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东中山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疾病等的关系,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该院从2011年11月25日至2016年9月30日共55 240例患儿进行流感病毒A、B(IFA、IFB)、副流感病毒1、2、3(PIV1、PIV2、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7种常见病毒抗原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55 240例患儿中病毒感染阳性率为23.25%,其中RSV 53.75%、IFA13.83%、ADV10.81%、PIV3 10.77%、IFB 6.49%、PIV1 2.37%、PIV2 1.14%、混合感染0.84%。男、女感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和1~≤3岁患儿感染病毒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龄段中均以RSV的阳性率较高(71.92%,46.23%)。此7种病毒在冬、春季感染的阳性率高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RSV的阳性率最高。55 240例患儿中,此7种病毒阳性率以患支气管炎的患儿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感染RSV阳性率最高。108例混合感染患儿中,也以混合感染RSV的患儿最多(90例)。结论 RSV是中山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下儿童阳性率最高,冬、春季为感染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该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5 121例呼吸道疾病儿童的鼻咽部分泌物进行流感病毒A(IFA)、流感病毒B(I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及副流感病毒1、2、3(PIV1、2、3)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5 12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呼吸道病毒1 801例,检出率为35.17%。其中RSV 937例(18.30%)、IFA 312例(6.09%)、ADV 209例(4.08%)、PIV3 186例(3.63%)、PIV1 60例(1.17%)、IFB 38例(0.74%)、PIV2 5例(0.10%)、混合型54例(1.05%)。结论 RSV感染是本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下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最高;春季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情况,掌握该地区儿童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趋势,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399例,采集鼻咽深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A)、流感病毒B(FB)和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Ⅰ、Ⅱ、Ⅲ)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抗原,分析病毒的分布情况,并从患儿年龄、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在399例患儿中有142例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总阳性率为35.6%,其中RSV感染40例(28.2%),ADV感染26例(18.3%),FA感染43例(30.3%),FB感染15例(10.6%),PIVⅠ感染5例(3.5%),PIVⅡ感染4例(2.8%),PIVⅢ感染9例(6.3%);1岁组感染患儿40例(36.0%)、1~3岁组感染患儿48例(32.0%),3岁组感染患儿54例(39.1%);春夏秋冬四季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2.1%,26.9%,29.3%,45.0%,以冬季阳性率为最高。结论 FA和RSV感染是该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上婴幼儿FA易感,高发于冬季;1岁以下婴幼儿RSV易感,高发于春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并分析个旧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384例患儿进行RSV、FLUA、FLUB、PIV1、PIV2、PIV3、ADV病毒抗原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23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病毒阳性353例,阳性率为14.81%。不同季度患儿的呼吸道病毒合计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一季度和四季度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季度。不同季度患儿的RSV、FLUA、FLUB、PIV3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RSV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一季度和四季度是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月—2016年12月扬州地区17 691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分泌物呼吸道腺病毒(ADV)、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流感病毒A/B(IFA/B)病毒抗原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17 691例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标本1 991例,检出率11.25%(1 991/17 691);在1 991例阳性标本中,RSV占60.12%(1 197/1 991),其他依次为PIVⅢ14.27%(284/1 991)、ADV 8.04%(160/1 991)、PIVⅠ5.42%(108/1 991)、IFA 5.27%(105/1 991)、IFB 4.07%(81/1 991)、PIVⅡ2.81%(56/1 991)。RSV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1月~1岁组呼吸道病毒检出病例占总检出率的59.81%(1 191/1 991);单项病毒检出率在4组人群中均居首位。冬季是检出病毒阳性占比最高的季节,为51.88%(1 033/1 991);夏季检出率最低,为10.35%(206/1 991)。结论扬州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受年龄、季节和性别的影响,RSV感染最多见,以1月~1岁婴幼儿为主,冬季好发,并且男性较女性更易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广东清远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 PIV) 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 的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 年3月1 日~ 2019 年2 月28 日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 007 例呼吸道疾病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核酸双扩增法(doubleamplification method ,DAT)进行RSV,PIV 和ADV 三项病毒RNA 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 007 例患儿三项病毒总阳性率为25.09%(1 758/7 007),其中RSV 11.06%(775/7 007),PIV 8.58%(601/7 007),ADV 3.67%(257/7007)和混合感染1.78%(125/7 007)。RSV 在冬季阳性率最高(16.85%,407/2 415),四季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4,P<0.05),PIV 和ADV 四季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1,4.75,均P>0.05)。三项病毒男、女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81,0.60,均P>0.05)。RSV 0~1 岁阳性率最高(15.41%,516/3 348),PIV 6~9 岁阳性率最高(11.89%,34/286),ADV 3~6 岁最高(6.38%,81/1 270),三项病毒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7,29.85,114.99,均P<0.05)。肺炎RSV 阳性率最高(14.68%, 701/4 774),支气管炎PIV 阳性率最高(10.49%,28/267),上呼吸道感染ADV 阳性率最高(10.98%, 48/437),三项病毒在不同呼吸道疾病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6,34.45,86.15, 均P<0.05)。结论 广东清远地区三种病毒在儿童呼吸道疾病RSA 阳性率最高,PIV 次之,它们在不同年度、季节、年龄和疾病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常见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6070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鼻咽深部分泌物中7种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副流感Ⅲ型(PIVⅢ),腺病毒(ADV).结果 患儿阳性1145例,阳性率18.86%.其中单病毒感染1132例,混合感染13例;单病毒感染中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依次为RSV 13.82%(839/6070),PIVⅢ1.86%(113/6070),ADV 0.89%(54/6070),IVB 0.77%(47/6070),PIVⅠ0.64%(39/6070),IVA 0.54%(33/6070),PIVⅡ0.12%(7/6070);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阳性率分别为,15.16%(241/1590)、9.26%(97/1047)、12.62%(160/1268)、29.88%(647/2165)以冬季阳性率最高.结论 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冬季病毒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胡伟  代琼  胡孝彬  陈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58-3159,3161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者3 514例,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结果 3 514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5.00%(1 230/3 514),IFB阳性率最高,为26.01%;其次为MP,阳性率为16.28%;PIV、ADV、RSV阳性率分别为0.03%、2.27%、0.65%。病原体合并感染413例,阳性率为11.75%(413/3 514)。结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MP。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03-3705
