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林间栽连及玉米黄连套种黄连生态栽培新模式.方法应用小区对比试验与生产试验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边试验边推广,建立林间栽连及玉米黄连套种黄连生态栽培技术.结果黄连栽后6年收获,林间栽连0.067 hm2产量69.5kg,比对照组搭棚栽连(67 kg)高3.7%;玉米黄连套种0.067 hm2产量168.4 kg,比对照组搭棚栽连(200kg)低15.8%.结论林间栽连、玉米黄连套种黄连栽培新模式是一种药、粮、林、畜牧业四丰收的良性循环黄连生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麻黄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荒漠地区以绿色茎校和根入药.全草含多种生物碱是提取麻黄素的原料植物。近年来,随着天然麻黄草产量急剧下降,人工栽培研究和基地建设开始兴建。麻黄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冷,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显著。麻黄育苗600株/m2,单株现价0.05~0.07元/株,产值达30~42元/m2,成本9~12元/m2,纯收入18~30元/m2。大田栽培3~5年进入产草盛期,产鲜草1.5kg/m2以上,现价2.00-2.50元/kg。被当地群众称为“小康草”。为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这一技术,将近年来麻黄入工栽培成果简…  相似文献   

3.
1992~1994年,通过对甘遂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等调研和试验研究,肯定有性繁殖优于无性繁殖,有性秋播优于春播。发现了种籽后熟,植株夏眠等生物学特性。1994年底收获表明,有性3、4年生甘达,个大、色白、粉性足,产量达254.99~344,989/m2。栽培后植物鉴定无变异。有性栽培和野生甘遂成分的初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成分相同,符合药典规定,能同等入药。总结出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为保护中药资源及药农种药致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根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结合医疗,药用研究,旨为更好挖掘药源。方法:采用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红景天根中的水解氨基酸。结果:所测18种氨基酸含量各异,且因产地,年度,野生,园栽不同而异,氨基酸总量(g/kg),通化野生(53.1)〉临江野生(50.1)〉抚松野生(46.8)〉通化多年生园栽(37.9)〉通化二年生园栽(36.2)〉临江园栽(35.9),野生皆高于园栽红景天根,其中10种药效、12种必需  相似文献   

