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补益阳明津气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并以此佐证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五七,阳明脉衰"在绝经前期生殖轴机能衰老中的重要影响,为促进绝经前期妇女健康、延缓绝经前期卵巢机能衰老、防治相关病症提供一种新的研究与论治思路,并为研制相关方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4~6个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个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左侧卵巢用于检测卵巢血管.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益阳明津气可使卵巢内微血管数目增加,改善卵巢局部微循环,增加卵巢血供.结论:益胃汤具有改善卵巢局部血供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为促进绝经前期妇女健康,延缓绝经前期卵巢机能衰老,防治相关病证,提供一种新的研究与论治思路,并为研制相关方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左侧卵巢检测卵巢流式细胞双标百分比.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胃汤可使卵巢流式细胞双标百分比降低.结论:实验研究提示,益胃汤具有抑制卵巢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胃汤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方法 4~6月龄雌性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SD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灌药4周后,取左侧卵巢用于检测卵巢Bcl-2、Bax、Caspase3、细胞色素C.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胃汤可使卵巢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例增加(P<0.05),Caspase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减少,卵巢细胞凋亡减少,但达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且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在实验中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益胃汤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引起的级联反应抑制初老雌性大鼠卵巢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益阳明津气”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门血管的影响,并以此佐证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五七,阳明脉衰”在绝经前期生殖轴机能衰老中的重要影响。为促进绝经前期妇女健康、延缓绝经前期卵巢机能衰老、防治相关病症提供一种新的研究与论治思路,并为研制相关方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和六味地黄丸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左侧卵巢用于检测卵巢门血管。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胃汤高、中剂量组卵巢门血管壁变薄,管腔扩大,卵巢血供增加。结论实验研究提示益胃汤具有改善卵巢局部血供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灌药4周后检测卵巢细胞色素C。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使卵巢细胞色素C表达减少。结论:提示益胃汤具有抑制卵巢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胃汤延缓初老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制。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右侧卵巢用于RT-PCR测卵巢抑制素α亚基mRNA的表达。结果: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使卵巢抑制素α亚基mRNA表达增加。结论:益胃汤具有增加卵巢抑制素的分泌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清心滋肾汤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Caspase-3、Caspase-9、Apaf-1的影响,探讨清心滋肾汤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自然衰老的围绝经期雌性SD大鼠40只,月龄12月,随机分为4组(n=10):围绝经期模型组、清心滋肾汤低剂量组、清心滋肾汤中剂量组、清心滋肾汤高剂量组。另选4月龄的雌性SD大鼠10只作为青年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后,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Caspase-3、Caspase-9、Apaf-1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卵巢Caspase-3、Caspase-9、Apaf-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Caspase-3、Caspase-9、Apaf-1蛋白及mRNA表达普遍高于青年组,清心滋肾汤各剂量组Caspase-3、Caspase-9、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清心滋肾汤能下调卵巢Caspase-3、Caspase-9、Apaf-1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延缓卵巢衰老,治疗绝经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经实验研究探讨“补益阳明津气”方药对雌性初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4月龄~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月龄~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犬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1)益胃汤高剂量组、(2)益胃汤中剂量组、(3)益胃汤低剂量组、(4)己烯雌酚组、(5)模型对照组。各模型组灌药4周后,下丘脑制成匀浆,荧光分光分析法测定5-HT、NE、D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益阳明津气”方药益胃汤能明显升高下丘脑5-HT水平及5-HT/NE比值,降低下丘脑DA水平及DA/NE比值。结论:“补益阳明津气”方药益胃汤能调节雌性初老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紊乱,进而起到延缓生殖轴机能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年宁神汤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wister大鼠40只,月龄13~15月,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更年宁神汤高剂量组、更年宁神汤低剂量组、西药利维爱组,每组各10只。