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脊柱颈段椎间盘入路椎管内减压的相关解剖。 方法 取18具正常成人颈段脊柱防腐标本,通过不同断层,观察硬脊膜、后纵韧带与硬膜外前隙的毗邻关系和结构特点;测量椎间盘平面的硬脊膜厚度、后纵韧带宽度、椎体矢状径长度。 结果 颈段后纵韧带分为深、浅层,两层在中线两侧4~5 mm处分开,浅层与硬脊膜形成潜在的硬膜外前隙,该隙内有Hofmann's韧带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之间。深、浅层在硬脊膜前外侧形成一梭形腔隙-后纵韧带间隙; 椎体后面矢状正中线到两侧后纵韧带间隙外侧角的距离约为10 mm。 结论 根据后纵韧带的宽度和毗邻关系,颈椎前路手术经椎间盘达后纵韧带,逐渐由外进入后纵韧带间隙减压,可减少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髂腰韧带CT三维显示及其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髂腰韧带能否在CT上显示以及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方法:128例腰椎患者进行了CT容积扫描检查,采用横断、矢状、冠状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髂腰韧带的结构特点。128例患者中有11例为移行椎患者,均经X线片证实。结果:117例腰骶正常节段的患者髂腰韧带均起自L5横突。83%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间隔脂肪组织,前、后束可分辨,横断位上前束较扁,向外侧走行止于髂棘后1/3内侧缘,后束较短而厚,向外后侧走行止于髂后上棘内侧骨面,冠状位上髂腰韧带前、后束均呈类三角形改变,尖端指向髂棘,底边与L5横突相连,矢状位上髂腰韧带前束呈薄条带状或小点状,后束呈宽厚条带状或结节状。17%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缺乏脂肪组织,前、后束不能分辨,横断位上韧带呈宽厚条带状或扇形向外后方行走,止于髂棘,冠状位上韧带呈类三角形改变,矢状位上韧带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条带状改变。以髂腰韧带作为L5椎体水平的定位标记,11例移行椎均准确定位。结论:CT三维多平面重建可准确显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特点。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根据这一特点能对腰椎节段进行准确的定位,特别是在合并有腰骶部移行椎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提供上关节突、硬膜囊、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椎间盘的断层解剖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对上关节突间径、硬膜囊横径、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及椎间盘矢状切面进行了观测。结果:上关节突间径由L4~S1逐渐增大,而硬膜囊横径L4、L5断层几乎相等,S1断层明显减小;后纵韧带在椎间盘处变宽,随向椎体移行变窄;在硬膜囊与椎体、椎间盘之间,后纵韧带两侧各有1条粗大的静脉干,外径平均为3.7mm,CT片上口径为2.6mm;椎间盘在矢状面上的形态可分为5种。结论:当上关节突增生而压迫硬膜囊的可能性及程度由L4~S1而减小,椎管内手术时X结扎椎内静脉干可减少手术出血。  相似文献   

4.
背景:韧带是稳定腰椎的重要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化,目前关于腰椎韧带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在一定的韧带损伤顺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4种运动状态时,不同韧带叠加损伤的组合对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L4-L5节段腰椎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的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扭转4种运动状态,按顺序进行韧带的组合损伤,得到腰椎的活动度及各个韧带的应力。结果与结论:(1)每去除一根韧带,剩余韧带应力会增加,4种工况下都是关节囊韧带所受应力最大,尤其是前屈时;随着韧带的去除,腰椎活动度也在不断增加;(2)前屈时,去除第一根韧带关节囊韧带后,剩余韧带应力变化平均值最大,其次是去除棘上韧带后;去除关节囊韧带后,腰椎活动度变化率最大,去除后纵韧带后,腰椎活动度变化率最小;(3)后伸时,所有韧带都是在去除关节囊韧带后应力变化率最大,去除关节囊韧带后,腰椎活动度变化率最大,去除后纵韧带后,腰椎活动度变化率最小;(4)侧弯时,棘间韧带的应力变化率在去除横突韧带后减小,棘上韧带此时增加较多,去除关节囊韧带和去除横突韧带后,活动度变化率有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脊柱颈段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临床应用提供脊柱颈段年龄性变化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察并测量了颈椎干骨标本50套(G3-7)、脊柱颈段标本正中矢状切标本15例(30侧,其中童尸2例,青年5例,中老年8例)、脊柱颈段X线正侧位片320张、CT片50张,分年龄段作统计,对特例作摄影和绘图记录。结果 (1)青少年时期同一椎体的前后面接近平行,并基本等高。随着年龄增加,前面逐渐变斜,朝向前上,前高则逐渐缩短,特别以C4-C6椎为显著,而后面的高度和斜度无显著变化。(2)在老年侧位片上,对同一椎的前、后面分别作垂线,两线相夹的角度C5-6均超过4°,而两端各椎则为3°。(3)颈椎间盘的前高和后高均随年龄老化而降低,但前高降低的总量约为后高者的2倍。(4)钩突年青时呈尖棘状,随着年龄老化向后扩展,变成矢状位的嵴状,此嵴前后长度在上位椎可超过同椎椎体的正中矢状径。(5)骨赘多见于钩突和C4-6椎体前面的上下缘,也可见于关节突和钩椎关节的斜坡,椎体后面可偶见后纵韧带骨化所成的骨赘或骨刺,罕见与前面相当的上、下缘骨唇形成。