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经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前后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58例患者按入选单双数排序分为1ABP组、常规药物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5—10天,应用酶联吸附免疫法试验(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心功能测定:采用Swan2Ganz漂浮导管测定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各组NT—proBNP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IABP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后NT—proBNP值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ABP组治疗后NT—proBNP每日下降幅度均较常规药物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IABP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动脉收缩压(SBP)、心脏指数(CI)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ABP组治疗后MPAP和PCWP各值下降幅度均大于常规药物治疗组,SBP及CI上升幅度大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ABP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泵功能及降低血NT—proBNP值,NT—pro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衰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和NT—Pro 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2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及50例对照组,测定人院时血浆NT—proBNP及LVEDD、LVESD、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CHF组总体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I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5)。CHF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NT-proBNP的水平对C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阳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 N 末端脑钠肽(NT - proBN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F 和 NT - proBN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F 高于对照组,NT - proBN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后其血浆NT—proBNP的变换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给予新活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浆NT—proBNP的变换趋势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X2=9.1636,P=0.002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t=2.6744,P=0.0099)。在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3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30例正常体检的人员(对照组),将患病组统称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脑钠肽水平、心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本院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心力衰竭实行检查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血浆脑钠肽浓度心力衰竭组高于心肌梗死组,同时对照组的脑钠肽浓度低于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浆脑钠肽浓度逐渐升高,心力衰竭组NYHA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浓度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浓度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判断指标,并且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及时地测定患者的脑钠肽浓度高低,有利于及时地做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rhBNP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rhBN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冻干rhBNP(新活素)1.5μg/kg静脉冲击,0.0075μg/(kg·min)持续静注24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用药24h后血流动力学、尿量、心功能改善情况,血肌酐及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rhBNP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rhBNP组治疗后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血NT—proBNP分别是(99±6)bpm、(121±8)/(80±4)mmHg、(8.15±1.89)cmH2O、(3426.95±590.02)pg/ml,较治疗前的(135±10)bpm、(169±18)/(105±11)mmHg、(15.07±3.71)cmH2O、(5989.44±983.48)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rhBNP组治疗后的24h尿量、LVEF分别是(1.8±0.4)L、(58±8)%,较治疗前的(1.0±0.2)L、(29±6)%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肾功能恶化。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鲜文 《中国药师》2018,(6):1048-1060
摘 要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疗效,并观察血清细胞色素C(Cyt C)及心肌营养素 1(CT 1)的变化。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利尿、降血压、扩张血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0 g,ivd,q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及治疗7 d NYHA心功能分级改变、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7 d血清中N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人基质裂解素2(ST2)、Cyt C及CT 1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 d、7 d后心功能指标均较前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NT proBNP、ST2、Cyt C及CT 1含量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3 d、7 d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NT proBNP、ST2、Cyt C及CT 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有较好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为增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伴不典型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PAF伴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抽选55例非心力衰竭PAF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全自动检测仪测定患者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PAF发作和心功能级别间关系。结果观察组各期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F未发作期及发作终止48h的NT—proBNP水平低于PAF发作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二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心功能≤二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proBNP在心力衰竭和心功能级别高的患者中表达较高,检测PAF患者的NT-proBNP水平对其不典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心功能级别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春风  曾建平  黄河  廖德祥 《安徽医药》2014,(12):2289-229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及血浆ADMA、NT-proBNP变化。结果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LVEF、LVEDD、N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改善,血浆NT-proBNP和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经CRT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血浆NT-proBNP及ADM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重度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静滴乌司他丁10万U/d,1次,d,7天后观察患者心功能以及CRP、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5.2%,较对照组85.0%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较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临床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够显著地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COPD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含量,并比较观察组心功能不同分级间NT-proBNP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给予适当的治疗后,各组NT-proBNP 浓度均下降。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NT-proBNP 浓度越高。结论血浆NT-proBNP 水平有助于诊断老年慢性COPD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分级也有一定预测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对象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含量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中的NT—proBNP含量水平也在不断增加(P〈0.05);治疗后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NT—proBNP含量能够有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且可以依据不同的含量水平进行判断心功能障碍程度。同时,可以将其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变化,以探讨心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方法60例心脏病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A组30例)、Ⅱ级(B组14例)、Ⅲ级(C组16例)三组,健康对照组30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N端脑钠素原(Nt—proBNP)血浆浓度、心脏彩色超声检测其射血分数(EF)。结果B组和C组患者的Nt—proBN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12,r=0.548,均P〈0.05)。无症状性心衰患者(EF〈50%但无心衰症状)Nt—proBNP浓度升高也有统计学意义(EF≥50%VSEF〈50%,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Nt—proBNP血浆浓度升高较为敏感,可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和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蔺发林  谷昆峰  杜萍  张伟  宋铁鹰 《河北医药》2013,(23):3618-3620
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监测在21世纪初由国外传人我国,10多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推荐BNP和NT—proBNP监测用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血浆BNP和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指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门。NT—proBNP和BNP在心肌扩张时同时释放人血,但由于NT-proBNP的半衰期比BNP长,因此NT—proBNP检测提供了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通过随访研究不同NT—proBNP和cTnI水平的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心衰患者的NT—pro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1664.8±632.91pg/ml和(0.35±0.12)ng/ml,健康体检组的NT—pro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92.3±6.7)pg/ml和(0.01±0.03)ng/ml,两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且随着心衰严重程度的加剧,血浆两指标水平均升高;低水平的NT—proBNP和cTn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7.9%和19.5%,显著低于高水平的NT—proBNP(43.4%)和cTnI(50.0%)。结论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同时应对血浆NT—proBNP和cTnI高水平者进行高度重视,两者联合检测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老年重度心衰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脑钠肽(BNP)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在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尿量(每小时平均尿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治疗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改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行常规检查和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检测。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2.28±0.2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4±0.09)mg/L(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537.13±197.2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54±23.35)μg/L(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NT—proBNP水平可有效提高ACS的检出率,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宇  陈芳  赵雅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0):1469-1472,1513
目的评价盐酸奥普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4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分为奥普力农组(试验组)和米力农组(对照组),每组47例,分别予奥普力农与米力农静脉用药,观察治疗7天后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测量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容积(LVEDV)、收缩末期直径(LVESD)、容积(LVESV)、心排血量(CO)与心脏指数(cI)等心功能变化情况及短期预后。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LVEDV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试验组两者P值分别为0.000,0.013;对照组两者P值分别为0.000,0.014),LVEF及Fs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两者P值分别为0.000,0.011;对照组两者P值分别为0.030,0.042)。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更低a)-0.041),LVEF及Fs较对照组更高(P值分别为O.048,0.04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PLT)及肝肾功能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俨〉0.05)。两组患者7天及30天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奥普力农可使CHF病人NT—proBNP下降、心功能改善,疗效明显优于米力农,而不良反应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对心力衰竭药物优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NT-proBNP水平变化优化药物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为标准,调整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的种类和剂量;观察组患者通过监测NT-proBNP水平的变化来进一步优化药物治疗剂量和种类。治疗6~9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静息平均心室率、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失代偿发生率、肾功能、心血管死亡率等指标水平,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静息平均心室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肾功能、心血管死亡率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失代偿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T-proBNP指导心力衰竭药物优化治疗,能增加患者6 min步行距离、能减少心功能失代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