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新的高血压分级标准预测脑卒中的价值,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理想降压水平。方法:以脑卒中做为高血压病的终点事件,对可进行临床评价的致死性脑卒中与非致死性脑卒中287例患者,按照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中定量预后分级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后者预测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根据脑卒中患者发病前的平均血压控制水年并结合非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对照分析,探讨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治疗的理想终点水平。结果:287例脑卒中患者中257例(89.5%)为3级高血压,273例(95.1%)为极高危险组;可评价发病前血压水平的198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中,12例(6.06%)低于HOT水平,而同期非高血压性脑梗死发病21树,提示较低的血压水平至少没有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结论:新的高血压分类标准对预测脑卒中事件有重要临床价值,抗高血压药物的理想降压终点应参照HOT标准。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BPM )真实客观反映血压水平以及血压变异性,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还可指导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及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目前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我们对251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其血压昼夜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555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其临床基线资料计算出CHA2DS2-VASc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各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定CHA2DS2-VASc评分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结果年龄、女性占比,合并疾病中糖尿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疾病、心房颤动患病率均随血压水平升高而增加(P<0.05)。CHA2DS2-VASc评分与血压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男性、合并糖尿病或心力衰竭、CHA2DS2-VASc评分≥5分的血压水平较高患者更易于罹患脑卒中(P<0.05)。CHA2DS2-VASc评分预测355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脑卒中风险的AUC为0.923(95%CI:0.910~0.936,P<0.001),其中2603例男性患者AUC为0.938(95%CI:0.926~0.951,P<0.001),952例女性患者AUC为0.921(95%CI:0.898~0.945,P<0.001)。 结论CHA2DS2-VASc评分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脑卒中风险预测价值良好,鉴于女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该评分预测价值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降压治疗的适应证。制定目标血压值,除了要考虑ICAS患者的血压水平外,还要考虑其基础疾病以及年龄。目前没有统一的目标血压值。对ICAS相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高血压是否要降压,以及降压的最佳血压值,尚无统一意见。对过高的血压进行降压,以及避免过度降血压,是业内学者的共识。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决定降低血压幅度,对伴有高血压的ICAS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能防止其复发。目前,还没有关于ICAS及其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为临床较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血压为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1-2]),抗高血压治疗在防治脑卒中一级、二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急性脑卒中调节血压仍存在较大争议。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如何调控血压,是否应用降压治疗、用药时间、降压幅度等尚无明确指南~([3])。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讨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意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2-04—2015-07我院治疗的110例急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的现代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有六类: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或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α1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由于对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心衰、冠心病)的死亡率无显著降低,甚至还有升高趋势,因此该类药物临床应用日趋减少。降压药物的选药原则应考虑四个方面:即降压效果、临床情况、生活质量和药物费用。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仅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联合应用2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同时又不致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联合用药已成为现代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自发脑卒中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个体脑卒中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比较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发生与未有脑卒中的血压水平及左心室肥厚程度,观察经10周抗高血压后,其脑卒中与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大鼠的血压水平及左心室肥厚程度比未卒中者更高。抗高血压后期,其血压水平与高血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左心室肥厚的减轻,脑卒中率显著降低。结论左心室肥厚和脑卒中均为高血压的并发症,而前者不是后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减轻左心室肥厚的抗高血压治疗,即使降血压轻微,对预防脑卒中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急性期的血压的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动态观察降压治疗组和非降压治疗组发病7天内各级高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级高血压住院7天内血压恢复正常的比较显高于Ⅱ、Ⅲ级高血压(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根据患高血压分级,采取个体化的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监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中后动态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由专人(同一人)负责对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第1及第7天动态血压的监测,同时评定第1、第7天及第30天神经功能评分及病残程度分级。结果:脑卒中后增高的血压在7天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条件下,无论是随测血压,还是动态血压均自发下降,生活基本自理组(0-Ⅲ)和生活依赖组(Ⅳ-Ⅶ)脑卒中后增高的血压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存在自发下降趋势,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治疗需采取慎重,合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及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对525例缺血性脑卒中在院患者(复发组110例,对照组4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饮酒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方面。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发现在复发组中,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应降压调脂而未坚持降压、调脂或治疗不规则的患者;未或未坚持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患者;首次卒中后未或未坚持康复治疗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所占百分率较高。结论充分认识和积极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早期病人入院时常有高血压 ,因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且严重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生命威胁 ,是急性脑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急性降压治疗似乎合乎逻辑 ,但临床试验证明急性降压对卒中病人是有害的。