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炎性反应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与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糖尿病导致外周血管病变的认识。方法对入选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以判定是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sCRP异常比例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异常率与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颈动脉斑块形成者比较血清hsCRP异常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②吸烟与非吸烟患者血清hsCR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伴有高血压者血清hsCRP异常率与无高血压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按颈动脉IMT厚度将受试者分为正常和异常2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23,P=0.00)、hsCRP(OR=1.012,P=0.00)、LDL-C(OR=2.553,P=0.00)、HDL-C(OR=0.146,P=0.00)、高血压(OR=3.465,P=0.00)和吸烟史(OR=2.276,P=0.00)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血清hsCRP含量与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异常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患者,高血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尿蛋白排泄率不同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44例;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51例;C组(临床蛋白尿组)35例,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全部纳入对象均行血清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各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s-CRP水平随尿微量清蛋白的升高而升高。hs-CRP与TG、TC及Cr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hs-CRP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hs-CRP水平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是目前预测DN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hs-CRP水平检测对T2DM及DN患者血管病变及病情发展程度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试验组26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83例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应用体外诊断试剂盒测定血脂、血糖指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学综述》2016,(2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外周血激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共80例作为T2DM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共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激素[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及hs-CRP水平。比较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同体型T2DM患者的血激素及hs-CRP水平,并进行血激素水平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的血皮质醇、ACTH、UFC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16±48)μg/L比(148±57)μg/L,(393±80)pg/L比(173±55)pg/L,(80±13)μg比(41±9)μg,(3.8±0.8)mg/L比(1.1±0.3)mg/L,P<0.01]。T2DM组腹型肥胖患者的血皮质醇、ACTH、UFC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343±53)μg/L比(256±49)μg/L,(411±82)pg/L比(356±61)pg/L,(82±15)μg比(76±10)μg,(4.3±1.8)mg/L比(2.9±0.4)m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皮质醇、ACTH、UFC与hs-CRP无相关性(r=0.197,0.148,0.116,均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激素水平与炎症反应无关,但hs-CRP可作为判断T2DM发生发展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正常糖耐量人群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以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正常糖耐量者为观察组(n=46),选取同期糖耐量正常且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体检者为对照组(n=40);2组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hs-CRP、腰围,计算HOMA-IR指数;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观察组hs-CRP与其他指标之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胰岛素、血清hs-CRP、腰围、HOMA-IR指数显著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观察组血清hs-CRP与腰围、空腹胰岛素、HOMA-IR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阶段即有hs-CRP升高、胰岛素抵抗,且hs-CRP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蛋白/尿肌酐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单纯型糖尿病组(<30 mg/g,n=28)和糖尿病肾病组(≥30 mg/g,n=72),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单纯性糖尿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53±0.47)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7.23±1.13)mg/L。糖尿病肾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2.14±0.63)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19.35±4.12)mg/L。健康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71±0.21)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1.91±0.34)mg/L。糖尿病肾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蛋白尿水平的提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小量蛋白尿组高敏C反应蛋白为(1.70±0.31)mg/L,C反应蛋白为(12.53±1.24)mg/L。中量蛋白尿组高敏C反应蛋白为(2.39±0.32)mg/L,C反应蛋白为(22.36±3.11)mg/L。大量蛋白尿组高敏C反应蛋白为(2.91±0.47)mg/L,C反应蛋白为(32.93±4.35)mg/L。大量蛋白尿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小量蛋白尿组、中量蛋白尿组(P<0.05);中量蛋白尿组显著高于小量蛋白尿组(P<0.05)。结论炎性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致病过程,为糖尿病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吉林医学》2017,(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以及同期40例正常健康人(正常组)进行研究。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s-CRP与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实验Ⅲ组同时也远高于实验Ⅱ组与实验Ⅰ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t_(ⅢⅡ)=5.408 9、t_(ⅢⅠ)=10.576;LDL-C水平t_(ⅢⅡ)=3.453 1、t_(ⅢⅠ)=10.572;P<0.01),并且实验Ⅱ组亦高于实验Ⅰ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t_(ⅡⅠ)=5.878 5;LDL-C水平t_(ⅡⅠ)=7.916 8;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对于患者的诊治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以在我院口腔科及内分泌科就诊患有慢性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34例为研究组,以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无牙周病变)34例为对照组,采用超敏CRP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比较两组CRP的水平及CRP>3.0 mg·L-1的比例。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RP水平[(3.46±1.20)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1.65±0.31)mg·L-1](P<0.05);研究组CRP>3.0 mg·L-1比例为52.94%,对照组为26.4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感染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升高,这提示有效的牙周治疗既可改善牙周的健康状况,也可使CRP水平降低,同时还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血栓性脑梗死分别为15、56和39例,腔隙性脑梗死5例.选择8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①随脑梗死程度的加重,hs-CRP水平及异常率升高(F=551.000,χ2=166.510,P均<0.001).②血清hs-CRP水平异常者脑梗死预后不良(χ2=24.880,P<0.001).结论:hs-CRP水平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杨东胜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3):278-27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noidprotein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生化及SAA、hs-CRP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AA、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较对照组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SAA和hs-CRP水平,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牙周感染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牙周感染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患病组,另40例为单纯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对两组所有的人员都采取免疫浊度法对其的血清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两组的所有人员在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等方面也进行相应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在体重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牙周感染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都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加和其患有牙周感染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患者牙周感染的症状在增加的过程中,患者体内血糖的高度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下有所加重.这样就促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3.
