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停搏液中对缺血 /再灌注离体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甲氧苄嗪组 (A)和对照组 (B)。离体鼠心在改良的 L angendorff- Neely灌注模型上预灌注 30 min,停搏 12 0min、再灌注 30 min。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 (CPK,L DH )、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脂质 (L PO)含量、心肌 ATP水平。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再灌注后 ,A组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 ,明显优于 B组 ;心肌酶 (CPK ,L DH)、L PO含量显著低于 B组 (P<0 .0 1) ;SOD含量和 ATP水平显著高于 B组(P<0 .0 1)。结论 :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停搏液中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蓉  姚德厚  董玲  高峰  王春梅  李源 《心脏杂志》2011,23(6):727-730
目的:观察葡萄糖-胰岛素-钾液(GIK)、葡萄糖-钾液(GK)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犬心肌缺血区内心肌细胞改变的影响,分析GIK中的胰岛素对MI/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犬心肌定量缺血(左前降支血流量降低80%) 50 min,再灌注4 h,建立犬MI/R模型。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GIK组、GK组和盐水对照组(n=8),于再灌注前5 min,分别输注GIK、GK和生理盐水。再灌注4 h后,计算梗死区占缺血区重量的百分比,并制作电镜切片于透射电镜下观察。 结果: GIK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MI)的范围[GIK组(5.2±0.8)% vs. 盐水对照组(9.4±0.8)%,P<0.05];而GK组MI的范围(8.5±0.9)%则与盐水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盐水对照组相比,GIK组对非缺血心肌的超微结构无影响,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GK对缺血心肌无保护作用。结论: 再灌注时,静脉输注GIK可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其中的胰岛素是GIK上述作用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小鼠模型,将野生型小鼠(C57BL/6)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Vehicle),缺血再灌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预处理组(20mL/kg,SL),术前2小时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于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通过心脏超声观察各组小鼠心功能的变化,心肌组织TTC染色确定心梗面积大小,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法(TUNEL)检测凋亡心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以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I/R手术48小时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1)。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预处理明显改善I/R组的LVEF,并降低了心肌梗死面积,抑制I/R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组织炎症反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预处理明显抑制了I/R后心肌组织以及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预处理通过抑制TNF-α表达水平发挥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和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3组:缺血/再灌(I/R,n=6),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心脏缺血预处理组(IPC,n=60,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5min;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DL-IPC,n=6),反复2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min,松开5min,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然后各组全心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IPC和DL-IPC组在左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P<0.050,在ATP含量、SOD活性均优于I/R组(P<0.010,在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P<0.05),在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P<0.01)。结论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同等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非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动物离体心脏 L angendorff灌注模型 ,分为 4组 :1缺血 /再灌注 (I/R,n=6 ) ,离体心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 min;2心脏缺血预处理组 (IPC,n=6 ) ,离体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 m in,缺血 5 m in/再灌 5 min各 2次 ;3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 (DL- IPC,n=6 ) ,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 min/松开 5 m in,建立离体心脏 L angendorff灌注模型 ,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min;4肾缺血预处理组 (K- IPC,n=6 ) ,反复 3次阻断左肾动脉 5 m in/放开 5 min,建立离体心脏 L angendorff灌注模型 ,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 min。然后各组全心缺血 45 min,恢复灌注 15 m in改为工作心 30 m 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 DH)漏出率、心肌组织 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羟脯氨酸 (HP)含量及血清内皮素 (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IPC,DL- IPC及 K-IPC组左室功能恢复优于 I/R组 (P<0 .0 5 ) ,ATP含量、SOD活性、HP含量均优于 I/R组 (P<0 .0 1) ,心肌含水量低于 I/R组 (P<0 .0 5 ) ,MDA含量 ,CK,L DH漏出率及 ET含量均低于 I/R组 (P<0 .0 1)。结论 :非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I/R组、RPC组、5HD+RPC组,各12只。建立Langendorf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K-H液平衡20min。I/R组缺血前用K-H灌注液灌注45min;RPC组缺血前用含瑞芬太尼的灌注液灌注5min,再用K—H液冲洗5min,共3次;5HD+RPC组用含有5-HD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与瑞芬太尼的混合液灌注,共计45min。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线粒体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I/R组比较,RPC组再灌注60min时,梗死面积减少(P〈0.05),而5-HD+RPC组和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H液平衡末比较,各组再灌注60min心肌线粒体酶活性及MMP降低(P〈0.01)。再灌注60min后,RPC组上述指标高于I/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明显改善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V)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KA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兔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control组)、ATV组、ATV+5-羟癸酸(5-HD)组、5-HD组。进行40min局部缺血和240min再灌注,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血液生物化学、线粒体ATP合成能力([ATP]m)。