另选5月龄、体质量(180±20)g的雌性wister大鼠10只作为青年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灌服更年宁神汤5.68 g/(kg.d),中药低剂量组更年宁神汤1.42 g/(kg.d),围绝经期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每日灌服3mL西药利维爱溶液0.26 mg/(kg.d),连续治疗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方法检验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中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青年对照组,治疗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更年宁神汤高剂量组、利维爱组大鼠卵巢中caspase-3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药高剂量组与利维爱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更年宁神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分泌caspase-3凋亡因子,延缓卵巢衰老,疗效与利维爱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胃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初老雌性大鼠血浆中CD4、CD8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入选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空白组、模型组、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氟西汀组.灌胃加造模30天后,取股静脉血用于检测CD4、CD8值.结果:益胃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CD4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益胃汤低剂量组CD4值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及氟西汀组;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CD8值较模型组有降低趋势,益胃汤高剂量组CD4/CD8值较模型组显著性增高,较低剂量组亦明显增高.结论:益胃汤可能通过提高CD4含量,调节CD4/CD8值来达到缓解"慢性疲劳"大鼠躯体及心理的应激状态,从而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理论的重要意义.方法 查阅、复习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研究<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理论.结果 <素问·生气通天论>从生理、病理两方面阐述了阳气在生命活动及阴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内经>的阳气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温补派的创立及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且可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卵巢癌(ROC)的铂耐药及死亡率是临床的难题,目前其治疗多为姑息性治疗,以手术、化疗作为主要手段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近年来,基因靶向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成为热点。研究表明,低氧诱导因子HIF-1通路与人类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中医"阳化气"是为人体供能的过程,肿瘤细胞存在特殊能量代谢方式——瓦博格效应。本文将在中医"阳化气"理论下分析低氧诱导因子(HIF-1)、瓦博格效应与肿瘤三者关系,期待为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心体阴而用阳概括了心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的生理特点。心之本体多血柔软,以阴血为物质基础;心为阳脏,主血脉、主藏神、以阳气为用。在此理论指导下解释心系疾病的发病机制,总结其治疗思路,并分析其代表经方。心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探讨对理解中医理论内涵、完备心藏象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瑞甫为近代福建及新加坡著名国医名家、教育家及中西医汇通之佼佼者,其《新订奇验喉证明辨》于近代白喉肆虐,时医多未知悉西医白喉血清疗法所作。重视喉科病脉证并治,强调辨疾病本质及整体诊查与局部辨证相参合。阐明广义喉痹阴阳与“四时五脏气化”之学理,从三阴三阳气化说阐释喉痹“一阴一阳结”。融会中西治白喉,在时疫的基础上提出“痰毒”病原说。阴虚白喉和虚寒白喉辨治、遣方用药重辨证及蒐集喉科民间治法与验方,针对华南“阳燠气泄,中虚湿盛”的体质特点,凸显地域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候特征,认为本病为心肺气虚、脾肾阳虚、瘀血内停、水邪泛滥的本虚标实证,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并阐述分析组方配伍之理,后附验案。  相似文献   

17.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喜用生黄芪入汤剂 ,且多作主药 ,其用量与当今法定剂量相近。是书有关黄芪的“生用熟用”说、“发汗止汗”说及“配伍知母”说 ,颇有新意。张氏论述黄芪的主要作用有补气升气、补气生血、益气固表、保摄气血、温补肺阳、补气固崩、补气益阴、祛风驱邪、利水消肿。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结合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研究及患者临床症状,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理及论治思路。认为机体阳气亏虚导致清气和能量不足,继而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使阴血亏虚,有形物质的凝聚及形成乏源,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疗当重视温阳补肾、健脾养血,以达助阳化气、辅阴成形之功;“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医论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但遣方用药当根据证候虚实、病邪性质调整,方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在清代医家王维德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了以“阳和”治法为核心思想所创立的阳和汤、阳和丸以及阳和解凝膏,用以治疗阴寒凝结、经脉壅滞、气血失和所导致的痈疽,其组方选药灵活,理法清晰,涵盖阴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兼顾表里病因两方面,并有内服外用剂型之分别,临床应用的关键在于把握阴疽“阳虚寒凝”的核心病机。深入挖掘王维德的“阳和”思想,灵活理解“阳和”的含义,合理选择适用的方药,可促进“阳和”思想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亦能推动当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姜冬云 《河南中医》2007,27(10):1-2
“漏底伤寒”之名首见于陶华《伤寒六书》。六经皆有伤寒,而现代三阴病之伤寒犹多,如下利者,则成“漏底伤寒”。其基本病机为里阳不足,清阳不升,故其治不在伤寒,而在下利,里和表自解矣,故“漏底伤寒”最多见于三阴病。三阴病之“漏底伤寒”宜急温阳气,从根本入手,阳复则升降相因,下利得止。而“太阳阳明合病下利”和“漏底伤寒”在治疗上具有一个相同的基点,即处方以“温”“升”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