内脂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类胰岛素、参与炎症应答、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体内的一种炎性反应标志物,还是强烈的促炎性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已经证实有多种因素参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中炎性反应就是一个深受广泛关注的因素。研究上述两者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探讨内脂素与hsCRP之间的潜在联系,将为早期诊断及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1):1094-1095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4-2006年在本科门诊部和住院部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再选取老年非糖尿病患者3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包括所有窦性心搏R-R(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检测hs-CRP指标,并对糖尿病组的HRV与hs-CRP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RV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s-CRP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HRV与hs-CR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22, r=-0.21,r=-0.19,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和hs-CRP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的关系,观察hsCRP对IMT及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男性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1.3±6.4)岁为研究组,62例正常男性年龄(59.7±7.0)岁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颈动脉超声检查受试者IMT厚度并测量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结果 糖尿病组的SDP、FPG、TC、UA、hsCRP和IM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中以IMT为应变量,年龄、SBP、DBP、FDP、TC、TG、UA和hsCRP为变量,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hsCRP、FPG、SDP和TG,校正血压、血糖和TG后,IMT与hsCRP独立相关(P<0.05).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超声分级与hsCRP危险程度比较,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不同危险程度斑块的检出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以颈动脉斑块分级与hsCRP危险程度之间作秩相关分析,二者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IMT增厚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密切相关,CRP是炎症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项独立的动脉硬化发展预测指标,CRP增高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随着CRP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大小也随着增大呈正相关关系,监测CRP的改变,对升高的CRP给予干预治疗,缓解炎症反应将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比较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健康人血清CRP水平。结果:T2DM与对照组比较,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血清CRP水平与FPG有显著相关性(P〈0.05);CRP与TG无明显相关性(P〉0.05);CRP与HDL呈负相关,与TC及LDL呈正相关。结论: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有相关性,CRP水平对预测血管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23例,无大血管并发症21例,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血清CRP。结果:2型糖尿病有或无大血管并发症其血清CR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2型糖尿病有大血管并发症较无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其CRP含量亦有增高(P<0.01)。结论:CRP可作为判断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130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伴2型糖尿病组(43例)和不伴糖尿病组(87例),与正常对照组55例比较,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例法测定CRP浓度。结果伴2型糖尿病组和不伴糖尿病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及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不伴糖尿病组相比,伴2型糖尿病组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高,可能是引起易发生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浓度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31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对照。采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为(11.34±2.01)mg/L,对照组为(5.40±1.33)mg/L,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2型糖尿病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临床应用前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将108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至罗格列酮(4 mg/d)组及安慰剂组(罗格列酮组57例、对照组51例),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结果:基线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B=0.12,P=0.1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0.45,P=0.12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0.22,P=0.0285),甘油三酯(TG)水平(B=0.13,P=0.1361),体重指数(BMI)(B=0.06,P=0.0248),性别(B=0.56,P=0.0011)均相关。罗格列酮治疗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030)。而安慰剂组无改变。餐后血糖变化(r=0.464,P〈0.001)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r=0.428,P〈0.001)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最相关,其次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418,P〈0.001)、糖化血红蛋白(r=0.268,P=0.031)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46,P=0.045)的改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与炎症关系密切。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糖脂代谢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使高敏C反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可能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合并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