结论 颈曲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决定因素是椎体前份和椎间盘前份高度的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具正常和10具腰椎退变尸体解剖观察及20例腰椎平片X线对照分析证实,椎间盘病变,椎体唇状骨质增生,关节突骨质增生,前后纵韧带的钙化使腰椎失稳,由于腰神经在椎间孔内系由内上向外下走行,故当椎间隙变窄,后纵韧带钙化和上关节突骨质增生均可使椎间孔径缩小并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腿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提高手术效果.方法:20具成人L3~S1段尸体标本,去除腰椎畸形凸出标本,正中矢状锯开,观测椎板、黄韧带、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关系.临床应用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6例.结果:L3~4椎间盘被L3椎板遮挡最多,L4~5椎间盘次之,而L5~S1椎间盘没有或仅有少许被L5椎板遮挡 L3~4椎间盘下缘均在L4神经根肩部上方,L4~5椎间盘下缘多在L5神经根肩部、腋部之间,而L5~S1椎间盘多在S1神经根腋部下方 临床随访5~8个月,根据NaKai分级,优46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8.2% .结论:严格把握适应证、熟练掌握腰椎各节段解剖特点,是提高MED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膈肌脚的形态特点及其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中的作用。 方法 成人胸腰段躯干标本3具,胸腰段横断面标本4套及矢状面标本1套,观察膈肌脚的形态及其与椎体、前纵韧带、椎间盘的附着关系。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64例(T12 12例,L1 31例,L2 14例,L3 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不同节段(T12、L1、L2、L3)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矫正量、前缘压缩率矫正量。 结果 左、右膈肌脚位于T12~L4椎体前方为腱肌混合结构,与前纵韧带融合。伤椎Cobb角矫正量,T12为23.9±10.5°,L1 20.4±10.7°,L2 14.5±11.4°,L3 11.9±8.7°,T12与L2、L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压缩率矫正量,T12为0.48±0.13,L1 0.45±0.17,L2 0.37±0.20,L3 0.30±0.18,T12、L1与L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12、L1伤椎骨折复位率优于L2、L3,膈肌脚可能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颈椎不同位置时矢状径及截面积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选择颈椎后路手术的最佳体位,观察颈椎不同位置时椎管内结构的变化。方法:解剖颈椎标本7具,屈曲时观察椎间盘、后纵韧带、硬膜、脊髓、黄韧带、椎板的变化,并在中立位和屈曲30°时将石蜡灌入椎管内,测量颈椎矢状径及截面积的大小。结果:颈椎中立位和屈曲30°时椎管矢状径和截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椎屈曲30°时椎板重叠少,椎骨间后侧间隙增大,手术操作简便,采用坐位行颈椎后路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体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膈肌脚的解剖形态及其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爆裂骨折复位过程的作用。  方法 (1)成人躯干标本24具,男16具,女8具,游离腰椎前方双侧膈肌脚,观测其跨椎体节段数、长度、宽度与厚度;(2)将该24具标本制作骨折复位模型。进行实体测量并X线机动态的记录伤椎及椎体前方膈肌脚形态结构的变化。  结果 (1) 75%(18例)膈肌脚上端至T12下缘水平,下端多起自L3/4椎间,右侧稍长。右侧膈肌脚长(12.1±1.8) cm,与前纵韧带融合长度为(7.0±1.1) cm;左侧膈肌脚长(9.6±1.5) cm,融合长度(5.3±1.1)cm。膈肌脚宽度与厚度随着节段水平变化而变化。(2)手术中各步骤复位量进行对比,发现伤椎的Cobb角和矢状径在俯卧位时可以得到最大量的恢复。  结论 (1) 正常成人有发达的膈肌脚附着在T12~L4前面,膈肌脚与前纵韧带融合;双侧强大的膈肌脚在骨折时对椎体具有保护作用,使骨折碎片不至于移位过大。(2)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定的复位作用;俯卧位是手术复位中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为探寻除椎弓根外胸椎后路安全的螺钉进钉途径,现在国内外许多学者们对胸椎肋横突结合区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结论尚不一致。目的:进行成人肋横突沟的解剖学与放射学测量,以探寻椎弓根外胸椎后路螺钉置入安全途径。方法:取8具成人防腐胸椎标本及相连的一段长5.0-6.0 cm的肋骨,保留肋间软组织和壁胸膜,去除其他软组织。对标本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肋横突沟角度,对标本进行解剖学分析,测量肋横突上缘距离和肋横突下缘距离。结果与结论:成人肋横突结合区内存在1肋横突沟,直达椎体。肋骨上缘至横突上缘距离和肋骨下缘至横突下缘距离在第6-10胸椎节段最大,和其他节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肋横突沟在第6-10胸椎节段最明显。