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敏娟  黄群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2):152-152,154
探讨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经验,以预防和降低术后的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合理使用呼吸机,保持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加强呼吸道温湿化,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同时注意预防喉头水肿及有效排痰,是减少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灌注特点。方法:52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均进行胶体预充。采用中度低温高流量灌注43例,深度低温低流量灌注8例,深低温停循环1例。采用泵灌法,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38例,4℃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14例。22例病人于主动脉开放后进行超滤脱水,全部机血均回输。结果:体外转流/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157)/(11—113)分钟、心脏自动复跳率达96.2%(50/52),开放后室颤发生率达7.69%(4/52)。结论:⑦胶体预充时,减少预充量。②把握灌注技巧,稳定血流动力学。③4℃冷血停搏液优于传统的冷晶体停搏液。④积极预防灌注肺,提倡超滤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67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园生  刘威 《广州医药》2000,31(5):16-17
目的: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疗效。方法:总结67例10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结果:左向右分流常见先天性心脏病50例,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的复杂先心病17例,术后死亡3例。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宜,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尤为适合;术后强调持续保温、镇静、呼吸道通畅,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连续288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病儿年龄50d~36个月,平均(9.1±3.4)个月。体重3.5~10.0 kg,平均(6.5±1.1)kg。包括室间隔缺损或合并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狭窄、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主肺动脉隔缺损、室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结果:全组288例病儿,术后30d内死亡20例(7.1%),余均痊愈,顺利出院。随访265例,30d~24个月,无远期死亡,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3年6月连续手术治疗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婴92例,男56例,女36例,平均月龄为(6.3±2.6)个月(2.5~12.7个月),平均体重为(6.8±1.2)kg(3.5~10.0 kg).室间隔缺损(VSD)55例(56.5%),法洛四联症8例(8.7%),房间隔缺损7例(7.6%),动脉导管未闭18例(19.6%),主动脉缩窄、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和假性动脉瘤各1例(1.1%).结果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2.2%.并发症呼吸机通气相关性肺炎3例(3.2%),残余VSD 2例(2.2%),暂时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应性肺高压危象、术后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假性动脉瘤形成伴乳糜胸各1例(1.1%).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幼儿期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治疗对策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是直接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婴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障碍发生率高达67.4%,并可能成为致死的主要因素[1].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护理的关键.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心胸外科2003年5月~2006年5月共完成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36例,现将呼吸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3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罗昭全  张伟  赵雄飞 《四川医学》2009,30(2):238-239
目的探讨对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文回顾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32例10kg以下低体重先心病婴幼儿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对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了分析,并对术前准备、外科技术、体外循环和术后监护等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探讨、总结。结果全组术后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3.1%,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6~85(平均4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70(平均42)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4~72(平均16.5)h,术后住院时间7~15(平均9)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出血等。结论重视和改进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环节,是低体重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赵红霞  陈雪荣  关海英 《吉林医学》2008,29(22):2048-2049
婴幼儿呼吸道狭小,肺泡弹性差,长时间的体外转流可使肺毛细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产生通透性改变,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因此,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是手术后护理的关键。我院心外科自2001年3月-2007年6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共53例,现将术后呼吸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例10 kg以下婴幼儿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体会。方法20例年龄在6个月-1岁5个月,体重5.8-10 kg的婴幼儿在浅低温或中度低温ECC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预充液为菲克雪浓(聚明胶肽注射液),红细胞,血浆等,ECC中常规加入甲强龙30 mg/kg,适量加入碳酸氢钠,甘露醇,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钙,速尿等,ECC中维持灌注流量150-200 ml/(kg·min),平均动脉压(MAP)30 mmHg以上,心肌保护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高钾液10-15 ml/kg,行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结果ECC时间33-104 min,升主动脉阻断6-61 min,ECC过程平稳,术后安返ICU,无死亡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预充、确切的心肌保护、维持较高的灌注流量、行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是对低体重婴幼儿的ECC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丹  田雪亮  阮霞  陈妍 《吉林医学》2012,33(25):5383-5385
