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症状、预防猝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β阻滞剂、维拉帕米、丙吡胺等.近年亦涌现出一些新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药物,但其效果尚待临床试验的验证.现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编码肌小节蛋白或肌小节相关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异,目前肥厚型心肌病已成为青少年猝死的头号病因,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死亡率更高,诊治更加困难。现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角度出发,对以往及近期有关的治疗手段尤其是介入和手术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根据左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本病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常为青年人猝死的原因。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只是在体检中发现,大部分患者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观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经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变化,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PHILIPS-SONOS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用药前和用药后10分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n=33)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n=26)患者左心室功能各指标,并监测用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流出道(LVOT)明显增宽(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明显下降(P<0.05),EF值无明显变化(P>0.05);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能够快速改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压力阶差,明显降低两组的血压、心率,影响其血流动力学;而对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患者无明显作用,对两组的收缩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非梗阻性。由于该病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常显示胸导联上巨大倒置T波,因此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医生通过合理应用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从而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一组)。然后根据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存在着流出道梗阻将剩下的患者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5例(二组)以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5例(三组)。将三组患者的心脏超声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一组患者的左心室尖部厚度为(21.2±3.5)mm,没有患者发生梗阻现象,室壁运动出现异常。结论心间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上的特点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之间的差异不大,心脏超声检查阳性及心电图胸导联上典型的GNT可以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现就肥厚型心肌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室间隔不对称肥厚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脏病,目前无根治方法。室间隔肥厚常导致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升高,诱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梗阻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猝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心内膜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介入治疗,近10年开始在临床中应用,初步研究证实其可有效改善症状和心功能,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安全性好,但同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是指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心室室壁增厚,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重,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风险高,现就此疾病近年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经皮经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术中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束支阻滞和三度房室阻滞.现报道本院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PTSMA后出现三度房室阻滞伴电风暴病例.  相似文献   

11.
<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25%[1]。临床治疗的目的是使流出道变宽,狭窄减轻,从而达到缓解流出道梗阻,减轻症状,降低猝死率。目前治疗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征、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该病可通过药物、外科手术、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等方式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及预防心源性猝死。现就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通过经皮经腔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和外科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机能和生活质量.PTSMA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外科心肌切除术具有左心室流出道疏通确切且彻底、可以治疗合并瓣膜病或冠心病的患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胃肠道血管畸形出血少见。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表现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回肠血管畸形患者,经小肠镜诊治止血的经过,旨在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常发生晕厥和猝死,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不卧床监护发现这些病人经常出现频发和复杂的室性异位心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研究了7例有典型临床症状并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以往均有心跳骤停或不明原因意识丧失的病史。作者用前瞻法,通过四极导管放入房室,用程控心脏刺激器对房室进  相似文献   

16.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严重者应及时治疗,最适病人的筛选、影像技术的辅助、并发症的控制和操作技术的提升将使乙醇室间隔消融术成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常出现于肥厚型心肌病中,但其机制十分复杂.室间隔肥厚、瓣叶冗长、异常乳头肌、腱索松弛、二尖瓣对合点至室间隔距离短以及高流速均被认为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SAM的独立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不同肥厚型心肌病治疗中心对SAM的处理策略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8.
姬宇宙  徐敬  刘超 《山东医药》2008,48(47):68-69
采用部分肥厚室间隔切除的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0例,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者。认为部分肥厚室间隔切除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能有效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不能解释的左心室肥大为特征、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的心肌疾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左室流出道存在梗阻,故症状明显,且更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性猝死等严重事件,且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目前以药物治疗、室间隔心肌酒精消融术、外科手术为主。现就心率慢而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具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且伴有晕厥、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新技术,由于和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效果相当,因此该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术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定位及可控性的消融梗阻部分心肌,其中心脏超声技术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的术前诊断、术后随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超声心肌造影技术在化学消融术的术中监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现就心脏超声技术在肥厚型梗阻性化学消融术中的运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