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肝气虚和肝阳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历来论及肝病虚证时,只讲“肝血虚”、“肝阴虚”,而从不述及“肝气虚”、“肝阳虚”。就肝腑虚证而言,在临床上存不存在“肝气虚”、“肝阳虚”?。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同道斧正。1肝脏也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学说...  相似文献   

2.
浅谈肝气虚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气虚,早在《内经》就已有记载,但后世医家多强调“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以致肝气虚较少被论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2002年8月第1版)未提及肝气虚证与肝阳虚证,使脏腑辨证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在辨证思维上给广大学生带来一定的片面性。当代名医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中指出:“在肝虚证有血亏而体不充的,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的,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在肝虚证上,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肝气虚”、“肝阳虚”的含义,病机,征候及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肝气虚一证,《内经》中即有论述,但后世医家多强调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以致肝气虚较少被论及。当代医家对肝气虚证的论述不乏其人,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肝的虚证“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张伯臾老中医指出:“临床中肝气虚、肝阳虚并不少见,在肝炎、肝硬化病例中尤多。”表明肝气虚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肝气虚证的诊治进行探讨,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气“升发”寓于“生发”之中,以“生发”替代“升发”更为合理。“生发”与“体嫩”为肝脏的重要生理特性,肝气“生发”为生命气化之“动机”,肝气“体嫩”则反映了肝气易于折损的生理特点。肝脏的“生发”“体嫩”生理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丰富了肝脏虚证尤其是肝气虚、肝阳虚证的依据,并推动对肝气(阳)虚病机危害性的重新评估与深入认识;②为不可专事“伐肝”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依据;③为补肝气、温肝阳与升提肝气(阳)诸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关于肝阳(气)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肝气虚与肝阳虚的问题,中医书刊(包括中医院校教材)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在中医的经典著作中,只有一些不完整的记载,历来为医家所忽视。明确地从理论上和临床上提出肝气虚与肝阳虚证治的是从清代张锡纯开始,继后有秦伯未、蒲辅周、蒲志孝、黄代宏、王树谦、岳泽民、袁尊山等医家及学者。目前关于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理论已初步形成,实践也证明了它是客观存在的。因“气”属“阳”,“阳”包括“气”在内,故肝气虚与肝阳虚同属一个类型,拟将肝气虚与肝阳虚合并为肝阳(气)虚讨论。一、肝阳(气)虚的沿革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肝阳虚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医家及大量中医药文献对五脏阴阳、气血,虚实和治法之补泻论及颇多。然而对于肝脏,医家大多持“肝常有余”、“肝有泻无补”之说而强调肝气肝阳易亢易逆,肝虚多在阴血。历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论及肝阳,只有肝阳上亢、肝阳化风,从未提及“肝阳虚”。果真没有肝阳虚吗?其实肝阳虚证在古文献中即有记载,又被称为肝阳不足证、肝虚寒证、肝阳虚衰证等。本证常由肝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亦可由禀赋阳虚、年高体衰、情志所伤、外邪侵袭及他病波及。病机为肝阳虚衰,机体失却温煦而阴寒内生,气机升降失调。临床主要表现在肝主疏泄、主藏血功能低下及肝经、筋、爪、目异常。治疗宜温补肝阳,用温而不燥之品及补益肝体之药,并佐以疏肝之品。《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指出“五脏皆有阴虚、阳虚之别”。肝阳虚证是确然存在的,其有独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而且已经受到了一些医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综合古今医家对肝气(阳)虚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的研究,分析其导致阴黄的病理机制,并总结其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与方法。肝气(阳)虚是肝脏功能低下的一种表现,可影响到气血、精神、消化等功能活动。肝气虚,继而胆气不足,胆汁排泄无力,积滞外溢导致黄疸外;肝气(阳)虚,脾阳不振,运化无力,也可导致胆汁积滞导致阴黄;肝阳虚,寒湿内生,气滞血瘀,胆液困阻,外溢于肌肤而发为阴黄。肝气虚必须与肝郁脾虚鉴别,肝阳虚亦须与脾阳虚、肾阳虚鉴别,它们在治疗上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9.
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相似文献   