本研究主要观察测量脑卒中早期血压增高及其在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中的意义 ,为合理降压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及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科 1990 -10~ 2 0 0 1-0 1收治的 3 8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 ,按 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规定的诊断标准 ,同时均经头颅MRI或CT明确诊断。1 2 研究方法1 2 1 血压测量 :入院半小时内采用台式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的血压参数、硝酸氧化代谢产物(NOx)及肾上腺髓质素(AM)对脑卒中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脑卒中后第1、2、7天抽取外周血分析血浆中NOx及AM;根据NIHSS卒中量表及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神经损害程度。结果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更加明显(NIHSS3,P0.01),血压的变异性能够评估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梗死体积的进展;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的NOx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第7天及3个月时的NIHSS评分及3个月时的Rankin评分显示脑卒中后2d以内的NOx水平增加对患者是相对有益的[优势比(OR),0.91];脑卒中患者第1天及第2天的A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第7天时则恢复正常;AUC曲线显示第2天AM水平528.3pg/mL提示第7天神经损害严重程度增加(曲线下面积0.716);发病之前服用抗凝剂与抗高血压药物可一定程度上抑制梗死病灶的进一步进展。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特征及血浆内的NOx与AM水平能够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本期所发表的3篇有关血压管理的文章,分别讨论了高龄老年(≥80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以及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降压治疗预防卒中。3篇文章讨论问题的角度明显不同,但问题的核心都是如何提高高风险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质量,降低卒中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降压治疗这一最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手段的作用。对于收缩压≥160mmHg的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将其血压降低到150/80mmHg,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延长这些耄耋老人的生存时间;但对于收缩压<160mmHg高血压患者,或将其血压降低到比150/80mmHg更低的水平,是否有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降压治疗是预防卒中的最重要手段,但在已经有明显的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或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的患者,降压治疗有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的风险。这些问题都充分显示了在高风险高血压患者中血压管理的复杂性,需要更加关注降压治疗的质量。准确地测量血压,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直接观察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如果方法可靠,测量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下限,选择起效和缓、作用时间长、一次服药能够有效控制24h血压、又具有抗动脉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降压药物,以期有效、平稳地把血压控制到达标甚至理想水平,尽最大可能避免大幅度的血压波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将会给广大高风险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分级标准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5 d内的68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进行EEG分级判定,记录并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随访至90 d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的EEG分级标准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1),EEG分级评分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越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EG分级标准的转归良好及不良预测准确率、综合预测准确率最高。结论 脑电图分级标准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研究中能更客观地反映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可以作为发病早期预后评估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我院根据依从性评判标准对22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情况评价,分析依从性好与差2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知识、对医疗水平信任程度、高血压病程、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种类等差异。结果 220患者中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好120例(51.82%),依从性差100例(48.18%);依从性差组缺少高血压知识、对医疗水平不信任、存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种类高于依从性好组(P〈0.05),是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全方位规范系统化宣教,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完善降压药物种类,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争取患者家庭参与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指导,尽可能降低用药方案复杂性以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之趋势,而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诊断率、控制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世纪,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种的综合分析,发现高血压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21世纪,研究者将目光转向诊室外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研究发现不同时间段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有所不同,以夜间血压的影响较大,而家庭血压监测则可更全面、真实地提供长期血压变化;未来,将通过对血压的全面监测与治疗,以遏制目前脑卒中"井喷"之景。  相似文献   

17.
抗高血压治疗二级预防国际大型临床试验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和冠心病患的一级预防作用已从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了充分的证据。对有脑卒中和冠心病病史患血压水平与复发事件危险性的观察研究发现,二间呈“J”形或“U”形关系。为了获得抗高血压治疗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证据,笔对近年发表的大型国际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期望能为临床抗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分级及其血压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变化。方法 对20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进行分级,并观察其住院7天内的血压变化。结果 (1)110例人院时血压最高,93例住院后继续升高,其中72例持续到住院3天内下降。(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I级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的比例高于Ⅱ、Ⅲ级高血压患者(P<0.01)。(3)抗高血压治疗与非抗高血压治疗血压恢复正常的比例虽无显著差异,但Ⅲ级高血压,大灶梗死者死亡率高。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分级有助于合理的个体化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19.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应。方法:通过对已确诊的40例高血急症患者,先用乌拉地尔12.5-25mg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用50-100mg溶于5%葡萄糖水中静滴,5min、15min至90min后进行血压测试。结果:4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乌拉地尔治疗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线血压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降压治疗3 m结局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13年5月发病48 h内住院且经影像学确诊合并高血压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8例,根据入组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水平分为140 ~ 160 mmHg组(n=276)、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