结果证实,成人肋横突沟可直达椎体,为椎弓根外胸椎后路安全螺钉置入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T12~L5椎体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学特点,为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1具脊柱标本上对前纵韧带、膈肌脚、腰大肌、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将脊柱胸腰段及腰椎紧密包围其中,形成软组织夹板,各椎间盘将各椎体分隔,形成独立的软组织间室。结论:提出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概念,该夹板由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组成,诊断胸腰椎骨折时应注意该夹板的完整性;治疗时要利用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以达到解剖学复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腰椎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利用临床1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例影像学资料,采用Simpleware建模软件分别模拟下腰椎骨性结构、椎间盘组织,并在Ansys软件附加腰椎相关韧带和关节囊,建立L5双侧椎弓峡部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体外力学实验结果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重建模型构建了椎体皮质骨、松质骨、腰椎关节突关节、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等骨性结构,还构建了纤维环、髓核、上下终板组织,并成功附加了前纵、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棘间韧带以及关节突的关节囊。模型共计有281261个节点和661150个单元。腰椎椎弓峡部裂重建成功。通过与体外生物力学在不同工况下L4下关节突、L5上、下关节突、S1上关节突应力/应变趋势以及L4下关节突内外侧力学应力/应变趋势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建立了下腰椎椎弓峡部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可以用来进一步实施有关峡部裂治疗的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胸椎旁神经阻滞术(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是将局麻药注入椎旁间隙进而产生同侧节段性躯体和交感神经阻滞的技术[1,2]。TPVB应用于脊柱、胸腹部急慢性疼痛的镇痛主要与胸椎旁间隙(thoracic paravertebral space,TPVS)的解剖结构有关。TPVS为位于胸椎两旁的楔形间隙,如图1所示[3],内含脂肪组织、脊神经根、肋间神经、胸神经背支、交通支、交感神经链和肋间动静脉等结构,其内侧界由椎体、椎间盘和椎间孔构成,向内经椎间孔与硬膜外间隙相连,外侧在肋横关节附近逐渐变细并延续为肋间隙。前缘为胸膜,后缘为肋横突上韧带,不同节段的上下边界由肋骨头、肋骨颈、横突以及肋横突韧带等分隔。关于TPVS的尾端边界有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腰大肌是TPVS的下边界[4],但其他研究发现注射剂可通过膈肌的内侧和外侧弧状韧带向腰丛和腹腔神经节扩散,并不存在尾端边界[5]。至今,还没有TPVS头端边界的相关描述。现将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种类、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只分析了脊柱融合治疗紧邻融合区域头尾侧节段的术后改变,未对其他紧邻内固定的未作融合节段进行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邻近节段的测量方法,对腰椎后外侧融合后邻近节段的改变进行长期随访影像学评估。 方法:选取尸体骨架6具,以不同投照方式和标本位置行腰椎侧位数字化标准X射线片共计42次(每具标本投照7次)。随访57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患者,随访时间1.5~4年,拍摄融合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数字化标准X射线片,所有资料用失真代偿X射线分析法测量椎体间矢状角度、椎间盘高度、椎体间前后移位。 结果与结论:失真代偿X射线分析法测量邻近节段矢状曲度、椎间盘高度、椎体间前后移位时,不同投照方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固定节段尾侧椎体间未发现显著的影像学改变,固定节段头侧的多个椎体间矢状角度、椎间盘高度均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腰椎后外侧融合后影像学的改变提示固定节段头侧多个椎间盘加速退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验证棘上韧带对维持损伤胸腰椎稳定的作用。方法取8具健康新鲜人体T11~L3节段标本,于L1椎体中1/3行楔形切除,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压缩至闭合以制备L1椎体骨折。对T12~L1处后方韧带复合体按照关节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顺序进行逐级切除,依次连续测量T12~L1节段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时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中性区(neutral zone,NZ)变化。结果在前屈和后伸运动中,椎体切除及棘上韧带断裂后,ROM及NZ显著增加。在侧弯运动中,椎体切除和关节囊破坏后,ROM显著增加。在旋转活动中,椎体切除及关节囊破坏导致ROM增加,NZ无显著增加。结论棘上韧带断裂后,T12~L1节段稳定性发生显著下降,尤其在前屈运动中。棘上韧带是维持胸腰椎节段稳定性的关键韧带。  相似文献   

17.
