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犬心尖在左室扭转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4只实验犬麻醉状态下,用电加热器对其心尖进行加热,使加热区心肌完全坏死.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加热前、后左室扭转的角度,并在心尖心肌坏死区检测心尖旋转的角度.用应变率评价左室心肌收缩功能.通过比较加热前、后的左室扭转变化来评价心尖在左室扭转中的作用,并根据心尖旋转减低的百分比分析心尖旋转主要是主动旋转还是被动旋转.结果 心尖加热后,左室扭转由13.8°±2.3°减低为7.2°±3.3°(P<0.001),是由于心尖旋转减低所致(由12.4°±2.9°减低为4.9°±3.2°,P<0.001);心尖加热后,加热区收缩期应变率由(-1.83±0.72)s~(-1)减低为(-0.78±0.46)s~(-1)(P<0.001).结论 心尖在左室扭转中起重要作用;心尖旋转包括主动旋转和被动旋转,主动旋转为心尖旋转的主要组成部分;心尖主动旋转的力源于心尖本身的收缩,心尖被动旋转为心尖上部心肌驱使心尖发生的旋转.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维超声(3DE)对44例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MV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测定,并与M型超声(MME)、二维超声(2DE)和核素心血池造影(RNA)对照研究.结果表明:MME、2DE、和3DE对正常人左室收缩期容量(VES)、舒张期容量VED和射血分数(EF)的测量,三种方法均为准确,可靠,但对有病理改变的心脏病患者,3DE所测左室射血分数较为准确。3DE有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检测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定量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估测犬的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对犬的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采集7只犬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在5种不同心肌收缩力状态下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图像,同步记录右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axdp/dt),并作为金指标。QLAB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长轴方向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V)、平均峰值应变率(SR)和平均峰值应变(S),并与右室maxdp/dt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应用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V、SR、S增加,应用艾司络尔(esmolol)上述各指标明显下降。与maxdp/dt相关分析表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段收缩期V、SR和S与dp/dt显著相关,但以SR最显著。结论超声应变率显像技术可定量估测右室长轴收缩功能,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SR是无创性估测右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左室dp/dtmax、射血分数(EF)对比,研究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量的心肌应变率(SR)评价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EF在0.4~0.54之间无症状的二尖瓣反流(MR)患者31例为早期LVSD组,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成人33例。分别测量MR血流频谱估测左室dp/dtmax(CWdp/dtmax);EF值;心尖4腔及2腔切面12个室壁节段的SR收缩期峰值。 结果早期LVSD组EF(46.1±5.8)%,CWdp/dtmax为(167.5±40.6)kPa/s,左室壁各节段的SR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CWdp/dtmax 172.9kPa/s为标准,低于172.9kPa/s的A组SR明显低于B组,且A组SR与CWdp/dtmax的相关性较SR与EF相关性好。 结论心肌SR对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优于CWdp/dtmax及EF,SR可作为评价早期LVSD的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36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均行M型超声(ME)、二维超声(2DE)和RT-3DE检查,并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结果ME和2DE、RT-3D检测心衰组患者的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组LVEDV、LVESV值明显高于正常组,LVEF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T-3DE为临床上定量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重构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准确可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矫正的主动脉血流参数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与左室收缩功能(LVEF)的关系,我们在25例上常人(A组)、30例陈旧性心梗(B组)和26例扩张型心肌病(C组)中,利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了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血流参数(Vp、MAC)及由容积和面积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显示,矫正后的主动及血流参数与LVEF高度相关(r=O.71~0.89、p<0.001)。结论: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更能准确反映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缺血后处理(IPostC)及缺血预适应(IPreC)对顿抑心肌犬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 21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阻断15 min,再灌注120 min,随机分3组:对照组(Con组),无干预;IPostC组,再灌注开始前进行3次再灌注30 s,缺血30 s;IPreC组:阻断前进行4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RT3DE检测左室整体(EDV)和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收缩末容积(ESV和rESV)及射血分数(EF和rEF).结果 再灌注后120 min左室EDV、ESV和EF恢复至基础值,但顿抑心肌节段的局部rEDV、rESV和rEF未完全恢复.IPostC 组比Con组恢复的快,且与IPreC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IPostC具有与IPreC相似的促进犬顿抑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恢复的作用.RT3DE可以定量检测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定量分析并比较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缺血与梗死心肌收缩期应变(ε)和应变率(SR)变化,探讨其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组11例、心梗组21例,对照组20例。分别测量缺血、梗死和正常心肌的收缩期应变率(SRsys)、收缩期应变(εsys)和最大应变(εmax)。结果缺血、梗死心肌的SRsys、εsys和εmax的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心肌(P〈0.01);梗死心肌较缺血心肌SRsys、εsys和εmax的绝对值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SRI测得SRsys、εsys和εmax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并且有助于区分缺血与梗死心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6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及67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分别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分析比较各种方法所测左室整体、局部收缩功能参数及同步性参数。结果 RT-3DE与双平面Simpson’s法的相关性高于其与M型超声的相关性。RT-3DE估测左室容积低于常规超声。RT-3DE测量从基底段至心尖段容积呈递减趋势,射血分数呈递增趋势;冠心病组的梗死节段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和整体收缩末期容积均高于正常组相应节段,各节段射血分数均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均P0.05)。冠心病组左室16节段从QRS波起点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差值(Tmsv 16-SD、Tmsv 16-Dif),以及用R-R间期校正后的Tmsv 16-SD%、Tmsv 16-Dif%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多支病变患者均高于单支病变(均P0.05)。