5.
李益谦 《华夏医学》2005,18(3):344-345
目的:用复达欣和阿米卡星两种抗生素直接注射于前列腺体内,观察对前列腺感染的支原体或衣原体转阴的效果,寻找理想的抗支/衣原体药物。方法:在前列腺液中查出支/衣原体阳性的前列腺炎患者337例,分成用川参通4ml 复达欣1g 2%利多卡因1.5~1.8ml和用川参通4ml 阿米卡星0.2g 2%利多卡因1.5~1.8ml两组,分别将药液直接注入前列腺,观察各组支/衣原体阴转率情况。结果:复达欣组68例中阴转率22.1%,阿米卡星组269例中阴转率93.7%。结论:阿米卡星是前列腺内治疗支/衣原体感染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替硝唑-戊二醛根管消毒的临床观察,评价此制剂的疗效及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配制0.4%替硝唑和l%戊二醛混合液备用。随机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常规开髓,预备根管后拭干,放置蘸有替硝唑-戊二醛混合液的棉捻或纸捻,3~5天复诊,记录临床体征。无阳性体征者即进行根管充填。结果:用替硝唑-戊二醛制剂消毒根管后,患者临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一般经过1~3次封药,急性根尖周炎阳性体征消失率达86.20%~97.96%.慢性根尖周炎阳性体征消失率达84.38%~96.43%。该制剂经过2个月的观察,未见沉淀、混浊现象。结论:替硝唑-戊二醛制剂用于消毒根管,经2年临床应用观察,可使急、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体征显著改善和消失,疗效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人参、西洋参茎叶和根中皂甙溶血作用的观察,为人参、西洋参各种皂甙制作静脉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根据《中药制剂的安全试验和毒性实验》中溶血试验方法操作。结果:最低溶血浓度分别为,人参茎叶总皂甙0.40g/L,人参根总皂甙0.10g/L、西洋参茎叶总皂甙0.60g/L、西洋参根总皂甙0.10g/L、西洋参茎对原人参二醇组皂甙1.0g/L、西洋参根原人参二醇组甙0.80g/L;单体人参皂甙中--F20.12g/L,--Rg10.20g/L、--Rg20.16g/L;单体人参皂甙--Rb1、--Rb2、--Rb3、--Rd及拟人参皂甙P--F11在0.20g/L浓度时均无溶血作用。结论:人参根、西洋参根总皂甙强于茎叶总皂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加芬太尼在躁动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20例ICU躁动患者,随机分成咪达唑仑加芬太尼实验组(n:10)和咪达唑仑对照组(n=10);实验组:首次负荷量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2ug/kg静推,维持量咪达唑仑0.05~0.1mg/kg.h+芬太尼2ug/kg.h。对照组:首次负荷量咪达唑仑0.05-0.1mg/kg静推,维持量0.05-0.1mg/kg.h。记录镇静诱导前(T0),镇静诱导后5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和120分钟(T4)的HR、R、MAP、SPO2的变化,同时分别于T0和T2时抽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动脉氧分压(P0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并做OAA/S评分。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时点HR、R、MAP、SPO2、PO2和PCO2差异无显著意义;与T0时比,T1、T2和T3时两组患者HR、R和MAP下降(P〈0.05)。②两组间患者不同时点OAA/S评分与R时比较T1、T2、T3和T4时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T1、T2时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3、T4时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加芬太尼有利于提高躁动患者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诊所自从1993年~1997年的门诊患者中接待前牙桩冠失败的患者有143例.对其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下预防措施。1临床资料见表格2讨论2.1桩冠脱落。极冠脱落是指桩钉及塑料牙冠整体脱落,在52例脱落病例中,有四种常见原因,分析如下:2.1.1桩打过短:一般桩钉在根内的长度应达到牙根长度的1/3~3/4。常见桩钉过短的原因一是术者根管预备过短,有28例.二是患者牙根短.有6例。我们发现此原因造成的桩冠脱落,其桩订根内段长度均短于各同名牙冠。桩钉根内段长度必须大于同名牙牙冠长度。2.1.2磷酸锌水门汀粘固不好:水门汀的稀调…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报道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茯苓作生物工程育种,取得融合菌种,在空徽霍山县境内进行野外栽培试验的结果.亲本P1、p578经茯苓菌丝体原生质体分离、融合、标记和融合子检出、培养和鉴定等步骤后,制成栽培种F1、与P1、P578同时进行了对比栽培。试验结果:P1均产为0.5kg/窖,P578为2.20kg/窖;F1为1.73kg/窖;F1产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产量不够理想,对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栽培方式对当归地上部分和根的生长动态以及当归麻口病、早薹率、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垄作、沟植、覆白色地膜、覆黑色地膜4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与平作比较,分析栽培方式对当归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黑色地膜覆盖对当归株高、地上部分和根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白色地膜覆盖。垄作对麻口病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黑色地膜覆盖有提高早薹率的现象。覆黑色地膜的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平作增加4650kg/hm2,增产率达33.4%;覆白色地膜的处理产量次之,较对照增加3372.2kg/hm2,增产率达24.3%,沟植和垄作的增产作用不显著。结论在当归栽培中应大力推广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甲硝唑液对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根管治疗基础上,用复方甲硝唑液对根管及瘘管进行冲洗治疗218例瘘管型根尖周炎。结果:患牙经复方甲硝唑液冲洗,根管封药,充填后治愈率达96.3%。根充1年后随访,有效率达98.6%。结论:复方甲硝唑液瘘道冲洗配合常规根管治疗对瘘管型根尖周炎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在口腔科临床上,常见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前牙牙冠折断。作者将折断的离体牙冠通过根管罗纹桩连结,重新粘固于牙根上。这种方法修复后的牙齿在外形、色泽、功能上均优于传统的桩冠修复方法。1材料与方法从1993年以来的二年间,在临床上收治门诊病人37例,均为前牙、其中上颌牙34例,下颌牙3例最小13岁,最大74岁。1.1材料:高体牙冠、根管罗纹桩,水门汀。12方法:1.2.1患牙进行严格的根管治疗,治愈根尖病变,根管严密充填。2.2.2进行根管预备,使罗纹拉插入根管的深度为其全长的2/3左右。12.3将离体牙冠进行髓腔预备,使之与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脊柱侧弯手术术中唤醒试验(wake up test,WUT)的麻醉方法。方法12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全麻诱导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1.0~2.0mg/kg、芬太尼2.0~4.0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静脉注射,插管前用2%丁卡因3.0mL做喉部表面麻醉。麻醉维持异丙酚4.0~8.0mg/(kg·h)^-1,瑞芬太尼0.2~0.5μg/(kg·min)^-1氧化亚氮:氧气=1:1,辅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唤醒前10min将异丙酚减量5min时异丙酚和氧化亚氮停用,将瑞芬太尼减至维持量的1/4。结果唤醒成功用时为(582±70)s。唤醒质量均满意。结论这种麻醉方法用于唤醒试验平稳、安全和可控性强,且技术成熟,操作方便,不失为一种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有效提取金线莲RNA,为研究内生真菌促进其生长机制奠定基础。方法:CTAB法制备RNA,1%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仪照相。结果:提取的RNAA260/A230为2.054,A260/A280为1.818,产量达154.35μg/g。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结论:用该方法能高质高量地制定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的药用植物RNA。  相似文献   

