4′-trimethoxyquercetin,Ⅳ)、苍术内酯酮(atractylenolidone,Ⅴ)。结论 化合物Ⅴ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苍术内酯酮,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卫矛Euonymus alatus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卫矛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1-[3-(α-D-吡哺葡萄糖氧基)-4,5-二羟基苯基]-乙酮(Ⅰ)、8-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苯乙醇(Ⅱ)、丁香酚苷(Ⅲ)、金丝桃苷(Ⅳ)、橙皮苷(Ⅴ).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鬼箭羽苷(guijianyuside),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卫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