结果缺血/再灌注使左室发展压(LVDP)和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均P〈0.01);3d ATV 10mg/(kg·d)预处理使缺血/再灌注后LVDP和+dp/dtmax的下降幅度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降低CK-MB和LDH-1、提高[ATP]m;ATV+5-HD组LVDP和+dp/dtmax的下降幅度、CK-MB、LDH-1、[ATP]m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TV预处理通过激活mitoKATP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功能,mito KATP是KATP途径的主要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Land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和苯那普利后处理组。生化法检测各组稳灌20min和再灌60min肌酸激酶(CK)的水平,改良亮绿变色酸法观察心肌损害程度,硝基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再灌注末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苯那普利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14±7)%比(40±7)%,P〈0.01];再灌注流出液中CK含量减少[(100.8±31.8)U/ml比(188.5±49.1)U/ml,P〈0.01];心肌MDA含量降低[(2.5±0.7)nmol/mg prot比(4.4±0.6)nmol/mg prot,P〈0.01);苯那普利后处理组再灌注流出液中N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101.7±8.7)μmol/L比(27.8±5.9)μmol/L,P〈0.01]。结论苯那普利后处理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这种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O浓度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发光技术,分别测定缺血预处理和对照组再灌注60min时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同时留取心肌标本行光镜和电镜观察,探讨缺血预处理保护心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缺血预处理组光镜、电镜所见心肌损伤均明显比对照组轻。提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心肌细胞能量消耗,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缺血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期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将26只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分,再灌注60分。分为两组,用药组(15只)及对照组(11 只)。用药组于缺血期给予4.4×10- 3 mm ol/L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一种NO供体),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对照组仅给予碳酸氢盐缓冲液灌注。全部心脏均测定NO释放量、肌酸激酶漏出量及(或)心脏功能。  结果:用药组大鼠心脏,使用NTG表现为两种效应。其中部分大鼠心脏(非心室颤动组,n= 7),NTG增加肌酸激酶漏出量,减弱再灌注期心脏功能的恢复,伴随缺血期NO释放量的增加。对另一部分大鼠心脏(心室颤动组,n= 8),NTG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但心脏于再灌注期持续心室颤动,缺血期NO释放量无明显增加。  结论:缺血期给予同一剂量N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双重效应,既可增加心肌损伤,又可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胰岛素-钾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钾液,G IK)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 I/R)犬心脏功能、冠脉血流量及心肌损伤的影响,分析胰岛素在G IK上述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制备犬M I/R模型,心肌定量缺血(左前降支血流量降低80%)50 m in,再灌注4 h。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G IK、葡萄糖-钾液(GK)和盐水对照组(n=8/组),再灌注前5m in输注G IK、GK、生理盐水。观察冠脉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不同时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注4 h后测量并计算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G IK明显增加左前降支冠脉血流量(CBFLAD),改善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降低血清CK、LDH,减少心肌梗死范围,而GK无上述作用。结论:再灌注时输注G IK可促进再灌注心脏功能恢复及减轻心肌损伤,该作用可能与G IK增加冠脉血流量有关;胰岛素是G IK上述作用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谦  张博  王跃民  高峰 《心脏杂志》2002,14(1):1-3,6
目的 :探讨胰岛素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 (I/ R)期间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兔 I/ R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于缺血前 30 min予以葡萄糖 -胰岛素 -钾 (GIK) (葡萄糖 15 0 g/ L ,胰岛素 10 0 U/ L ,钾 80 m mol/ L )、胰岛素 (10 0 U / L )、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1.2 m l/ h) ,然后实施 40 min的心肌局部缺血和 3h的再灌注。采集并处理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 ,检验乳酸脱氢酶 (L DH )、肌酸激酶 (CK)活性。 3h后 ,采用 E- vans蓝 - TTC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GIK及胰岛素组在血流动力学 (L VEDP,± dp/ dtmax) ,CK,L DH、梗死范围测量等均表现为损伤减轻 ,且这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在 I/ R的过程中 ,GIK合剂除了提供能量外 ,其中的胰岛素也发挥了重要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组各15只,A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进行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于缺血前即刻、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记录心率( HR)和平均血压( MAP),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 RPP);分别于以上时点采血,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IL-1、IL-6、TNF-α;最后处死取心肌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同时点MAP和RPP降低,心肌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各时点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升高(P均<0.05);HE染色示,A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核不规则,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即产生变化,全身和心肌组织局部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洛伐他汀预处理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洛伐他汀在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中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C);Lovastatin组(L),洛伐他汀直接灌胃两周15mg/(kg·d);Lovastatin复合LNAME组(N),洛伐他汀15mg/(kg·d)直接灌胃2周同时腹腔注射LNAME30mg/(kg·d);2周后建立在体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监测缺血/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同时观察各组血脂水平及其血浆中MDA、SOD、LDH以及CK的变化情况。结果L组和N组较C组心率显著减慢(P<0.01),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消失和再灌注时-dp/dtmax下降显著改善(P<0.05);各项血脂指标不变的情况下,洛伐他汀显著减少再灌注时血浆中MDA生成和LDH及CK的释放(P<0.01),并且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P<0.05)。