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发性后鼻孔息肉来源及复发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息肉为一种常见病 ,好发于双侧筛窦 ,多为多发性 ,单侧单发性较少见 ,青少年易患 ,术后易复发。笔者近年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单发性鼻息肉患者 2 0例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单发性后鼻孔息肉患者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8~ 4 6岁 ;左侧 11例 ,右侧 9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无前期手术史 12例 ,单纯息肉摘除 1次者 5例 ,2次者 2例 ,3次者 1例 ,均行CT检查。2 手术方法使用德国 SOFUT鼻内窥镜手术器械 ,探查鼻息肉根源 ,其均来自中鼻道 ,切除息肉 ,将中鼻甲向内侧推移扩大中鼻道 ,沿息肉根蒂…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4o岁~76岁;病程五年~Zo年;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考21例,高脂血症者25例,高粘滞血症者42例.1.2诊断标准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治疗方法用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含红参、麦冬、五味子)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Yn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用药20天为1疗程.3治疗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按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3.
炙甘草汤治小儿汗证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3岁~7岁21例,8岁~12岁11例;自汗者14例,盗汗者7例,两者均有者11例;病程3天~5天者8例.6天~10天者19例,10天以上者5例.2治疗方法基本处方:炙甘草sg,大枣3枚,阿胶sg,人参Zg(党参6g),生地109,桂技3g,麦冬6g,麻仁sg,鲜生姜3片。以上为7岁小儿量,临床可随年龄大小增减药量.对表座明显、记汗不止者,可加生黄茂sg。每日1剂,水效分3次服。5岁以下儿童每日可眼5次。3治疗红果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1988年10月颁布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果32例全部治愈.其中服…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来自拟止咳汤治疗咳嗽86例,收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10岁者28例,11~20岁者18例,21~3O岁者16例,31~SO岁者12例,sl岁以上者12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少痰,日稍渴,咽痒,胸胁牵痛,舌苔薄黄或微腻,脉浮数或弦或滑。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桑叶菊花紫葫荆齐黄羊桔梗杏仁陈皮各IOg连翘百部各15g薄荷sg芦根159。每日1剂,小儿2~3天1剂,水煎服。3疗效观察3.l疗效标准近愈:服药3~6天后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好转:服药1周后咳嗽减轻;无效;服药1周后症状元明显改善。3.2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5年10月至1994年10月用自拟中药墨菜场对76例血小板祛少性紫在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76例中,女48例,男28例;年龄4岁~50岁,平均22岁;血小板计数少于30X10./L者18例,(30~6OX丑O’/L者37例,(0~!00)XI”地者21例;兼有鼻断、齿田和口腔粘膜出血者26例,消化道出血者10例,泌尿系出血者6例;中医辨证后热盛迫血者57例,阴虚火旺者14例,气不摄血者5例.76例均排除过敏性紫*.2治疗方法墨菜汤药物组成:墨菜309,紫草10g,青黛129,生地159,甘草!og。每日1剂,分3次水煎服,2…  相似文献   

6.
胆道蛔虫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多样,笔者自1985年3月以来,拟用“复方苦谏皮煎剂”治疗胆道蛔虫病8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用树,女55例;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阳岁,40岁以下者64例(占74.4%),第1次发病58例(67.4%),第2次发病20例(23.3%),第3次发病8例(9.3%)。体温未超过37C者23例(267%},37IC~38C者34例(39.5%),%.IC~39C以上者29例(33.7%);单纯型36例(41.9%),感染型50例(58.1%)。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有剑突下间歇性…  相似文献   

7.
从1984年~1996年,笔者用消风散加减内服与外洗相结合治疗疥疮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至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ZO岁者25例,ZI~30岁者3例,31~40岁老2例,平均年龄36岁5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3个月。2治疗方法2.l内服方防风10g蝉蜕sg苦参10g土块警309美首10g百部129黄柏sgN米309连翘IOg,每日1剂,水煎内服。22外用方药苦参Kg青黛I5g蝉蜕1七百部Kg川椒IOg艾叶109雄黄10g白藤皮15s,煎水外洗,每日2~3次,每次浸泡20~30min。在服药期间。禁服辛辣及发散食物。3治疗结果3.l疗效标准痊愈:…  相似文献   