目的分析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儿童呼吸道病毒抗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0例,采集其鼻咽分泌物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A、B、副流感病毒(PIV)Ⅰ、Ⅱ、Ⅲ等病毒。结果 RSV感染占阳性病例的46.67%,ADV的阳性率为4.76%,FluA阳性率为19.05%,FluB阳性率为9.52%,PIVⅠ阳性率为2.38%,PIVⅡ阳性率为2.38%,PIVⅢ阳性率为4.76%,混合的阳性率为7.14%。1岁患儿的病毒检测率最高,为45.00%,患儿年龄增加,病毒感染率下降;冬季与春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肺炎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迅速、准确的诊断出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指导用药,有效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患儿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性别、地域和季节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LF)法对本院2 73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九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记录患儿信息,用SPSS18.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2736例患儿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918例(33.55%),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P、FluB、PIV、ADV、RSV、COX、FluX,CP及LP1;混合感染1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13.51%;总阳性感染人数中男性为21.02%,女性为12.54%,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阳性率最高为13.49%,其次为3~5岁组(7.79%),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对患儿进行季节性感染分析,以冬季(14.07%)、春季(7.79%)感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患儿以MP病原体感染居多,且存在季节性、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该院急诊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5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2、3(PIV1、PIV2、PIV3)和腺病毒(ADV)]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不同病毒的流行特征。结果384例标本中208例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病毒感染阳性率为54.17%,以混合病毒感染和IVB感染最为常见,其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56%和23.44%。混合病毒感染中以IVA和IVB混合感染阳性率最高,占87.25%,高于其他混合感染类型。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两季病毒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6.06%、68.37%,高于夏、秋两季的42.31%和3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18~45岁)和中年(45~60岁)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4.94%和63.86%,高于老年前期(60~75岁)、老年(75~90岁)和长寿老人(90岁)的48.45%、44.92%、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急诊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混合病毒感染和IVB感染最为常见,且病毒感染情况呈现季节和年龄特征,但不受性别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儿科急性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1月收治的儿科病例67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00例同期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初期静脉血及对照组儿童静脉血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1型、2型和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项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查,探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9项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科病例9项病原体感染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672例患儿病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42.6%(286/672),单项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为36.3%(244/672),混合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为9.4%(63/6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呼吸道9联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7.5%、20.4%、42.3%、44.4%,其中春季检测阳性率最高,夏季检测阳性率最低。0~1、1~3、3~5、5岁年龄段呼吸道9联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5.3%、37.5%、31.7%、30.3%;其中0~1岁年龄段检测阳性率最高,5岁年龄段检测阳性率最低。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阶段中MP与PIV病原体感染均比较常见。结论 MP与PIV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冬季与春季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年龄小于1岁的婴幼儿是主要的发病对象。加强9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检测具有比较大的应用价值,有益于儿科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2020年至2021年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 53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0~14岁)行抗原检测,回顾性分析各类病毒在我院就诊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同时与2020年之前两年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近两年病原体检出率与既往的变化。方法 采集患儿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包括A型流感病毒(FluA)、副流感病毒1型(PIV1)、B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3型(PIV3)、副流感病毒2型(PIV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结果 6 53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 289例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9.15%,其中两项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7例。以合并RSV感染最常见,占总阳性标本的0.54%;阳性率最高的是RSV(10.63%),其次为PIV 1(3.44%), PIV 3(2.29%),Flu B(1.48%),Flu A(0.67%), ADV(0.52%),PIV2(0.12%)。小于1岁组与1~4岁组、4~7岁组、7~14岁组儿童七项检出率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德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病原学概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早期咽拭子标本中7项病毒[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 )、流感病毒 A (FLuA )、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副流感病毒3(PIV3)],以了解病原学分布.