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处理方法的改进,找出一种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理想替代材料。方法:取24只兔子,将兔左侧面神经上颊支切断以造成面神经缺损1.0cm的模型,根据修复方法不同,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为联合运用冻融法和化学法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组,对照组为自体面神倒置修复组,每组12只。术后3个月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以及电镜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对面神经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兔子均存活,切口愈合良好,兔面形基本对称;实验组与对照组左侧面神经上颊支传导速度分别为(55.74±10.56)m/s及(61.34±9.72)m/s,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体远端吻合口邻近4.0mm段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分别为(18173.62±918.38)n/mm2及(18601.21±982.31)n/mm2,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电镜检查结果相似。结论:联合运用冻融法和化学法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能满意修复一定长度的面神经缺损,可以作为自体神经的一种有效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长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神经长度是否影响化学去细胞神经的质量及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犬神经缺损的适当长度范围。[方法]切取犬的坐骨神经全长,截取直径近似段长度12cm,去除神经外膜的脂肪组织及血管,在5.0%Triton X-100和5.0%脱氧胆酸钠中重复消化得到化学去细胞神经;部分神经用于组织学评价,将12cm神经按顺序切割为6段,石蜡包埋制备切片,厚度5μm。HE染色和Fastblue染色,观察去细胞程度、神经细胞外基质结构完整性、髓鞘染色强度,观察每段神经的差异。在体内实验中,用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桥接犬的坐骨神经缺损,缺损长度分别为8、10cm组,每组各有6条成年犬,随访时间12个月。观察动物肢体功能恢复、肌电图变化及再生神经组织学表现,包括HE染色、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去细胞神经全长各段在去细胞程度、结构完整性及残余髓鞘染色综合评价中无差异。体内移植实验结果显示8cm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的犬在术后12个月踝关节可直立行走,而10cm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犬12个月时踝关节不能直立行走。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动物的手术肢体均可记录到诱发的运动和感觉电位。肌电图波幅、时限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显示,8cm移植组明显高于10cm移植组(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8cm移植组再生的神经轴突通过移植段神经到达远侧的神经中,并与所支配的肌肉建立新的运动终板联系,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三头肌中有大量新生的运动终板形成。在10cm移植组有部分再生的神经纤维通过移植段神经进入远端的神经,小腿三头肌中新生的运动终板数量和大小明显低于8cm移植组(P〈0.05)。[结论]在化学去细胞神经的制备中,神经的长度对去细胞的质量无影响;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长度若不超过8cm可取得较满意的功能康复结果。  相似文献   

3.
兔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兔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从而探索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以30%TritonX-100和40%脱氧胆酸钠顺序处理新鲜取材的兔神经(直径15nm左右),移植修复成年wistar大鼠l.0cm坐骨神经缺损.4个月后行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移植神经未被宿主排斥,大量再生的神经纤维长过移植物,并恢复电传导功能;结论: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可以作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优化法去细胞大鼠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优化法去细胞大鼠神经移植,修复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缺损,观察术后动物的免疫排斥、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情况。[方法]以优化去细胞方法处理新鲜取材的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同种异体1.0cm坐骨神经缺损,以自体神经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为对照,术后1个月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价、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动物在功能恢复、免疫排斥及神经再生方面的情况。[结果]自体神经和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动物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大体观察均可见神经连续性良好。电生理检测表明2组动物移植神经均已恢复电传导能力,在传导速度(CV)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神经水平(P<0.05)。组织学观察则显示2组再生神经纤维均已长入移植段远端。S-100免疫组化显示两者在雪旺氏细胞数、形态和排列等方面无明显差异。2组在CD8 T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移植神经中段轴突密度后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比正常神经小(P<0.05),比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大(P<0.05)。[结论]优化去细胞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在免疫排斥、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面无显著差异。优化法去细胞神经在移植修复同种异体神经缺损时,可以达到免疫耐受,其早期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情况良好,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可以作为自体神经移植的一种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异种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神经功能恢复,从而为临床应用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5只,致左侧坐骨神经1 cm缺损,以等粗兔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每2周测定坐骨神经指数,移植后4个月动物麻醉后暴露移植段神经,刺激近侧神经干、于同侧胫后肌群记录运动诱发电位,之后取移植段神经切片后行HE组织化学及NF-16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物未被宿主排斥,大量神经纤维长入移植物,神经电生理及坐骨神经指数显示宿主坐骨神经功能有部分恢复.[结论]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可以作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去细胞处理对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un MX  Tang JS  Wang X  Zhao B  Sui X  Xu WJ  Lu SB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75-278
目的研究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的免疫学和制备方法,以期进一步降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免疫反应。方法取SD大鼠的坐骨神经,经4.0%Triton X-100和3.0%脱氧胆酸钠消化进行去细胞处理。将化学去细胞和新鲜的SD大鼠坐骨神经植入Wistar大鼠皮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物及周围组织中的CD3、CIM和CD8阳性T细胞浸润程度,评价免疫反应强度。将犬的尺神经按上述方法进行去细胞处理,按去细胞处理次数分为3个组,分别从去细胞程度、髓鞘染色程度、GAG免疫组化染色和神经基底板层结构完整性方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比较,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植入后可明显降低大鼠的免疫原性,但仍有轻度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存在。经化学去细胞处理的神经,其残余神经轴突髓鞘的染色强度不随去细胞处理次数增加而明显减弱,GAG染色强度也无改变,但神经基底板层结构的破坏程度随去细胞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移植经化学去细胞处理的异体神经后,可有轻微的免疫反应,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可能与糖蛋白成分有关,残余的髓鞘组分不随去细胞处理次数增加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以自体神经移植效果最佳。多年来,医学界不断寻找能替代自体神经的生物材料。Fawcett与Keynes认为理想的神经移植体应具备以下特征:(1)无免疫抗原性;(2)能较快地获得血运;(3)再生轴突能长入并通过该移植体到达远端部位;(4)通过移植体的轴突能成熟到具有正常的直径、髓鞘化和传导动作电位;(5)移植体内再生轴突能准确到达靶器官。