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椎间盘炎的MRI诊断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的MRI表现。方法对36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椎间盘炎患者行MRI检查,矢状位及轴位FSE序列T1WI、T2WI及STIR序列,其中6例行Gd-DTPA对比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6例中44个椎间盘炎,其中43个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不同程度破坏、碎裂,1个椎间隙变化不明显;39个椎间盘T1WI呈低信号,5个呈等信号;41个椎间盘T2WI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42个椎间盘"髓核征"阳性;44个椎间盘相邻椎体不同程度受累破坏;22个椎间盘炎有椎旁软组织脓肿。6例行Gd-DTPA对比增强扫描显示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椎间盘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应作为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炎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椎间盘炎是由多种致病菌引起的椎间盘、终板和邻近椎体感染性病变。本文详尽介绍其基本MR表现,包括髓核征、纤维环形态不规则、终板和邻近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和(或)硬脊膜外间隙脓肿或蜂窝组织炎形成及脊髓、马尾等改变。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成人椎间盘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MRI对成人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临床证实的28例椎间盘炎患者的MR影像资料,分析其MRI表现,比较各种成像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MRI检查使用1.0T超导机,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T2加权像,2例进行了增强检查。结果 75%的病变椎间盘呈不均匀长T2高信号;全组病例均有相邻椎体受累,两个及两个以上受累者达89%。病变椎体均呈显著长T1低信号,25例呈不均匀长T1高信号,脂肪抑制T2加权像上高信号改变更明显。5例可见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体受累范围大于二分之一者达78.5%。5例椎体边缘骨质破坏、不完整,而82.1%的病变椎体均无明显外形改变。12例椎旁或椎管内可见局限性脓肿影。2例行Gd—DTPA增强后均可见椎间盘及病变椎体内显著异常强化。结论 MRI对成人椎间盘炎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准确鉴别本病与椎体结核与肿瘤,是临床上应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炎(Discitis)是发生于椎间盘、终板及相邻椎体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本病预后良好。关键在于能较早作出诊断。X线平片、CT和核素扫描对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性,MRI可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感染性椎间盘炎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1~76岁,中位年龄37岁。其中有外科手术史2例,椎间盘穿刺抽吸史1例,原因不明4例。本组7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剧烈的痉挛性疼痛和持续性不规则的低热。起病急、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发病早期疼痛即呈持续性,休息及改变体位均不能减轻症状。疼痛的特点是白天轻,夜间重,常因…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炎与脊椎结核的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在MRI上的不同点,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方法:20例为经手术后或椎间盘穿刺术后临床证实的椎间盘炎,20例为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结果: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在MRI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①临床表现上:椎间盘炎疼痛症状明显,而椎体结核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②椎间盘改变上:早期椎间盘炎以T2WI加权像髓核内低信号裂隙征消失为明显,椎间盘变狭为后期表现,而椎体结核中后期椎间盘才会有改变;③相邻椎体骨质改变上:椎间盘炎表现为相邻的上、下两个椎体的部分或全部对称性炎性改变,少有椎体骨折,而椎体结核椎体骨质多呈虫蚀样破坏,常侵蚀多个椎体,常合并病理性骨折;④椎旁软组织改变上:椎体结核远比椎间盘炎明显,椎体结核常侵犯到腰大肌、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及一侧椎间孔,常使椎管狭窄,而椎间盘炎仅表现为椎间盘旁软组织的轻度肿胀。结论: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各有其特点,仔细观察椎间盘、椎体以及椎旁软组织上的改变,结合临床已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6.
术后椎间盘炎的MRI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MRI对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5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术后椎间盘炎MRI检查,其中13例发生在腰椎,2例腰骶椎同时受累;均行矢状位及横断位SE序列T1WI、T2WI扫描,部分病例作了冠状位扫描;5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5例中17个椎间盘炎,其中13个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呈不同程度破坏、碎裂;3个椎间隙变化不明显;1个椎间隙增宽,椎间盘肿胀增厚。T1WI13个椎间盘呈长T1信号,4个呈等信号;T2WI15个呈长T2信号,2个呈短T2信号;14个髓核内正常裂隙状短T2信号消失。相邻椎体受累破坏程度不一,均未见塌陷,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有8例椎旁软组织肿胀,其中2例累及硬膜外间隙。5例C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MRI对诊断术后椎间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优于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7.