16.
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诱导子水杨酸(SA)、酵母提取物(YE)、AgNO3和CaCl2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毛状根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紫外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SA能明显促进Rb1、Re、Rg1和Rd 4种单体皂苷的积累,而且能促进人参皂苷分泌到细胞外并在培养液中积累。YE和10mmol/L AgNO3不但能促进人参毛状根中总皂苷含量和单体皂苷的积累,还能促进人参皂苷的外泌。CaCl2在较低浓度下(1.Ommol/L)明显促进总皂苷和单体皂苷的积累,但随着CaCl2浓度的增高这种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结论:诱导子可能是调节人参毛状根中皂苷积累的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检测其在真核细胞CHO中的表达。方法:根据人VEGF—C cDNA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克隆乳腺癌细胞MCF-7VEGF—C基因的cDNA,回收PCR产物连接于克隆载体。扩增,质粒提取,酶切鉴定并进行基因序列鉴定。酶切回收VEGF—C cDNA全长的基因片段,与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连接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pcDNA3.1(-),VEGF-C转染至CHO细胞中,G418加压筛选培养。最后用Westerm—blotting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以及裂解细胞中的VEGF-C蛋白。结果:基因测序证实RT-PCR产物包含VEGF-C cDNA全长。重组peDNA3.1(-)中含 有VEGF—C cDNA全长序列,Westem—blotting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以及细胞内有VEGF-C蛋白存在。结论:成功构建了人类VEGF-C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到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儿外科多发的一种疾病,我院采用一点穿刺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80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80例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45天~1岁26例,1~6岁49例.6岁以上5例,体重4~20kg,其中5例巨结肠造疾术后。80例手术均为改良的Duhumds氏手术,即直肠后结肠拖出,直肠结肠前壁钳夹术.手术时间1.5一5小时。1.2术前30分钟肌往阿托品0.01mng/kg,非那根1mng/kg,安定0.2~0.4mg/kg,入手术室测定生命体征后吸氧。给予羟丁酸钠60~80mg/kg,静注或氯胺酮5~8mg/kg肌注,然后行硬膜外…  相似文献   

19.
皮下埋植剂是一种具有高效、长效、简便和可逆优点的一种新型节育技术。它不会因使用不当而脱落,也不能随意取出。适合不宜上环或采取其它避孕措施经常失败而必须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我站1994年1月~12月共埋植国产Ⅱ型皮埋型294例,现将临床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选择在22~39周岁,已生育一个子女以上,身体健康无自体激素禁忌症,月经规律,并能按时随访的自愿接受本方法避孕的育龄妇女。1.2制剂上海达华药厂生产的2根型炔诺孕酮硅胶棒(国产Ⅱ型),每根含75mg左炔诺孕酮,有效期3年。1.3埋植时间月经期或月经…  相似文献   

20.
IL-1B-31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基因(IL-1B)启动子区域-3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在中国南方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85例胃癌患者与26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取基因组DNA,IL-1RN基因型采用PCR方法直接确定。IL-1B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型。结果:IL-1RN基因有5种基因型,分别是1/1、1/2、1/3、1/4、2/2型,其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81.9%、14.6%、7.0%、1.8%和1.1%。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81.6%、16.5%、0、0.8%和1.2%。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IL-1B基因-31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21.8%、48.6%和29.6%。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7.9%、48.8%和23.3%。与C/C型比较,携带T/T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63.3%(OR=1.633,95%CI=1.014~2.628)。这一危险性在高年龄组、男性、饮酒、HP感染阳性、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中更为显著。结论: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3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该人群胃癌易感性相关;未发现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