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早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方法:6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应用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50例患者用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昏迷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迟发性脑病治疗组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率38%;治愈率治疗组97%,对照组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和充足的疗程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4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组进行CRP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中、重组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且CRP水平与迟发性脑病发病有关。结论 CRP水平越高,迟发性脑病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为主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回顾性分析了3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仅于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15例),常规治疗加用高压氧者设为高压氧组(32例)。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吸氧40min 2次,间歇吸空气10min,1次/d,12次为1个疗程。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3%,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高压氧为主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越彻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血管内相关活性物质变化与合理调节综合治疗措施对迟发生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组约物治疗病人进行血浆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观察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Ⅰ、Ⅱ组昏迷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迟发性脑病发生率Ⅰ组下降较Ⅱ组和对照组明显(P〈0.05,P〈0.01)。3组CO中毒病人急性期血浆MDA、ET-1处于高水平,恢复期治疗Ⅰ组下降较Ⅱ组和对照组明显(P〈0.05,P〈0.01),发生迟发性脑病病人下降明显迟缓。结论:血管内活性物质检测对病情估计、指导用药及预后的预测有一定参考意义,根据病情变化合理选择药物与应用高压氧并适当延长观察治疗时间是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重度AC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单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高压氧治疗中重度ACOP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70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纳洛酮及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23.6±10.3)h,对照组(35.1±12.5)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优于单用纳洛酮,可作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均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100mg,每天1次,疗程为20—30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脑电图检查、简易痴呆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脑电图异常率65.71%(23/35),治疗组为37.83%(14/37),有明显降低(χ^2=5.60,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简易痴呆量表评分分别为(15.45±2.93)、(23.70±2.13)分,对照组分别为(14.88±2.84)、(20.33±2.09)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比治疗前简易痴呆量表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t值分别为3.18、2.91,P均〈0.05);而治疗组在治疗后简易痴呆量表评分提高更明显(χ^2=6.28,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48%(32/37),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20/35)(χ^2=7.72,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昔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效果明显,优于高压氧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血管内相关活性物质变化与合理调节综合治疗措施对迟发生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组药物治疗病人进行血浆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观察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Ⅰ、Ⅱ组昏迷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迟发性脑病发生率Ⅰ组下降较Ⅱ组和对照组明显(P<0.05,P<0.01),3组CO中毒病人急性期血浆MDA、ET-1处于高水平,恢复期治疗Ⅰ组下降较Ⅱ组和对照组明显(P<0.05,P<0.01),发生迟发性脑病病人下降明显迟缓。结论:血管内活性物质检测对病情估计,指导用药及预后的预测有一定参考意义,根据病情变化合理选择药物与应用高压氧并适当延长观察治疗时间是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延续下来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往称急性CO中毒后续症、后发症、续发症,现统称为迟发性脑病。CO中毒迟发性脑病,目前尚无统一完整性治疗方案,国内目前多推荐首选高压氧(HBO)治疗加中枢神经营养剂治疗。我院自1999年10月起~2005年12月止共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981例,其中患迟发性脑病者56例,占5.7%。对发生迟发性脑病之患者,全部采用HBO治疗,取得可喜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高压氧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高压氧治疗对脑电图改变的意义。方法:对4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脑电图,并对其中34例患者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测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脑电图和痴呆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6%,并且临床症状改善与脑电图改善相平行。结论:高压氧对治疗DEACMP有明显疗效;脑电图对该病的病情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测定血浆一氧化氧(NO)含量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患者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意义。方法将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迟发性脑病组(A组)29例和末发生迟发性脑病组(B组)33例。采用检测NO的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来反映A、B两组患者连续血浆的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中毒后第1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B两组第5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第10天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B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急性CO中毒后病人血浆NO变化行助于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高压氧治疗时机与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方法:1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依据高压氧治疗时机分为2组,在通风、吸氧、内给氧、胞二磷胆碱应用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6例于一氧化碳中毒12 h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6例于一氧化碳中毒12 h后行高压氧治疗,观察2纽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迟发牲脑病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21.2%)(P<0.05).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有效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络酮、苦碟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纳络酮和苦碟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迟发脑病发生率为3.33%和16.67%;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苦碟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联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9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联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电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86例患者治愈66例,显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结论 HBO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中具有突出疗效,疗效与治疗疗程有关。HBO治疗患者治愈率高,清醒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作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显著疗效;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更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56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根据和病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两组均常规进行高压氧和药物治疗,综合组则辅以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疗法和语言治疗,连续4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体征,CT、脑电图检查等。结果 综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高压氧综合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放射治疗(放疗)所致放射性脑病的鼻咽癌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7例因放疗导致放射性脑病的鼻咽癌患者分为高压氧(HBO)治疗组和对照组,HBO治疗组采用药物+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灶体积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采用Х^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O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70.0%,而对照组为3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HBO治疗组病灶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2组治疗后病灶体积比较,HBO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ADL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药物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脑病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