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腺梗豨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IR,1H、13CNMR、MS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对映-16β,17,18-三羟基-贝壳杉-19-羧酸(I)、对映-1 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Ⅱ)、奇任醇(Ⅲ).结论其中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从腺梗Xi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中分得8个化合物,根据IR,^1H,^13CNMR,2DNMR,MS光谱分析鉴定为Xi莶醚 ,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β-谷甾醇,单棕榈 甘油酯,豆甾醇,阿魏酸,奇任醇,琥珀。其中Ⅰ为一个新化合物,Ⅳ,Ⅶ和Ⅷ为次首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腺梗X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IR,1H,13CNMR,MS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对映-16β,17,18,-三羟基-贝索杉-19-羧酸(I),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Ⅱ),奇任醇(Ⅲ),结论:其中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莶草为菊科莶草属植物 ,一年生草本 ,分为莶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莶 S.pubescens Makino及毛梗莶 S.glabrescens Maki-no。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学者从中分离了 40余种二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贝壳杉烷 ,海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具有抗炎、降压、舒张血管、抗疟、抗生育、免疫抑制和抗菌等生理活性[1] 。已报道了从腺梗莶中分离了 3个化合物[3 ] ,本文将继续报道 4个化合物。1 仪器与材料原料采自吉林省抚松县 ,原植物由吉林大学药学院生药室张竟敏主任鉴定为腺梗莶S.pubescens Makino。仪器 :Kofler显微熔点测定…  相似文献   

5.
6.
腺梗豨莶为菊科植物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主要含贝壳杉烷型和右松脂烷型二萜类、有机酸及酯类、黄酮类、双色满类、甾醇类等化学成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腺梗豨莶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为腺梗豨莶的化学、药理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腺梗Xi莶的乙醇浸膏中又分得2个新化合物,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结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的结构,分别为12-羟基奇任醇和2-酮基-16-乙酰基奇任醇。  相似文献   

8.
从腺梗豨签Siegesbeckiapubescens的乙醇浸膏中又分得2个新化合物,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结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的结构,分别为12-羟基奇任醇和2-酮基-16-乙酰基奇任醇。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从腺梗議莶地上部分分到5个化合物,根据IR、1H,13CNMR和MS等光谱测定鉴定为二香草基四氢呋喃(epoxyligna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丁香醛(syringic aldenyde,Ⅲ)2-氨基-3(3′-羟基-2′-甲氧苯基)-1-丙醇[2-amino-3(3′-hydroxy-2′-methoxyl phenyl)-1-propanol,Ⅳ],D-甘露醇(D-mannitol,Ⅴ),其中Ⅰ,Ⅲ,Ⅳ和Ⅴ系首次从该植物地上部分得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从腺梗Xi莶地下部分分到5个化合物,根据IR、^1H,^13CNMR和MS等光谱测定鉴定为二香草基四氢呋喃、槲皮素、丁香醛2-氨基-3(3’-羟基-2’甲氧基苯)-1-丙醇,D-甘露醇,其中Ⅰ、Ⅲ、Ⅳ和Ⅴ系从该植物地上部分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腺梗Xi莶茎叶的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生药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黄色油状物,此油状物应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62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结论:用归一化法计算每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1,2,3,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α,4aα,8aα)-蔡含量最高达19.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腺梗豨莶茎叶的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 :生药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黄色油状物 ,此油状物应用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仪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 62种化合物 ,鉴定出其中 1 4种化合物。结论 :用归一化法计算每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 1 ,2 ,3,4a,5,6,8a-八氢- 7-甲基 - 4-亚甲基 - 1 - (1 -甲基乙基 ) - (1 α,4aα,8aα) -萘含量最高达 1 9.1 7%。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番荔枝科植物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 Linn.)树皮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分离到6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贝壳杉烷型二萜,1个生物碱,5个二萜I,II,III,IV,V分别为(-)-kaur-16-en-19-oic acid,16a-hydro-19-acetoxy-ent-kauran-17-oic acid,(-)-kauran-19-al-17-oic acid,ent-19-carbomethoxykauran-17-oic acid,19-hydroxy-16a-(-)-kauran-17-oic acid,生物碱为xooglaucine.结论:萜IV ent-19-carbomethoxykauran-17-oic acid,,萜V 19-hydroxy-16a-(-)-kauran-17-oic acid和生物碱oxoglauci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 (Hemsl)C.Y.Wu et H.W.L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甲壳杉烷型二萜,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α、15β-二羟基-6β-乙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内酯,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rabdonervosinC)。  相似文献   

15.
凤尾草 Pterismultifida Poir.为蕨类植物。民间及临床用全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 ,消肿止痛 ,凉血止血 ,治疗痢疾、扁桃体炎、肝炎 ,其根茎用于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效佳。目前 ,国内外报道凤尾草同属植物普遍含有贝壳杉烷 (烯 )化合物 ,具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1~ 5] ,而对凤尾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课题借鉴国内外的研究 ,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检测手段 ,对凤尾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仪器原植物采自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生药室鉴定。熔点用 Bu CHI Melting Point B- 5 4 0型仪器测…  相似文献   

16.
广西甜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S.Lee)叶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广西甜茶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西甜茶叶中分离得到3个对映-贝壳杉型二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化合物1为对映-16α,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ent-16α,17-dihydroxy-kauran-19-oic acid),化合物2为对映-贝壳杉-3α,16β,17-三醇(ent-kauran-3α,16β,17-3-triol),化合物3为对映-13,17二羟基-贝壳杉-15-烯-19-羧酸(ent-13,17-di-hydroxy-kauran-15-en-19-oic acid)。结论化合物1,2,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建立一种HPLC-ELSD分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番荔枝属植物树皮中4种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80A Extend-C18柱,0.3%冰醋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0 min,60%~0%(A);40%~100%(B)],流速0.6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 4种贝壳杉烷型二萜与相邻杂质能较好分离,理论塔板数按16α-hydro-19-acetoxy-ent-kauran-17-oic acid(Ⅲ)计算不低于49 000.贝壳杉烷型二萜成分以海南产圆滑番荔枝中含量最高.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分析准确,适合于该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植物中各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腺梗豨莶萜二醇酸降压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采用血流动力学方法 ,观察腺梗莶萜二醇酸对家兔的降压作用、心率减慢作用及其对全血及血浆粘度的影响。结果 :腺梗莶萜二醇酸十二指肠给药能使家兔 ABP、L VSP、± dp/ dtmax、HR、DBP都呈下降趋势 ,降压速度与剂量呈正性相关 ,并使家兔全血粘度 (低切、中切、高切 )下降。结论 :腺梗莶萜二醇酸是腺梗莶降压的有效成分 ,使全血粘度降低 ,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甲醚(Ⅰ)、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Ⅳ)、槲皮素(Ⅴ)、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Ⅶ)、山柰酚(Ⅷ)、正三十烷醇(Ⅸ)、正三十四烷酸(Ⅹ)。结论化合物Ⅰ、Ⅱ、Ⅸ、Ⅹ为首次从胡枝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