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在工伤患者致残后中的作用.方法:将130例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确认的工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出院后进行随诊半年,用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评分均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越早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方法:将60 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 例.2组均给予肺癌患者常规一级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焦虚、抑郁等负性情绪给予心理干预.结果: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后均降低(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2 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干预后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进行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选择2009年9月到2009年12月我院77例肿瘤放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人数39人(N=39),干预组人数38人(N=38)。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和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则在放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于预。并且分别在对患者放疗前后用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情绪测试。之后从两组肿瘤放疗患者中随机各选择15例(n=15)分别在放疗前后对其NK细胞和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恶性肿瘤干预组患者放疗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比放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经过放疗后其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则均比放疗前高。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心理学方法 对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运动能力(ADL)恢复的效果.方法 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中度抑郁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相同临床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中医心理干预方法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0 d、70 d、100 d采用HAMD和ADL量表对疗效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40 d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为(13.04±4.86)分,对照组为(17.92±5.8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OL评分干预组为(61.85±11.73)分,对照组为(53.02±10.54)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0 d和100 d,HAMD及ADL评分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 尽早采取中医心理学方法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亦兰 《中医药导报》2010,16(7):126-12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94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的心理干预,连续治疗3个月,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肢体恢复功能状况.在研究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进行HAMD、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与躯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增加情志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5 d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志干预可以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抑郁和焦虑程度,使情志舒畅、气血和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伴有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脑梗死患者(干预组35例,对照组33例)进行调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结果:68例患者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0分26例(38.2%),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3分33例(48.5%),干预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SAS及SDS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患者的躯体症状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其心理护理,从而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心理干预对真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吞咽障碍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25),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组(n=25);电针组采用电针及普通针刺治疗,针灸及心理干预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心理干预。每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用洼田饮水实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组疗效好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电针组抑郁与焦虑分值下降,但较治疗前无差异( P>0.05),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与焦虑分值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电针结合心理干预能更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探讨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治疗和复发的预防效果,我们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以及心理行为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护理,将6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1例给予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9 mo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9 mo末,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再次复发率为21.5%,对照组为47.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9.46,P<0.01).心理行为护理后MAMA评分(18.63±3.82)分,显著低于护理前(27.25±5.12)分(X2=7.01,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以及复发具有积极的效果:心理行为护理可改变焦虑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协调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1.
化疗前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疗前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准备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23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0例接受一般的健康宣教,观察组118例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化疗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化疗结束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2组对化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及恶心呕吐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均<0.05)。结论化疗前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化疗期间消极的心理反应,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12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高血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及血压的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血压,对促进身心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而未采取特殊干预措施。6周后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总评分和各项减分值的计算。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减分值大部分显著差异。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眩晕综合征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眩晕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心理干预与非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结果:心理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对眩晕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作用,同时能促进身体的康复,使住院天数缩短,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0例RA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治疗前、干预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8周对2组患者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RA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急诊ICU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5 d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经过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以改善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抑郁和焦虑程度,使情志舒展、气血和调,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不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降压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18.
董爱荣 《环球中医药》2012,5(3):224-225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情绪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患者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将60例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药物治疗无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中医心理护理法。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用药等方面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分别进行评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量表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胸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整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杨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21):123-12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将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100例住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并给予简单常规介绍。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住院前和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周后,实验组显著进步36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著进步22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74%,差异哟普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6周,两组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组间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6周,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抑郁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1);实验验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疗效,改变患者的焦虑症状和退缩行为,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从而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切片确诊的肝癌住院患者20例为观察组,按1:1均衡配比原则选取同期确诊住院肝癌患者20例为对照组.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定分数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所有患者采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行双盲测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及护理后组间差异.结果:①护理后与前自身对照比较:两组抑郁缓解,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01),对照组焦虑缓解,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01),观察组焦虑缓解,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②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评分降低,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抑郁评分降低,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加强优质护理可缓解肝癌住院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此基础上,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抑郁情绪的改善尤为明显,但对焦虑情绪的具体干预技术尚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