目的:总结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体会。方法:对92例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加强护理细节管理:气管插管固定、气囊管理、气道湿化、镇静、气管内吸痰、意外脱管的抢救等;重视无创呼吸机支持以及拔管后护理道管理等,确保呼吸功能顺利恢复。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术后低心排死亡,1例严重肺动脉高压死亡上,余90例康复出院。结论:复杂先心病继发的肺血管病变严重,加之较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对肺的损伤,呼吸衰竭已经成为小儿危重心病术后的重要死亡原因。在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的细节管理,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尽早的采取有针对的处理,是确保功能顺利恢复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相关意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2004年4月2008年10月本中心实施CPB心内矫治手术1800例。结果CPB期间发生意外事件6例(发生率为0.33%):国产鼓泡肺氧合功能不良1例,进口膜肺中空纤维膜堵塞1例,冠状动脉内气栓1例、动脉管道气栓2例,静脉插管滑脱1例,经及时有效处理无致死病例。结论婴幼儿CPB环节多、风险大,强化团队合作、职责分明及应急预案能有效降低CPB意外的发生率,正确处理是减少后遗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选择、体外循环管理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对3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缺损行缝合、修补、成形、疏通等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残余分流2例,发生III0房室传导阻滞2例。除1例F4患儿死于术后低心排,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畸形应在婴幼儿时期予以矫治,精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灌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机。方法:取我科PICU手术患儿不同时间段拔除气管插管150例,通过3种不同结果进行分析拔管最佳时机。结果: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过科学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2008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NP。分别统计患者住院日,住院费用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组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CN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NP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一期根治手术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04例,男136例,女68例。年龄23h~12m(5.3±3.8)m。新生儿58例,1~3m 54例,3~6m 45例;体重1.5~13.5(6.2±2.2)kg,小于3 kg 10例,3.1~4 kg 23例,4.1~5 kg 32例,5.1~10 kg 134例,大于10 kg 5例。其中:法洛四联症(TOF)107例,合并肺动脉闭锁(PA)15例;大动脉转位(TGA)38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TECD)21例;主动脉弓中断(IAA)16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12例;永存动脉干(PTA)10例。全组均一期根治,急诊手术67例,择期手术137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中度低温(26℃~28℃)110例,深低温(16℃~18℃)停循环67例,深低温低流量[50m l/(kg.m in)]27例。结果本组早期(术后30 d)死亡15例(7.3%)。死亡原因:1例TGA主动脉吻合口出血,另1例右冠状动脉损伤,余均为严重低心排和/或肾功能衰竭。术后主要并发症:低心排和/或肾功能不全、低钙血症、低氧血症、肺不张、感染。189例存活者随访2~72个月:死亡1例,为心内型TAPVC患儿,术后1年因呼吸道感染在其他医院治疗过程中死亡,死因不详;右心功能不全1例,为Ⅰ型PTA患儿,出院后6m出现肝大、腹水,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余患儿心功能Ⅰ级168例、Ⅱ级19例。结论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呼吸循环不稳定和/或重度低氧血症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术前不利因素的积极纠治和精心的手术设计,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合应用改良超滤和零平衡超滤对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术后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VSD)的患儿随机分为四组:常规超滤组(CUF组,n=15)、改良超滤组(MUF组,n=15)、零平衡超滤组(ZUF组,n=15)和改良超滤 零平衡超滤组(M Z组,n=15)。分别检测各组围术期红细胞压积(Hct),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机辅助时间(MAT)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术后各组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M Z组、ZUF组和MUF组术后1 h,6 h,12 h,24 h OI高于CUF组(P<0.05),而M Z组术后1 h,6 h,12 h,24 h P(A-a)O2较ZUF组、MUF组和CUF组低(P<0.05);M Z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较MUF组、ZUF组和CUF组短(P<0.05);M Z组和ZUF组停机及术后2 h,12 h,24 h TNF-α和IL-6浓度较MUF组和CU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零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地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体内炎性介质浓度。  相似文献   

17.
8公斤以下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我院37例婴幼儿先心病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总结8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手术中的灌注技术。方法 对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10月的37例8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情况(CPB设备、预充液组成、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15d~20m,体重2.8~8kg,CPB时间13~17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0~63min。全组病例均顺利脱机。2例术后死亡。结论 婴幼儿CPB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预充量,提供良好心肌保护和适当流量灌注,维持合理血球压积和胶晶比,使CPB整个过程趋于生理状况,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钮秀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04-3405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飞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成为治疗冠心病重要、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且介入治疗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疗效好、易于接受等特点。对冠心病患者行PTCA+CS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1]。我科为3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经股动脉路径行PTCA+CS,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2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接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42岁~81岁,平均年龄64.1岁。安装1个支架9例,2个支架10例,3个支架4例,4个支架8例,5个支架2例,6个支架1例,7个支架1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伴有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7例。1.2操作方法在德国西门子大型C臂X光机下,患者取仰卧位,局部消毒铺巾,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并经穿刺针送入导丝。撤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防漏鞘管,撤出导丝。经鞘管插入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至冠状动脉狭窄段,支架释放后加压扩张球囊,借助球囊扩张的压力使管腔内的粥样斑块压缩破裂,血管扩张内腔扩大的一...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监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目前婴幼儿先心病早期手术治疗是发展趋势,总结30例婴幼儿先心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监护经验,研究如何让婴幼儿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更舒适、并尽快地撤除呼吸机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方法:对30例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患儿机械通气监护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机械通气监护时间2h~5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小于4h.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13%.没有1例死亡.结论:术后机械通气期间通过严密的检测及应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舒适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