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21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呈类圆形20例,不规则形2例,长径2.0~15.6 cm;位于肾盂7例、肾实质14例、肾包膜1例。恶性SFT6例,4例显示边界不清,2例边界尚光整,其CT平扫4例为不均匀等低密度影,混杂密度伴坏死出血、钙化各1例。CT增强模式:渐进性强化型共15例,其中6例皮质期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及排泄期逐渐强化;9例皮质期不均匀明显强化,呈"地图样"改变,实质期强化略趋向均匀。快进慢退型共7例,皮质期不均匀明显强化,实质期或排泄期强化缓慢减退。5例行MR检查,3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2例伴有坏死者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5例DWI信号均不高。结论肾脏SFT影像表现多样,与临床病理密切相关,CT增强扫描的强化模式、核磁T2WI低信号具特征性,有利于肾脏SFT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CT、MR影像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率。方法对本院2001—200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7例的CT、MR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均为单发、位于小脑半球,6例呈类圆形大囊小结节型,1例呈不规则形实质型(1年后实质型发展为大囊小结节型),6例CT或MRI平扫发现囊性区均呈略高于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CT、MR增强边缘结节呈明显强化,1例CT等低混杂密度、MRI呈略长T1、长T2信号内有更长T1、T2信号区。3例发现流空血管影。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多数呈大囊小结节样改变,壁结节呈血管样明显强化及MR上发现血管流空影对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典型者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3.
颅内表皮样囊肿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对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做回顾分析,其中20例做CT及MRI平扫加增强,6例只做CT平扫加增强.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6例,鞍区7例,颅骨内2例,脑实质内1例.CT呈低密度25例,混杂高密度1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者16例.T1WI及T2WI高低混杂信号4例.增强仅2例边缘轻度强化余未见强化.1例脑组织受侵,轻度水肿表现.17例FLAIR上信号略有增高,3例信号明显增高.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然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表皮样囊肿有待于进一步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4.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诊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例颅内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和CT、MR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8~50岁。5例均行CT平扫,2例加做CT增强。3例行磁共振扫描。CT平扫高密度影3例,等密度影1例,高低混杂密度影1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2例。MRI平扫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有明显强化2例;1例平扫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未作增强。结论颅内恶性黑色素瘤CT表现无特征性,MRI有一定特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CT表现及MR表现,可提高影像学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MR对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手术病理证实)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CT检查10例,MR平扫5例,对患者CT、MR影像学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CT检查中显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略低密度肿块8例,等密度灶肿块1例,高、低杂密度灶肿块1例。MR检查5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叶,信号不均匀;T1WI等、略低混杂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且略高信号内都可见低信号区。结论 DF多为不规则形态,信号不均匀,边界不分明;T1WI呈低信号,T2WI高低混合信号,CT与MR特征明显,可联合作为DF诊断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结果 16例肾嫌色细胞癌均为单发病灶,右肾9例,左肾7例。病灶大小约4-14cm不等,类圆形或浅分叶状14例、"8"字形2例。CT平扫密度均匀9例,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密度不均7例,T1WI等低混杂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2例见斑点状、细条状钙化,2例见星状瘢痕,均未见出血。增强扫描14例边界清晰,13例呈轻至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实质期高于皮髓质期,均低于肾皮质;2例边界不清,1例坏死囊变明显,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合并肾周炎症,排泄期强化高于皮髓质期、肾皮质期。结论肾嫌色细胞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但当肿瘤体积较大,坏死、囊变较多并合并肾周筋膜炎时,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10例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0例嫌色细胞癌均为单侧单发病灶。肿瘤最大径范围2.5~6.9cm,平均4.65 cm。8例肿瘤平扫密度表现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2例呈混杂密度。9例病灶增强后与周围肾实质分界清晰。9例呈外凸性生长。6例肿瘤形态上呈圆形或类圆形,4例形态欠规则,其中3例表现为特征性的"8"字征或沙漏征。肿瘤呈轻中度强化,强化方式均匀或不均匀,1例内部可见轮辐样强化。所有肿瘤均无肾周浸润、肾盂受侵、淋巴结肿大、肾静脉受累表现。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最终仍需要病理学确诊。  相似文献   

8.
