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患者配偶组)随机分为配偶干预组和配偶观察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定,观察心理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的不同变化.结果 患者配偶组的SAS、SDS及SCL-90总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及SCL-90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SAS、SDS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均P<0.05)及观察组(均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这些配偶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评定,SDS或SAS评定标准分50分以上者可诊断为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结果:54例脑梗死患者中26例(48%)并发抑郁或焦虑.结论:脑梗死后出现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内乳腺癌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入选2013年1—12月我院23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在患者入院时与手术开始前采用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形式对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状态与造成焦虑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影响因素的护理对策。结果手术室内,乳腺癌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了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情绪与SAS、SDS、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手术室内乳腺癌患者出现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并与SAS、SDS、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有关。而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是术前改善患者焦虑心理,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陆文  赵宝龙 《吉林医学》2010,31(28):4965-4966
目的:探讨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尿路感染诊断的女性患者12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其结果与我国常模对照,同时对比不同年龄段尿路感染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以SAS、SDS评分为自变量,对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婚姻、有无职业、有无伴发慢性疾病等不同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0例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其中有焦虑症状7例(5.8%),抑郁症状13例(10.8%),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我国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50岁、<50岁)患者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文化程度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焦虑抑郁症状在女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常见,绝经期尿路感染妇女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159例,采用问卷收集年龄、职业、怀孕天数等信息,并运用人格测验量表(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相关心理指标。结果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焦虑的发生率为51.6%,SAS总得分平均51.1分;抑郁的发生率为67.9%,SDS总得分平均58.4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年龄及社会支持总分的下降,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发生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越高;N标准分是焦虑的影响因素,P标准分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未婚女性药物流产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对其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相关因素调查对7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评定,其结果与6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P<0.01);影响因素前5位:影响夫妻感情、治疗费用、治疗效果、自理能力、疼痛影响。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影响健康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同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5例老年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心衰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71.5%,抑郁发生率为74.6%。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文化程度和独居对焦虑状态有影响(P=0.001、0.003、0.001);心功能和文化程度同时对抑郁状态产生影响(P=0.001、0.045)。心功能越差,其SAS和SDS评分越高(r=0.537、0.615,P=0.001、0.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高,心功能和文化程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其二者问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80例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焦虑情绪发生率37.5%,抑郁情绪发生率31.3%;对照组焦虑情绪发生率8.75%,抑郁情绪发生率6.25%.②高血压组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血压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高血压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与SAS、SDS得分均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AS、SDS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常采用消极应对,而积极应对不足,其情绪状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态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6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分别于入院时、一个月测评,将患者配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名,对干预组进行临床干预。结果:精神病患者配偶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首发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对其配偶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44例配偶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36.82±6.69)分和(31.55±6.18)分,均明显高于国家常模(P<0.01);分析结果,抑郁和焦虑得分呈负相关.结论 产后抑郁症可导致患者配偶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建议给其适当的心理辅导及支持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配偶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其配偶常因照顾痴呆患者产生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文中研究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配偶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痴呆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照料者的基本资料。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90例痴呆患者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痴呆患者配偶的抑郁自评分为(42.5±10.9)、焦虑自评分为(38.6±11.4),且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P<0.05)。入组的患者配偶有抑郁症状者占52.2%,有焦虑症状者占42.2%,亦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配偶抑郁评分与患者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值(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配偶自我感觉压力值、社会支持利用度有相关性,其中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配偶焦虑评分与配偶自我感觉压力值和客观支持有相关性,其中与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确定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主要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30例术后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定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6.09%、49.57%。乳腺癌手术患者常见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形式、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等。结论: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心理干预,以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2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组同时予以帕罗西汀20mg,每日1次,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全部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第8周SDS(41.2±3.7)及SAS(34.6±5.8),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55.2±5.8和57.2±4.3),而对照组治疗第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14-117
目的调查影响乳腺癌患者手术前、治疗期及康复期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进行手术并且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选用QLQ-BR53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符合条件的16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调查,观察乳腺癌患者手术前、治疗期及康复期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评分经标化后录入SPSS 19.0软件,采用ANOVA检验。结果 PF、RF、EF、SF、QL、NV、DI领域均于术后6个月出现最低值,术后12个月有所恢复,但评分较术前仍较低;FA、CF领域评分随时间一直下降;DY、AP领域评分随时间逐渐升高。3个时期的QLQ-BR53、SAS、SD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面临生存质量欠佳、焦虑抑郁状况明显的问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其焦虑抑郁状况加重而降低。为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更好地提高整体生存质量,医务人员需要提早、全面地干预各种可能出现和发生的病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张波  王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59-161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4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评价。结果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SCL-9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及其配偶术前焦虑情况,为手术前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将志愿参加本研究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及其配偶分为患者组(20例)和配偶组(20例),在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前,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两组术前焦虑情况。结果患者组焦虑分值46.31±6.98,配偶组焦虑分值43.08±9.05,两组焦虑分值均显著大于常模分值29.78±10.07,而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及配偶术前普遍存在显著的焦虑,术前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心理指导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82例乳腺癌病人分别在其术前、第4周期化疗、第8周期化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术前比较,乳腺癌病人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在第4周期化疗明显升高(P < 0.01),第8周期化疗恢复到术前。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各维度得分中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失眠、疲劳、食欲丧失、恶心与呕吐、便秘、经济困难、整体健康状况11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躯体功能、疼痛、气促、腹泻4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整体健康状况差低是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出现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症状是第4周期化疗时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认知功能评分低和出现恶心与呕吐是第8周期化疗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在职、未婚姻、文化程度低与失眠是术前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1);便秘、疲劳、认知功能低与经济困难是第4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经济困难与整体健康状况差是第8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病人各阶段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第4周期化疗,采取针对性方法处理化疗出现的不良症状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配偶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治疗性沟通系统中的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3方面,分阶段、分主次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后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肝移植患者术前抑郁、焦虑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四川大学华大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手术、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以及胆囊切除术患者各40例,手术前1天麻醉医师访视时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评分.结果 肝移植患并术前抑郁、焦虑水平均高于全国常模,术前抑郁水平高于本院同期胆囊切除患者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移植患者术前抑郁女性高于男性,发生抑郁焦虑的患者与受教育水平无关;活体肝移植患者与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前抑郁、焦虑水平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前抑郁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抑郁情绪明显高于常规手术患者,医生应注意沟通技巧,合理的术前用药,合适的心理评估与干预,尤其是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在确诊为乳腺癌后第一天和出院前一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cavi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心理行为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系统心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持较平和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