结论Lovastatin对在体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时具有非降脂外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NO合酶途径是其心脏保护作用的诸多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8,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sICAM含量及心肌MPO活性。结果:①血清CK活性:试验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的CK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36.28±21.72),(987.62±28.58),(256.34±19.34)U/L,P〈0.01],缺血后处理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心肌MPO活性: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后处理组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86±0.08)U/G:(1.28±0.26)U/G。P〈0.01]。③血清sICAM含量: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血清的sICAM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后处理组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4.28±11.69)ng/ml:(76.62土13.45)ng/ml.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aspase(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min),每组16只。再灌注结束后自右颈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注心肌凋亡程度,及Caspase-3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再灌注结束后,①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K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745.26±62.18)U/L比(926.38±76.49)U/L比(237.67±21.82)U/L],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11.7±2.6)%比(20.8±3.4)%,P〈0.05];③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区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545.79±98.25)μmol PNA/mg比(739.83±113.57)μmol PNA/mg,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速心室起搏(VOP)预适应的延迟保护作用与心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的新西兰兔24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1):对照组(单纯结扎组):将电极送至右心室旷置70min;(2)起搏组:以500次/min起搏右心室10min×4次;(3)起搏+放线菌素D组:予静脉注射放线菌素D0.1mg/kg后按起搏组方法起搏右心室。24h后所有实验动物开胸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前后检测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态描记再灌注时心电图;免疫组织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H0—1表达。结果:(1)缺血再灌注后,与单纯结扎组比较,起搏组在再灌注不同时相CK[60min:(3723±735)IU/L比(2163±602)IU/L]和CK—MB[60min:(1709±163)IU/L比(904±149)IU/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起搏+放线菌素D组介于起搏组与单纯结扎组之间(P〈0.01);(2)单纯结扎组在再灌注过程中共有5只、62.5%)发生心律失常,起搏+放线菌素D组有4只(50%),而起搏组无心律失常发生。起搏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结扎组(0比62.5%,P〈0.05);(3)起搏组HO-1的阳性表达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结扎组和起搏+放线菌素D组(P〈0.05,〈0.01)。结论:超速起搏预适应可以模拟缺血预适应,产生延迟保护作用,减少心肌组织的坏死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伴有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加,其作用可能与心肌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缺血后处理与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采用大鼠体外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缺血后处理组全心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0 s后,缺血30 s,反复3次,然后持续灌注57 min;对照组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灌流液腺苷(adenosine,ADO)含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缺血后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15.32±2.05)%],与对照组比较[(40.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ATP降解[(3.32±0.63)μmol/g],与对照组比较[(4.73±0.59)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冠状动脉流出液中ADO清除速率[(4.33±1.87)nmol.min-1.g-1]小于对照组[(6.17±1.80)nmol.min-1.g-1],P<0.05;心肌SOD、CAT和GR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更大的抗氧化能力。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延缓ADO清除,减少ATP的降解,减轻活性氧的损伤作用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能否减轻老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比较缺血后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在成年和老龄大鼠之间有无差别。方法32只雄性F344大鼠分为成年(6~8月龄)和老龄(20~22月龄)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2h,8只)和缺血后适应(IPost)组(缺血30min,给予4轮10s再通/10s缺血后再灌注2h,8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电图,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2h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再灌注2h时,成年IPost组MAP和RPP均高于I/R组(P<0.05),而老龄IPost组与I/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初30min内,成年IPost组和I/R组心律失常评分分别为1分和3.5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龄IPost组和I/R组心律失常评分分别为2分和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和老龄IPost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分别减少52%和44%(均P<0.05)。成年和老龄IPost组CK和LDH浓度较I/R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能缩小老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酶释放,且其程度与成年大鼠相似;同时缺血后适应能改善成年大鼠心肌顿抑、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但此作用在老龄大鼠未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抑肽酶等药物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的影响。方法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B组 )将离体心脏置于 L angendorfl装置 ,经主动脉逆行灌注克氏液 ,灌注 30 min后 ,用 Thomas灌注停跳 40 min,最后再恢复灌注 30 min。用药组 (A组 )克氏液中加入抑肽酶及山莨菪碱。缺血前及再灌注期记录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血管阻力 ,并行心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再灌注后 30 min,A组左心室功能明显高于 B组 (P<0 .0 5 ) ;收集的灌注液中肌酸磷酸激酶 (CK)及乳酸脱氢酶 (L DH)较 B组明显减少 ;超微结构改善也优于 B组。结论 抑肽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