喻洪 《黑龙江医学》2013,37(9):819-82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提高肾细胞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13例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22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果 CT检查13例,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肾实质期及延时期呈相对低密度。MRI检查14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部分呈混杂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结论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CT分辨率高,可多平面重建,能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及浸润的程度及和周围器官的关系,是目前检查肾癌的最佳检查方法。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多个序列检查,能清楚显示囊变坏死及肾静脉癌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实质浸润为主的肾盂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8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43~78岁,平均64岁;左侧3例,右侧5例。肿瘤直径3.0~8.5cm,平均5.2cm。TNM分期为Ⅲ期2例,Ⅳ期6例,G2级2例,G3级6例。结果 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肾输尿管全切+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肾切除术4例,且1例行肾上腺切除+腔静脉取瘤栓术。术后病理均为尿路细胞癌,伴鳞状分化2例。侵犯肾包膜或肾周脂肪6例,肾门淋巴结转移4例,输尿管浸润3例,下腔静脉癌栓并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合并膀胱癌1例。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6例死亡,平均存活9个月;另2例分别存活13个月及4年。结论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早期影像学诊断困难,易发生浸润及转移,预后差。积极的手术探查对明确诊断、争取更好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淋巴瘤双期动态增强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检查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8例肾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 ,其中6例经CT检查并手术证实 ,2例经穿刺病理证实 ,所有病例均先行CT平扫 ,平均层厚为 10mm ,PITCH为 1,后做双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形态 ,大小及界限 :4例呈局灶改变 ,其中单发结节 3例 ,多发结节型 1例 ,1例内可见多个散在钙盐状钙化影 ,表现弥漫浸润型 4例 ;8例病灶界限均为不清。周围累及情况 :肾门区淋巴结肿大 6例 ,肾上腺受累 5例 ,合并肾上腺肿块 1例 ,同侧腰大肌受侵 3例。病灶密度及强化方式 :病灶平扫显示弥漫浸润型为均匀稍高密度 4例 ,平均CT值为 (4 5 .8± 10 .1)HU ;结节型均为稍低密度 ,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病变轻度强化 ,平均CT值为 (5 5 .3± 9.1)HU ;实质期为轻中度强化 ,强化均匀 ,强化程度较皮髓交界期明显 ,平均CT值为(6 6 .7± 12 .1)HU。结论 双期动态增强有利于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 ,双期更易于显示肾动、静脉包绕、推移及变细征象 ,故双期动态增强CT对肾淋巴瘤的诊断、肾皮髓受侵程度 (分期 )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雷  陈廷港  林旭波  陈博 《浙江医学》2018,40(15):1705-1709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ESFT的CT及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8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4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2例。结果12例ESFT发生于腹腔3例,后腹膜、盆腔及大腿各2例,侧脑室、脊柱旁和肾脏各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7例;形态不规则5例,其中呈塑形生长1例,边缘见分叶2例。肿瘤最大径3.6~22cm(平均9.8cm)。CT平扫主要表现为孤立性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内见片状低密度影4例,病灶内见出血1例,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6例,呈地图样改变及延迟强化,呈“快进慢出”改变。MR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影,T2WI等、低或稍高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持续强化。T2WI可见阴-阳征2例。动脉期肿瘤内部及边缘可见粗大、扭曲血管影5例,CTA、MR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结论ESFT的CT和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最后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CT扫描10例,MR扫描2例,CT和MR同时扫描者4例.结果 15例为女性(16岁及55岁),1例为男性(36岁).3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8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全部16例SPTP均见到由包膜、肿瘤实质、囊性区3种结构构成的不均匀密度影;6例有钙化.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MR16例在T,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2例有出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影像表现及CT、MR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MRI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影响学表现,观察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对比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部位,以脑脊液检查(CSF)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与MRI诊断CNS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组病例中,(1)白血病浸润软脑膜3例,CT可见脑沟、脑池消失,内见条状低密度灶,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脑回肿胀,D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2)脑实质浸润6例,均为多发肿块,MRI呈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强化,其中3例合并出血,(3)硬脑膜受累19例,累及额部板障,CT见软组织密度灶,MRI见软组织信号灶,增强后明显强化,余下12例为上述类型的混合型,包括软脑膜浸润、脑实质浸润、硬脑膜受累等同时存在,病灶见混杂短/等T1WI信号及短/长T2WI信号;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各浸润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CNSL的特异度83.33%、准确度87.50%高于CT 16.67%、67.50%(P0.05),而灵敏度(76.47%vs 88.