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是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以叶入药,江西民间长期以来取其叶片制茶叶饮料,具有多种保健作用。为了寻找青钱柳的有效成分,阐明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青钱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青钱柳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柱色谱等方法从其嫩叶提取物中分离到6个酚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为原儿茶酸(Ⅰ)、香草酸(Ⅱ)、反式对羟基桂皮酸(Ⅲ)、岩白菜内酯(Ⅳ)、3'-O-(E-4-coumaroyl)-quinic acid(V)和5’-O-(E-4-coumaroyl)-quinic acid(Ⅵ),除香草酸外其余均是首次从青钱柳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简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青钱柳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简报舒任庚(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青钱柳,化学成分,甜味剂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系胡桃科青钱柳属的乔木植物,现仅存一种,为我国特产。其叶甘甜滋润,能生津止渴...  相似文献   

3.
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n)Iljinskaja]叶的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综合应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糖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乙基-4-甲基戊酯-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胡桃苷E(2)、(4S)-α-松油醇-8-O-α-L-呋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4S)-α-松油醇-8-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子香酚-O-β-D-呋喃芹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6)、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醛酸苷(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醛酸苷(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青钱柳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钱柳中异槲皮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阿福豆苷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阿福豆苷为内参物,建立阿福豆苷与异槲皮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异槲皮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计算(计算值),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3种黄酮含量(实测值),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经测定异槲皮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阿福豆苷在药材中的含量分别为1.403,1.314,1.633 mg/g;5批青钱柳药材中3种异黄酮的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外标法测定阿福豆苷,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异槲皮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含量进行质量评价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5.
从水杨梅根中分得4个成分,经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quinovicacid-3β-O-(3',4'-iso-propylidene)-β-D-fucopvranoside(Ⅰ)quinovicacid-3β0-O(2',3'-O-isopropylidene)α-O-isopropylidene)-α-L-rhamnopyranoside(Ⅱ),quinovicacid-3β-O-β-D-fucopyranodise(Ⅲ)quinovicacid-3M),quinovicacid-3β-O-β-D-glu-copyranosyl-(28→)-β-D-glucopyranosylester(Ⅳ),其中Ⅰ和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紫丁香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2′R)-2(2′-羟基二十四碳酰氨基)十八碳-1,3,4-三醇[2S,3S,4R,2R,2′R-2-(2′y-droxytetracosnovlamino)-octadecane-1,3,4-triol,I],5α,8α-表二氧-(22E,34R)-麦角甾-6,22-烯-3β-醇(ergos-terol peroxide,Ⅱ)、(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ergosterol,Ⅲ),硬脂酸(stearic acid,Ⅳ)。结论 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本属真菌中获得。体外表明,化合物Ⅱ显示弱的抗HIV-1活性。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的水溶性部位经大孔树脂柱层析,Rp-18HPLC柱层桥分得4个化合物,经FABMS,IDNMR和2DNMR谱的测定,确定3个三萜皂甙的结构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I),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Ⅱ)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Ⅲ)。另一化合物确定为绿原酸四乙酰化物(Ⅳ)。药理实验表明以上化合物对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水杨梅根中分得3个成分,经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quinovicacid3β-O-β-D-fucopy-ranosyl-(28→1)β-D-glucopyranosylester(Ⅰ),quinovicacid3β-O-α-L-rhamnopyranosyl-(28→1)-β-D-glucopyranosylester(Ⅱ)和quinovicacid3β-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α-2α干扰素(α-2αIFN)及白介素-2(IL-2)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方法 单纯应用25%足叶草脂局部涂抹与25%足叶草脂、α-2αIFN或IL-2联合用药,随访6个月,观察CA复发情况。结果 1组复发率为40.9%,Ⅱ组复发率为12.9%,Ⅲ组复发率为12.4%。Ⅱ组或Ⅲ组CA复发率与Ⅰ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CA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α-2αIFN、IL-2是预防CA复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从中药三棱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2个水溶性成分,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5-胆酸甲酯毛-3-O-β-D-葡萄糖难酸-(1→4)-α-L-鼠李糖式(Ⅰ);△5-胆酸甲酯-3-O--β-D-葡萄糖式(Ⅱ)。Ⅰ和Ⅱ为2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从黑参中提取分离出3种酚甙化合物,经化学试验和光谱鉴定它们的结构为β-(3′,4′-di-hydroxyphenyl)ethyl-O-α-L-rhamn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Ⅰ),acteosideisomer(Ⅱ),plantainosideC(Ⅲ)。  相似文献   