结论 RT-3DE能更加精准、客观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集59例ASD患者(其中封堵术28例,修补术31例)及33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心室全容积成像,测量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比较手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ASD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ASD封堵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补组较术前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SD患者术前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降低,术后封堵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修补组较术前改善但仍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应用多普勒获取左室射血时间与二尖瓣返流持续时间比值评价左室收缩功能。47例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返流者,根据返流大小分为轻、重度返流者。结果表明:应用多普勒获取校正LVET/MR-d比值与超声心动图双平面面积-长度Simpson法估测LVEF在全部受检者及轻、重度返流组分别存在较好相关性(r=0.65、SEE17%;r=0.80SEE9%;r=0.68SEE19%),同时根据校正LVET/MR-d比值估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存在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因此用校正LVET/MR-d比值可用于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TDE)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下行速度,评价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38例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二尖瓣环收缩期下行速度(MAV)进行测量,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两腔心切面上的二尖瓣环间隔、侧壁、前壁和下壁处,并计算各点均值。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各点的收缩期下行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以前壁、间壁处为明显。其二尖瓣环下行速度的均值(MAV-m)与Simpson方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EF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P<0.01)。结论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下行速度,可作为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应变(ε)和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比较ε与SRI检测局部心肌节段性功能异常的敏感性。 方法分别获得30例HC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四腔及长轴切面图像,在应变及应变率模式下测量各室壁基底、中间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收缩期峰值ε等参数。 结果收缩期峰值ε与SRs检测出的心肌功能异常的节段较为一致,但ε检出功能异常及矛盾运动的敏感性更高。并且,室间隔中部收缩期峰值ε与室间隔肥厚的程度呈正相关(r=0.74,P〈0.001)。 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准确地评价HCM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应变成像技术可以更加敏感地检测局部心肌功能的异常,更好的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平面位移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超声心动图对35例心肌梗塞患者和70例正常人的收缩期左侧房室干面位移进行测量以评价左室收编功能。在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上,测量房室平面间隔处(AV-S)、侧壁处(AV-L)、前壁处(AV-A)和后壁处(AV-P)各点处位移数值,并计算各点的均值(AV-m)。结果发现:1.心梗患者各点的位移及均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发现不同部位的心梗,其房室平面各点位移下降的程度亦不同。2.将全部受检者的AV-m与2DE所测得的EF进行相关分析,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87(P<0.001);此外,将11例心梗患者的AV-m与核素测得的EF进行相关分析,亦存在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91(P<0.001)。结果表明:测量左侧房室平面位移可评价心梗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及重复性.方法 38例研究对象分成三组A组8例,系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多壁段收缩活动异常者,其中3例并有室壁瘤;B组10例,系左室明显增大且整体收缩活动普遍减弱者;C组20例,系正常对照.使用Philips Sonos 7500 RT-3DE系统采集三维图像,利用TomTec 4D Cardio-view RT 1.0 软件,采用心尖长轴等角度旋转多平面法(2、4、8、16平面法),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计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改良Simpson氏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 Teichholz 法测值比较.结果 1.三组研究对象均显示Tom Tec2平面法的LVEDV偏小,与4、8、16平面法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1);4、8、16平面法的测值间差异则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A、B两组RT-3DE与2DE的LVEF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且有很好的相关性(r=0.973,P<0.001),但2DE测得的LVEDV、LVESV均偏低;A、B两组RT-3DE与M-型超声上述各项测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M-型测得的左室容积偏大,EF存在高估或低估现象;C组显示3种方法之间各项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RT-3DE与2DE的LVEF较M-型超声有更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20,0.875);4.Tom Tec 4平面法的LVEDV、LVESV、LVEF 同一观察者两次测值间均无显著差异,且有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2、0.920、0.916,P均<0.001);平均测量相对误差分别为6.54%、1.16%、3.2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新技术通过全容积成像方式可以快捷地显示心脏立体结构,检测左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方法准确可行,测量取Tom Tec 4平面法比较恰当,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心室扩大伴整体收缩功能减弱时更显示其优点.  相似文献   

16.
18只实验犬于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后,进行了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心外膜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和左室造影的同期对比研究,应用三种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结果显示:冠脉结扎前,2DE和左室造影所测EDV、ESV、SV和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0.88和0.94,3DE和左室造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4,0.92,和0.96;冠脉结扎后,2DE和左室造影测值的相关程度显著下降(r分别为0.84,0.82,0.80和0.85),但3DE和左室造影的相应测值仍高度相关(r分别为0.89,0.87,0.87和0.91),表明当左室形态正常时,2DE和3DE均可准确测量左室容量和收缩功能,但当左室出现显著节段性运动异常时,3DE的准确性明显高于2DE,从而为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测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42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结果:DCM全组及各组EF、FS均明显下降,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组相差非常显著:心功能Ⅱ级组SV、CO、C1略增高;Ⅲ置级组SV下降,CO、CI正常;Ⅳ级组SV、CO、CI均下降明显,相差显著。提示:DCM心功能Ⅱ、Ⅲ级时,心肌收缩力下降,但心脏代偿功能好,心排量正常:Ⅳ级时心肌纤维收缩无力,心排严重不足,处于失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围观察48例经右心导管测压的先心病患者(28例继发有肺动脉高压)和30例正常人的左心功能。结果表明:继发有肺动脉高压(PH)的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及左室短袖缩短率(LVF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不伴PH之患者上述测值则无明显改变;且肺动脉舒张压与LVEF及LVFS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283(P<0.01),r=-0.6326(P<0.01)。结论认为;PH可致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PH引起的室间隔运动异常、肥厚、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