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颅脑超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王连生,丛淑珍,李晓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防治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作者自1991年~1994年对121例临床诊断为HIE患儿行超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并对其中20例...  相似文献   

2.
张卓 《疾病监测》1996,11(12):471-472
人与动物海绵状脑病专家咨询会议1996年5月14日至16日间,来自14个国家的18位在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方面有研究的神经学家,神经病理学家及科学家,做为科学专家组于日内瓦WHO总部召开会议。专家组仔细检查了新认定的变异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V-CJ...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脓毒症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出现弥散性脑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从短暂的、可逆的脑病到严重的、不可逆的脑损伤不等.本文对其临床症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并应用CT对其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同传统的药物和/或高压氧治疗HIE相比,采用光量子血氧治疗HIE是一种显著有效的方法,后遗症发生率低。作者指出,CT检查是诊断HIE及判断其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spongiform leucoencephalopathy)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6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在突然戒断复又吸食后发病,有小脑症状和白质病变的体征。CT,MRI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白质损害。部位在小脑,基底节,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脑脊液检查为阴性,结论 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有自己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临床征象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生前诊断海洛因白质脑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余飞虹 《临床荟萃》1995,10(19):892-893
Wernicke脑病是由维生素B_1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常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引起,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国内酒类消费量的增加,我国发病人数亦有增长的趋势,此外,长期偏食,营养不良,消化系疾病及各种严重的呕吐等,均可导致维生素B_1摄入不足或/和呼吸减少而引发本病。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散发性脑炎、脑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等。本文报道我科收治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3例病人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有关文献作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好转13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脑部疾病患者的视觉保持测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保持测验(VRT)是神经心理学研究和临床神经心理评估的常用测验之一,主要测验脑功能损害后视知觉、视觉记忆和视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能力。国外已有过大量应用及研究报导,认为VRT不仅能协助临床对脑损害的诊断,还有助于疗效的评定,康复措施的制定及社会能力预测等〔1,2〕。我国已制定了VRT的区域性常模,可以用于脑损害的评估。为进一步检验此测验的实用效果,我们采用湖南医科大学提供的视觉保持测验手册〔3〕,对250例脑病患者进行测验,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脑病组:250例,选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相似文献   

9.
王朝晖 《华西医学》1992,7(3):285-287
随着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进一步认识,已逐渐开展了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本文将有关该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加以概述。一、脑血流障碍正常新生儿氧耗量可占全身氧耗量的50%。脑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3例经尸检证实的非乙醇中毒所致韦尼克(Wernicke's)脑病,以期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3岁,均无饮酒嗜好,都有不同原因的营养吸收障碍史,行常规尸检及脑部神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第三、四脑室旁、中脑导水管周围及双乳头体区可见点、片状新鲜出血灶。显微镜下见上述区域内的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并可见点、片状的新鲜出血灶,胶质纤维染色显示有多量的星形细胞增生,髓鞘染色显示轻度的脱髓鞘改变,病理诊断为Wernicke's脑病。结论除了乙醇中毒以外,多种可造成维生素B族缺乏的疾病皆可引起Wernicke's脑病。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与临床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与临床关系,明确CT检查在新生儿HIE的诊治及预后中是否有指导作用。方法 新生儿HIE169例,均经头颅CT检查,分别对其CT表现与临床进行分度,并定期复查。结果 新生儿HIE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CT分度与胎龄无显著差异,而与出生体重及颅内出血发病率有显著差异性。在预后中,外部性脑积水多见于新生儿HIE中、重度患儿、脑软化、脑萎缩及部分CT表现为正常的患儿可遗留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结论 CT检查对新生儿HIE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并低渗性脑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敏冠  苏耀欧 《临床荟萃》1997,12(21):987-988
1993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298例,其中并低渗性脑病28例。考虑到其多为病情危重及发生存在着医源性因素,而引起重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49~81岁,平均67.5岁。病程4~13年,平均7.5年。其中7例在入院时即有神经精神症状,21例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28例患者中曾误诊为肺性脑病17例,症状性精神病2例,中毒性脑病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该院住院的132例HIE患儿的临床及CT特点。结果 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CT结果表现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中、重度HIE可能留有后遗症。结论 对于中、重度HIE患儿,CT为首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苯巴比妥是镇静催眠药,该药可降低脑代谢率,是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首选药物.1990年11月至1991年4月,我们对3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的兴奋状态或惊厥采取苯巴比妥负荷量及维持量治疗,并以1989年11月至1990年4月入院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作对照,结果,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该药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低血糖脑病院前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低血糖脑病院前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32例有糖尿病史,接诊时患者均有意识障碍,快速血糖检测显示血糖0.7~2.7mmol/L;纠正低血糖治疗有效,48例患者3min~2h意识由昏迷转为清醒或昏迷程度变浅、偏瘫及局灶神经症状改善;6例病情反复,再次出现低血糖脑部症状,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并动态监测血糖,症状恢复,经调整降糖药物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院前急救中对疑似低血糖脑病者应常规快速检测血糖,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及快速纠正低血糖,可减轻或逆转低血糖引起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16.
低渗性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 ,为重度心力衰竭、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如对其缺乏警惕和认识 ,容易误诊及漏诊。我院自 1998- 10~ 2 0 0 0 - 10 ,共收诊低渗性脑病 2 5例 ,其中误诊 10例 ,误诊率 40 % ,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3例 ;  相似文献   

17.
急性柞蚕蛹脑病5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柞蚕蛹致中毒性脑病由于对其发病原因和危害性认识不足及处理不当常有发生,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柞蚕蛹性脑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呈现地方性及流行性特征。本次研究急诊救治柞蚕蛹脑病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出现弥漫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弥漫性脑病的病例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共有72例患者发生弥漫性脑病,发生率为15.42%。其中68例患者痊愈,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笔者认为术前做好评估预防工作,术后细致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夏月莲 《现代护理》2005,11(13):997-998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遗症预后的效果,以及通过干预达到正常患儿所具备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方法 选取2000年~2003年的HIE后遗症患儿100名,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名,2组均给予高压氧及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干预组按照正常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及心理干预。结果 2组疗效比较,干预组在各年龄段及2岁时Gesell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尽早进行运动功能及心理干预对HIE后遗症患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相关对策.方法 对1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安全防范,用药护理,营造良好环境,稳定患者情绪,心理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结果 经过28 d的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结论 早期识别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症状及早期治疗,精心、细致护理是获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