12.
崔保松  李帅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1):2132-2136
目的 研究我国特有植物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和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青钱柳叶具有调血脂活性部位中分离和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pterocaryoside B(1)、青钱柳酸B(2)、2α-羟基乌苏酸(3)、arjunolic acid(4)、乌苏酸(5)、齐墩果酸(6)、蒲公英萜醇(7)、6, 9-dihydroxy-7-megastigmen-3-one(8)、loliolide(9)、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0)、山俞酸甘油单酯(11)、β-谷甾醇(12)。结论 化合物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合素αⅡbβ3缺陷对血小板由内到外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细胞中转染cDNA的存在、表达及细胞结合PAC-1、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的能力。结果: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整合素αⅡbβ3明显低下,且血小板在ADP激活后不能结合PAC-1,转染β3和αⅡb(突变αⅡb^R995A或正常αⅡb)cDNA的CHO细胞株分别表达αⅡb^R995Aβ3和αⅡbβ3,并且突变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αⅡb基因30外显子上第3077和3078位碱基由CG突变为GC,导致第995位精氨酸被替换为丙氨酸;在未活化的情况下,αⅡbβ3 CHO细胞几乎不结合PAC-1,但能结合Fb,而αⅡb^R995Aβ3 CHO细胞能结合PAC-1,且Fb明显增加。结论:αⅡb^R995A突变能诱导血小板内到外信号传导,使αⅡb^R995Aβ3表现为激活型受体;而GT患者却因整合素αⅡbβ3缺陷使αⅡbβ3介导的血小板由内到外信号传导受阻,使该GT患者表现出血小板聚集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乌泡子Rubus parkeri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和MCI树脂柱层析进行分离,以EIMS和NMR谱进行了鉴定。结果: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得齐墩果酸(I)、蔷薇酸(Ⅱ)、2α,3α,19α-三羟基齐墩界-12-烯-28-酸(Ⅲ)。结论:以上均为该植物化学成分的首次报道,其中Ⅲ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桂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UV,IR,MS,NMR)鉴定各化合物结构。从桂枝95%乙醇浸膏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结果:分别鉴定为:肉桂酸(I)、2-甲氧基肉桂酸(Ⅱ)、1,4-二苯基-丁二酮(Ⅲ)、香豆素(Ⅳ)、β-谷甾醇(Ⅴ)、丁香醛(Ⅵ)、5α,8α-过氧化麦角甾醇(Ⅶ)、2-甲氧基苯甲酸(Ⅷ)、6β-羟基-4-烯-3-豆甾酮(Ⅸ)、原儿茶酸(Ⅹ)、胡萝卜苷(Ⅺ)。结论:化合物Ⅱ、Ⅲ、Ⅷ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Ⅶ为首次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从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根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根据光谱学分析分别鉴定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e,Ⅱ)、大黄素(emodin,Ⅲ)、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Ⅳ)、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Ⅴ)、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Physcione8-O-β-D-glucopyranoside,Ⅵ)、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Ⅶ)、决明酮8-O-β-D-吡喃葡萄糖苷(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Ⅷ)、2,3,5,4′-四羟基芪2-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Ⅸ)、没食子酸甲基酯(methylgallate,Ⅹ)和吲哚-3-(L-α-氨基-α-羟基内酸)甲酯[Indole-3-(L-α-amino-α-hydroxypropionicacid)methylester]。其中,化合物Ⅺ为新的天然产物。上述蒽醌和萘类化合物以及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Ⅻ)、大黄酸(rhein,)、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aloe-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大黄酚8-O-β-D-(6′-O-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6′-O-malonyl)glucopyra-  相似文献   

17.
生藤中新甾体皂苷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生藤茎的95%EtOH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等方法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二十烷酸酯(I),2α,3β,23-三痉基-齐墩果-12-烯-28-酸(Ⅱ),2α,3β,23-三痉基-乌苏-12-烯-28-酸(Ⅲ),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Ⅳ),硬脂酸(V),葡萄糖(Ⅵ)和蔗糖(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只化合物I为1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青钱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庆  宋芸娟 《华夏医学》2004,17(3):451-453
青钱柳是我国独有珍稀植物,笔者对国内学者对青钱柳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进行了概括,总结了目前进行青钱柳人工林资源培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青钱柳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了目前青钱柳研究中常用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体外评价方法如清除自由基、还原金属离子、抑制脂质过氧化,细胞模型评价方法和体内评价方法,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青钱柳抗氧化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药代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TNF α)药代动力学而建立生物样品中nrhTNFα的检测方法。方法 (1)方法Ⅰ(RA):动物肌注^125 Ⅰ标记的nrhTNFα后,测定各生物样品中的总放射活性;(2)方法Ⅱ(HPLC-RA);上述生物样品无经HPLC分离后,收集并测定其中^125Ⅰ-nrhTNFα部分的放射活性;(3)方法 ⅢELISA法。结果 RA,HPLC-RA法检测的nrhTNFα质量浓度与放射性呈直线相关(RA,r=0.999HPLC-RA,r=0.999)。ELISA法证明nrhTNFα的酶联免疫检测药盒适用于nrhTNFα的检测,nrhTNFα的标准曲线与nrhTNFα的标准曲线显正相关,r=0.994,这一检测系统与其他细胞因子包括IFNα,TNFβ,IL-2和IL-6无交叉反应。结论 RA,HPLC-RA和ELISA法均可作为nrhTNFα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