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填空题1、胃、大肠、小肠;2、五脏、六腑、胃、肠、肠、胃;3、脾、肠胃、九窍;4、肠胃;5、胃、肝、胃、心;6、脾脾气肺;7、五味五味;8、水谷胃气;9、气街三里;10、腹满饥不受谷食;11、饮食居处;12、劳倦谷气不盛胃气热;13、脾、胃、大肠、小肠仓廪营;14、肠胃神;15、食饮起  相似文献   

2.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脾其经脉络胃,与胃相为表里.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治脾首推东垣,其在《脾胃论》中对脾胃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认为脾胃是心、肺、肝、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心、肺、肝、肾的升降浮沉等运动,多以脾胃为枢纽,故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气上乘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今观夫后世学者多简单援用"胃气通降""脾升胃降"等理论对李东垣脾胃学说进行演绎推导,恐有先入为主之见和主观臆测之嫌,而对于诸多理论亦难以诠释精当,故我们遍考其李东垣著述提出"胃气升发"说。基于李东垣的观点我们溯源经典,指出"胃气升发"一说肇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生理方面,胃气平而上行以游溢精气、化生气血、充实经隧,为五脏六腑之本;病理上胃虚而不能转运升发则诸窍不利、五脏气皆乱矣。故从经络走行、阴阳升降、脏腑关系、处方用药、脾胃调护等5个方面对胃气升发论进行阐发,试对李东垣的"胃气升发"说机理及其临证运用予以总结,以期丰富其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在其代表作《脾胃论》提出了较完整的脾胃学说的理论 ,创立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 ,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李氏创立的升阳益胃法为内伤杂病的证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升阳益胃法理论基础脾胃元气论是东垣脾胃学说的一个中心内容。他认为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根本 ,而元气之升发又源于脾胃之气。《内外伤辨惑论》说 :“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升发诸阳上升之气 ,此六者 ,皆饮食入胃 ,谷气上行 ,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因此 ,东垣提出的元气包括真气、胃气、谷气、卫气、荣气、清气、阳气、三焦之气等。分而言之 ,则成为各自…  相似文献   

6.
孙德禹  吴建林 《光明中医》2022,(18):3289-329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该理论对后世医家临床用药有着广泛指导作用。李东垣所著《脾胃论》在继承张氏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脾胃元气论”“肺之脾胃虚论”“脾胃内伤,百病始生论”,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盛即一负”的理论,形成独树一帜的脾胃观。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学术成就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胃气为本李氏将《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脾胃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的论述加以阐发,突出人以胃气为本。如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一以《内经》、《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所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些论述继承和发扬了《索问·经脉别论》对脾胃功能及脾胃与他脏关系的论述,着重阐明了人受水谷之气以生,…  相似文献   

8.
喻嘉言论脾胃,虽无专篇,然所著《寓意草》诸医案中,却不乏精辟论述。谨就喻氏有关脾胃理论,择要浅述之。突出脾中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体与阳气,如天与日之关系。阳气者,多释为人体之卫气。东垣认为凡谷气、营气、运气、生气、卫气、阳气,都是胃气,也称真气(见《脾胃论》)。喻氏遵经明义,突出脾中阳气之重要性。如黄案:“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天之有日也”。钱案:“脾中之阳气旺,如天青日朗,而龙雷潜伏也;胸中窒塞之阴气,如太空不留纤翳也;饮食运化精微,复生其不竭之阴血也”。天不可无日,无日则  相似文献   

9.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0.
胃腑与五脏相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所以五脏六腑中皆有脾胃之气。凡脏腑、声色、舌脉、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的病变多影响五脏,而五脏病变又多与胃腑相关.正如李东垣所云:“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临床中因胃气虚弱,营血亏乏而发生心病者屡见不鲜;土壅木郁而致肝病者亦比比皆是;胃弱,土不生金,肺失所养,常可致肺病;胃虚,土不制水,则水泛又多致肾病。等等。故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着重提出了“胃虚…  相似文献   