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T与MRI检查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MRI增强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肉瘤的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癌肉瘤的MR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例卵巢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及MR表现,对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例均表现为巨大团块状异常信号,平扫T1WI为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稍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部分可见出血坏死.增强扫描后均表现为不均匀显著强化呈片絮状或条状.2例侵犯大网膜、乙状结肠、子宫体后壁,伴肿大淋巴结.5例均合并盆腔积液,1例合并盆腔积血.结论 MRI可对卵巢癌肉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FNH的CT和MR表现,研究其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31例FNH的CT和MR中21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裹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10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5例诊断为恶性肿瘤,5例诊断为血管瘤.而MRI注射特异性造影剂后能正确诊断为FNH.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表现的FNH,MRI对FHN的诊断价值高于CT. 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疲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裹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疲裹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10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5例诊断为恶 肿瘤,5例诊断为血管瘤.而MRI注射特异性造影剂后能正确诊断为FNH.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表现的FNH,MRI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0例为单侧睾丸病变,1例为双侧睾丸病变,CT表现肿块边缘基本清楚,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MRI表现T1WI呈较均匀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其中1例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均匀强化.11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及精索受累,2例肿瘤浸润附睾,2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8例脊索样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索样型脑膜瘤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病理证实。其中6例行CT平扫,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患者CT表现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 6例行CT扫描患者的CT表现为等密度4例、稍低密度1例、等低混杂密度1例。MRI主要表现为平扫T1WI上稍低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上稍高信号5例、等信号2例、明显高信号1例。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7例、均匀强化1例。3例出现瘤周不同程度水肿,4例增强扫描见"脑膜尾征",1例强化周边呈"蜂窝"状,周边脑组织受到侵犯。结论脊索样脑膜瘤为罕见类型的脑膜瘤,肿瘤影像强化形式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一定恶性肿瘤特点,可侵及脑实质,一般无骨质破坏,利于相关影像学检查的确诊。  相似文献   

18.
王爱国  陆海容  唐伟亮 《河北医学》2009,15(12):1400-1402
目的:探讨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MR 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方法。方法:观察、追踪、随访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的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状细胞瘤的病例,并对比其CT和MR I的影像资料。结果:12例病灶均位于幕下,单发10例,多发2例。囊结节型8例,实质型2例,囊实型2例。影像表现为: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于囊液密度的囊样低密度影,常伴囊腔壁结节和类圆形实质肿块或囊实性肿块。MR I示T1W I高于囊液信号,T2W I呈稍高或等信号,增强检查时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强化,并可见流空信号。结论:血管网状细胞瘤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 I检查对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MRI信号特点,提高对肾细胞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资料及病理证实肾癌46例,均做T1WI、T2WI、TRUFI序列检查,同时加做增强扫描,其中10例做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透明细胞型39例,嫌色细胞型5例,乳头状细胞型2例.T1WI均匀等或低信号35例,混杂信号11例;T2WI均匀高信号17例,等信号5例,混杂信号24例.显示假包膜者10例.肾窦侵犯13例,肾周侵犯14例,肾静脉癌栓2例,腹膜后或肾门淋巴结肿大13例,肝脏转移2例.增强后,7例病灶均匀强化,32例不均匀强化,4例强化环内壁不规则,3例均匀环状强化(假包膜强化).结论仔细分析病灶的信号特点,MRI能够准确诊断肾癌,且能了解肿瘤向周边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尤其对小肾癌诊断,MRI价值独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肌肉软组织淋巴瘤的影像表现,探讨CT和MRI对肌肉软组织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软组织淋巴瘤的CT或MRI影像表现,其中MR检查4例,CT检查3例。结果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影像诊断肌肉软组织淋巴瘤2例,误诊为肉瘤2例,误诊为转移瘤2例,误诊为纤维瘤1例。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2例、略低信号2例,T2WI呈稍高信号,反转恢复序列均呈稍高信号,肿瘤内信号均匀、坏死及囊变少见;MR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1例未行MR增强检查。CT平扫密度均匀,与正常肌肉相仿,增强扫描呈均匀中度强化。结论软组织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肌肉软组织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