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国盛 《现代保健》2011,(22):164-165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些年确诊的资料完整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加以总结.结果 GBS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几乎100%损害运动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对感觉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76%的患者发病前有前期感染或诱因.92%的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而且发现脑脊液蛋白量与病情轻重不成正相关,病情越重者脑脊液蛋白量反而正常或偏高.结论 GBS是周围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可损害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系统,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3.
《rrjk》2017,(16)
<正>1病例资料中老年男患,66岁,因"肢体麻木、无力4月余,加重3天"于2017-03-15入住我院神经内科。4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以双踝关节以远为主,伴双下肢乏力,但行走及上下楼尚可,无朝清暮重,无肌肉疼痛,无肌肉萎缩及震颤,无尿便功能障碍,由于不影响日常生活,在家未做特殊处理。3天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表现为肢体无力较前明显加重,不能行走,无头痛、头昏,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双  相似文献   

4.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病变及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GBS的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国内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似乎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国外一般认为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国内GBS发病似有地区和季节流行趋势,上世纪后期我国河北与河南交界带的农村,多在夏、秋季节有数年一次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5.
"疑难病"之称谓,医学界或普通民众都常习用,但疑难病的概念和范畴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公认的认识,一般是指在诊疗中,病因复杂未明、诊断难以统一、医治难度较大、容易被误诊、给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一类疾病。为了加强读者对"疑难病"的认识,本刊开辟"每月一解"栏目,旨在对疑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出现神经学表现者较为罕见,容易误诊。某院收治1例以"右侧腹股沟包块渐进性增大10 d,四肢麻木无力2 d"入院的45岁男性,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对称性瘫痪、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特征,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后经病理检查、既往猫抓咬史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汉塞巴尔通体,最终确诊猫抓病。本文就该例猫抓病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进行报告及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猫抓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0引言 吉兰-巴雷(Gilbert)综合征(GS)又称特发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901年,由Gilbert和Lere-boull首先报道[1].据报道,该病的患病率为3%~7%.  相似文献   

8.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出现神经学表现者较为罕见,容易误诊。某院收治1例以"右侧腹股沟包块渐进性增大10 d,四肢麻木无力2 d"入院的45岁男性,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对称性瘫痪、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特征,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后经病理检查、既往猫抓咬史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汉塞巴尔通体,最终确诊猫抓病。本文就该例猫抓病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进行报告及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猫抓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15岁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其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4—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1 291例≤15岁GBS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河南省≤15岁儿童GBS病例主要表现为散发,年平均发病率为0.75/10万,其中济源、洛阳、三门峡、濮阳、商丘发病率居前5位,分别为1.40/10万、1.09/10万、0.96/10万、0.95/10万、0.92/10万;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每年6—8月,1~4岁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85:1;186例GBS病例分离出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4.41%,26.10%的病例麻痹60 d后有残留麻痹。结论 河南省≤15岁儿童GBS病例以小年龄组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GBS病例残留麻痹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ne,GBS)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组疾病,是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2种表现: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1].  相似文献   

11.
吉兰-巴雷综合征(Cuillain Barre syndrome)又称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大多学说认为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单限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是临床上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病.收集我科2000-2008年吉兰-巴雷综合征120例并发低钠血症24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在1981年被成功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此后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的自身免疫疾病。1988年Kleyweg首次报道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后来全球相继进行了多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比IVIG和对症支持治疗、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的疗效以及不同IVIG剂量的疗效差异。IVIG由于应用简便,副作用更少,很快取代PE成为治疗GB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年龄在≥60岁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9例,女2例,发病季节多为春季;8例患者有前驱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例,腹泻1例;肢体无力和麻木为常见的首发症状;肌力下降、感觉障碍、腱反射低下、脑神经损害等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呼吸肌麻痹也较常见,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9例患者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合并症;肌电图神经传导减慢和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较常见。2例患者死亡,5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脑神经损害常见,合并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为特征,病死率100%。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而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且暴露后及时全程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完善的护理程序.方法 选取65例吉兰-巴雷病人,完善治病的护理程序,并对其进行应用.结果 有53例治愈,10例好转,未发生任何护理不当和严重并发症,2例因复发,病情过重死亡.结论 科学的护理程序能减轻病人痛苦和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善的护理程序。方法选取65例吉兰-巴雷病人,完善治病的护理程序,并对其进行应用。结果有53例治愈,10例好转,未发生任何护理不当和严重并发症,2例因复发,病情过重死亡。结论科学的护理程序能减轻病人痛苦和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18.
《rrjk》2017,(16)
<正>1病史资料患者,王XX,男,50岁,因"枕部摔伤致鼻腔流血、流液6小时"于2017年2月9日入我院。入院前6小时,患者从约1.7米高处后仰着地,枕部摔在水泥地面上,当即昏迷,伴有鼻腔流血、流液,并呕吐数次,呕吐物为鲜红色血液。约半小时后苏醒,可回忆受伤过程,诉头痛,为持续性胀痛,无胸闷心悸,无腹痛,无肢体无力。于当地镇医院就诊输液即转诊我院,头颅CT示:双侧额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例双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轻型GBS患者和30例中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轻型GBS患者中,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组(IVIG)8例,治疗2周时显效8例,出院时痊愈4例;糖皮质激素组19例,治疗2周时显效8例,出院时痊愈1例.两组治疗2周时的总显效率和出院时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型GBS患者中,IVIG组7例,治疗2周时显效5例;糖皮质激素组23例,治疗2周时显效10例.两组治疗2周时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VIG治疗轻、中型GBS安全、起效快,可明显缩短病程,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