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律的起源部位、心博频率与节律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均称为心律失常,临床常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本文就1995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何氏[1]认为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均为“以虚为本,兼见瘀热”,认为热可致急,瘀可致乱,急而乱故出现心率快而不齐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属本虚标实证。贾氏等[2]认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是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证特点,痰瘀郁结可化热耗气,形成心虚胆怯、阴虚火旺诸证,气虚血瘀、痰阻、阴亏而致火热内生,扰乱心神,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段氏等[3]认…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补充西药之未备。通过分析梅国强教授临床经典案例,结合其学术思想进行经验总结。梅教授辨治本病从痰、瘀、虚三个核心方面着手,常从痰热互结、痹阻心脉;痰瘀痹阻、枢机不利;气阴两虚、心脉痹阻等证型考虑,临床常用小陷胸汤加味、柴胡温胆汤、生脉散加味等治疗。  相似文献   

3.
魏执真教授是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有独特经验。本文针对魏执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及学术观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以管窥其治疗心律失常的指导思想及临证思维。魏教授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机关键是"阴寒","心脉瘀阻"是其发病的必要环节,根本因素在于"心脾肾脏亏虚";将其辨证分为5型: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流不畅型;心脾气虚,湿邪停蓄,心脉受阻型;心脾肾虚,寒邪内生,阻滞心脉型;心脾肾虚,寒痰瘀结,心脉受阻型;阴阳俱虚,寒湿瘀阻,心脉涩滞型;用药特色为"补气(阳)化湿,活血升脉"和"补勿致壅,活勿伤气",同时筛选出羌活作为特效药物,并附验案举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枣仁宁心胶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枣仁宁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疗效总有效率78.12%,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8.75%(P0.05)。结论枣仁宁心胶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律失常多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属本虚标实之症,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汤通过改善心肌缺血、清除心律失常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而间接抗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1 临床研究1.1 病因病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葛氏等[1] 认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 ,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以益气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文氏[2 ] 、尹氏等[3 ] 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病机是元气不足致心脾肾亏虚、瘀阻脉络。吕氏等[4] 认为 ,本虚为阴阳、气血皆虚 ,标实为气滞、寒凝、血瘀交互为患 ,以“补为通”为治则 ,即实者以通为主 ,虚者权衡阴阳气血 ,以调阴阳 ,补不足 ,做到补中寓通 ,通中寓补 ,通补兼施 ,调整整体。陈氏[5] 认为 ,本病多为心气 (阳 )不足 ,因虚致瘀 ,心脉瘀阻 ,益气活血是本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快速型心律失属中医"心悸"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瘀火热兼夹为标。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多见的证型是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型,故治当益气养阴、安养心神[1]。1病因病机快速性心律失常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阴虚内热。《伤寒杂病论》认为,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并拟定了益气养阴补血方炙甘草汤等[2]。2病案举例于某,男,74岁,因"阵发性心慌1年余,加重1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 ,可归属于中医“胃脘痛”、“伏梁”、“积聚”、“噎膈”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已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就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病因病机查雪良[1] 认为胃癌乃因虚而发 ,因虚致瘀 ,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证 ,诸虚之中又以脾胃气虚为发病的基本因素。伍全海等[2 ] 认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病人多为脾胃虚寒 ,运化失职 ,气血双亏。王冠庭[3] 认为晚期胃癌表现为脾胃气虚或气血俱虚 ,免疫功能低下。据钱心兰等[4 ] 报道钱伯文认为其以脾胃功能失调为本 ,痰浊、瘀血、热毒留滞为…  相似文献   

9.
左心室肥厚 ( L VH)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并发症 ,占原发性高血压病的 1 / 3左右 ,高血压性 L VH是引起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所以使用各种药物逆转和预防L VH的发生 ,是高血压病治疗的目标之一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 L VH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 .1 病因病机 :陆曙等认为本病心肝同病 ,本虚 (心肝血虚、阴虚 )标实 (肝郁气滞、血瘀痰湿痹阻心脉 )之证 ,肝郁血虚、心脉痹阻是高血压病 L VH的基本病机 [1] ;喻正科等认为本病为肝阳上亢 ,兼有湿痰瘀阻 [2 ] ;胡乃珂等认为与肝阳上亢兼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常见心律失常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岑永庄  黎学松 《新中医》1998,30(8):34-34,51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频度分析方法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以探索冠心病常见心律失常的辨证规律,结论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可见于中医的不同证型之中,但以心脉瘀阻为最多见,其次为痰浊内阻型和气阴两虚型,发生经相当高,而其它证型相对来说属冠心病较轻的证型,其发生率较低,在各种心律失常中,房纤和 以心脉瘀阻最常见,窦缓,传导阻滞以心阳虚为多见;阵速以气阴两虚为多见,这些结果均  相似文献   