与其它移植材料相比,化学去细胞神经除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与正常神经相似的特性,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从2002年3月至2011年1月,取成年遗体捐献者的周围神经,使用化学萃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将其消毒、储存,并用于临床治疗41例周围神经缺损患者.男性38例,女性3例,年龄10~55岁.受伤至神经修复时间10 h至9个月,平均4.1个月.受损神经包括臂丛神经10例,上臂桡神经3例,前臂尺神经4例,指(趾)神经12例,坐骨神经2例,胫神经3例,腓总神经5例,股神经2例.合并骨折12例,合并软组织损伤或缺损20例.神经桥接长度2~10 cm,平均6.1 cm.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术后随访9~5l个月,平均20.2个月.通过手术部位物理检查及血生化和免疫检测以评价移植的安全性.结果 术后患者全部得到随访,39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过敏性反应、深部感染、肝肾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术后1、12周血生化检测均正常,特种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检测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犬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犬粗大神经的长段缺损,观察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法: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各3犬,分别桥接坐骨神经5.0c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其运动功能及神经再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功能恢复;移植段内新生神经纤维、新生血管及许旺细胞;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纤维等方面非常相似。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在修复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年许旺细胞(SC)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移植治疗外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从Wallerian变性1周的成年SD大鼠远侧端神经中分离培养得到SC, 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移植分为SC+去细胞SD大鼠神经支架组(SC治疗组)和空细胞SD大鼠神经支架组(阴性对照组), 每组各5只。比较两组大鼠术后2、4、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 术后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和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等修复效果的指标。结果  SC治疗组术后2、4、8周损伤侧SFI, 术后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和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或高于阴性对照组(均为P < 0.05)。结论  采用成年SC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的人工神经移植治疗外周神经缺损, 可有效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促神经再生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鼠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蛋白成分进行电泳分析,观察去细胞异体神经中的蛋白组分;制备去细胞神经薄膜,接种背根神经节,观察其结构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按Sondell法制备大鼠的去细胞异体神经,将制备好的神经进行电泳分析,观察28~30 kDa区域的髓鞘蛋白的去除程度;将制备的神经进行冰冻切片,接种鸡胚背根神经,进行神经纤维荧光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在神经切片上的生长方向。[结果]去细胞异体神经电泳结果显示:28~30 kDa区域髓鞘蛋白完全消失,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可以完全去除髓鞘蛋白;背根神经节发出大量的神经纤维沿着去细胞神经基底膜管方向生长。[结论]去细胞异体神经中无残留引起免疫反应的髓鞘蛋白,保留的基底膜管结构对促神经纤维再生具有引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别以优化法去细胞(OA)大鼠坐骨神经及兔臂丛分支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免疫排斥情况、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情况,以比较此优化法处理的同种异体及异种神经移植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能力. 方法 以新鲜新西兰大白兔臂丛分支、自体坐骨神经、OA处理过的新鲜取材的SD大鼠坐骨神经及新西兰大白兔臂丛分支,移植修复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1.0 cm缺损,即新鲜异种神经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OA异种神经移植和OA异体神经移植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行功能评价(SFI)、电生理(CV)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免疫排斥、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情况. 结果 术后1个月,OA异体和OA异种神经移植组的SFI、CV、轴突密度分别为:61.38±5.59、(32.23±0.91)m/s、(22.26±1.74)m/s和(0.782±0.081)(个/100 μm2),3个月分别为59.00±5.40、(31.80±0.99)m/s、(23.35±2.40)m/s和(0.778±0.046)(个/100μm2);术后1个月,异体和异种神经移植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染色阳性百分比分别为0.17385±0.01805、0.09299±0.01565和0.30223±0.09449、0.19537±0.02010.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与异种神经移植组在免疫排斥、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都明显优于未处理新鲜神经移植组(P<0.05).3个月时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优于1个月组(P<0.05). 结论 优化去细胞法处理的同种异体及异种神经移植物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均可以达到免疫耐受,移植动物早期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兔缺损的坐骨神经,观察坐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体质量1.5-2.0 kg,随机分成2组.两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造成2.0 cm长的缺损.实验组: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对照组:仅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术后4、8、16周进行大体观察、标本光镜和电镜观察且进行量化分析、肌湿重检测.结果 手术区局部均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有髓神经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4、8、16周分别为(906.25±30.68,1726.25±51.89,2825.13±22.79)、(5.35±0.62,5.46±0.38,5.59±0.80),(1.65±0.37,1.75±0.41,1.83±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三头肌湿重于术后4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8、16周分别为(5.62±0.99,7.38±0.26)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IntroductionThe use of plates and screws for facial fractures i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providing accurate reduction and rigid fixation.Case reportWe report on a case with multiple comminuted middle facial fractures and concurrent facial nerve injury. The fractures were fix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interosseous dental wires and polypropylene sutures with a satisfactory outcome.DiscussionWe aim to demonstrate two main advantages of wire/suture fixation in such cases when compared to plates and screws. Wire/suture fixation does not require periosteal dissection for fixation; and hence there is more preservation of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bony fragments. Furthermore, in the setting of concurrent facial nerve repair, the use of plates may risk re-injury of the repaired nerve during the late removal of the hardware. Interosseous wires/sutures do not require late removal and this is another advantage in these cases.ConclusionInterosseous dental wires and polypropylene sutures may be considered for fixation of multiple comminuted middle facial fractures and concurrent facial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