8.
龙象珍珠散治疗烧伤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于1994年6月~1995年4月,用自制纯天然中药龙象珍珠散治疗烧伤残余创面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程资料本组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其中6岁~12岁9例,15岁~30岁15例,大于30岁6例;烧伤残余创面部位在胸、背、腹者6例,在臀、会阴部者3例,在四肢者ZI例.残余创面最短径线1‘scm~Zcm者10例,2.Icm~3cm者13例,3.Ictn~4Cm者7例;病程最短24天,最长《个月。2治疗方法首先对烧伤残余创面的脓碗用生理盐水清洗,外用化腐中药,使脓痴脱落、创面清洁、无脓性分泌物后,应用龙象珍珠散外撤,无菌敷料包扎,每3天~7…  相似文献   

9.
1985年以来,我们自拟“清肝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急性、慢性肝炎2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1985年至1997年临床治疗的所有湿热内蕴型急性、慢性肝炎患者,其中男172例,女92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8岁,平均28岁;病程小于半年者170例,半年至1年者41例,l至5年者43例,5年以上者10例。1.2诊断标准1.2.l西医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1984年南宁第3次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诊断标准。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湿热熏蒸证”执行…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5岁~35岁10例,30岁~45岁20例,45岁以上15例;发病时间1年以内者25例,1年以上者20例。2治疗方法白帆散组成:白及909,积实909。二药研本制成散剂装瓶备用.并备痢特灵30片。每日3次,每次白炽散6g,痢持灵1片。服药时必须饭前空腹服用。每10天为1个疗程。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主症与次症全部消失,胃镜下溃病灶基本愈合;显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或个别主症轻度改善,但其他主次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溃疡病灶有所好转;有效:主次症状均有改善,或主症未有改善,但次症全部…  相似文献   

11.
脑栓塞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脑栓塞4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42岁,平均58.8岁;病程3个月以内者22例,4个月~1年者9例,2年以上者9例;32例于安静状态或睡眠时发病,6例于情绪激动或运动后发病,2例发病原因不详;全部患者意识清晰,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者28例,语言蒙涩34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22例,口限歪斜32例,肌力0~l级10例,I~刀级10例,刀~皿级11例,皿~…  相似文献   

12.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上较为难治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加味连理汤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3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技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9岁,20岁以下者2例,ZI~4O岁者ZO例,41~50岁者10例,sl岁以上者3例;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半年;所有病例均经大便常规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2治疗方法2.1内服方连理汤加味:炮姜10g人参IOg白术15g炙甘草sg获善209黄连IOg鸡内金10g麦芽209摈榔IOg酒大黄109。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久泄及肾…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6月~1995年10月笔者以加味肾气汤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4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40~50岁者42例,51~60岁者5例,6i岁以上者1例。病程l~3年者45例,3年以上者3例;溃疡面1.O~1.scm者36例,复合性溃疡者12例。1.2诊断标准(互)反复发作,病程在五年以上;(2)溃疡面积在1.0~1.scm,伴复合性溃疡。1.3辨证分型(l)阴虚火旺型:症见口干欲饮,消瘦,时有夜间盗汗,溃疡面色鲜红,疼痛剧烈。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2)肾阳虚型:疲倦无力…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10余年临床生涯中,经治胃腹痛患者达数千例,临床用药,常以经方半夏泻心汤加味治之,每获显著疗效.兹择其中200例,报道于后.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87例,女113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老14岁,以20岁~50岁居多,病程6个月以内者IO3例,6个月~1年者54例,1年~3年者31例,3年以上者12例;胃镜检直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者12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51例,萎缩性胃炎16例,胃癌2例,拟诊为胃神经官能症者9例.临床表现除胃院疼痛,院腹饱胀,痞满不适外,或泛酸,口吐清水;或食欲不振,胸胁闷胀,攻撑作痛.或口干…  相似文献   