<正>观测24具成人防腐尸体L_5~S_1椎间盘的上、中、下部断面标本和解剖8具尸体标本的L_5~S_1椎间盘毗邻结构,证实L_5~S_1椎间盘存在三个可供穿刺的部位:前区、侧区、后外侧区.穿刺L_5~S_1椎间盘宜首选后外侧区.该区位于椎关节突和L_5脊神经前支之间,仅见于椎间盘的中下部断面,间隙宽度分别为6.7mm和9.9mm.穿刺针从髂后上棘外上方3.5~4.0cm处进针,在X线的指引下,针尖穿入由第5腰椎横突(上),椎骨关节突(内侧),骶骨翼(下)、髂骨翼(外侧)围成的骨孔(此时穿刺针与矢状面夹角为50~55°,前倾角度为15~25°),一般都能到达椎间盘中心.侧区是椎间盘侧面的“(?)”形神经、血管间隙,在椎间盘上部断面间隙宽10.3mm.穿刺途径有髂骨翼阻挡,直针穿刺需用骨钻钻孔.由于该区面积小,位置深,要使穿刺针准确进入“(?)”区内,操作难度大,有刺伤神经和刺破大血管的危险,穿刺时需同时作髂总静脉造影.侧区穿刺以与矢状面97.5°夹角进针,有可能穿经腹膜腔和损伤右侧的盲肠.前区为左、右髂血管之间的椎间盘显露区,血管间距达35.8mm,面积大,穿刺安全,但需经过腹膜腔,操作时需腹腔镜引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经椎间孔、椎板间隙和髂骨入路的相关解剖学及毗邻结构进行观测,为PTED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尸体22具(男性12具,女性10具),完成椎间孔镜下L4/5节段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种不同手术入路,扩大解剖显露每种入路重要的解剖结构,充分显露椎间孔外口及其周围的椎间盘、横突肌及韧带、关节突关节、腰神经的分支及其随行动静脉等。以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后缘顶点(HP)为中心进行测量,包括HP-N、HP-PP、DH和HP-MD。结果 22例44侧L4/5节段动脉前支及其主要分支位于横突间隙上1/4的33例,占75.0%;位于第2个1/4的7例占15.9%;位于第3个1/4的3例占6.8%;位于第4个1/4的1例占2.3%。左右合计HP-N、HP-PP、DH和HP-MD距离分别为(23.9±2.5)、(28.3±2.8)、(11.7±1.7)和(1.6±2.4)mm。腰椎横突间组织有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它们位于腰椎椎间孔的后侧,并形成纵向遮挡。横突间韧带的上内侧有骨纤维孔前后贯通,孔内有脂肪组织并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后支穿过。结论腰椎的关节突关节后缘顶点(HP)可作为PTED入路的重要解剖学标志,能帮助术者于手术中顺利地显露和辨认病灶及周围结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减少副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验证棘上韧带对维持损伤胸腰椎稳定的作用。方法 取8具健康新鲜人体T11~L3节段标本,于L1椎体中1/3行楔形切除,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压缩至闭合以制备L1椎体骨折。对T12~L1处后方韧带复合体按照关节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顺序进行逐级切除,依次连续测量T12~L1节段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时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及中性区(neutral zone, NZ)变化。结果 在前屈和后伸运动中,椎体切除及棘上韧带断裂后,ROM及NZ显著增加。在侧弯运动中,椎体切除和关节囊破坏后,ROM显著增加。在旋转活动中,椎体切除及关节囊破坏导致ROM增加,NZ无显著增加。结论 棘上韧带断裂后,T12~L1节段稳定性发生显著下降,尤其在前屈运动中。棘上韧带是维持胸腰椎节段稳定性的关键韧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验证棘上韧带对维持损伤胸腰椎稳定的作用。方法 取8具健康新鲜人体T11~L3节段标本,于L1椎体中1/3行楔形切除,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压缩至闭合以制备L1椎体骨折。对T12~L1处后方韧带复合体按照关节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顺序进行逐级切除,依次连续测量T12~L1节段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时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及中性区(neutral zone, NZ)变化。结果 在前屈和后伸运动中,椎体切除及棘上韧带断裂后,ROM及NZ显著增加。在侧弯运动中,椎体切除和关节囊破坏后,ROM显著增加。在旋转活动中,椎体切除及关节囊破坏导致ROM增加,NZ无显著增加。结论 棘上韧带断裂后,T12~L1节段稳定性发生显著下降,尤其在前屈运动中。棘上韧带是维持胸腰椎节段稳定性的关键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