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产妇98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切口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所有产妇按照首次剖宫产分娩切口术式作切口,即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的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率为3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壁纵切口术式进行剖宫产手术粘连程度低,有助于减少再次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对于可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建议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与腹壁横切口对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72例.观察组36例选择腹壁中线纵切口,对照组36例选择腹壁横切口.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再次剖宫产率等情况.结果 再次剖宫产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腹腔粘连产妇低于对照组;分析产妇疤痕情况,观察组疤痕明显2例、中等17例均低于对照组,纤细17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首次剖宫产产妇,采用腹壁中线纵切口方式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盆腹腔粘连和产妇局部瘢痕程度,安全性较高,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并提出改良。方法 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有无腹壁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  相似文献   

4.
谷松昌 《临床医学》2012,32(4):85-86
目的再次手术论证新式剖宫产的可行性,提高对新式剖宫产的认识。方法对两种术式128例再次剖宫产手术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粘连部位、手术时间的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及粘连的部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程度与手术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适用于所有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且并发症低于传统式下腹纵切口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5.
徐彬 《临床医学》2007,27(6):52-53
目的 比较下腹壁纵切口与Pfannentiel式切口在二次剖宫产术切口愈合、腹腔粘连、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等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二次剖宫产孕妇的术中各项情况进行比较.其中A组为下腹壁纵切口75例,B组为Pfannentiel式切口75例.比较两组孕妇在二次剖宫产术中腹壁切口愈合情况、腹腔粘连、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 ①腹壁切口愈合良好,瘢痕纤细A组29.3%(22/75),B组74.7%(56/75);②腹腔粘连A组重度粘连4%(3/75),B组为4%(3/75);③二次手术术中出血量A组(238±76)ml,B组(248±93)m1;④二次剖宫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A组(6±3)min,B组(10±3)min;⑤二次剖宫产总时间A组(37±18)min,B组(46±16)min.腹壁切口愈合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二次剖宫产手术开腹时间及总时间上A组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粘连及术中出血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腹壁纵切口虽然在切口愈合方面逊于Pfannentiel式剖宫产,但纵切口在二次剖宫产的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方面均短于Pfannentiel切口式,且其腹腔粘连率的发生及术中出血量与Pfannentiel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次剖宫产的孕妇选择下腹纵切口不失为一种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组为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再次剖宫产42例,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史42例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1].作者回顾分析了近4年多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病例资料,比较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时腹壁切口愈合及腹壁、腹腔粘连情况,以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8.
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作者回顾分析了近4年多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病例资料,比较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时腹壁切口愈合及腹壁、腹腔粘连情况,以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杨林  龚宇  杨艳明 《临床医学》2010,30(5):72-7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缝合腹膜者)发生粘连者分别为68例及14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及6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且不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行再次剖宫产产妇74例为研究对象。将首次剖宫产采用横切口的37例产妇作为试验组,首次剖宫产采用纵切口的37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腹腔粘连程度、瘢痕切口分级,再次剖宫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娩出胎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产后总出血量、满意度、镇痛药使用率。结果:试验组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瘢痕切口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再次剖宫产手术出血量、产后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娩出胎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首次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首次纵切口剖宫产,首次横切口剖宫产可降低腹壁与腹腔粘连程度、瘢痕切口分级及镇痛药使用率,并且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与产后总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娩出胎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改善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11.
皋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10-2811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组,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同时选取同期6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行新式剖宫产。分析患者的腹壁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轻度粘连、重度粘连以及腹腔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改善术后腹壁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12.
佟建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15-8615
目的通过对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第1次剖宫产时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兴隆县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二次剖宫产的的病例200例,其中第1次剖宫产为腹壁横切口的100例(A组),第1次剖宫产为腹壁纵切口的100例(B组),对两组孕妇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12.5±3.4)min,手术总时间(58.2±8.4)min,明显多于B组患者的(6.1±2.5)min及(46.8±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粘连率94%,重度粘连率为39%,明显高于B组的粘连率72%及重度粘连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术后切口瘢痕纤细美观的优点,但粘连严重,加大再次手术的困难,如有再次生育要求的妇女,选择腹壁纵切口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璐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4017-4018
择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二次剖宫产治疗的80例产妇,其中前次腹壁横切口组40例,腹壁纵切口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二次手术情况。结果腹壁纵切口组40例产妇腹腔、盆腔未粘连的机率明显高于腹壁横切口组,轻度、重度粘连、总粘连的发生率,新生儿病率,术中膀胱损伤发生率及术后腹壁血肿发生率均明显小于腹壁横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腹壁纵切口组产妇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明显小于横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再次生育意向的首次剖宫产产妇在选择腹壁切口形式时,应优先选择腹壁纵切口,以便为二次剖宫产降低手术创伤及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优缺点。方法:分析480例新式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术后放置节育环的随访情况。以及再次手术病例的观察,并与同期196例子宫下段部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放环随访时子宫,位置宫腔深度;及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恢复快,但术后腹腔粘连较多,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近期效果好,但远期腹腔粘连较多,值得探讨,以便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 有剖宫产手术史因妇科良性疾病再次开腹患者106例,其中曾行新式剖宫产术54例为Ⅰ组,曾行传统剖宫产术52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粘连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腹腔粘连重、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影响比传统剖宫产术大。  相似文献   

16.
赵芝芳 《山西临床医药》2013,(11):877-877,880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新概念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新概念剖宫产而再次剖宫产7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结果:新式剖宫产的腹腔粘连发生率最低,腹壁纵切口对再次开腹影响最小.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影响最小,耗时最少.  相似文献   

17.
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及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 10 0例前次剖宫产的妊娠妇女 ,按前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和Phannenstiel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 :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妊娠期并发症、腹腔粘连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二次剖宫产应用新法剖宫产亦不增加术后病率 (P >0 0 5 ) ,且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术式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 ,不增加再次妊娠的孕期并发症 ,不增加腹腔粘连 ;二次剖宫产应用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选自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对照组)、新式剖宫产手术(试验组)的方式进行剖工手术。观察手术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是否出现娩出困难、盆腔腹膜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以便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再次剖宫产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但相较之下试验组产妇在产术中出血量较少,操作简单,娩出时间和娩出困难程度都较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式剖宫产对于再次剖宫产的患者影响较小,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年间本院521例剖宫产术,本科室在新式剖宫产术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通过其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观察,分别就改良新式(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B组)和下腹pfannenstial横切口(C组)的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下腹pfannenstial横切口剖宫产术,说明本科室对新式剖宫产术式的改进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对母体的远期影响。方法 :对本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1月共收住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38例与同期随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38例 ,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再次剖宫产者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等粘连情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再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新式剖宫产组 33例选择再次剖宫产 ,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31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再次手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等粘连情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及再次术后恢复情况 ,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组较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对母体的远期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