15.
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56例,女72例;年龄45岁~50岁48例,51岁~60岁59例,61岁~70岁21例;左肩53例,右肩74例,双肩1例;有感受风寒史者87例,外伤史者18例,原因不明者23例;病程1周~3个月者85例,4个月~6个月者19例,7个月~1年者15例,1年以上者9例。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当归30g,川芎30g,桃仁15g,红花15g,枝枝12g,白芍15g,制附于15g,姜黄12g,鸡血藤30g,桑寄生30g,蜈蚣《条,黄茂259,熟地15g。将上述药物制成蜜丸,每丸重9g,每日2次~3次,每次6g~gg,温开水送股,15天为1个疗程。同时进行如下功能…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16岁~70岁.平均58岁;病程1年~40年,平均10年;除10例有痔疮外,其余均未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本组病人大使每周均少于2次,多伴有食欲减退,疲倦无力,少腹胀痛,多数病例曾经果导片、番泻叶等中西药治疗无效.2治疗方法润肠汤组成:玄参、生地、当归、自发蓉各309,生首乌20g,火麻仁15g,大腹皮12g,枳壳、麦冬、桃仁、郁李仁各10g,乌药9g.偏热者加野菊花、槐花各10g,偏气虚者加白求、黄芪各20g,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柏子仁各24g。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共治4个疗程。停药观察…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12倒,女1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平均50岁,以40~55岁为多。病程1年内6例,2~3年者14例,3年以上10例。病种胆囊结石16例,胆总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管结石3例。全部经B超检查或X线胆囊造影确诊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直径在0.6~1.0cm;肝内胆管结石直径在0.3~O.5cm及泥沙样结石者。2治疗方法方用四金柴黄茵韦场。药用金钱草60g,海金砂12g,鸡内金10g,郁金50g,茵陈30g,大黄10g,石韦12g。若大便溏薄者用制大黄加白术;若绞痛剧者加白芍、玄胡、甘草;若黄疸明显者加山栀、泽…  相似文献   

18.
1991年以来,我们运用川芎嗪为主治疗肩周炎患者4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经治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2岁~71岁,平均56.5岁;其中左肩10例,右肩31例,双肩7例;病程均在4个月以上,平均2年零2个月,最长者达6年之久.肩关节持续性疼痛,逐日加重,甚者不能外展和举手向头.X片示:肩关节诸骨及关节无明显病变。z治疗方法以川穹喀针fooing加入s%葡萄糖500nil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一般2个~3个疗程,每1疗程间隔3天~4天。同时配合爬墙法:患者面对墙壁站立,患肢手指触墙缓缓上移,逐渐升高,高度以能忍受为…  相似文献   

19.
金医肾气汤(丸)出自张仲景《金匾要略》,可温补肾阳,温化痰饮,司开合,主治虚荣腰痛,痰饮,消渴等证。牙痛多因肾虚,肝火,阴虚冒热,心火上炎,大肠实热等多种原因所致。笔者临床4O余年,运用金鹰管气扬加味治疗中老年性牙痛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4O岁,其中40~SO岁者18例,50岁以上者24例;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6个月。1.2诊断标准本组42例均有牙痛,发作频繁,每月l~2次,腰痛,下肢冷等临床特征。2治疗方法温补肾阳,引…  相似文献   

20.
翼状胬肉系结膜变性增殖呈三角形侵入角膜的一种常见眼病[1]。大多手术治疗,笔者自1986年起用割烙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76例105只眼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6例患者中,男26例,占34.21% 女50例,占65.79%;男性平均年龄51.77岁,女性平均年龄45.48;左眼25例,右眼22例,双眼患者29例,共105只眼。病程1年者31只眼,3年者24只眼,5年者13只眼,6~10年者29只眼,11~20年者5只眼,21~30年者3只眼。来诊前曾在外院做过一次手术而复发者6只眼。1.2治疗方法术前准备:术前2天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每天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