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痔的疗效。方法100例Ⅲ、Ⅳ度痔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PH术,观察组采用TST术。结果观察组脱垂率、出血消失率、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治疗Ⅲ、Ⅳ度痔病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而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
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和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度、Ⅳ度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Ⅲ度、Ⅳ度痔患者分为PPH组(n=150)和对照组(n=150),分别进行PPH及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PPH组和对照组患者总的症状改善满意率分别为89%和81%;在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方面,PPH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PH治疗Ⅲ度、Ⅳ度痔的临床效果优于Milligan-Morgan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期环状脱垂痔患者分为PPH组和Milligan.Morgan术组(MMH术组),各150例。观察两组近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72h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评价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近期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H组术后远期肛门疼痛和痔块脱出的发生率高于MMH组(均P〈0.05)。结论PPH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安全,近期疗效优于MMH术,而远期复发率高于MMH术。  相似文献   

4.
许惠勇 《吉林医学》2014,(15):90-3287
目的:观察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在临床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PPH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痔外剥内扎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时,采用PPH疗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痔核外剥内扎结合痔上黏膜切除方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痔核切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痔上直肠黏膜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痔核外剥内扎结合痔上黏膜切除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手术安全,适合临床治疗Ⅲ、Ⅳ度混合痔。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10):1330-1332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在非环状Ⅲ~Ⅳ度内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非环状Ⅲ-Ⅳ度内痔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PPH治疗和观察组采取TST治疗,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便血和痔脱出缓解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肛门下坠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相比PPH,TST可有效减少非环状Ⅲ-Ⅳ度内痔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同时可降低术后肛门下坠的发生率,因此可作为此类患者微创、安全、有效、可靠、精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切除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住院治疗的Ⅲ度混合痔患者16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PH组和传统痔切除术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PPH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术后疼痛、尿潴留、便血发生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术后肛门控制功能、手术疗效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Ⅲ度混合痔比传统痔切除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重度(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Ⅲ、Ⅳ度痔疮患者152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PPH组和MMH组,分别采用PPH术及MMH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MMH组(P<0.05);PPH组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下坠感、便后出血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MH组(P<0.01);PPH组术后3、7d切口肿胀评分、VAS评分均优于MMH组(P<0.05).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痔疮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8例Ⅲ~Ⅳ痔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8例采用TST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症状的疗效以及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费用、手术副作用(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狭窄疼痛、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ST手术治疗痔病是一种操作简便、手术和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的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消痔灵四步注射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Ⅲ、Ⅳ期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Goligher分类为Ⅲ、Ⅳ期的86例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消痔灵注射组和PPH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出血、坠胀、水肿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PPH组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出血、坠胀、水肿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注射组明显缩短,而治疗费用增高,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H术治疗Ⅲ、Ⅳ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消痔灵注射疗法简单、费用低廉,可以作为PPH术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PPH治疗痔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海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41-14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痔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应用PPH治疗Ⅲ、Ⅳ度痔病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min,42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无术后出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PPH治疗重度痔病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杨军  于周满 《齐鲁医学杂志》2012,27(2):172-173,176
目的评估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痔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脱垂及出血治愈率,术后明显肛门疼痛发生率,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10.41,χ2=3.37,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治疗Ⅱ~Ⅳ度痔病脱垂和出血的疗效与PPH相似,但TST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率低。TST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痔动脉结扎悬吊术(THDm)在治疗Ⅱ~Ⅲ度痔病中的远期疗效、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肛肠科Ⅱ~Ⅲ度痔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痔动脉结扎悬吊术组(THDm组,89例)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PPH组,91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分析THDm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PPH组相比,THDm组平均手术时间延长[(37.2±6.8)min vs. (21.6±5.9)min,t=15.906,P<0.001],切除组织重量低[(3.6±1.6)g vs. (5.2±1.7)g,t=6.303,P<0.001],VAS疼痛评分低(t=14.485,P<0.001),平均住院时间更短(t=15.585,P<0.001)。2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HDm组术后出血发生率较低(χ2=4.305,P=0.038),但术后皮赘复发率高于PPH组(χ2=4.681,P=0.031)。THDm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PPH组患者(Z=-3.757,P<0.001)。Ⅲ度痔病和便秘是THDm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χ2=4.423,P=0.035;χ2=15.226,P<0.001)。 结论 THDm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患者主观满意度高,但术后皮赘复发率高,Ⅲ度痔病和便秘是其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疗效.方法:随机采用PPH手术(PPH组11例)和痔环形切除术(对照组12例)治疗重度痔.结果:PPH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PH组术后疼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传统的痔环形切除术相比,PPH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和对照组(178例),分别采用PPH联合痔切除术和单纯痔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别。其术后并发症中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痔切除术组,而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程度差别不大。结论:应用PPH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具有出血少、疼痛水肿轻微、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蒋三亚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89-189,191
目的探讨痔核外剥内扎法及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痔核外剥内扎法及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痔核外剥内扎组手术时间短于痔上黏膜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痔核外剥内扎组复发率高于痔上黏膜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适宜于Ⅲ、Ⅳ度混合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Ⅱ~Ⅲ度痔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Ⅱ~Ⅲ度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观察组予TST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式治疗Ⅱ~Ⅲ度痔患者,可改善手术结局,缩短住院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1~8月收治的97例Ⅲ~Ⅳ度内痔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PPH治疗,对照组47例行传统开放性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近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31~36个月,比较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6)min、(2.3±0.6)d、(7.9±1.3)d、(3.9±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5.7)min、(5.4±1.1)d、(6.5±1.4)d、(21.4±3.2)d,止痛药物使用次数为(1.4±0.3)次,少于对照组的(6.5±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常见症状评分为(0.9±0.3)分,排便功能评分为(0.6±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4)分和(1.7±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Ⅲ~Ⅳ度内痔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好于传统开放性痔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5):451-454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期和Ⅳ期混合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我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符合收治条件的Ⅲ期和Ⅳ期混合痔的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PPH组48例和MMH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近远期疗效。结果:PPH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9%(47/48),MMH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5%(43/46);与MMH组相比,PP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VAS疼痛评分等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肛门坠胀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尿潴留、肛缘水肿、肛门狭窄、便秘、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PH治疗Ⅲ期和Ⅳ期混合痔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的经验。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吻合器治疗30例Ⅲ~Ⅳ度痔患者。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0min,术后出血2例,痔块回缩不全4例,尿潴留8例,肛门疼痛6例,排便习惯短期改变5例。结论PPH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