结果从2778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检出相关病毒阳性1260例,总阳性率为45.4%.含单项病毒感染占89.0%,2项混合感染占11.0%.单一病毒感染中 RSV 占首位(57.40%),其余依次为 PIV1(11.31%)、PIV2(8.91%)、FLuB(6.33%)、ADV(5.97%)、PIV3(5.53%)、FLuA(4.55%).结论RSV 、PIV1、PIV2为常德地区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流行病原体.对疑似病例早期进行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尽早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使患儿得到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儿童呼吸道病毒抗原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儿童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 282例住院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和腺病毒(ADV)7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6 282例标本中病毒阳性检出835例,总阳性率13.29%;其中RSV最高,阳性率8.83%;其次是PIV3,阳性率2.80%;冬季发病较高,夏季最少。0~6个月的幼儿发病率较高。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简单、快速,可用于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病原体IgM联合检测在成人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行呼吸道感染全套检查的成年患者59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IFA法进行患者腺病毒(ADV)IgM抗体、肺炎衣原体(CPn)IgM抗体、甲型流感病毒(IFVA)IgM抗体、乙型流感病毒(IFVB)IgM抗体、嗜肺军团菌(LP1)IgM抗体、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副流感病毒(PIVs)IgM抗体、Q热立克次体(QFR)IgM抗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抗体的联合检测。统计所有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两种及3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情况,并归纳最常见的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的感染情况。结果MP、IFVB、PIVs和IFVA的阳性率明显较高,分别为16.16%(96/594)、13.13%(78/594)、9.60%(57/594)、7.07%(42/594);594例检查对象中共有208例检测有呼吸道病原体阳性表达,总阳性率为35.02%。合并两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共53例,阳性率为8.92%,在所有阳性患者中占比25.48%;"IFA+IFB""IFB+PIV""IFB+MP"及"MP+PIV"阳性率明显高于合并其他两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3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共25例,阳性率为4.21%,在所有阳性患者中占比12.02%;其中"IFA+IFB+MP""IFA+IFB+PIV"及"IFB+MP+PIV"阳性率明显高于合并其他3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IFVA、IFVB、MP及PIVs 4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增加,且18~30、30~40岁年龄组的患者IFVB、MP及PIVs的感染率明显更高,18~30岁年龄组患者IFVA感染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A法对病原体IgM进行联合检测能有效诊断成人呼吸道感染类型,有利于临床对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分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无锡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共340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A,FA)、B型(influenza virus B,FB)、副流感病毒I型(parainfluenza v irus I,PIVI)、副流感病毒II型(parainfluenza v irus II,PIVII)、副流感病毒III型(parainfluenza virus III,PIVIII)、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七项指标,从性别差异、年龄因素及季节分布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40例标本中病毒阳性检出116例,总阳性率为34.12%,各病毒阳性率前三位的是R SV(16.18%;55/340),FB(5.29%;18/340)和FA(5.00%;17/340);男性组(36.32%;73/201)和女性组(31.65%;44/139)之间的病毒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0~1岁组患儿病毒阳性率最高,48.48%(32/66);冬季的病毒阳性率最高(42.72%;44/103)。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0~1岁阶段的患儿应列入防护重点,同时,冬季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本研究为无锡地区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情况提供了病原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在武汉地区儿童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上述7种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不同病毒的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结果共检测患儿标本5925例,检出阳性标本1657例,总阳性率为28.0%。RS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7.4%,PIV2阳性检出率最低,为0.2%。总体而言,2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4.0%,10月份最低,为15.4%。RSV和 PIV3在0~1岁患儿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大于1岁的患儿( P<0.05),ADV、FluA和FluB在0~1岁患儿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大于1岁的患儿(P<0.05),PIV1和PIV2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是导致武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感染流行性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月份是病毒感染流行性最强的月份;不同年龄儿童对各种病毒存在不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进行2008年1月-2010年11月大连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调查,为临床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确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抽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FLV)、副流感病毒(PFV)、EB病毒(EBV)、柯萨奇病毒(COX)、巨细胞病毒(CMV)、埃可病毒(ECHO)的IgM抗体.结果 抗体总阳性率为34.60%,其中RSV占首位,其次为ADV、PFV,其他病毒均为散发,阳性率较低.混合感染35例,多为RS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中1-6月婴幼儿病毒阳性率最高,各季节中以冬季阳性率最高,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RSV为主.病毒阳性率与呼吸道疾病类型、年龄、发病季节、性别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足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足地区住院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共7 403例因呼吸道感染收治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同时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季度患儿病毒感染率及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1)7 403份标本中检测出病毒阳性1 315例(17.76%),各病毒阳性率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8.63%、腺病毒(ADV)1.49%、流感病毒A(IVA)1.99%、流感病毒B(IVB)1.24%、副流感病毒(PIV)Ⅰ1.35%、PIVⅡ0.41%、PIVⅢ2.66%。检出肺炎支原体阳性750例(10.13%)。(2)不同性别呼吸道病毒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6,P0.05),而不同年龄及季节呼吸道病毒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24,P0.01;χ2=428.724,P0.01)。(3)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标本17例(0.23%)。单一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68例(13.11%),IVA、IVB及PIVⅡ型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8.75%、25.27%和17.86%。结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密切相关,且病毒感染后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