1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依赖胃气。"顾护胃气"思想起源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气通于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华佗中藏经》:“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此均说明脾胃正气之强弱与疾病之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调理脾胃的治则不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较广,而且在其它系统疾病中也很重要,《内经》:“治痿独取阳明”;  相似文献   

13.
田勇  王晓岚  胡满香 《河北中医》2005,27(5):356-356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学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但是不详查病机,  相似文献   

14.
<正> 历代医家运用调气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颇多,医案也确实不少,但以调气法治脾胃病的专题论叙却不多见。余在临证中,深感调气法是治疗脾胃病的第一大法。脾胃之气调,则五脏六腑皆安。只有辨证详细,治法确切,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脾与胃以膜相连,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以升清为平,胃以降浊为和。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二者互为因果。运用调气法泛治脾胃病,须先分清是胃气不降所致的脾气不升,还是脾气不升引起的胃气不降,以及和相关脏腑的联系,从而抓住主要病机,调其不调。治胃分和胃降逆与通胃行滞两法,治脾分运脾开郁和健脾益气两法,各有不同适应证。分述于后: 和胃降逆法胃府降浊,保持肠胃的虚实更替,胃不和则气逆不降,干呕、嗳气、恶心呕吐等证随即出现。但引起  相似文献   

15.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但是不详查病机,妄用补腻药物造成气、痰、湿、食、瘀等病理因素滞留的情况在临床中也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6.
刘完素认为脾胃为万物之母,一身之本,用药注重保护胃气,用温燥以治过盛之湿,寒润以治燥热、干涸,并把胃中润泽置于重要地位;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法祛陈莝洁肠胃,以保护胃气,并以淡粥养之,以利恢复胃气;李杲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凡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可令气火失调,升降失常,导致脾胃内伤,而精神因素起先导作用,治疗注重升发脾胃阳气;朱震亨认为谋虑神劳,嗜欲无节,思想不遂,恣意饮食,过分劳力,竭力房事,皆可损伤脾胃清纯冲和之气,导致阴阳失调,在滋阴降火之时,重视保护胃气。  相似文献   

17.
脾胃虚寒型胃痛证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表现看 ,虽病在胃 ,但病机却以脾虚为主。因饮食不节 ,过食寒凉辛辣或过度思虑劳倦 ,使胃气受损 ,受纳腐熟水谷功能障碍。久之精微之气不能上输于脾 ,影响脾生化气血之权 ,脾气受损。李东垣指出 :“若胃气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 ,……” ,说明脾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胃气不足 ,可导致脾虚。脾伤则阳气虚 ,阳气虚则生内寒。面色萎黄少华 ,四肢欠温 ,怠倦懒言均系脾阳虚的临床见证。《内经》还指出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说明临床中胃以实热证为多 ,脾以虚寒证多见。本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多在早春冬令、…  相似文献   

18.
<正>胃气指胃中运化水谷之精气。脾与胃相为表里,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升一降,相互协同,共同完成对饮食消化、精微吸收,全身营养物质的受纳、运输,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转化、敷布等。胃气不仅为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同时还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1胃气为五脏之本《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脾胃密切合作,使水谷化为精微,化生  相似文献   

19.
正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原文中曰:"况饮食失节,劳役所伤,是胃气不行,以火乘之,肠胃受火邪,名曰热中……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方中黄芪、人参、甘草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和血脉、橘皮导气、又能益元气、升麻引胃气上行而复其本位、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白术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1])。李东垣立此方原用作治疗饮食、劳役所伤、肠胃受火邪之热中、症见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等。后世用以治疗脾胃中气不足所导致的诸多病证。刘鲁明教授  相似文献   

20.
生长壮老死 ,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与死亡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本文从机体的生理角度 ,探讨中医对死亡机理的认识。1 无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 ,胃者 ,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 ,逆者死。”这是因为“胃者 ,水谷之海 ,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以养五脏气” ,“五脏者 ,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可见 ,无胃气即无营养供给 ,五脏六腑失其所养 ,功能活动因而停止 ,生命也就完结了。而无胃气往往是因各种疾病导致胃气受损的结果。若因衰老所致的无胃气 ,则是全身衰竭 ,其死因就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