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泻心汤对热盛胃出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泻心汤对热盛胃出血模型的影响宋建平任周新崔姗姗孙红光李瑞琴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泻心汤/药效学出血,胃肠/药物作用动物小鼠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是临床治疗吐血的常用效方。有关本方的实验研究,既有报告本方可缩短出、...  相似文献   

2.
金永祜 《山西中医》1998,14(3):38-39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泻心汤辨析金永祜关键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组成;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但后世医家多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应当有黄芩为是,并进一步将大黄黄连泻...  相似文献   

3.
正《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临床上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病、口腔溃疡、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菌痢等均有良效~([1])。《注解伤寒论》中第四卷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大黄黄连泻心汤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我们用大黄黄连泻心  相似文献   

4.
加味泻心汤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体会冷水滩市中医院(425100)洪庆兰主题词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医药疗法,泻心汤/治疗应用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3味药组成,有泻火解毒、化瘀泻热之功效,在内科疾病中应用极为广泛。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实热型消化道出血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经方治验二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方治验二则梁风云河南省博爱县中医院(454450)蔡元龙河南省博爱县金城医院(454450)主题词@桂枝加大黄汤/治疗应用,肠套叠/中医药疗法,@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应用,胃疾病/中医药疗法笔者在临床中,对于疑难病症,喜用仲景方,药少量轻,常收奇效...  相似文献   

6.
胡曼华 《新中医》1994,26(1):61-61,60
《伤寒论》泻心汤在内科临床上的应用胡曼华张仲景《伤寒论》泻心汤共有5方,即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其临床主症是“心下痞”。虽然半夏泻心汤记述为“此为痞”,个人认为其涵义与“心下痞”雷同。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云:...  相似文献   

7.
泻心汤方证辨治挈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惠民 《世界中医药》2008,3(2):108-109
泻心汤是以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为主药的一组方剂,包括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合称为泻心汤,加之类痞证的旋覆代赭汤、黄连汤等,皆是寒热并用法的名方佳剂。本文以《伤寒杂病论》的内容为主,旁涉诸家之见,综合分析泻心汤方证相应的规律,并阐述多年临床应用5个泻心汤之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伤寒论》含黄连复方12首对8种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采用M—H琼脂固体连续稀释法做抗菌作用测定,求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12首舍黄连复方中,有6首对所试8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葛根芩连汤最强,大黄黄连泻心汤其次。结论抗菌作用可能是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白头翁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对某些感染性疾患取得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泻心汤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其五种泻心汤分别治疗五种心下痞,即半夏泻心汤治疗呕利痞,甘草泻心汤治疗客气上逆之虚痞,生姜泻心汤治疗水饮痞,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热痞,附子泻心汤治疗寒痞。笔者在多年临床上屡用颇效,特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读宋版《伤寒论》第154条原文之时,发现历代诸多医家都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之中应有黄芩,但此结论显然与方后的药物位数"上二味"矛盾,如果是错笺造成黄芩的缺失,为何连药物的位数都错?这样的情况在《伤寒论》其他的条文中极为罕见。所以笔者又仔细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通过文献考证以及仲景对黄芩的用药规律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之中应无黄芩,《伤寒论》中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为两首不同的经方。  相似文献   

11.
正《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药味少,煎煮方法也比较特殊。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2例患者,现介绍如下。案例1:内人因在婚期进食过量肥甘厚腻之品导致大便黏腻,自行服用保和丸数日,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018年1月18日白天又大量进食椒盐虾,晚上突发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伤寒论》含黄连复方12首对8种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采用M-H琼脂固体连续稀释法做抗菌作用测定,求出各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12首含黄连复方中,有6首对所试8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葛根芩连汤最强,大黄黄连泻心汤其次。结论抗菌作用可能是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白头翁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对某些感染性疾患取得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欧阳学认  连逸青  许华 《新中医》2017,49(1):226-227
正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分温再服。"据研究,大黄黄连泻心汤具有抗菌、导泻、抗消化性溃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解热、镇静、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性及抗凝血、降血压、降脂、抗肾功能损伤等作用~([1])。许华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近30年,对儿科疑难  相似文献   

14.
从泻心汤看大黄的止血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指出心经阴气不足,阳热亢盛,血为热迫而妄行致吐血,衄血,以泻心汤治之。后经临床验证,泻心汤治疗各种出血证疗效肯定,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泻心汤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其效验之处,主要在于大黄一味,其不仅清热凉血以止血,且凉血散血、收敛降逆以止血。  相似文献   

15.
武琼宇 《山西中医》1997,13(3):50-50
泻心汤治疗急症举隅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235000)武琼宇关键词泻心汤小儿高热惊厥精神分裂症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热盛吐衄而设,方取大黄、黄芩、黄连苦寒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自止,具有泻火解毒,化湿泄热的功效。笔者临床上不拘于吐衄,凡热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8例胃窦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胃窦炎具有痞病俱见,以痞为主、痞痛与嗳气同时出现、上腹部按之自濡的临床特征。本病与《伤寒论》之痞证有相一致的病证、病位与病机。提出了痞证可有微痛的见解。胃窦炎按痞证治疗,可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并注意予药宜温寒并用,治须攻补兼施,大黄不可不用等要点。  相似文献   

17.
谈谈对《金匮要略》泻心汤出处、方名的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泻心汤最早出自于西汉时期的《汤液经法》,其方名的制定与《汤液经法》重五行学说,如五脏补泻、药性五味生克制化的特点有关。此外,《金匮要略》泻心汤与《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泻心汤均非同一处方,前者为泻心汤的变方,后者为甘草泻心汤。  相似文献   

18.
正三黄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由黄连、黄芩、大黄3味药组成。《金匮要略》原著中论及三黄泻心汤的原文有二:《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泻心汤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载:"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本方适用于  相似文献   

19.
泻心汤临床新用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傅跃娟,汪建明泻心汤出《金匮要略》,药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苦寒清泄,直折热火,是仲景治心火亢盛所致吐衄之名方。笔者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内科杂证,疗效满意。兹举例说明之。顽固性失眠毛XX,男,46岁,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黄黄连泻心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个验案,分别为肠梗阻、口腔溃疡,对上述患者进行了诊断并给予大黄黄连泻心汤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病症逐渐消除,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一首清泻实火的方子,历代医家应用甚广本文通过案例进一步证实,凡属邪热实火之证,皆可应用此方加减治疗诸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