10.
浅谈肝气虚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一峰 《中医研究》1995,8(1):35-41
浅谈肝气虚证治甘肃745300正宁县第一人民医院赵一峰主题词肝(中医)/病理生理学,气虚传统认为“肝气虚”、“肝无补法”,就虚而言,多为肝血虚、肝阴虚,很少提及肝气虚。一般教科书中,也无肝气虚证,但在临床上,笔者认为此证颇多,遂留心观察,并予以相应方...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赵学印教授治疗肝病的经验:肝气虚和肝阳虚证在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温阳法是肝病的重要法则。赵教授认为先天及后天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肝气虚和肝阳虚。临床上,肝病患者的大多症状都可归属为肝气不足、肝阳虚;以补肝益气、温补肝阳具体治之。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肝病中"肝阳并非常有余而是常不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肝气虚、肝阳虚,多因素虚久病、失治、误治致成。肝气虚治当益气补肝,以益气补肝汤为主方;肝阳虚治当温阳补肝,以温阳补肝汤为主方。其兼证尤多,当分别施治。确立肝气虚、肝阳虚证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完整阴阳学说和脏腑学说,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从肝病的论治谈“实证可补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对于肝病,历版的中医基础理论上均未论及肝气虚和肝阳虚,每谈起肝气即是肝气郁结,论及肝阳即是肝阳上亢,没有肝气不足,辨证分型中只有寒滞肝脉,没有肝阳不足,对于虚证,只限于阴血,病理上重视气滞  相似文献   

14.
岳秀荣 《中医研究》2003,16(5):59-60
肝气虚、肝阳虚之证 ,临床时或见之。然而考历版高校本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类教材 ,于脏腑疾病诸证型中 ,未见有肝气虚、肝阳虚之证型。但求诸《内经》 ,则见肝气虚之论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 :“丈夫七八肝气衰 ,筋不能动。《灵枢天年篇》亦云 :五十岁 ,肝气始衰 ,肝叶始薄 ,胆汁始减 ,目始不明。”后世医家亦间或有述及此二症者。如汉代张仲景所制当归四逆汤 ,吴茱萸汤 ,即是治肝阳虚之方。明代张景岳在《求证录·真阴论》中即论及肝阳虚之证 :“或拘挛痛痹者 ,以本脏之阳虚 ,不能荣筋也。”清代 ,王旭高有补肝阳之法 ,药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病理机制,并结合名家的临床经验阐述从肝气虚与肝阳虚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素同·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傲之,以辛补之,酸泻之”,其中的“散”字,张元素理解其为“升散”而指导肝用不及之用药,后世则以为“疏散”用之于肝气郁结,笔者认为以上认识均不全面,欲散之机制当包括虚与实2种:属虚者,或肝阳虚惫,或肝郁不疏;属实者,则为肝气疏泄太过郁滞满胀。前者之欲散为以散求“伸”,后者之欲散  相似文献   

17.
五脏均有气血,其病各有虚实,治法亦分补泻。惟独肝脏,很少提及气虚而用补益肝气之法。实则,肝气虚早在《内经》已有明论,如《灵枢·天年篇》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素问·上古天真论》谓“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本神篇》又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这说明肝气虚是客观存在的,正如近世秦伯未先生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所指出的,“病则气逆阳亢,即一般所谓肝气、肝阳;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  相似文献   

18.
略论“肝虚诊治”之鉴是为了进一步阐述肝气虚的客观认识和中医辨证。通过肝虚不同属性的病因病机,主证与临床、症侯分析及治则方药,首先认识肝虚症的客观存在,而后分辨肝虚的不同属性,从脏腑分辨的理论上阐述气血阴阳的肝之虚损虽病位在肝,同属虚证,但症候各异,治则有别,以致进一步导引出探索肝气虚认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论肝阳虚     
张波 《山西中医》2006,22(5):4-6
目前中医大专院校教材及一般理论书籍认为肝病无虚证,即无肝阳虚与肝气虚。就此从古今医论入手,以肝阳虚(气虚)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肝阳虚(气虚)的临床表现、肝阳虚(气虚)的治疗原则等方面论证了肝阳虚、气虚证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国医论坛》2021,36(5):65-67
肝气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肝阳虚类似的证治见于《伤寒论》。肝气虚、肝阳虚的临床症状,除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外,还包括善恐易惊、精神恍惚、胁肋满闷、情志不畅、善太息、筋脉拘急、爪甲枯槁等肝脏本脏症状,视物不明、头晕头痛、耳鸣、少腹疼痛、疝气、腰痛、女子月经不调、男子睾丸胀痛等肝经循行部位的症状,以及久病及脾所致的腹胀、泄泻,久病及肾所致的阳痿、遗精等他脏症状。历代医家多以黄芪、人参等补肝气,以吴茱萸、桂枝、干姜、肉桂等温肝阳,以补肝散治疗肝气虚证,以茱萸汤、大补肝汤、补肝汤、暖肝煎、当归四逆汤、温经汤等治疗肝阳虚证。通过探析历代医家肝气虚与肝阳虚的证治规律,以期提高肝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