MRI快速场回波技术对椎间盘 突出症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MRI快速场回波技术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采用1.0T场强MRI成像系统分别进行SE序列T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儿童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的MRI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且有MRI资料的儿童椎间盘炎7例,儿童脊柱结核14例,分析比较其MRI征象。结果儿童椎间盘炎7例(100%)受累椎体及椎间盘数均为2+1,而脊柱结核9例(64%)是,余5例累及范围更大;附件水肿脊柱结核多见,为12例(86%),椎间盘炎4例(57%)。脊柱结核椎体异常信号几乎充满整个椎体,椎间盘炎相对范围较小(P=0.006)。椎间盘炎均无椎体变扁及脊柱后凸,脊柱结核7例(50%)有(P=0.030)。相比椎间盘炎,脊柱结核椎旁软组织异常发生率高、范围较大、信号较混杂(P=0.026,0.002,0.005)。结论儿童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各有一定MRI特点,多数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MR 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学对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 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MR I组23例,游离髓核7例为T1W I、T2W I均呈低信号(与脊髓相比),边缘清楚,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较轻。13例T1W I呈低或等信号,T2W 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稍高信号位于周围,低信号位于中心部分,边缘欠清,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明显。3例T1W I呈稍高信号,T2W I上呈等信号,病理上为纤维组织增生。12例增强扫描中,7例于周边见轻度强化,中央无强化,3例无明显对比强化,2例呈均匀轻度强化。结论MR I信号特征能充分反映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迷路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MRI在迷路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例临床提示为迷路炎同时存在MRI异常表现患者的MRI图像,总结其变化特征。结果10例10耳中,T2WI上均可见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信号发生异常改变,其中,6耳病变区信号不同程度减低,4耳病变区信号消失。T1WI上7耳可见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信号出现异常,其中,4耳病变区信号略增高,3耳病变区信号消失。FIESTA图像与T2WI图像显示结果相同。行增强扫描的7例7耳中,4耳病变区可见不同程度强化。10耳中,耳蜗受累9耳;前庭受累7耳;半规管受累6耳。结论MRI可以显示内耳膜迷路信号的异常改变,在诊断较早期迷路炎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腰椎间盘术后腰椎间隙感染23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其中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随访7~36个月,23例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根据病史、体征及ESR、CRP、MRI检查可早期诊断椎间隙感染。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非术治疗无效、感染扩散、症状严重者,应行病灶清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因椎体因素致假性腰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资料与方法 对87例腰椎间隙上下椎缘平面大小不一的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在CT轴位图像上测量椎间盘与相邻椎缘平面最大横径和在定位像上泅量椎间盘上下缘椎体的矢径,比较其大小。结果 67例诊断为假性腰椎间盘膨出,其CT表现与椎间盘膨出相同,但膨出的椎间盘不大于相邻较大椎缘平面,且无腰椎间盘膨出的伴随征。结论 CT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大小的比较.以排除假性腰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13.
椎体包虫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脊椎包虫病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其MRI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椎包虫病的X线及MRI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结果 :包虫的寄生生长方式决定了其膨胀性、多房性生长的影像特点 ,MRI上具有特征性。结论 :MRI对评价脊椎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在显示脊椎包虫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CT表现,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3~20岁,平均18.3岁。结果2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16例,占76.19%;②旁中央型3例,占14.29%;③椎间孔型2例,占9.52%。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部发育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颈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价值(附4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方法:对41例椎间盘突出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表明本病可分为中央型和侧方型突出。MRI可直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类型及颈髓和神经根的受压程度。结论:MRI对本病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椎间盘钙化病的临床特点及X线、CT、MR影像学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方法报道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病6例,均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及CT,2例行MR检查,并对全部病例进行2~3年CT、X线追踪观察。结果6例患儿均为单椎间盘发病,X线、CT表现为椎间盘钙化,髓核脱出,伴有椎体形态改变。经对症治疗,2~4周内症状均消失,钙化则在6个月~3年内消失。结论儿童椎间盘钙化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影像学是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腰椎间盘MRI信号的定量分析:年龄与变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量腰椎间盘MRI信号,分析研究不同年龄和纤维环撕裂的椎间盘信号强度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正常腰椎间盘组100例,年龄1 ̄70岁;临床诊断腰椎退行性变30例为第二组;手术证实椎间盘突出者术前检查28例为第三组。用相同MR序列获得矢状T1和T2加权像,取正中矢状位腰4 ̄5、腰5骶1椎间盘中央点,划出10个象素兴趣区,测量MRI信号强度,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正常组7个年龄段  相似文献   

19.
红外热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军  邓方阁  王刚  邓秀芳 《临床军医杂志》2010,38(1):133-135,F0004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地位。方法选出25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CT、MRI检查确诊,且有明显腰腿痛表现或体检疼痛的阳性体征。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患者背面腰背部及双下肢的红外热像图,观察并对比分析患者的病变部位、范围。结果所有患者的热像图呈现明显不对称性,脊柱力线断续不完整,色彩不均匀;脊柱两侧局部呈现明显片状的高温或低温区;腰骶部菱形窝呈非对称性红色或深红色,热区范围增大。所有患者红外热图异常表达区域与CT、MRI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与患者自诉疼痛区域相符,23例与体检体征相符。结论热像图可客观地显示出病变及疼痛的部位、区域范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辅助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以用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客观检查指标,以补充和完善CT、MRI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