11.
浅探心律换常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多属中医的“心悸”、“惊悸”、“怔忡”、“眩晕”、“昏厥”等范畴 ,常以阴血不足 ,阳气亏虚 ,痰火内扰 ,心脉瘀阻所致。笔者将近几年来以“惊厥”、“怔忡”为诊断的 60例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下。一般资料60例中男性 4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1 9~ 75岁 ,平均4 5岁 ;病程 1个月~ 1 0年。其中病毒性心肌炎 1 2例 ,冠心病 1 8例 ,肺心病 7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 2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7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1 2例 ,窦性心动过缓 6例 ,房性早搏 1 2例 ,室性早…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为心血管病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约有2 000万心律失常患者,给公共卫生健康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药物与手术治疗已成为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段。然而,“治”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尚存在一定的失败率与复发率,因此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亟待提升。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在病因病机上,与肝郁气滞、痰浊内蕴、水饮凌心、火热扰心、瘀阻心脉、寒凝心脉及气血阴阳亏虚密切相关。因此,提出郁悸、痰悸、饮悸、火悸、瘀悸、寒悸、虚悸7种中医证型。在经方治疗策略上,郁悸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悸推荐温胆汤,饮悸推荐苓桂术甘汤等苓桂剂,火悸推荐三黄泻心汤,瘀悸推荐血府逐瘀汤,寒悸推荐麻黄附子细辛汤,虚悸则根据气血阴阳的不足,推荐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归脾汤等。若证型相兼,则合方而治。基于“方证对应”与“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的中西医整合医学思想,该研究提出在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中,主张有是证用是方,倡导“病机-病理-药性-药理”四位一体的中西医整合诊疗模式,进一步提升经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唐爱华  覃雯 《河北中医》2007,29(8):756-75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血灌瞳仁、暴盲等范畴。DR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则失明。因此,DR的防治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R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DR的发生多与阴虚燥热,肝、脾、肾亏虚,以及久病入络,痰瘀互结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DR中医病机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李华等[1]认为血瘀痰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病机。郭连川等[2]指出DR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阻、阴阳平衡失调所致。文小敏等[3]认为瘀血为DR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瘀血”的成因多为阴虚致瘀、虚火致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实火血瘀5个方面,并将瘀血所致病变归纳为目失所养、瘀阻目络,血不循经、瘀阻目络,浊邪壅滞3种。易细香等[4]研究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以虚为本”,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气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之根本,脾气亏虚,痰瘀内生是DR发生的重要机制,气虚证、湿证、瘀证贯穿各病程的始终。倪...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多属中医的"心悸"、"惊悸"、"怔忡"、"眩晕"、"昏厥" 等范畴, 常以阴血不足, 阳气亏虚, 痰火内扰, 心脉瘀阻所致.笔者将近几年来以"惊厥" 、"怔忡"为诊断的60例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中风与胸痹心痛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病机关键为痰瘀内阻脉络。治疗上痰瘀同治;风痰瘀阻、心脉不畅证宜息风化痰、祛瘀通脉,痰热腑实、心脉瘀阻证宜清热祛瘀、化痰通腑,气虚挟痰、痹阻心脉证宜益气化痰、畅通心脉,阴虚挟痰、瘀阻脉络证宜滋阴化痰、活瘀通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患者重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DN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对DN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就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消渴”、“水肿”,“尿浊”、“虚劳”、“溺毒”等范畴。宋氏[1]认为消渴日久,脾肾受损是病之内因,病久痰瘀阻于肾络,瘀伤肾体,痰伤肾阴、肾阳,痰凝瘀闭,阴阳俱竭而致本病。痰瘀贯穿病程始终,盛氏[2]提出湿、瘀既是病理产物,更是DN病变进展的根源。程氏等人[3]、[4]认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在于气阴两虚夹瘀,瘀血内阻是产生…  相似文献   

17.
关于"瘀热"与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快速型心律失常属于阳热类心律失常 ,在其发病中各种病因均最终可致血脉瘀阻 ,瘀郁化热 ,认为“瘀热”是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的关键环节。心律失常的辨证依据主要在脉象 ,根据《濒湖脉学》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脉象不外数、疾、极、脱、促、涩脉 ,均属于阳热 ,治疗上除益气养心或化痰理气外 ,注重活血通脉 ,清热凉血 ,重用赤芍、牡丹皮、黄连。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邱保国研究员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冠心病经验,指出心脉瘀阻不通是引起心痛的根本原因,强调瘀血为本,可有气滞、寒凝、痰浊等,久病可致虚,脏腑亏虚,阴阳失调,可表现多种虚损,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常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心神理论探讨心律失常的中医药辨治思路与方法。心悸的病机无外乎心脉失通(不通)和心神失养(不荣)两大类,其中心神失养为重中之重,虚中夹实为其常态。该病证型分为两类八型,既有实证之邪毒犯心、水气凌心、瘀阻心脉、痰火扰心,又有虚证之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等。心悸缘于元气不足、心神失养,具体表现为脉律失常(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和散脉)和脉率失常(数脉、迟脉)两个方面。以炙甘草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代表的经方仍是治疗心悸的首选方。治疗心悸的常用中药可归纳为“参”“草”“枣”“子”“仁”五大类,其中“参”“草”“枣”补气,“子”“仁”类药物滋养津血且为治疗的核心和关键药物。  相似文献   

20.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机经历了从阳虚寒凝、痰瘀痹阻到瘀毒互结等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出发,认为慢性冠脉综合征阻塞性冠心病、非阻塞性冠心病可统一对应中医“心脉癥瘕”,基于癥瘕的病因病机特点,同时结合慢性冠脉综合征现代证候学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虚为心脉癥瘕之本,痰为心脉癥瘕之始,瘀为心脉癥瘕之基础,毒致心脉癥瘕之变。因虚可致痰、瘀内生,痰瘀互结日久酿毒,虚、痰、瘀、毒的互结互化构成了本病的发生及演变基础。在治疗方面,则应参考治疗癥瘕的温通之法,首辨气血之虚实,后辨痰、瘀、毒之偏重深浅,从补虚扶正、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解毒稳脉四方面,结合病机特点,随证侧重用药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